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2022-08-08高冉张烜沈弦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业素养四力

高冉 张烜 沈弦

摘要:增强新闻从业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仅是宣传工作的总要求,也对培养卓越新闻人才具有指导意义。互联网时代的新闻学教育为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思路,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立场的前提下,如何回应国家人才战略需要,增强“四力”培养,输送更多兼具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拥有创新应用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复合型传媒人才,值得每个新闻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文章就目前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划分为价值塑造、专业意识、知识体系和技能提升四个维度,从课程设置、实践引导、师资队伍、平台建设等多方面入手,旨在把握当下新闻传播发展趋势,为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探索可行路径、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四力”;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业素养;全媒体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3-0051-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人工智能传播的伦理风险与规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85/63222009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能为加快推动我国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领航定向。

当前,世界处于媒介迅速发展的时代,新闻舆论的阵地至关重要。新闻人才培养影响着我国新闻舆论事业的后续走向。而新闻人才培养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结构方面仍存在改进的空间,可以从价值塑造、专业意识、知识体系和技能提升四个维度加以提升。

一、价值塑造: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2]。高校作为新闻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导学生投身社会主义新闻实践,践行“四力”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的新闻舆论传播事业。

当前,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课程形式单一、内容僵化、空谈理论、脱离现实等问题,学生以被动学习为主,积极性不高,接受度不高。教师和学生长期身处大学的“象牙塔”,脱离基层和人民;一些实务型新闻课程只重视制作技巧,缺乏思想性。

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认识到人民的中心地位,才能有深入基层,关切人民生活的意识,真正做到新闻为人民服务;理解唯物史观和社会剩余价值理论,才能洞察历史发展规律,作出正确的政治判断和分析,真正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助力“四力”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3]。通过对当下热点问题的讨论,提升学生对形势和事件的理解力和思辨力,形成正確的新闻舆论观,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对社会问题进行辨析,提升理论的现实价值。培养学生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出发分析社会热点和痛点问题的能力,提升新闻媒介素养。

第二,创新课程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摒弃传统理论课程教师单向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低效课堂,转变古旧的课程设计和照本宣科式的讲解方法,采用互联网、融媒体平台和多样化的视听手段丰富课程。如韩隽提出将文献和档案融入教学过程,VR技术与实地讲授有机结合,实现“边看边讲、边走边讲”,利用新技术为新闻教学工作增效赋能[3]。

第三,增加相关基层实践,从调研走访中深化思想。高校课堂进入革命老区、改革开放重要基地、乡村振兴主战场,学生实地采访、与当地民众沟通,开展新闻采写、纪录片制作等实践活动。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真诚对话民众,引导学生从对小人物、小事件报道中展现大变革、大发展,既是脚力的锻炼,也是脑力与眼力的强化。

二、专业意识:打造专业过硬、能力扎实的新闻人才

内容建设是根本,但当前优质内容的产出尚属稀缺。当前我国新闻行业需要大量专业能力扎实的新闻人才,但目前新闻人才的专业化培养仍存在以下问题:理论与实践有所偏废,重理论轻实践,局限于课堂,脱离社会基层;课堂教学缺乏体系化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分散;脱离学界业界发展前沿,实践教学滞缓;融媒体新闻教学实验平台建设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课堂建设,打造精品课程

运用“新文科”思维,重视通识教育,促进融媒体教育教学发展,丰富课堂形式,在课堂讲授中穿插读书交流会、新闻采写实践、实地调研等活动,寓教于乐。例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设的“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中,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沿“一带一路”开展专题调研,完成学术研讨相结合的课程实践。

(二)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新闻敏感度

针对学校特点与学生能力素质设计培养方案,在不断的实践中增强专业化意识。新闻工作者要解决“本领恐慌”问题,除了主动适应“微时代”的特点外,还要培养判断能力、快速写作能力,打破思维定式,打开写作视野,增强在信息时代捕捉热点的新闻敏感性和开放性,创作出有质感、有思考、有深度的作品。只有善于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以互联网思维武装自己,才能加快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

(三)学界业界深度合作,培养复合人才

改变师资结构,在师资结构上采取“学界导师+业界导师”结合的方式,学术培养与职业训练并重,为学术型人才与实践型人才并进培养服务。推进学界与业界深入合作,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务训练,打造产学融合的教学科研平台,提升实操能力。同时,改进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人才引进机制,鼓励优秀新闻从业者进入校园,反哺新闻后备人才培养。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21年开设南开新闻传播大讲堂,打造“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素养与传播策略”精品课程。邀请多名业界优秀新闻工作者与学界资深新闻教育工作者作为主讲人,主题内容覆盖大数据、融媒体、智能时代、互联网时代等热点,将理论与实践、热点与重点相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卓越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培养。

三、知识体系:培养国际视野和跨学科素养

新闻是时代的记录,新的时代为我国新闻舆论工作者定义了职责和使命。在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际思想多元交替的大背景下,新闻工作者理当把握时代脉搏,结合新闻传播学具有的交叉融合的学科特点,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以此标准,自觉观照我国当前的新闻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多层次、全方位地找准发力点。

(一)引导学生树立国际视野,跟紧时代脚步

培育学生发掘国际国内舆论热点的敏锐嗅觉,深刻了解国内外形势和思想动向,树立多样性和国际化意识,紧跟时代,放眼全球,观察世界,瞭望时代,在风云变幻中明辨是非。“以马克思主义全球史观为视域,建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世界叙事”[4],利用好国际化传播平台。

(二)引导学生站稳中国立场,树立大历史观,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思想因素

加强“四史”学习教育,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将新思想新论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意远站位高,从历史洞察现实,以纵深的视角分析社会变革。培育具备高度文化自信、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爱国情怀和较强政治判断力的新闻传播工作者。立足实践,客观、真实、生动地进行报道,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三)培育跨学科素养,拓宽知识广度

采取“新闻+”的形式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交流融合,通识培养与专业培养并进。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尝试便提供了一个参考,即本科教学培养采用“2+2”方案:2年学习经济等非专业课程,2年学习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不仅联结新闻传播学类内部各专业,甚至进行跨学科融合,打破与经济、政治乃至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学科壁垒,将四年制本科教学培养划分为学习新闻学和非新闻学专业课程。近年来,我国高校也新增了不少具有学科交叉视野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数字化时代,融媒体发展,跨学科交流已成趋势,这就需要培养具有跨学科、多元思维的新时代传播人才。

(四)钩沉人文精神,锻造理性思维

新闻人才的培养应具备“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人文使命担当,同时,科学理性思维也不可或缺。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国内媒体舆论传播引导虽然艰难复杂,但与国外形成对比的是,我国总体舆论走向仍平稳有序。其中科学理性、客观及时的新闻报道发挥了巨大作用。另外,在对外传播时,更应该注重价值理性精神。找准价值定位,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四、技能提升:培育全媒体技术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月25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并作重要讲话时,提出了“四全”媒体的概念,即“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5]。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新闻媒体不再局限于传播传统意义框架,如新闻、娱乐等信息,而是逐渐成为向互联网用户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中枢,更需要具备全媒体技术应用和整合、传播、策划能力的高素质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6]。

在全媒体深度发展的当下,新闻工作者的任务不局限于文字,更要有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表达的能力。拥有创新思维,融合多样化媒介,转变报道语态和技巧,提升传播效能,让“笔力”能够在新时期的舆论场激荡风云[7]。例如,获得2019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数说70年”数据新闻可视化系列短视频,用可视的动态图像代替了原本抽象单调的数据,适应读图时代,增强了可读性,成为适应互联网传播模式的优秀范例。新闻工作者要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和载体形式,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转变报道语态和报道技巧、方法,适应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生产大众爱看的新闻作品,更好地担负起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主导力量。

当前处于传统媒体发展下行,媒体融合趋势不断凸显,各级政府和风险管控部门、平台媒体机构和县级融媒体迫切需要了解市场风向、掌握跨媒介运营和拥有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形势,但新闻人才培养主要目标仍聚焦于传统媒体行业采编播评摄的常规技能上,缺乏全媒体技术培养,造成了人才输送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新闻人才结构性短缺的问题。

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全媒体人才?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受众意识,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深入了解当前时代发展的新态势,创新话语表达方式,顺应新的传播趋势;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当下,摸索新闻生产规律,利用新技术和新平台实现内容升级、形式创新、渠道扩展和用户覆盖;充分了解年轻网民的需求、习惯和偏好,增强新闻信息服务产品的互动性和体验感。

其次,针对当前机器人新闻写作、虚拟化运作日益渗透到信息生产和传输的每个环节[8],全媒体采集、全媒体编辑、全媒体签发常态化数据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生产要素的形势,要培养学生的融媒体技能,提升学生的数据抓取和分析能力,增加计算传播学相关课程,引导学生独立生产数据新闻,讲授互联网制作传播运营技术,培养一专多能、具备专业素养、洞察市场规律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將各种资源转化成为全媒体产品与服务的能力。

最后,在实践方面可以将时下流行的媒体平台引入课堂,如微博、微信、抖音等,首先要求教师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认识到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对当今社会议程设置、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对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根据其传播特性,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新媒体信息处理和内容生产,如开办个人或班级新媒体平台账号,进一步培养学生跨媒介运营的能力,利用新技术新平台把握主流舆论场。

五、结语

培养更多具有“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也是高校的使命与责任。新闻人才进入国家各级党政宣传机关、媒体部门、互联网企业,成为未来把握社会舆论场的主力军,对维护社会平稳安定、促进公平正义至关重要。加强“四力”培养建设是新闻记者的职业要求,也是高校教师时刻坚守的教育方向,更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 张百新.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努力谱写新闻宣传工作新篇章[J].中国记者,2018(11):16-19.

[2] 林爱珺.论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学习习近平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讲话的体会[J].新闻记者,2016(5):4-15.

[3] 高金萍,王纪澎. 2019: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来自“第一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与实践高端论坛”的观察[J].中国记者,2020(1):92-94.

[4] 齐爱军.由“观”到“学”:建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世界叙事”和“中国叙事”[J].南京社会科学,2021(4):114-121.

[5] 崔士鑫.建设“全媒体”,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1·25”重要讲话精神[J].传媒,2019(3):30-33.

[6] 杨飞飞.以行业为导向的新闻传播教育创新路径[J].青年记者,2021(18):95-96.

[7] 张研农.不懈增强“四力”成就更大贡献: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上的致辞[J].中国记者,2020(12):9-10.

[8] 吴果中,余宏.后人类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内涵[J].青年记者,2021(13):80-83.

作者简介?高冉,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国际传播、AI传播伦理、新闻传播学教育。?张烜,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融媒体。?沈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业素养四力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广电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实践看记者道德修养的五个层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