APP下载

从贝多芬晚期钢琴作品探究其创作风格的变化

2022-08-23赵梦迪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艺术评鉴 2022年14期
关键词:乐段奏鸣曲音乐创作

赵梦迪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具有非常鲜明的风格,在不同的时期,其创作的侧重点都集中于奏鸣曲方面。但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特点有非常鲜明的对比,这不仅与其创作经验的积累有直接关系,也越来越深刻地在作品中反映了贝多芬基于钢琴音乐作品创作的主观意识。正是在风格的变化中,才能使研究者更加充分地体会到贝多芬钢琴作品中内涵的深刻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一、贝多芬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简介

贝多芬出生在莱茵河畔的波恩城,后来成长为德国伟大的作曲家。其钢琴演奏中以奏鸣曲为主导的多种类型的作品,都在钢琴音乐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贝多芬的奏鸣曲创作中,其吸取了古典主义音乐创作精华,将浪漫主义融入奏鸣曲的音乐创作曲调和内涵中。通过不断追求变革和创新,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是浪漫派钢琴演奏模式的创始人。

从钢琴音乐创作的历程上来讲,贝多芬的钢琴音乐创作从其青年时代便开启。结合其不同的年龄,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在青年时期,贝多芬对莫扎特、海顿这些钢琴家的音乐风格进行了充分的继承,创作出的钢琴作品风格质朴,结构严谨,富有非常深刻的哲理性。但青年时期的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中非常注重追求变化和创新,虽然整体的创作风格和调式延续了古典大家的模式,但其在音乐创作中善于通过节奏上的转换和变化,并充分利用切分音和休止符,形成一种具有灵动感和灵活性的音乐风格。在贝多芬的整体音乐作品中,往往会出现多个风格迥异的乐段,分别代表着其想要表达的不同类型的感情,或基于一个主题的感情变化与波动状态。

在初期创作阶段,贝多芬的钢琴音乐具有简洁、粗犷、质朴、热情的典型特征。而到了其钢琴音乐创作的中期,随着贝多芬钢琴音乐创作经验的积累,以及乐理知识的丰富,其在钢琴音乐的创作中更加强调追求自由和个性的状态。这种追求自由和个性的思想也是受到欧洲启蒙运动深刻影响的表现。从整体的音乐主题上来讲,这一时期贝多芬的钢琴音乐作品注重对真善美的强烈呼唤与赞颂,而对丑恶和虚伪,则表现出一种抗争和打击的态度。倡导世界和平、追求人类幸福成为他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创作主题。即使这一阶段其钢琴音乐创作仍然以奏鸣曲为主体,但作品的编排和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奏鸣曲表现力的提升,通过应用套曲的结构或者拓展奏鸣曲的张力,形成了更加鲜明的贝多芬式钢琴音乐。

而到了其创作晚期,贝多芬的钢琴音乐演奏则将追求的重点放在了挖掘主题的情感内涵与内容内涵上。适当放松了对奏鸣曲固定结构调式的追求,将复杂性以及灵活性更高的音乐创作形式作为这一时期钢琴音乐创作的主要目标。另外,其在晚期的钢琴作品创作中,还将注意力集中在钢琴本身功能的发挥以及演奏技巧的应用上,力求通过高难度技术的融入,以及钢琴性能的最大化发挥,使得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加宏伟壮阔,形成更高的情感震撼力和感染力。且到了晚期创作阶段,其钢琴音乐创作的核心目标也已经从表达高亢、激昂、热烈且充满矛盾的主题内容逐渐转变为进行自我反省和追求宁静脱俗方面的内容。这种转变一方面与贝多芬的成长经历与年龄因素紧密相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在钢琴音乐创作方面达到了更高的技术水平层次,追求宁静而超凡的创作效果,也预示着贝多芬钢琴音乐创作的浪漫主义时代悄然到来。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针对贝多芬晚期的钢琴音乐作品创作进行分析,不仅能够更加充分地感受到其在不同阶段创作心路历程的变化,也能够通过晚期作品中丰富的内涵,体会贝多芬一生钢琴音乐创作生涯的起伏与波动,使得人们更了解贝多芬的钢琴音乐。

二、贝多芬晚年钢琴音乐作品创作所处的环境分析

(一)贝多芬晚期钢琴音乐作品的时代环境

1812 年,贝多芬正处于钢琴创作事业的巅峰期。虽然巅峰期代表着广泛而伟大的成就,但正是由于创作已经进入到巅峰期,下一步如何突破艺术的高峰获得更加充分的创作灵感,是这一阶段贝多芬自身感到非常困惑的主要问题。从音乐艺术的创作和发展上来讲,浪漫主义的观念慢慢开始积累起发展的动力,而古典主义的艺术思路则逐步面临瓦解,贝多芬的艺术创作也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面临着非常关键的转折。在这种矛盾的精神思潮影响下,贝多芬的钢琴音乐作品创作量大幅度下降。在这一时期贝多芬的作品中,浪漫主义情怀和走向还有隐约的呈现,比较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有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以及《A 大调钢琴奏鸣曲》。

(二)贝多芬晚期钢琴音乐作品的自身环境因素影响

正因为这一时期贝多芬在艺术创作上遇到了瓶颈和转折,他的人生轨迹也在此时发生了重大变化。三件重大事件对贝多芬的人生造成了非常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深刻性体现在对他创作中艺术走向的改变,以及人生维度整体态度的改变。在三件重大事件中,情感上的挫折是对贝多芬的音乐创作造成重要影响的关键性事件。1812 年,贝多芬曾书写过一封真挚的情书给一位神秘女性。信中,他将对方称作自己永恒的爱人。但由于种种原因,二人并未终成眷属。这种情感上的变故和打击使得贝多芬在内心层面产生了非常大的痛苦和挣扎,以至于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从未再对其他女性有过这种情感。这种情感上的变故和打击也直接反映到了他的钢琴音乐作品中,例如上文所提到的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就是对自己失败爱情的一种怀念。

除了情感上的挫折和打击,晚年时期贝多芬的耳疾越来越严重,直到1818 年他出现了完全失聪的症状,只能靠辅助的语言沟通工具与外界进行沟通和交往。作为一个音乐家,完全失聪对于他心灵和精神上的打击是非常突出的,导致他内心越来越孤独,这必然会反映在他的音乐作品创作中,使得他对艺术和人生的态度发生非常显著的转变。

而关于家庭维度的变故和打击,主要是指他对侄子卡尔监护权的争夺。贝多芬由于对弟弟的遗孀存在品格和能力上的疑虑,通过法律的手段与自己的弟媳争夺侄子的抚养权。这场家庭纠纷的处理,给贝多芬的精神和思想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折磨。且侄子卡尔对他表现出的强烈抵触情绪和不信任感,也导致他晚年时期的精神压力更进一步加大,这些影响因素都会不同程度的折射和反映到贝多芬的钢琴音乐作品中。

三、贝多芬晚期钢琴创作奏鸣曲的形式与基本形态分析

贝多芬晚期创作的奏鸣曲总体分为五首。具体从乐章的设置数量来看,晚期的贝多芬钢琴音乐作品以结构体系复杂性较高的四乐章形式,以及简化后的三乐章两乐章形式为主。从形式上来讲,乐章的简化更加充分地体现出贝多芬在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中的亲和力与柔和性,显示出他不再追求规范化的调式和乐曲结构,而为钢琴音乐的创作留出了更加充分的自由空间。

关于具体的自由空间创作,具体实践中所应用的方法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一是通过复合节奏运用的方式使得奏鸣曲的阶段性节奏感和灵活性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二是通过主题凸显的方式,为整个音乐创作寻找一个宏观上的基调,同时通过一些细节上的乐段创作变化,使得主题性的音乐体现效果更好;三是通过变奏的方式,使得音乐作品中主题部分和经典乐段部分的演奏效果以及音乐内容饱满性更强。变奏中不同类型节奏的转换以及钢琴演奏指法技巧的运用是体现出变奏时风格特色的关键因素。另外,这些乐段的演奏对于钢琴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对作品的理解能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若对不同的变化性创作模式更进一步的细分,还可以更充分地了解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的内部乐谱结构,以赋格的形式为例,在贝多芬晚期的钢琴音乐作品中,奏鸣曲的赋格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一是设置独立的乐章为奏鸣曲,为不同乐段的情感表达变化以及音乐作品内涵的丰富提供支持;二是设置奏鸣曲式中的发展部乐段基于一个阶段的主题奏鸣曲演奏形式,通过发展和变化延伸出一部分乐段;三是在主题部分或变奏曲的阶段,运用赋格的方式突出该乐段演奏风格。

四、贝多芬晚期奏鸣曲的结构思维探索

(一)乐章数目设置的自由性突出

上文已经提到,进入晚期的作品创作阶段,贝多芬在奏鸣曲创作的过程中,对乐章数量的设置更加追求自由和灵活性,在其奏鸣曲作品中分别出现了两个乐章、三个乐章、四个乐章几种不同的乐章安排方式,尤其是在晚期作品中,这种结构上的灵活变动特点更加突出。而从本质上来说,这是贝多芬在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中不断追求变化和创新的体现,同时也意味着其创作技术能力和思维的创新性在晚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激发。

例如在101 号作品中,虽然整体的结构仍然应用了四个乐章的整体构架,但第一乐章的曲式和整个乐曲中的占比被大幅度缩减,这种大胆缩减的创作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和变化。而第四乐章在第一乐章缩减的基础上获得了更加充分的扩充空间,这也体现出音乐创作灵活性。而作品110 号则通过不同类型的小乐段融入,使得整个作品的跳跃感和灵活性更进一步加强。在乐曲的创作中,这种风格迥异的创作方法通过奏鸣曲结构模式的灵活应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对于同时代的其他创作者来说,贝多芬的这种追求大幅度的变化和跳跃性的创作方法是很多人不敢尝试的。从乐曲的创作效果上来讲,一些舒缓或慢节奏的乐段在创作时往往会给人以温暖舒展的感受,仿佛整个乐曲内容的诉说都是在风和日丽的环境下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而在节奏形式比较鲜明的乐章中,贝多芬又通过活泼明快且具有非常典型变动性的乐曲结构分割和创作方式,使得整个乐曲的状态更加灵巧而活泼。这种创作结构的变化方式,使得作者内心愉悦激动的心情得到了更加淋漓尽致地表达。另外,在钢琴创作时选择一些明亮的音区,创作中结合结构的变化,能够使人感受到内心明媚欢快。而一些低沉音区的应用与相关结构模式的结合,则给人以低沉雄浑的感受。不同的结构模式与键盘经区的融合应用,使得整个乐曲的情感表达在起伏效果和表达鲜明性上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从具体应用的角度来说,贝多芬创作的音乐作品中,快板节奏一般用于表达一种朝气蓬勃的热情。另外,贝多芬还会从作品创作的细节入手,通过微观上的布局调整,使得作品的不同乐章、不同乐段显示出具有鲜明特征的情感表达状态。这种微观与宏观同步调节且保持和谐性的结构创作原则,使得贝多芬的晚期奏鸣曲创作在规范性和系统性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持,同时其音乐创作作品的内涵也因此更进一步丰富。除了轻巧的快板节奏应用,舒缓的柔板或小调大调的结合,也在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结构模式中得到了充分应用。贝多芬在创作时会结合乐曲表达的情感以及环境氛围的特征,将奏鸣曲转变为诉说自己一生故事的载体,从而通过不同版型节奏的结合应用诉说自己起伏变化的人生,给人以情感和思想上更大程度的共鸣。

(二)更加注重作品结构的发展和创新

作品结构的发展和创新主要体现在具体的创作中,贝多芬会灵活变换不同的调式和节奏型,即使在同一个乐章或一个区域的乐段中,也有可能通过节奏的变化使得奏鸣曲的主题表达更鲜明。这本身是对基础的节奏型和曲式结构模式的一种创新应用,在实践中这种变化不仅是贝多芬音乐创作进入晚期后技术应用成熟度不断提升的体现,也是贝多芬将艺术创作与个人生活实现融合的一个典型体现。进入到晚期作品创作时,贝多芬的年龄也逐渐增长,这时,他对钢琴音乐作品的理解从理论上和情感上都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水平。因此,在这个阶段的音乐作品创作中,贝多芬除了追求基础的结构调试变动和创新外,还从情感和个人主观意识的表达方面实现了发展和创新。

例如上文所提到的,基于其人生起伏和变化为背景的作品创作方式,就非常充分地体现出贝多芬晚期的音乐作品创作中将个人的生活经历、情感经历和思想变化与钢琴音乐作品融为一体的效果和状态。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贝多芬的钢琴作品创作还注重给人们留下充分的遐想空间,一些空灵悠扬乐段的融入,能够使听众感受到虽然在乐段创作的过程中部分乐段并没有通过饱满而紧凑的音符填充整个作品的内容,但恰恰是由于最终的节奏调整和留白的设置,给人们带来了更加充分的想象空间,这也是贝多芬音乐作品创作中深刻意味体现的有效方法。从实践应用的区域来讲,这种留白或留下充分想象空间的创作往往集中于贝多芬钢琴音乐作品的结尾区域,在结尾处给人们留下充分而丰富的遐想,也是贝多芬的钢琴音乐作品在实践中具备强大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五、贝多芬晚期钢琴音乐作品的哲学性分析

(一)基于其生活经历的哲学思想反应

进入到晚年的贝多芬,不仅忍受着身体上疾病的痛苦,其精神上也受着非常严峻的折磨,而且,来自家庭和日常生活维度的经济压力都给他的音乐创作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困难和物质困难。尤其是家庭维度的纠纷和问题,贝多芬在晚年经常感受到心力交瘁。在这一阶段,复杂而困难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在了他的音乐作品创作中,在晚期的奏鸣曲创作中,贝多芬加入了更多的非凡幻想元素,将坚定的意志和毅力反映在作品创作的全过程。虽然奏鸣曲的乐曲感情和节奏都相对比较缓慢,反映出了深沉的情感表达状态,但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贝多芬面临困难和问题时,能够保持沉静自省的积极态度。这个时期的钢琴音乐作品仿佛成为了他精神上获得慰藉和思想上获得启发的重要途径。

贝多芬晚年阶段的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中,感情表达的复杂性和层次性更加突出地体现出来,虽然作品所呈现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有更加显著的幻想成分,但最终都走向了坚定的意志层面。贝多芬晚期的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中,之所以能够使人体会到伟大和深刻的感情,除了通过音乐风格的变化达到相应的目标,他的音乐作品中所能够体现出的哲学思想和对人生价值等方面的思考也是其作品深刻性不断凸显的主要原因。在晚年的创作中,贝多芬将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与他人生的感受以及精神内涵相互融合。从某种程度来说,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就是贝多芬真实人生的写照,一些无法在生活中实现的愿望,也被他融入到音乐作品中,用心灵独白的方式展现出来。因此,晚期的贝多芬钢琴音乐作品更多地体现出了他个人的智慧和情感。

从哲学自身的角度来说,在贝多芬曲折起伏的人生经历中,矛盾和问题是持续伴随出现的。矛盾双方在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状态下推动着他人生轨迹前进。正是这种生活经历,所以贝多芬晚年的作品创作具备非常浓厚的辩证色彩,在贝多芬的思想认知中,他感受到现实中一切的不如意以及矛盾解决的过程是生活的常态和前进的必然经历,而音乐在此时成为他化解矛盾、慰藉精神的重要路径。正是由于音乐作品中融入了他个人的思想和相应的人生感悟,所以贝多芬晚年的音乐作品才能更加深入人心。

(二)基于音乐创作的哲学思想反映

贝多芬曾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他的这一言论充分说明到了晚期创作阶段,他对于钢琴音乐艺术的内涵与价值有了更加深入而充分的认知。越是到了暮年时期,他的音乐自省之路也越来越清晰。当他经历了人生的各种磨难,体会到人生聚散的无常。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能够更加平静地用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审视自己的钢琴音乐艺术,同时也审视自己的人生。钢琴在他人生的旅途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他情感表达的重要工具和渠道,也是伴随他艰难地走过磨难、抵御风险的有效路径。人到晚年,虽还未经历人生的涅槃,但在思想和生活经历上,贝多芬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矛盾,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挣扎中重新站起来,勇敢直面自己残缺而苦难的人生,最终用音乐的伟大力量和哲学思想的支撑克服重重困难,重新体会人生的智慧和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贝多芬的钢琴音乐作品是他人生心路历程的反映。

六、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贝多芬的钢琴音乐作品创作分为早、中、晚三个典型时期。而晚期的作品之所以迸发出更加强烈的精神力量和情感共鸣,与贝多芬创作中求变求新的基本思想有直接关系。另外,从人生经历的维度上来说,丰富而强烈的晚年人生经历也对贝多芬的晚期钢琴音乐作品造成了显著影响,使其在音乐创作中经历了痛苦折磨和挣扎,最终走向了安详平稳的人生涅槃。

猜你喜欢

乐段奏鸣曲音乐创作
钢琴性能对音乐创作风格的影响
立足中国视角 跨越文化边界——评《西方当代音乐创作研究——结构思维与当代走向》
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的音乐创作技法分析
手机上的奏鸣曲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月光奏鸣曲
新时代如何做好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工作研究
视唱练耳与钢琴
二胡曲《新婚别》演奏浅析
饥饿奏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