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枣红马(短篇)
2022-08-15走石
走 石
北方的秋天来了,红楼大院里一片高大的糖槭树开始掉叶子,树上剩下的叶子稀稀拉拉的黄中带红,为院子里增添了几分秋意。石头和他的伙伴们最烦的就是秋天,因为这个季节大人们都为过冬贮存秋菜,偌大的一个院子,会被晾晒的大白菜占据。足球是不能踢了,自然,大人们也会为家里少碎几块玻璃而少了一些烦恼。
寂寞是短暂的。一年四季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有事情可做。
“走,到咱们厂里去。”孩子头大伟对石头说。大伟说的“咱们厂”就是指父母工作的军工厂。
“干什么去,这是中午啊。”石头有些不情愿地嘟囔着。
“走吧,去了你就知道了。”对于大伟的话,石头从来言听计从。大伟比他大两岁,读小学六年级,很有头脑,主意也多,他的正确是经过很多事儿证明的。因此,石头是大伟的铁杆跟班。距离对于孩子的兴趣来说从来就不算什么。工厂离大院不算太远,不一会儿他们就到了工厂大门。门卫对工厂子弟从来不过问,况且大伟的爸爸又是这个厂的政委。
中午的厂区静悄悄的,石头跟着大伟顺利地来到了位于厂区南端的废料仓库。这是日伪时期修飞机的大厂房,偌大的厂房里,修汽车拆下的报废零件被分类堆放得整整齐齐。在一处堆放发动机油管的地方大伟停了下来,他用门口工具柜里找到的钢锯锯下了几根一尺长的铜管。大伟把锯好的铜管交给石头,说了声:“走,到食堂去。”
职工食堂外面也是一番过冬的景象,晾着好多白菜,晾着萝卜切成的丝、条、干、片,就差从黑龙江农场运来的土豆了。大伟走进食堂拿了一根筷子,将一根铜管的两端在刚晾晒的萝卜片上插了一下,他将筷子对准铜管用力一推,嘭的一声,另一端的小萝卜片被压缩的空气喷了出去,啪的一声打在墙上。“成功了!”大伟高兴地喊了起来。大伟的一番神操作让石头看傻了,太神奇了吧,他简直对大伟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几天,红楼大院里的萝卜枪战开始了。小朋友们分成几伙儿,从早到晚萝卜枪的嘭嘭声不断。有院子里的野战,有楼内的巷战,还有技术高超的障碍战。游戏时,要跳过地上晾晒的白菜,边走边射击,中弹者算输了。孩子们的快乐从来就是建立在家长们的“痛苦”之上的,早上晾的萝卜,晚上都被孩子们作为弹药用光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聪明的家长们不晾萝卜片了,改晾萝卜丝,着实让孩子们体会了一番弹尽粮绝的滋味。
大一点的小朋友总是能站在游戏的高端, 大伟他们又玩起了踢毽子游戏。两枚铜钱,一撮羊毛或马鬃,当然最好的是山羊胡子,加一个小木楔子就能做一枚毽子了。一枚毽子的优劣关键是看它的滞空时间,滞空时间长,小朋友们可以做出各种复杂的动作,什么踢、打、跨、压等等。踢就是用脚的内侧将毽子踢起来,左右脚踢也叫盘,很像老太太盘腿坐在炕上;奔儿是用脚背踢,双脚踢的时候,有点像颠足球;压是一种半蹲的踢法,支撑腿半蹲,另一条腿从支撑腿下踢毽子;打和跨是一种高级的踢法,需要从身体侧面或者跨过毽子跳起来踢。几人一组分队踢,也体现了团队精神。往往是大一点的小朋友踢得好一些,考验着他们身体的协调和灵活性。
资源的匮乏限制了小朋友爱玩的天性,向院外的同学借毕竟不是办法。这点困难怎么能难住堂堂红楼大院的孩子们呢?孩子头儿大伟一声令下,三个好朋友就来到他的身边,除了铁杆跟班石头,还有刘副厂长的儿子建军、政治部丁主任的儿子海洋。他们都比石头大,已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了。
大伟眯起小眼睛,神秘地对海洋说:“海洋,你家有件羊皮军大衣,去年夏天你妈在院子里晾晒过,你有没有胆量剪点羊毛?”
海洋是个典型的没脑子,想都不想就说:“没问题。”
海洋悄悄来到父母的卧室,从箱子里找出了父亲的羊皮大衣,用剪子剪下了两大绺。结果就不用说了,他挨了爸爸一顿胖揍。爸爸怎么发现的呢?原因很简单,他没有将羊皮大衣叠好放进箱子里,而是卷成一团塞进去的,还有一只袖子落在了箱子外边。这种羊皮大衣,很多家有,但是再也没有人敢打这个歪念头了。这条道被堵死了。
天无绝人之路。给大院送秋白菜的大车来了,院子里孩子们的眼睛都亮了。
20世纪60年代的人们,早已习惯了凭票供应副食品的日子,秋白菜也不例外。给大院送菜的是郊区国营蔬菜社的大马车,赶车的叫大李,他心眼儿好、能干,送来的秋白菜收拾得干净整齐,到了院里,各家买好不用再收拾,放在院子里晾上几天就能贮存了。秋白菜是北方家家户户冬天的主要蔬菜,贮存无非渍酸菜、入菜窖两种。今年和往年不同,大李带来个帮手,是他八岁的儿子铁蛋。
买菜过日子的事大人管,孩子们一点都不关心,让他们眼睛一亮的是那匹驾辕的枣红马。这匹枣红马真是一匹骏马,它膘肥体壮、身高腰长、前胸宽阔、肌肉发达。一般马车除驾辕的马外都有一两匹骡马在前边拉套,这挂车只有一匹马,可见它有多么强壮。这匹马的颜色更是出类拔萃,一身枣红色的皮毛,由于喂得好毛管锃亮;马的鼻梁是白色的,连着白嘴巴;四只白蹄有大饭碗那么大,蹄后有一团浅黄色的毛。让孩子们垂涎三尺的是整齐地披在修长脖子上金黄色的马鬃,不长不短刚好扎毽子,它一进院子孩子们的眼睛就没离开它。因为有这么一匹骏马,大李当然要显摆一下,他为骏马配了一串黄澄澄的铜响铃,马笼头上的一朵红缨和他手中短鞭上的红缨很匹配。大车走在路上,大李摇着空中响鞭,骏马昂头打着响鼻,铃声清脆,别提多神气了,人们一看就知道是国营单位的马车。由于大李是党员,政治可靠,当过解放军的骑兵,转业来到国营蔬菜社后,组织上安排他到大车队当队长。他能驾驭这么一匹骏马还真是动了心思。因此,他爱这匹马胜过大车队里任何一匹马。有时他宁可自己不吃饭也不让马饿着,谁动它一根毫毛都不行。
今年,大李知道送菜任务重,就带上了自己八岁没上学的孩子铁蛋当帮手。没想到,大车进了红楼大院受到了特殊欢迎,一大群孩子帮着家长搬运白菜,让大李省了不少劲,别提多开心了,根本没想到孩子们做好人好事之外的特殊原因。
面对这么一匹高大的骏马,又在众目睽睽之下想得到马鬃,胆小的孩子有贼心也无贼胆。在帮忙的孩子中大伟、建军、石头最忙,为得到枣红马金色的马鬃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只见大伟向建军、石头使了个眼色,行动开始了。大伟走到枣红马的食槽前,从衣服和裤子的四个大口袋里掏出了黄豆佯装喂马,金灿灿的黄豆在枣红马的食槽里分外耀眼,吸引了枣红马的嗅觉。四个口袋足足有好几斤黄豆,这是一顿大餐哪,那个年代别说牲口,就是人也不常有黄豆吃,人们会拿上黄豆换豆腐、换豆油。枣红马遇到大餐了,它头也不抬地吃了起来。随后只见大伟用身子挡住了忙碌的铁蛋,说时迟那时快,建军、石头拿着早已备好的剪刀在枣红马的鬃毛上剪了两绺,转身躲进了楼门洞里。大伟回头看了看还在贪吃的枣红马,整齐的马鬃上出现了两个缺口,建军和石头已经不见了,他知道计划进展得很顺利。
最先发现马鬃被剪的是铁蛋。大车上的秋白菜卖光了,铁蛋帮着收拾枣红马的食槽,他看见枣红马还是头也不抬地吃着槽子里的饲料,脖子上整齐的鬃毛缺了两绺。铁蛋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喊起来:“有人偷了马鬃。”随后就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大李闻声跑过来,还没弄清怎么回事,顺着铁蛋手指的方向看见缺了鬃毛的枣红马,脸一下子白了。他来到食槽前,看见食槽里还有不少黄豆就明白了,这一定是孩子干的。铁蛋的哭声惊动了院子里的大人和孩子,大人们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纷纷批评肇事者,也安慰着大李和铁蛋。而孩子们心里雪亮,这是他们都想得到的东西呀。
大李毕竟见过世面,他虽然爱惜枣红马,但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挽回,他劝走了安慰的人,拽起铁蛋回蔬菜社了。
深秋的晚上天黑得早,路灯也早早亮起来了。一路上爷儿俩好长时间不说话,只听见枣红马嗒嗒嗒地敲打马路的蹄声和有节奏的响铃声。枣红马恐怕从来没吃到过这么多美味,自然趾高气扬,走起路来也特别有劲,气得大李用鞭杆敲了它一下。枣红马以为主人着急回家,走得更欢了。
“爸爸,一定是那帮小孩干的,太坏了。”铁蛋愤愤地说,打破了爷儿俩的沉默。
“是。我已经想到了,下次再送菜咱们多注意一些。”
铁蛋今年八岁了,早过了上学的年龄,可是家里孩子多生活困难,他帮着妈妈在家里照顾三个幼小的弟弟妹妹,他每次看到小朋友背着书包上学都很羡慕。对于这些,大李心知肚明,他从孩子清澈的眼神中看到了失望和无奈,总觉得对不住孩子。这次带他出来做帮手也是让他见见世面,可谁想到又发生了这种不开心的事。
铁蛋知道爸爸最爱枣红马。蔬菜社里的活儿就是春天翻地、起垄,冬天往地里送粪,一年四季送菜是常事,但是秋天送菜最忙。每次干活儿回来,爸爸总是把枣红马刷洗得干干净净,喂饱草料,再牵着它遛一遛,爸爸和枣红马待在一起的时间比在家都长。他常对铁蛋讲,这是国家财产,要加倍爱护呀。
铁蛋也爱这匹枣红马。他家住得离大车队很近,由于没上学,他除了帮助妈妈照顾弟弟妹妹,就是跑到大车队帮着爸爸侍弄枣红马,枣红马饲养得好也有他的一份功劳。每当小朋友们称赞枣红马时,他都觉得像在夸奖自己,也弥补了不能上学的缺憾。爸爸爱马深深地影响着铁蛋,他认为枣红马丢的不是鬃毛,是国家的财产,是爸爸的心血。
“铁蛋,没什么,明年马鬃还会长出来的。”看见儿子不高兴的样子,爸爸安慰着铁蛋。
晚饭后,大伟的房间里,四个小伙伴又聚在一起了。
“今天的行动很成功,没被大人发现。”大伟满意地说。
“哎呀,吓坏我了,剪马鬃的时候我紧张极了。”建军边说边拿出马鬃,石头也拿出了他剪的马鬃。
屋子里的灯光照在两绺马鬃上,闪着金灿灿的光,他们幻想用这么珍贵的马鬃扎的毽子在身边飞舞的感觉,多么美妙啊。那个时候还计较什么输赢呢,能玩上一次就够了。
“先放在石头那儿吧,现在我们还不能拿出去玩,会被大人发现的。”大伟悄悄地说。
“对对。”建军和石头附和。
海洋没说话,他为没能参加今天的活动感到很不舒服,有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分手时,他暗暗下了决心,我一定要干票大的,让你们刮目相看。
又是一个星期天的早上,院子里铺上了一层薄薄的轻霜,快上冻了。一些还没买到秋白菜的人家都准备利用休息时间把过冬的大事办完,院子里不少人焦急地等待着秋白菜的到来。送秋白菜的马车来了,今天比往日拉得更多,人们一哄而上,急着抱菜、称菜。小朋友们惊奇地发现,枣红马脖子上的鬃毛被细心地编成了一根根小辫子,像维吾尔族姑娘编的那种小辫。金色的小辫子是等距编的,很有艺术感,既掩盖了被剪鬃毛的缺陷,又像一张疏密有序的网等待着再次到来的小窃贼。大李和铁蛋给人们送秋白菜时,随时注意着院子里的动静,他们像猎人一样守护着枣红马。
大伟和小伙伴们还像往常一样热心地为各家送秋白菜,很得老李和大人们的夸奖,丝毫看不出是他们偷的马鬃。在这些孩子中,最不安分的就是海洋了,他在寻找机会干一票大的,他的身子不知不觉就往枣红马那边靠近。不寻常的举动怎能逃过老李的眼睛,“盯紧他。”他对铁蛋说,铁蛋会意地点点头。
正当人们忙碌的时候,突然,铁蛋大声喊了起来:“爸爸,是他偷马鬃。”忙乱的人们立刻静了下来,眼光齐刷刷地向枣红马望去,只见一个孩子一手拿着马鬃,一手拿着一把剪子,正是海洋。大李大声地喊着:“这是谁家的小孩,快出来管管。”
院子里的人都认识海洋,有人说是丁主任家的孩子。海洋家住一楼,看收发室的老孙头急忙跑去告诉了正在做早饭的丁主任。海洋爸爸是山东人,打过仗,脾气大。一听说儿子又闹事了气就不打一处来,顺手抄起了一条皮带,三步并作两步跑到院子里。这时,海洋还呆呆地站在大车旁,手里拿着马鬃和剪刀。丁主任看见海洋,不由分说抡起皮带就打,一边打还一边问:“上次偷马鬃的是不是你?”海洋大声回答:“是。”看见海洋挨打,胆小的孩子吓得直叫,铁蛋从未见过这么凶的家长,捂着脸不敢看。这顿打放在哪个孩子身上也受不了,再看海洋,既不哭喊求饶也不躲闪,就是挺着。这可吓坏了大李,他赶紧跑上去拉住丁主任:“老首长,别打孩子了,不碍事。”在场的家长也帮着劝说。
大伟、建军和石头根本没想到海洋会干出这种冒失事来,一个人单枪匹马,不出事才怪呢,也正是因为他总惹事,上次剪马鬃才没找他。但海洋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让小伙伴们很感动。大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怕海洋回家还会挨打,于是挺身站了出来:“丁叔,你别打海洋了,是我们一块儿干的。”建军和石头也站了出来:“丁叔,是我们一块儿干的。”海洋爸爸很吃惊,没想到孩子们这么齐心,看着齐刷刷站在眼前的孩子,他的气消了一半。
事情发生在早上,红楼大院里家家都在做早饭,听到院里的动静,人们把头纷纷探出了窗户,这景象前所未有。还是石头爸爸赶来打破了尴尬的局面:“大李呀,这事是孩子们不对,我们没管教好,明天我代表家长去蔬菜社赔礼道歉。”海洋爸爸也拉住了大李:“大李呀,对不住了,是我教子无方,给你添麻烦了。”大李和丁主任是一个骑兵部队的战友,见到老首长赶紧解释:“不碍事,不碍事。孩子小不懂事,别吓着他。”接下来,大李又问四个孩子:“你们剪马鬃有什么用啊?”四个孩子齐声回答:“做毽子玩。”海洋爸爸这才明白儿子为什么剪他的羊皮大衣了。
大李和铁蛋赶着大车回蔬菜社,铁蛋觉得爸爸很奇怪:“爸爸,你说那个人怎么那么凶呢?抓住了小贼,你怎么又不生气了啦?”
“铁蛋,那个人是爸爸的首长,他打孩子我也心疼啊。”
“那四个小朋友心真齐,真够朋友。”铁蛋对四个小朋友很羡慕。
“对,做朋友就要找这样的人。”爸爸若有所思地回答着。
大伟和小伙伴向大李叔叔和铁蛋道歉是在出事的第二天,他们拿着剪下的马鬃还给大李叔叔。大李叔叔笑了:“你们留着吧,枣红马的鬃毛明年还会长出来的。”
一天晚饭后,海洋爸爸坐在收发室,他手里拿着个大茶缸,带着醉意。大伟知道这个时候丁叔叔的心情最好。小伙伴们几个凑了上去:“丁叔,讲个打仗的故事吧。”
海洋爸爸看了看这几个毛头小子,“好吧,先讲个马鬃的故事吧。”他喝了一口茶讲了起来:“从前,有个牧民养了一群马,马群中有一匹头马,是一匹高大雄壮的红鬃烈马。这匹马充满了野性,胆量极大,在草原上看到狼群会带着马群扑上去,把狼群撵得四散逃窜,跑得慢的会死在马群的铁蹄下。”
“什么?狼能死在马蹄子下?”
“是的,这是真事儿。现在我们的军马场还有这事呢。”
海洋爸爸接着讲:“有一天,牧民发现这匹红鬃烈马一身汗水,咴咴嘶鸣,气喘吁吁,身上还有几处抓伤,他感到很奇怪。第二天,就跟着这匹马来到了森林里。他吃惊地看到这匹红鬃烈马扬头甩鬃,像一头愤怒的狮子,正在同一只老虎搏斗。它高扬前蹄、返身飞踹,斗得老虎躲躲闪闪。牧民觉得自己的马真是一匹神驹,他想,如果把那些多余、碍事的马鬃剪去,一定能提高神驹的战斗力。于是他剪去了马的鬃毛,可是这匹马再也没有回来,牧民在森林里看见了一堆马骨。”海洋爸爸讲到这儿,问道:“你们说为什么?”孩子们面面相觑。
“那是因为,飞扬的马鬃像雄狮的鬃毛一样,马头显得凶猛、硕大,让老虎惧怕呀。”
“哇!”孩子们恍然大悟。忽然大伟像明白了什么:“丁叔,你是变相批评我们剪马鬃吧。”
“哈哈,算你明白。那好,我再讲一个打仗的故事吧。”海洋爸爸说。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和蒋匪军在四平打了好几仗。仗打得很残酷,攻守转换互相拉锯。我们骑兵部队速度快、机动性强,我们的任务就是突击和阻击敌人。在一次阻击战斗中,国民党的王牌部队仗着全部的美式装备和飞机大炮的掩护攻势很猛,我们骑兵师奋力阻击,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丁叔,你们打阻击战,战马怎么办?”
“那些训练有素的战马也像战士一样卧倒在阵地上啊。”他喝了口茶接着讲,“当接到撤退的命令后,战士们骑上战马迅速撤离了阵地。撤退中,敌人的飞机大炮不断向我们轰炸、扫射,炸弹就在身边炸响,弹片横飞、硝烟弥漫,有的战士中弹牺牲了。队伍中,有个骑兵的战马中弹了,鲜血从马的腹部喷射出来,情况万分紧急。但是那匹战马没有倒下,它拼着一股劲跑出三十多里地,到了指定集结地点后一头倒下了。那个骑兵和他的战友们强忍悲痛,用战刀挖个坑,战马像烈士一样被安葬了。”讲到这里,丁叔停顿了一下,收发室里静极了,孩子们从丁叔庄严、肃穆的脸上领悟到了什么。
“丁叔,那个骑兵是你吧?”石头打破了寂静。
“对,我就是那个骑兵,牺牲的是我的青花战马。当时,战马如果倒下了,我今天就不会站在这里,你们今天的好日子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那个时候,我们都挎个粮食袋,里面装的是用省下的口粮和农民换的黄豆,只有在打仗前后,才能给战马喂一小把,算是给它补点营养。战马是骑兵的好战友、好伙伴,骑兵爱马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啊。你们知道吗,骑兵讲人马合一,战马的形象是骑兵形象的一部分。枣红马就是你们大李叔叔的战马呀。”他接着说,“对了,你们得感谢大李叔叔没处罚你们啊,他和我是骑兵部队的战友,不然会有你们好瞧的。”丁叔说完端着茶缸走出收发室。临走时又回过头:“你们斗蛐蛐不也讲究全须全尾吗,战马缺了什么都不完美呀。”他故意把话音拉得好长,像故意为难孩子们似的。
丁叔叔的一番敲打,让孩子们懂了好多道理,他们聚在一起商量该怎么弥补这个过错。
这天一大早,大李的运菜大车一进大院就发现了变化,四个孩子齐刷刷地站在大门口迎接着他,一个个戴着长长的套袖,扎着快到脚面的围裙,看起来要大干一场。果然,不用大李吩咐,他们一齐上阵,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一户。由于父一辈、子一辈的关系,海洋和铁蛋格外亲热,一干完活儿他就拉着铁蛋到家里玩。石头抱着一个装满小人书的大纸箱来了,他们几个坐在小板凳上看起了小人书。
这段时间,为了照顾幼小的弟弟妹妹,大伟妈妈没上班,他家的厨房成了“大院食堂”。到了中午,谁家家长有事回来晚了,大伟妈妈就把孩子拉到家里吃饭,石头就没少在大伟家蹭饭。大伟妈妈最擅长做菜包子,玉米混合面的皮,卷心菜、碎粉头和小虾皮的馅儿,甭提多鲜美了,想不吃多都难。这回到了午饭时间,大伟拉着铁蛋到他家吃菜包子去了。
一来二去,铁蛋和几个小伙伴也成为好朋友了。石头故事讲得好,午饭后,他给铁蛋讲《烈火金钢》中的“肖飞买药”。石头讲得眉飞色舞、添油加醋,铁蛋听呆了,原来还有这么精彩的故事。石头拿出一套《烈火金钢》连环画送给了铁蛋,铁蛋高兴极了,他想,我一定要好好认字,看完这些书给弟弟妹妹讲。
也就是这一天,两个老战友在一起喝了顿小酒。海洋爸爸批评了大李:“大李呀,不是我批评你,咱们都尝过没文化的苦,这是新社会,孩子咋能不上学。你要有困难就让孩子到我家吧,我来供他。”老首长酒盅一端下了一道命令。大李一个立正:“请首长放心,一定让孩子上学。”
这天回家的路上,铁蛋爸爸做出一个重要决定:“铁蛋,明年我要送你上学。”听了这句话,铁蛋高兴得差点从大车上滚下来。
时间过得好快,送秋白菜的工作快结束了。最后一天,也是个星期天,知道铁蛋明年要上学,大伟把自己读过的课本和作业本送给了铁蛋,建军送给铁蛋一个军用书包,海洋送给铁蛋的是铅笔和橡皮。
这天,大车一进院子,人们就觉得枣红马和往常不一样。只见它脖子上梳得整整齐齐的小辫子不见了,鬃毛剪得短短的、齐齐的,像一把长长的大刷子。为最后几家送完菜后,大李告别了红楼大院热情的人们,他把一个个小纸卷送给了围上来的孩子。真是一个大惊喜,纸卷里包的是一个个枣红马的小辫子,刚好扎个毽子。孩子们的欢呼声响彻大院,惊得糖槭树上的鸟儿四散飞去,欢呼声在大院中像长了翅膀一样飞了起来,像无数个飞舞的毽子。大李用骑兵的军礼向孩子们告别,只见他右手执红缨短鞭像执一把军刀,然后平拉开指向前方,大喊一声;“上马!”他一跃坐上了大车,枣红马一声长嘶出了大院。
大车走远了,孩子们望着枣红马由大变小,由一团火变成了一个小火苗,还能听见大李叔叔在远处挥他的红缨鞭子向孩子们喊着:“明年枣红马的马鬃还会长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