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123”心理育人模式及路径探究

2022-08-11

池州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心育双减心理健康

赵 霞

(铜陵学院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主要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包括线上和线下培训)[1]。教育减负背后反映的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这将直接影响我国教育理念的转变和学生全面发展能否真正实现。同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并于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此法将家庭教育由过去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明确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2]。在“双减”政策和家庭教育立法两项重大教育举措共同作用下,落实家长家庭教育职责,引导家长在支持、配合学校工作的基础上做好家庭教育“加减法”是紧迫且必要的。比如,在减轻课业负担上做“减法”,在德育和心育的培养内容与方式上做“加法”,对未成年人施加积极的心理影响,培育优秀的人格品质,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家庭教育育人实效提供理论支持和具体可操作性行为策略。

1 研究背景

1.1 家庭教育研究概述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三大支柱,共同构筑教育生态全时空系统。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是对个人发展影响最早、最久也最为深远的教育,父母则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人,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的开展与实施效果[3]。2015年10月11日,教基一〔2015〕10号文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要求家长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正确行动教育引导孩子。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家庭教育“四个一”的重要讲话,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深刻诠释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与目标方向[4]。2019年5月14日,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的通知,明确指出家庭教育重在教孩子如何做人。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对其良好行为习惯、思想品德、价值观的形成,健全人格培养等都具有基础性作用。2021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审议通过,2022年1月1日此法正式施行,更是我国家庭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举措。纵观以上我国近年来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政策文件,无不折射出新时期我国家庭教育与时俱进的更新与发展。回顾我国家庭教育领域相关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家庭教育研究已初具雏形,学者们从不同侧面对家庭教育进行研究,如,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经历阶段、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热点主题、未来发展趋势等等。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检索,2019年至2020年仅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期刊论文近达2200余篇,2021年以来已达700余篇。主要涉及家庭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等。概括来说,我国家庭教育领域现有研究中多采用文献综述法,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理论研究、问题研究、比较研究和立法研究等[5-8]。其中,以经验总结为主,理论研究多,实证与行为实践研究少,在行为策略层面未能给出比较精准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指导方案。

1.2 心理育人研究概述

心理育人意指通过心理的方式来实现育人。即教育者从受教育者的身心实际出发,遵循人的心理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通过多种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对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缓解心理困惑,开发心理潜能,提升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全,以实现培育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一目的的教育活动[9]。在心理育人这一概念中,“心理”与“育人”之间包含了多方面的含义、多层关系,“心理”既可以指“育人”的手段、途径、方法,也可以指“育人”的内容、理念、态度、氛围等,概括来说,就是指通过“心理”最终实现“育人”目的[10]。我国心理育人的理念和实践是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心理育人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功能和目标指向,对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意义[11]。

目前,国内关于心理育人的研究成果集中于期刊论文,主要从科学内涵、现实难题和优化路径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国外与心理育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重视从心理层面对个体的发展施加积极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灵活多样,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起步较早,发展比较成熟,形成了本土化的教育模式,认可度较高,值得我们学习借鉴[11]。概括来说:(1)关于心理育人的研究,多散见于知网期刊论文;(2)研究的主要阵地集中在高校;(3)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群体;(4)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科学内涵、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5)研究方法以经验总结为主,质性研究多,实证、量化研究少;(6)目前家校合作的心理育人共同体尚未搭建成功(何福全、李赟,2019;李阳,2015)。因此,探究“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心理育人模式及其实践路径具有比较突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123”心理育人模式构建

“双减”政策下,家校主要职责与分工进一步明确,家庭教育的心理育人功能和职责进一步凸显。本文拟构建“一个目标”“两育理念”“三位一体”的“123”心理育人模式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进一步提升育人实效。

2.1 “1”个目标:育心铸魂

“双减”政策落地、落实,难点在校内,而重点在校外。家庭是未成年人最主要的校外时空环境,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人,同时也是“双减”的重要参与者。“双减”想要取得理想实效,必然需要获得广大家长从理念到行为的认可、拥护和实践。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家庭生活中开展家庭教育应紧扣“1”个目标:“育心铸魂”,即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在遵循个人心理成长规律和育人规律的基础上对未成年人进行积极心理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未成年人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全面提升未成年人综合素质,培养时代新人。

2.2 “2”育理念:强化“心育”以促“德育”

家庭担负着保育、教育的双重任务。在保育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在教育的基础上提升保育。保育比较具体、简单,概括地说,需要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家庭生活中做到两个促进:一是促进孩子身体健康发育;二是促进孩子各器官协调发育。而教育则具有更为丰富、深刻的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一章第二条指出:本法所称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12]。也有学者认为,家庭教育除了需要承担起生育、养育、陪伴等基本的家长责任外,还要承担起家庭中的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教育责任,在“五育”中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其实不管是“五育”还是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所规定的家庭教育内容,抛去教育的形式载体,其内容实质重合之处便是家庭教育内核,即“德育”+“心育”。概括来说,在家庭教育众多活动和内容中,践行“2”育理念,强化“心育”以促“德育”,以破解“心育”“德育”长期以来“单条腿”走路,实效性不足的困境。

2.3 “3”位一体:“教师+学生+家长”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教育内容、主要职责以及时空环境方面虽各有侧重,但界限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环环相扣、互联互通、不可替代。家庭教育应充分认知并发挥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形成“教师+学生+家长”的“3”位一体家庭教育“心育”动力系统:即“家”“校”都应以“学生”这个主体为中心,准确把握“双减”政策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家、校双方“心育”主要需求点(期望),通过拓展课后服务及家庭教育“心育”内容、形式等途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明确家长的主体责任,形成教师、学生、家长“3”位一体的心理育人系统。

3 “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123”心理育人模式实践路径探究

3.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现“育心铸魂”目标

理论指导实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作为新时代的家长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在践行“双减”政策和实施家庭教育中,要从内心深处深刻认识到“立德”与“树人”的重要关系,要深刻认识到未成年人若没有端正的思想品德和正确鲜明的思想价值观,从未来看,不能获得良好的人生发展,从现实看,也不利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从父母的角度来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可厚非且根深蒂固,“知识改变命运”更是不变信条,他们习惯于通过具体“数字化”的成绩,了解孩子的不足,从而为到家庭教育找到“抓手”。应试教育下“唯分是从”观念一时间很难摈除,但当把广大家长的心理需求与国家的政策目标达成一致,在此基础上形成合力,相互促进,其育人效力必然事半功倍。其次,国家的“考试”“招生”政策历来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具有“指挥棒”的直接导向作用。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提出“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13]。尤其是国家新高考改革方案贯彻实施,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展其个性潜能和学科特长,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政策导向,考试科目组合呈现空前的多样性,职业人生价值多元化。传统的一味依靠掌握知识点,条件反射式机械刷题的应试模式受到颠覆性改变,素质教育时代已然来临。最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考点”呈现出新的内涵,更加凸显对考生思想价值观的考量,思想价值观念正确与否成为考生解题、答题的关键。传统的将思想价值观认知局限于政治科目的考核已转变为渗透到语文、历史、物理、生物等诸多学科,如对国家对民族,对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生态理念、碳中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人生发展价值观等概念,如果没有清晰、正确的认知和感悟,即使掌握再扎实的基础知识,拥有再丰富的词汇和语言逻辑也难以展开深层次阐述。所以,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现“育心铸魂”目标应成为家庭教育坚定不移的第一教育信念!

3.2 以“活动”为载体,强化“心育”以促“德育”

“活动为主,贵在体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无论多么科学系统,一旦脱离了“活动”这个实践环节就不能奏效。一般来说,心理素质的形成要经历“自我认识-动情晓理-策略导行-反思内化-形成品质”等过程。人有“认知”和“动力”两大心理系统,仅靠心理教育说服(认知)并不能保证有效的心理认同,更不能保证内在自觉行为意识的形成。唯有通过特定的心理教育实践活动,触及人的心理动力系统、使主体在“活动”中产生相应的主观感受,即心理体验,并依赖这一心理体验的性质,产生相应的态度并形成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最终内化成一个人的人格品质,心理素质的优化发展才能成为一种必然[14]。长期以来,家庭教育被迫为学校教育“服务”,各类“培训、辅导机构”几乎占据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外时空,浓郁的教育焦虑氛围甚至弥散至幼儿阶段,各项家庭教育实践活动的时空条件受到极大挤压。其中,劳动教育(包括家务劳动)几乎是空白,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几乎没有劳动的概念,更无劳动体验,对学生的立德、增智、健体、育美等多方面均产生负面影响。2016年12月12日,《中国青年报》一则报道,“上海某高中一半男生引体向上得零分”,“手无缚鸡之力”对于现在的男孩子来说竟成了一种普遍现象[15],《文汇报》也曾对中学半数以上的男生拉不出一个引体向上的现实,发出“上海男生的上肢力量到哪里去了?”的呐喊。家庭教育实践活动除了日常的“劳动”“运动”以外,加强社会实践锻炼尤为重要。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促进有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6]。这就要求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尽快转变“赢在起跑线”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孩子在个人生活中、社会生活中、与自然接触中认知自我,增进心理健康,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主人翁的意识,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和意义。“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强化“心育”以促“德育”,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和好品行,帮助孩子找到适合发展的道路,切实提升家庭教育心理育人实效。

3.3 家校协同共筑“3位一体”家庭教育“心育”动力系统

好的家庭教育仅仅依靠家庭是难以完成的,新时期面对“双减”政策和家庭教育立法,通过家校协同共育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无缝衔接,以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这不仅是家庭教育发展的最新、最重要的趋势,也是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时代需要。任何教育形式与内容都不能脱离受教育对象这一主体。“教师+学生+家长”“3位一体”家庭教育“心育”动力系统,即“家”“校”双方都应以“学生”这个主体为中心,严格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双减”政策下各年龄段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家”“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需求点(如自我认知、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生涯规划、压力应对、生命教育等),厘清家、校责任边界,双方不缺位、不越位、做到位,才能真正实现共育共赢。“双减”之后,家长首先要扭转家庭教育学校化的倾向,做一些家长应该做的事情:对于幼儿期(0-3岁)即上幼儿园之前主要是家庭教育,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培养孩子健康体魄、良好生活习惯和品德行为,在陪伴中滋养亲情,让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为培养健全人格打下基础;进入幼儿园、中小学阶段,家校协同共育正式开始。家长要少一些“鸡飞狗跳”的学业辅导,通过家庭教育“活动”(劳动、运动、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家庭教育“心理育人”的社会功能。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学校及教师的作用是所有其他力量无法替代的,这是由学校和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属性和职能决定的。学校要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组建一支由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德育班主任、德育课(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学者和优秀家长共同参与,专兼职相结合的家庭教育“心育”骨干力量[17];重构“双减”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拓展课后服务及家庭教育“心育”内容、活动形式等途径,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并明确家长的主体责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家长为主体的“3位一体”家庭教育心理育人动力系统。

4 结语

在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的当下,学生健康身心素养的提升、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离不开良好的家校协同共育机制。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公布,“双减”政策的落地、落实,家庭教育的社会功能进一步凸显。重视家庭教育、树立家长的教育理念并提高家庭教育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家庭教育的理论创生及实践推进,也有利于整个教育生态的优化,同时也是巩固“双减”成效必不可少的一环。

猜你喜欢

心育双减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研培现状调查报告
——以简阳市为例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江苏省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积极心育奠定幸福人生
心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诗意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