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嵌入路径及效果分析

2022-08-11沈丽丽

池州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信息化教学模式

沈丽丽

(池州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提升国民心理健康素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各高校都在不断摸索与探究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改革,比如体验式教学改革、QAIT教学模式改革、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等,邱小艳、宋宏福等人通过研究指出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更好[1],芮雪等人认为信息化教学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获得了跨时空的延伸,使学生有效将课堂所学延伸到了实际生活中[2]。

目前学者们关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包括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效果、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效果的比较、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影响因素、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单科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等方面。Zhao Hongmei等人通过研究提出信息化教学在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均存在重要作用[3],张伟平、杨世伟在其研究中指出,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因素是影响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4],丛亮认为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化分析能力、针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等方式是构建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5]。

学者们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方兴未艾且逐渐深入,但已有研究文献中仅有少量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有关该主题的研究均从理论思辩的角度分析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进行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的设想,缺乏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运用效果的实证分析,因此通过开展教学实验、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嵌入路径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安徽、江苏、新疆、浙江、上海、福建、山东等地的高校学生中随机选取751位作为调查对象,回收问卷751份,有效问卷743份。研究对象的人口学信息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被试分布(n=743)

1.2 问卷调查

为了确保样本的代表性以及提高问卷调查的效率,本次调查借助问卷星平台,采用线上发放的方式完成数据采集。采用自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效果的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研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嵌入路径、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效果以及运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共调查学生751人,回收有效问卷743份,有效回收率为98.9%。

1.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20.0完成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所运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等。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融合运用

2.1.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信息化教学模式嵌入必要性分析 从学生视角探究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嵌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调查对象中,认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有必要融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群体占64.5%,认为“不需要融入”群体占3.9%,不确定是否需要融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群体占31.6%。针对上述三个选项完成卡方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嵌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通过卡方检验的结果可以发现,认为需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学生人数显著多于认为“不需要融入”或者持“不确定”观点的学生人数。由此可见,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信息化教学模式既满足了学生对教学的实际需求,也很好地契合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这一做法与何克抗教授等人提出的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观念不谋而合[6]。

2.1.2 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融合方式研究中针对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设置了“传统教学模式位于主导地位,信息化教学模式作为辅助”“信息化教学模式位于主导地位,传统教学模式作为辅助”“两者不分主次”三个选项,在调研对象中,选择“传统教学模式位于主导地位,信息化教学模式作为辅助”的群体占比56.3%,选择“信息化教学模式位于主导地位,传统教学模式作为辅助”的群体占比14.9%,选择“两者部分主次”的群体占比28.8%,并进一步针对三个选项的次数分布完成了卡方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分析

由表3可知,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当下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依然是传统教学模式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模式将在教育改革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教育者和学习者借助各种现代教育媒体设备、信息资源等方式和途径所进行的双边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信息化教学模式,不仅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要求。学生选择“传统教学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反映出他们习惯于被动接收知识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模式,这类需求极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嵌入路径

2.2.1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嵌入路径 完整的教学活动应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故信息化教学模式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深度融合也需要综合考虑教学过程中的上述三个环节。分别调查研究对象关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融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看法,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从学生角度出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作业三个环节中均需要融入信息化教学模式,并且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环节融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需求最强烈。前文的数据分析虽然显示当前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偏低,但信息化教学对于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目共睹。高鹏飞认为高校信息化教学是一个由教师、教学内容、信息化教学环境和学习者共同沟通的整体系统[7]。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三个环节中融入信息化教学模式,则很好地发挥了教师与学生在信息化教学模式构建中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开设过程中,课前环节融入信息化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了学生获取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主题的背景知识的需求,学生自主学习各类信息化教学资源,有助于进一步拓宽其心理健康的知识面;课堂教学环节中融入信息化教学的强烈需求,反应出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增加师生互动性、改善课堂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效果明显并获得了学生的认可;课后作业融入信息化教学模式,完全契合了当下学生对高效、快节奏学习生活的需求,借助各类信息化的平台与资源完成课后作业,既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便捷性,也拓宽了学生与教师在课堂外沟通的渠道,有效地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延伸到课堂外,从而是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课上、课下环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表4 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嵌入路径

2.2.2 信息化教学模式中运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结合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运用现状,将信息化教学资源分为“多媒体教学设备”“mooc等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学习通、雨课堂、智慧树等教学平台”“其它”四个选项,研究对象对上述四个选项的选择如下:选择“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群体比例为89%、选择“mooc等在线网络教学平台”的群体比例为57.9%、选择“学习通、雨课堂、智慧树等教学平台”的群体比例为77%、选择“其它”的群体比例为1.5%,学生提供的“其它”选项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直播授课、钉钉等内容。

由上述调查结果可知,整体上,学生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了解较为全面,但对信息化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最熟悉,对“mooc等在线教学平台”最为陌生。赵宏等人的研究指出学生对MOOCs学习的完成度并不高,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也表现出缺乏信息素养的特点,比如在学习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仅仅停留在基础操作层面,并没有利用在线学习的优质辅助资源来促进自身的交流和学习[8]。

2.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嵌入效果

2.3.1 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中的作用 研究以学生为调研对象,调查了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中的作用,具体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中的作用

对于表5中所列举的各项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中的作用,每一项的选择比例均高于50%,选择比例越大,说明学生对该项作用的认可度越高、认知越深刻。根据学生选择比例的高低,信息化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作用依次表现为提升学生注意力、促进学习资源的利用与共享、教学内容更丰富、增强师生互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融合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点。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具有教学理念新、信息呈现方式多元化、教学资源共享化、教学策略灵活等特点。信息呈现方式多元化很好地提升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注意力水平和学习兴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广大的空间,很好地促进了各类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共享,从而有利于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教学理念的创新必然引起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除了包括知识的传授,还包括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现在的主动探索者,主动探索的过程既是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也是运用已有理论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2.3.2 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运用效果的评价 主要通过两个问题调查了学生对目前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效果的评价,研究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效果的评价

由表6可知,在调查对象中,肯定地认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已经有效融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群体占比仅为30.1%,持“不确定”观点群体的占比为53.0%;对目前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合效果感到满意的群体占比为54.2%,感到不满意的群体占比为9.4%。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是否充分融入了信息化教学模式”这个问题的回答,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不确定”,这一结果再次验证了学生对于信息化教学模式认识不足,没有形成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正确理解,更没有意识到自身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的主体作用,整体信息素养水平偏低;对于“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效果是否满意”这个问题的回答,54.2%的学生选择了“满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诸多高校开始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将团体辅导、体验式教学、正念等教学方式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但讲授法依然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最主要教学方法[9],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理解与运用仅停留在浅层次水平上,将信息化教学模式等同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这一理念以及该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行为恰恰满足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心理需求,因此,学生对这一现状是满意的,该结果与前文中“信息化教学模式,学生间合作交流学习”指数较低的结果相一致。

2.4 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教学模式运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如表7所示:

表7 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的问题与不足

由表7可以看出,除了“信息化教学设备不完善”这一选项的选择比例大于50%,其它各选项的选择比例均小于50%,按照选择比例由高到低,学生认为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信息化教学设备不完善,课堂信息量过大,教学资源单调、教学模式单一,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设备,教师信息技术操作不熟练。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初期,就存在着“重硬不重软”的倾向,大力加强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建设,发展至今,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条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选择“信息化教学设备不完善”的学生比例却最大,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高校信息化教学设备确实比较简陋,不能满足教师开展正常教学活动的需求,由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面向学生多、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多等特点,因此,教学硬件设备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学生对于信息化教学理解上的偏颇也是导致该结果出现的重要原因,学生狭隘地将信息化教学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忽略了线上资源的运用和发挥自身在信息化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信息化教学缩减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用于板书的时间,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容易出现用大量的信息来填充教学时间的特点,教学过程中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由原来的“人教”转变为现在的“设备教”,教学活动仍然存在资源单调、模式大一的不足,整个教学活动缺乏设计性和创造性,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 结论与建议

3.1 完善信息化教学的硬件设备

信息化教学的硬件设备及其运用者的信息素养是影响信息化教学效果的两大重要因素,其中硬件设备是先行者。只有硬件条件有了根本保障,教师才有实施教学改革的意愿,学生才有参与教学改革的动机。结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时少、内容多的特点,课程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融合势在必行,因此,学校、政府等部门要为提升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外界支持与保障。

3.2 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线教师要深入分析现在已有的信息化资源、设备等条件,结合学校特点、学生特点及自身能力特点,不断尝试、摸索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创造性地运用各类信息技术,并注重教学反思与总结,从而构建富有成效的、个性化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具体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等方面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比如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各类线上、线下信息的洞察力与捕捉能力,从而能够积极有效地运用各类先进的信息技术及丰富的信息资源,此外,教师还要主动参加各类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培训,以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3.3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首先,学生要更新自己的学习理念,明晰自己在心理学习过程中的位置与作用;其次,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积极主动利用其它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学习的意识,提升对各类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好奇心与兴趣,并积极探索,变“被动接受者”为“主动学习者”;第三,其它通识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要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自身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以确保自己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能满足教学活动的基本需求;最后,要提升自身的交流合作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信息化教学都需要学生具备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要借助各类平台及教学活动不断培养自身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信息化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