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海神庙建筑装饰研究

2022-08-16陈迪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2期
关键词:瓦当大殿神庙

陈迪

(广州海事博物馆,广东 广州 510730)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见证了广府地区建筑的发展变迁。目前学术界关于南海神庙古建筑的研究多集中在通俗性描述、主体建筑演变以及文化与史料等方面,而关于南海神庙建筑装饰的研究性文章十分少见,故笔者将从南海神庙建筑装饰产生的背景、特征与功能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今后南海神庙建筑装饰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些许借鉴。

1 南海神庙建筑装饰的背景

1.1 自然环境

一是地理位置。南海神庙,坐落于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隋唐时期的扶胥镇,韩愈在《南海神广利王庙碑》一文中称其为“扶胥之口,黄木之湾”。古时的南海神庙地处珠江入海口,前为宽阔浩渺的狮子洋,东江和西、北江在此合流、交汇;今天的南海神庙周边水系主要有北面的龙头山水系和飞龙岗水库、西侧的庙头涌、东侧的清河涌以及南面的景观湖、珠江等。可以说从古至今,南海神庙周边河网密布、河流众多,水系极为丰富,故南海神庙建筑装饰上多体现海洋、河流等相关文化因素。二是气候条件。南海神庙地处位于亚热带沿海地区的广州,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四季多雨,有利于花草树木等植物的生长,因而南海神庙建筑装饰也相应地体现了排水防潮、多植物类花纹等特点。

1.2 政治因素

南海神庙的选址与建立有其独特的政治因素。一方面南海神庙是应诏而建,《隋书·礼仪志》记载:“开皇十四年(594)闰十月 南海于南海镇南,并近海立祠 ”由此可知南海神庙是由封建帝王为完善岳镇海渎亲自下令建立的,其官庙地位也由此确立,此后历代统治者均十分重视南海神庙,多次进行修葺与扩建。另一方面其选址于扶胥镇,不仅与扶胥镇(南海镇)当时作为南海县政治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密不可分,更是出于国家政权的宣示,其广州入海口的要冲地理位置,是中央王朝军事要塞及领土疆域延伸的标志。由此可见,南海神庙的选址与建立均离不开中央王朝的政治需求,因而南海神庙建筑必然体现政治教化等功能,建筑中的装饰也或多或少体现着政治因素。

1.3 人文背景

南海神庙位于广州—广府文化的中心,其建筑风格与装饰必然体现着广府文化的人文建筑风俗。广府文化在土著文化即南越文化的基础上通过移民等形式传承了唐宋以来的中原文化,明清时期又在海外贸易的影响下吸收了西洋文化,经过几百年的不断融合发展,具有包容、开放的独特魅力。南海神庙的建筑装饰具有浓厚的广府文化特色,博采众长、绚丽多彩。

2 南海神庙建筑装饰的特征

南海神庙建筑恢宏,是四大海神庙中唯一留存下来的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海神庙,其建筑装饰风格整体古朴沉稳。下面笔者将从建筑构件、纹样、色彩装饰等方面进行特征分析。

2.1 建筑构件装饰

根据建筑的营造,可将建筑装饰的分布划分为屋顶、墙面、地面,下面将对南海神庙的屋顶装饰、墙面装饰以及地面装饰进行浅析。

一是屋顶建筑装饰,可从屋顶形式以及屋脊样式等部分进行研究。南海神庙的主体建筑可分为头门、仪门、礼亭、大殿、后殿等,其中:头门为硬山顶,屋面铺绿色琉璃瓦,屋脊有二龙争珠、鳌鱼倒悬、双凤翱翔等装饰(图1);仪门除屋顶形式为悬山顶外,屋面与屋脊装饰和头门相同;大殿与礼亭均为单檐歇山顶,屋面铺绿色琉璃瓦,大殿屋脊饰以二龙争珠、鳌鱼倒悬、双凤翱翔及花草等造型,礼亭则以宝珠、鳌鱼为脊饰;后殿为硬山顶,屋面与屋脊装饰与大殿相近。不难看出南海神庙的屋顶脊饰以双龙、鳌鱼等水族动物为主,甚至脊刹的宝珠上还饰有高耸的云朵和水纹,这一方面体现了水火相克的寓意,以期能引水克火,使以木架构为主的南海神庙建筑本体免遭火蚀;另一方面这些水族动物和花草造型装饰也是南海神庙临海、周围水系丰富以及四季多雨、花草繁茂自然环境的反映。二是墙面建筑装饰,可从筑墙方式及材料、门、窗进行分析。南海神庙的墙面建筑装饰整体可用素雅二字形容,屋身采用厚实而排列严整的青石砖砌成,墙面简朴保留原色,大殿与后殿均采用格扇门,可用于采光、通风,窗为菱形,门窗均无过多装饰(图2)。方正严整的壁面、青灰色的砖墙、朴拙的门窗反映了广府建筑中细腻雅致的人文精神。三是地面建筑装饰,可从台基及地面铺装进行探讨。台基分为普通台基和须弥座,南海神庙大殿与后殿的建筑台基均为普通台基,结构简单,可起到平衡构图、稳固防潮的作用。南海神庙的地面铺装以长条形花岗岩为主,色调冷峻而样式单一,线条刚直、块面硕大,营造出严肃与稳重,予人不怒而威的崇高之感,这不仅反映了南海神的神圣与不可侵犯,也是南海神庙作为官庙庄严、肃穆政治地位的体现。

图1 南海神庙头门屋脊建筑装饰

图2 南海神庙大殿内门窗

2.2 建筑纹样装饰

装饰纹样依附在南海神庙建筑的多处部位,不仅提高了建筑的价值与品位,还能够起到辅助教化的作用。下面笔者将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屋顶与墙面的构件即瓦当与方砖进行纹样装饰浅析。

广州海事博物馆现藏南海神庙唐至清代瓦当共68件,其中纹饰清晰可见的有60件,包括莲花纹瓦当28件,印“金玉”文字瓦当8件,乳钉纹瓦当6件,菊花纹瓦当5件,花叶纹瓦当5件,花卉纹瓦当4件,叶纹瓦当3件,云龙纹瓦当1件。由此可见,南海神庙建筑的瓦当多饰莲花纹(图3)、“金玉”文字纹及其他花草类纹样,多承载着吉祥美好的寓意,有着重要的审美价值和象征意义。此外,广州海事博物馆还藏有魏晋至民国时期南海神庙建筑砖构件38件,其中花草纹砖12件(图4),民国窗花砖饰10件,网格纹砖2件,1件印“广州”文字砖,其余13件砖素面无纹,与瓦当相比方砖构件的纹饰较为简单,多为不同形式的花纹砖,这正与南海神庙墙面建筑装饰追求素淡雅致相契合。

图3 广州海事博物馆馆藏宋南海神庙莲花纹瓦当

图4 广州海事博物馆馆藏清南海神庙花草纹残砖

2.3 建筑色彩装饰

南海神庙的建筑色彩丰富,有红、绿、灰、黑、白、黄等不同色系,不同建筑部位用色区别较大。南海神庙的屋顶偏好鲜艳且对比强烈的色彩,采用红脊、绿瓦配以多彩脊饰,绚丽夺目。南海神庙的屋身则以灰、红、黑、白、黄五个颜色为主,灰色是基底的青砖,是南海神庙墙面的颜色,营造了神庙凝重、肃穆的氛围。红色是南海神庙建筑中尊贵的颜色,等级最高的大殿从门扇、神龛到大木作都用红色;等级稍低的后殿中的门扇、神龛与柱身、梁架也使用红色;配祀诸位神明的仪门,除神龛以红色为主,门扇红、黑相配,其余红色出现在少数红砂岩柱身上;最外层的头门只有主梁与上层格扇涂以红色。南海神庙中的黑色与红色搭配可大致建构出庙中各建筑单体的等级,等级最高的大殿中几乎不见黑色(图5);等级稍低的后殿屋顶檩、桁则为纯黑;等级再次的仪门与最外层的头门,所有大木作均漆以纯黑(图6)。另外还有少数白色与黄色,见于内墙及少数建筑构件装饰中。

图5 南海神庙大殿

图6 南海神庙仪门及复廊

在南海神庙建筑色彩装饰中运用大块面灰、黑、红色系,传承了中国传统寺庙净素淡雅的风格,是广府文化中蕴含的唐宋以来中原文化的体现;屋顶的鲜亮则表明了南海神的高贵,以及南海神庙官庙地位的尊贵。

3 南海神庙建筑装饰的功能

南海神庙建筑装饰是功能性与象征性的结合,是实用功能、美化功能与象征意义的完美统一,不仅体现了建筑装饰艺术特有的功利性特征,也做到了审美的表达,展现了建筑装饰艺术形式美的特征,并最终通过象征与隐喻等手法达到意义的承载。下面笔者将从实用功能、美化功能及象征功能三个层次浅析南海神庙建筑装饰的功能。

3.1 实用功能

南海神庙屋顶建筑装饰极具代表性,其实用功能主要为遮阳、避雨、采光等。南海神庙大殿、后殿、仪门、头门等主体建筑屋顶上交界面产生的结点与脊饰,即出于防水的根本需要,如位于屋脊两端的鳌鱼脊饰就能使瓦片更加紧实地安放在屋顶之上,避免大风雨水对屋面砖瓦的影响,保护屋脊内部。此外,南海神庙各主体建筑屋顶的檐口部分稍出挑于屋面,较为平直,结合瓦当、滴水可创造遮阳、避雨、采光的物理条件。

南海神庙墙面建筑装饰的实用功能包括墙体的支撑、防潮隔音,门窗的通风采光等。南海神庙大殿、后殿、仪门、头门等建筑主体均采用青砖为筑墙材料,墙体强度高且防水。仪门、头门的板门厚实,能够起保护建筑的作用;大殿、后殿采用格扇门,格心可用于采光、透气、通风。

南海神庙受台风、暴雨影响较多,因而其地面建筑装饰多考虑防水、防潮、耐腐蚀的功能。头门、仪门、礼亭、大殿、后殿建筑底部均添加石台基,既能防水、防潮、耐腐蚀又起到稳固层基的作用;大殿、后殿屋内采用石铺地面装饰,庭院、仪门复廊也都使用矩形石板条进行铺地,用以防水、防潮。

3.2 美化功能

建筑装饰不仅具备实用的属性,还具备精神的属性,而审美就是其精神属性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建筑装饰之美要与人的审美相统一,南海神庙建筑装饰的美化功能也必然产生于人的审美需要。如南海神庙地面建筑装饰的台基在防水、防潮等实用功能外,重要的是还能平衡建筑立面的构图,避免庞大屋顶产生的头重脚轻之感;并且通过台基高低的变化,还能分割庭院内空间,特别是南海神庙大殿的台基要高于庙内其他建筑,即起到了突出重点空间的美化作用。

中国人的传统审美中美与善统一,美诞生在吉祥的希望与生命生存的保障过程之中,吉祥为美,因而中国的装饰图案很多以吉祥为主题。南海神庙的建筑装饰中亦有很多吉祥纹饰,如有“独占鳌头”“龙凤呈祥”的鳌鱼、龙凤等屋顶脊饰,还有“莲花”“云龙”“金玉”等纹样的瓦当等等,无不体现了“羊大为美”的审美观念。

3.3 象征功能

意义承载是建筑装饰的最终目的,也属建筑装饰的精神范畴,比实用功能与美化功能更能体现建筑装饰的本质。南海神庙的建筑装饰亦十分注重意义表达,具有显著的象征意义。首先,南海神庙建筑丰富的屋脊装饰可概括为“祥禽瑞兽”,承载着祈求平安、驱邪避害等重要意义,比如无论是双龙还是鳌鱼都有着“喷水吞火”使建筑物免除火灾的象征意义。其次,南海神庙建筑装饰注重追求吉祥的主旋律,特别是瓦当、滴水上的吉祥纹样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如瓦当上的“莲花”纹,即象征着纯洁,具有礼仪教化的积极意义,表达了广府地区民众对自我的定位与鞭策,以及对子孙后代的祝福与期盼。除了以上屋脊建筑装饰造型,瓦当、滴水建筑装饰纹样等蕴含吉祥美好的象征意义外,南海神庙建筑的其他装饰也有其自身特定的象征意义,无论是有着“封侯爵禄”象征意义的仪门旁的石鼓,还是通过高低不同代表“等级秩序”的各单体建筑台基等,均体现了丰富的装饰内涵,蕴含了广府人民的无比智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期盼。

4 结语

南海神庙建筑装饰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临海多雨的自然地理环境、国家政治教化的需求,以及南越文化、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影响,而独具特色。其建筑装饰风格整体古朴沉稳,以大块面灰、黑、红色系为主。屋顶红脊、绿瓦配以多彩脊饰,脊饰以双龙、鳌鱼等水族动物为主,瓦饰多为吉祥花草纹;屋身整体素雅采用青石砖砌成,墙面简朴保留原色,门窗无过多装饰;地面铺装样式简单,采用普通台基,严肃稳重。这些建筑装饰集实用功能、美化功能与象征功能于一身,在保护建筑本体的基础上,不仅能够美化空间,更重要的是还有着吉祥美好、礼仪教化的重要意义。南海神庙建筑装饰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其产生的背景、特征与功能的研究将为其今后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奠定基础。

注释

①陆琦.“扶胥浴日”与南海神庙[J].广东园林,2014(1):78-80.

②④周晓琳.南海神庙建筑演变[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③王元林.国家祭祀与海上丝路遗迹—广州南海神庙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6.

⑤魏徴.隋书:卷七:礼仪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1;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三三:帝王部:崇祭祀[M].北京:中华书局,2003.

⑥唐孝祥,王永志.广州南海神庙与台湾妈祖庙装饰文化比较[J].南方建筑,2011(1):32-35.

⑦⑧⑨薛颖.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⑩孙丽莎.闽粤地区民间建筑屋脊装饰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瓦当大殿神庙
雅典卫城:希腊文明的象征
汉代瓦当纹饰所见社会信仰之一二
瓦当响当当
完璧归赵
印度“神庙”:保佑美签
松涛吟唱的诗行
神庙
神庙古老的“异教”神殿
中国经典古建筑
追寻一种即将消失 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