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辅助治疗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8-18林琪琪关世荣吴盛
林琪琪 关世荣 吴盛
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阳江市 529500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胃癌患者占全球50%左右,发病率仅次于肺癌[1-2]。针对早期胃癌,临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延长患者生命周期至关重要,但由于早期胃癌较为隐匿,容易与慢性胃病混淆,因此胃癌确诊时多发展至中晚期,加之中老年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不宜进行手术治疗。化疗为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可阻断癌细胞转移,抑制疾病的进展[3-4]。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docetaxel, cisplatin and 5-fluorouracil, DCF)化疗方案治疗胃癌效果不错,但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效果不佳,长时间应用还会引起较多不良反应,影响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因此,临床常将小分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用于辅助化疗,该药物可有效地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提升患者生活质量[5-6]。鉴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 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阿帕替尼辅助DCF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纳入标准:(1)影像学和病理学确诊为晚期胃癌;(2)经评估可耐受化疗;(3)腹痛、嗳气、腹胀、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时间均>1个月;(4)近期未接受相关抗癌药物治疗;(5)具备基本沟通能力。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存在禁忌证;(2)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疾病者;(3)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等严重器质性疾病;(4)存在远处转移者。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25~75(56.95±2.14)岁;病理分型:低分化腺癌20例、中分化腺癌14例、高分化腺癌10例;肿瘤部位:胃体部16例、胃底和贲门15例、胃窦部1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27~77(57.98±2.20)岁;病理分型:低分化腺癌 21例、中分化腺癌15例、高分化腺癌8例;肿瘤部位:胃体部17例、胃底和贲门16例、胃窦部1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DCF化疗方案:多西紫杉醇(厂家:Rhone-Poulenc Rorer S.A)75 mg/m2,第1天;顺铂(厂家: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75 mg/m2, 第1~3天;5-氟尿嘧啶(厂家: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号)500 mg/m2,第1~5天;均为静脉滴注。21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帕替尼(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辅助治疗,850 mg/次,1次/d。21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血清肿瘤标志物 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用抗凝管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采集完成后将血样本在4℃下静置60 min,静置结束后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检测血清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 CA)199、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CA125水平。
1.3.2 不良反应情况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骨髓抑制、口腔炎、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3.3 生活质量 治疗两个疗程后,利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OL)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显著改善:QOL评分>90分或较治疗前提升>30分;改善:QOL评分>80分或较治疗前提升>20分;稳定:治疗前后QOL评分无明显变化;降低:治疗后QOL评分降低[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CA199、CEA、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比较 (x±s)
2.2 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口腔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n(%)]
2.3 生活质量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n(%)]
3 讨 论
胃癌患者发病初期常无明显症状,仅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出现黑便、剧烈疼痛、呕血等症状时,疾病已进入晚期[8]。针对晚期胃癌,临床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免疫治疗、化疗等,可有效地延长患者生命周期。但研究显示,胃癌确诊者中,70%以上的患者已错过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9]。DCF化疗方案可针对性抑制肿瘤细胞DNA复制、转录,抑制RNA合成,阻碍癌细胞有丝分裂,控制癌症进展。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的高度选择性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口服抗癌药物,以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为主要抗癌机制,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具有靶向性、耐受性好等优点。
CA199、CEA、CA125均为与胃癌发生相关的血清肿瘤学标志物。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199、CEA、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与艾良等[10]的研究结果类似。这提示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在DCF化疗基础上予以阿帕替尼辅助治疗可明显地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抑制疾病的进展。分析其原因在于,顺铂可干扰、抑制癌细胞基因的复制、转录,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多西紫杉醇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其解聚,促进微管不断组装的同时影响其排列,从而破坏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5-氟尿嘧啶主要通过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与合成来发挥抗癌作用,抑制疾病进展;而阿帕替尼不仅通过竞争性结合ATP结合位点对酪氨酸激酶活性产生极大的抑制作用,从而对新生血管形成起到阻断作用,还能调节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控制疾病进展和癌细胞转移[11-12]。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与潘妍等[13]研究结果类似,提示在DCF化疗基础上予以阿帕替尼辅助治疗,可提升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骨髓抑制、口腔炎、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李鹏等[14]研究结果相似。这提示在DCF化疗基础上予以阿帕替尼辅助治疗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可能原因在于,阿帕替尼为口服的抗癌药物,属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通过对酪氨酸激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达到抑制癌细胞新生血管生成的效果,对机体产生的毒性作用小,安全性较高[15]。
综上所述,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予以阿帕替尼辅助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高,并可提升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