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通学段,贯通培养,为“双减”赋能

2022-08-15郭玲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翠微学校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学段双减学科

郭玲 _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翠微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翠微学校努力构建“双减”工作体系,结合“五项管理”工作要求,加强九年一贯制、幼小衔接等探索,坚持实践性和知识性有机结合,创新育人模式,努力构建“德育置首,学科领航,美育随行,阳光健康,实践创新,家校共育”的六维课程体系,尽可能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帮助学生在积累学科知识的同时,增长实践经验,全面提升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作为一所涵盖小学、初中、高中的十二年制学校,学校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爱好”为起点,以帮助学生长远发展为目标,依托九年一贯教育资源,打通小初学段,设计并开展“贯通式”活动教学,努力开设丰富的综合素质拓展活动课程,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升综合能力。

在课程规划方面,开学前发放调查问卷,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和家长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场地条件和管理服务的优势,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围绕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身心、艺术、实践五大素养,开设了5大类课程,每天18门不同课程供481名学生选择。

2021年,学校逐步尝试开设了创意美术、软笔书法、机器人、趣味科学等课程,均由初高中教师承担教学工作,从低学段开始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增强思维能力、提升综合素养。例如,“趣味科学”的任课教师是一名有多年中学化学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他的每节课都设计了一个科学小实验,涉及电路原理、磁性原理、化学原理等,培养学生们动手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和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探究合作,培养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例如,“淀粉遇碘变蓝色”“维生素C具有强还原性”,这些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对中学生来说简单易懂,但如果拿到小学课堂上让小学生明白,就需要格外下一番工夫。教师会带着学生寻找生活中含有淀粉、碘酒、维生素C的物品,带着学生亲手做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先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再了解其中的原理。为了让课程更有趣,教师还让学生们利用淀粉液制作一份神秘信件,学生们看到信的内容时非常兴奋,激发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这就达到了“趣味科学”课程的目的。

学校尝试引导低年级学生学习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了解和学习历史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中国国情的了解,知道过去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让学生们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创造者是我们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我们选择以“倾听”作为切入点,在一二年级开设“倾听历史的声音”课程,为学生们讲述从华夏远古传说到清朝中期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科学和历史学科的探索增强了学校做好“贯通式”课后服务的信心,之后,学校将继续探索更多的课程贯通培养,将各学段学科学习的活动联结成一个相互关联、不断推进的整体,这将是下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

除了贯通式的课后服务课程,学校还特别重视体育类课程的开设。学校开设了武术、篮球、羽毛球、啦啦操等体育项目,有个人项目、集体项目,有艺术体育类,也有身体对抗类。因材施教、尊重学生是学校开设这类课程的宗旨,发展体能、张扬个性是课程目标,此项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参与度很高。运动类的综合素质拓展课面向全体学生进行选课授课。作为普及性的课程,它的设置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掌握一项新的运动技能,更是为了激发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让运动之花在每一位人翠学子心中绽放。

学校充分考虑学生成长特点,将趣味性和运动性相结合,利用每周五的课后服务时段,开展了“快乐星期五,运动嗨起来”系列体育运动比赛,如“全员接力赛”“全员龟兔跑”“全员跳绳赛”等。在每周五一个小时的课后体育运动时间里,每个学生都在享受着阳光,享受着运动的快乐。

学校始终坚持“爱与尊重”的教育理念,通过兴趣激发、鼓励探索、积极引导,开设多元化的课后服务活动,协调各方面教育资源,致力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进而体会成长的快乐,孕育人生梦想。

猜你喜欢

学段双减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超学科”来啦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