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提升对策探究
——基于2015-2021年间体测报告分析

2022-08-11陈凯华陈晓荣周振茂

池州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不及格率耐力视力

陈凯华,陈晓荣,周振茂

(安徽医科大学 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32)

大学生作为民族的脊梁,推动国家建设的重要视参与者,其身体健康的发展水平对推进“2030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1]。为提高我国青少年及大学生群体身心健康的发展水平,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深化改革,推动学校体育工作规划的顺利实施,2014年7月教育部修订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为体育工作的建设创新提供了一个宏观科学的参考标准。为进一步厘清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水平,统计分析2015-2021年安徽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数据,探讨大学生身体素质变化情况,分析现象成因,提出相应建议,为高校体育管理部门进行教学的系列改革提供一定的现实根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中国科技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学院、合肥师范大学、新华学院等安徽高校的2015-2021级的部分学生,共18535人,年龄17~24岁。其中2015年2195人,男性1023人,女性1172人;2016年2182人,男性1048人,女性1134人;2017年2490人,男性1161人,女性1329人;2018年 2801人,男性1459人,女性1342人;2019年2665人,男性1373人,女性1292人;2020年3093人,男性1442人,女性1651人;2021年3109人,男性1577人,女性1532人。

1.2 测量指标与方法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大学生各体质指标进行测量[3],体质测量指标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MI)、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800米跑(女生)、1000米跑(男生)、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生)、引体向上(男生)及左右裸眼视力。以上指标能反映大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营养、心血管机能、肺通气功能、速度、灵敏素质、神经系统灵活性、肌肉耐力、下肢爆发力、身体协调能力、上肢肌肉力量、身体柔韧素质、腹肌耐力以及视力情况。BMI定义为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按照中国成年人的标准分为四类:BMI<18.5 kg/m2为偏瘦,18.5kg/m2≤BMI<24.0kg/m2为 正 常 ,24.0 kg/m2≤BMI<28.0 kg/m2为超重,BMI≥28.0 kg/m2为肥胖[4]。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 重点围绕“体测,体质健康,提升路径”等关键词,进行文献的帅选与研讨,最终选中适合进行研究开展的参考文献13篇,为研究奠定扎实科学的文献参考。

1.3.2 专家访谈法 通过约访安徽省内各高校的业内专家,结合他们多年的一线经验,以期进一步了解安徽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变化情况,有利于深入的分析体测数据。

1.3.3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6.0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ˉ±s表示,多组间比较使用方差分析。频率资料使用率表示,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2015-2021年大学生一般人口学特征分布

表1结果显示2018年男生所占比例最高(52.1%),而2015年和2020年男生占比较少(46.6%),男生及女生数量在各个年级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63,P<0.001)。2015-2021年大学生的BMI超重和肥胖率呈上升的趋势(χ2=496.68,P<0.001),其中2021年大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比例最高(17.3%和5.8%)。

表1 2015-2021年大学生一般人口学特征分布[n(%)]

2.2 2015-2021年男性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表2结果显示,2015-2021年男性大学生肺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15年大学生肺活量最低(P<0.001),肺活量评价等级为优秀的学生比例在2015年学生中最高(27.1%),其次是2014年(24.8%),不同年度学生肺活量等级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0米跑为优秀与良好的学生比例也呈下降趋势(P<0.001)。立定跳远距离从2015年的平均229.9cm下降到2021年的221.3cm,不及格的学生比例也从2015年的17.1%上升到2021年24.7%(P<0.001)。男性大学生的坐位体前屈总体呈提高趋势,优秀学生的比例也从2015年的23.8%上升至2021年的45.4%(P<0.001)。在反映学生耐力素质的1000米测试中,优秀学生比例总体没有变化,然而不及格的学生从2015年的21.7%增加至2021年的28.0%(P<0.001)。男性大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测试中不及格率仍然较高,优秀率从2015年的1.1%提高至2021年底的3.2%(P<0.001)。

表2 2015-2021年男性大学生体质健康[n(%)]

2.3 2015-2021年女性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2015-2021年女性大学生肺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肺活量评价等级为优秀的学生比例从2015年的23.9%,下降至2021年的14.9%(P<0.001)。女性大学生50米跑为优秀与良好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然而不及格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P<0.001)。立定跳远等级中不及格的学生比例也从2015年的9.5%上升到2021年16.6%(P<0.001)。在反映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坐位体前屈测试中,女性大学生的身体柔韧较好,不及格率也从2015年的1.6%下降至2021年的1.0%(P<0.001)。在反映女性学生耐力素质的800米测试中,优秀学生比例从2015年的11.9%下降至2021年的6.0%,不及格的学生从2015年的4.0%增加至2021年的14.6%(P<0.001)。女性大学生的仰卧起坐总体呈提高趋势,优秀和良好的学生比例也从2015年的3.1%上升至2021年的4.7%,不及格率也有所下降(P<0.001),但在2021年仍达到21.3%。具体见表3。

表3 2015-2021年女性大学生体质健康[n(%)]

2.4 2019-2021年大学生视力健康状况

仅对2019-2021年大学生视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19-2021年大学生左眼和右眼视力平均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视力正常的学生比例从2019年的15.0%下降至2021年的10.7%,中度及重度视力不良的学生比例均呈上升的趋势(P<0.001)。具体见表4。

表4 2019-2021年大学生视力健康[n(%)]

3 主要结论与成因分析

3.1 身体形态

2015-2021年大学生BMI超重和肥胖率呈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21年的大学生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7.3%和5.8%。现代电子产品的出现也几乎占据了大学生们课下休息时间,导致低头族和久坐族学生群体的不断加大,同时高热量、高脂肪及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也增加了大学生的肥胖发生。

3.2 速度素质

在反映学生速度素质的50米跑测试中,2015-2021年间学生的平均成绩均呈下降趋势,虽然及格率有所增加,但50米跑等级优秀比例有所下降,不及格率增加,表明大学生在日常体育活动中缺乏对速度素质方面训练的重视,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可着重加强提高学生运动时的神经和肌肉训练。

3.3 肢爆发力

立定跳远是测试学生下肢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运动,2015-2021年间男性大学生的下肢爆发力逐渐下降,不及格率在2021年学生达到最高的27.7%,女生立定跳远的不及格率也在不断上升,从2015年的9.5%增至2021年的16.6%,由此可见大学生下肢爆发力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但爆发力的训练和形成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训练和保持,因此在对学生开展体育训练时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对爆发力进行训练,不要局限的只为考试项目训练而训练。

3.4 耐力素质

在反映大学生耐力素质的800米或1000米跑项目中,男生优秀等级所占比例总体没有变化,然而不及格的学生从2015年的21.7%增加至2021年的28.0%,女生优秀等级的比例从2015年的11.9%下降至2021年的6.0%,不及格的学生从2015年的4.0%增加至2021年的14.6%,耐力素质测试主要反映机体运动、循环和呼吸机能状况,影响学生耐力素质的主要因素是机体心肺功能和有关骨骼肌的代谢状况[13]。2015-2021级大学生耐力素质逐渐降低的趋势也警示大学生耐力机能在下降,需重点关注对大学生意志力、心肺耐力及肌肉耐力的训练。

3.5 男生上肢力量

反映男生上肢肌肉力量的引体向上测试中不及格率仍然较高,从2015年的80.9%增至2021年的89.8%,之后有所下降。引体向上项目主要反映学生背阔肌、胸大肌、肱二头肌、三角肌等肌肉力量,这些肌肉的力量也是维持人体身材的重要组成部分[14],有研究表明驼背学生的增加可能与背部肌肉力量的不足有关[9]。女性大学生的仰卧起坐总体呈提高趋势,优秀和良好的学生比例也从2015年的3.1%上升至2021年的4.7%,不及格率也有所下降。表明女生在力量素质上较男生好,力量素质是一切运动开展的基础,同时肌肉也能保护机体运动中的骨骼和关节,应加强对大学生肌肉力量的训练。

3.6 视力

对2019-2021年大学生的视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视力正常学生的比例从2019年的15.0%下降至2021年的10.7%,中度及重度视力不良的学生比例均呈上升的趋势。表明我国大学生视力情况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与同类研究结果一致。特别是学业压力较繁重的大学生,视力不良情况更为严重。教育部门已制定和落实中小学生减轻繁重学业的负担,保障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的时间,确保青少年在校生每天至少1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增加大学生户外活动时间,控制对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重视可调节桌椅及便于视力健康等设备的采用,增加有利于保护视力的体育锻炼课程,全面加强大学生近视的综合防控。

4 建议与对策

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提高大学生对自身体质健康的认识与重视,深入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引导监督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价值观、健康人生观。意识到在大学时期养成终身锻炼与合理作息的重要性,进一步的改善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其次,重视学生优良意志品质的培养。加强对学生优良意志品质的培养,增强学生吃苦耐劳的毅力和敢于挑战自我的勇气。第三,加强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的提升学习。加强体育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的拔高学习,尤其是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提高体育教师线上课程的组织教学能力,言传身教注重体育隐性课程的设计与利用。

猜你喜欢

不及格率耐力视力
2010-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汉族大学生运动能力发展趋势研究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从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成绩看大学生学习现状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视力测试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基于高校辅导员“学生教育管理”视角下的“创优学风”影响因素初探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如何在小场地上进行耐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