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基本问题的语文学习单元教学设计

2022-08-15王瑞芳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东雪婷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团结湖分校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秘籍于勒变化

王瑞芳 _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东雪婷 _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团结湖分校

基于学科基本问题的学习单元教学设计是在“少而重要”的关键问题统率下,设计单元学习任务和课时学习任务。基于“基本问题”,整合学习单元内部的项目、任务、活动、事实、知识、技能等要素,形成有逻辑的单元学习结构,有效激发学生持续性思考和探索,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以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说教学为例。

1.基于学科基本问题确立学习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在阅读过程中能把握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概括、讲述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理清行文思路,用多种形式介绍所读作品的基本脉络”。“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1]。统编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提示”要求“学习这个单元,要学会梳理小说情节,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的主题”。

结合以上梳理,我们可以确定本学习单元小说阅读的基本问题,如“如何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如何从不同角度梳理故事情节理解小说主题?”“如何通过人物形象的变化理解小说的主题?”当然,围绕什么样的基本问题展开学习,还需要关注具体阅读文本,以及学生的实际。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由教读课文《故乡》《我的叔叔于勒》以及自读课文《孤独之旅》构成。从内容上看,三篇小说都讲述了“少年成长”。“少年们”不同的人生经历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同时,也正是这些人生经历与人生体验,推动了少年的成长,从而构成了小说内在的思想线索。九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小说的经验,他们能够感知小说的主要情节,了解小说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包含哪些人物,并能初步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致理解小说的主题。但对于结合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理解其语言、动作、心理背后的深层原因,形成对小说主题的深入理解,仍然是九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同时也是小说学习中需要深度思考的重要内容。

因此,依据新课标相关要求、单元提示、文本特点,基于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及实际需求,将本学习单元的基本问题确定为“如何通过人与人关系的变化理解小说主题”。

本学习单元设计以《故乡》《我的叔叔于勒》两篇文本为核心资源,以“如何通过人与人关系的变化理解小说主题”为基本问题,融合“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要求,完成“编写‘小说阅读秘籍’”的学习任务。

依据解决单元基本问题的逻辑,设置如下学习目标:在完成“编写‘小说阅读秘籍’”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完成小说单元的学习。首先,分析调查问卷,明确小说阅读重点,为完成“小说阅读秘籍”做好知识储备。其次,阅读小说,梳理小说情节和人物关系,探究人物关系变化的原因,理解小说主题。再次,依据获得的阅读经验完善“小说阅读秘籍”,并通过迁移运用,学会阅读小说。

2.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以“发布任务”“完成子任务”“完成任务”三个课段推进。

课段一:发布任务,初读文章。该段典型任务为:明确单元学习任务,即八年级学生编写“小说阅读秘籍”;小组合作,分析“小说阅读调查问卷”,了解小说阅读现状,明确阅读重点;阅读《故乡》《我的叔叔于勒》,根据提示从不同角度梳理小说情节,如画出《故乡》中标示现实和回忆之间转换的语句,梳理故事情节。再如,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梳理《我的叔叔于勒》故事情节。该段的作业设计为:选择两篇小说中你认为重要的人物,为他制作《ⅩⅩ档案册》,作为“小说阅读秘籍”中的人物材料。

课段二:细读文章,完成子任务。该段的典型任务为:阅读《故乡》,以“我”为核心,绘制“人物关系图”,在图中标注“我”与故乡人之间的关系及关系的变化,并将自己的理解分享给同学;自主梳理《我的叔叔于勒》中人物关系的变化,并进行小组合作,针对团队成员的不同理解进行讨论;师生共读,结合关键语句及助读材料,批注并交流对《故乡》中人物关系变化原因的理解;交流探究作业,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我的叔叔于勒》中人物关系变化原因。该段的作业设计为:阅读《我的叔叔于勒》,绘制人物关系变化图;整理两篇小说人物关系变化图,为关系变化图配上讲解词;再读《我的叔叔于勒》,利用网络搜集资料,自行探究《我的叔叔于勒》中人物关系变化的原因;归纳整理前几课所学,根据第一课段所列举的小说阅读关注点,小组合作整理“小说阅读秘籍”。

课段三:完成任务,拓展阅读。该段的典型任务为:各团队代表进行“小说阅读秘籍”的交流,结合交流完善“小说阅读秘籍”,形成班级“小说阅读秘籍”;迁移阅读《范进中举》,梳理人物关系变化,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该段的作业设计为:再读《骆驼祥子》,关注“祥子与虎妞”的关系变化,探究小说主题,形成探究报告。

总之,围绕“如何通过人与人关系的变化理解小说主题”,整合学习情境、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与学习资源,设计典型任务与作业,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核心素养。

3.教学反思

第一,创设适宜的任务情境。

新课标提出,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要围绕学习主题“创设阅读情境”,“在主题情境中,开展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任务,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之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2]。

本设计依托“九年级学生将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为八年级学生编写‘小说阅读秘籍’”这一任务情境,建立了语文学习、校园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

一方面,情境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认知特征,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及解决问题的热情;另一方面,“小说阅读秘籍”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能够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浸泡于语言文字之中;再有,教师创设的情境服务于解决学生语文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培养学生未来阅读小说的实际能力。学生在情境任务驱动下,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任务中自主、合作、探究,寻求小说阅读的路径,完成“小说阅读秘籍”编写,并继续迁移解决问题——“阅读《范进中举》,通过梳理人物关系变化,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适宜的情境促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阅读实践、积累阅读经验、梳理阅读规律,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得到螺旋式提升。

第二,设计典型的学习任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3]本设计由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9个学习任务组织学习单元,形成有结构的整体。

第二课段的4个任务围绕“如何通过人物关系的变化理解小说主题”展开,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一步步达成本课段的学习目标。前2个任务绘制、解读以及交流两篇小说的“人物关系变化”图,意在引导学生精读文本,在“梳理小说情节,整体把握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人物关系变化”,再次深入文本,形成自己的阅读思考。后2个任务,则借助课外助读资料,对文本关键语句的细读,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人物关系变化的原因,探究小说的主题。从“发现人物关系”到“梳理关系变化”,再到“探究变化原因”,直至深入理解小说主题,学习任务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为完成单元学习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促进学生的言语经验重构,引导学生实现关键能力的提升、个人经验的积累,以及思维认知的进阶。

第三,明确具体的评价标准。

学习进程中,教师结合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梳理出学习单元任务评价量规,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关注学习目标,反思并完善学习过程。利用评价对学习过程进行持续评估,为学习单元目标始终保持如一提供了保障,也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不断进阶提供了有力支持。

学习评价与典型任务相融合。教学实施中,教师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通过收集和整理他们读书、作业、讨论、汇报展示等方面的材料,记录、比较、分析这些表现所反映出来的学生的思维特征及情感态度,对其进行科学评价。比如,在完成“交流探究作业,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我的叔叔于勒》中人物关系变化原因”的任务时,学生自行撰写探究作业、课堂生成的“人物关系变化原因”思维导图,以及学生交流分享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情感态度都成为评价的对象。教师引导学生从“阅读学习”和“学习参与”两个维度进行自评及他评,并针对学生课堂上的阅读表现,以及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进行适时评价。这种评价既诊断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为学生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觉提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秘籍于勒变化
《觉醒年代》的“出圈”秘籍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从9到3的变化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这五年的变化
夏季BEAUTY秘籍100招
别人的玩具,我可不管(一)
鸟的变化系列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
滑雪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