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分钟”表演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2022-08-08彭艳
摘要:奥运会八分钟表演作为一个国家的“微缩景观”,是提供给下届奥运会主办城市的一个提前亮相的国际舞台,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传播行为。文章采用跨文化传播理论对奥运会“北京八分钟”表演进行内容分析。在文化符号选取上,“北京八分钟”表演为避免“文化折扣”,倾向于选择世界认同的中國符号;在传播动机上,将先进科技和传统表演相结合,塑造科技强国的国家形象;在对外传播效果上,“北京八分钟”这样一场视觉奇观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真实与想象、日常生活和繁荣经济结合起来,体现出我国的文化自信,重塑了“他者”对“我者”的认知,使中国的形象认同建构在仪式表演过程中不断得到认识上的涵化,取得了很好的跨文化传播效果。
关键词:中国符号;跨文化传播;奥运会;“北京八分钟”;形象建构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3-0042-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吉首大学校级科研资助项目“视觉奇观与共情连接:跨文化视野下奥运会仪式表演中的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SKJS01
人类很早便有了跨文化传播活动,“跨文化传播指处于不同文化群体的个人、组织、国家之间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1]。如今,跨文化传播成为全球文化生态的表征之一。文化符号的生产创造、传播流通和接受消费已成为全球巨大的文化市场。各国都在依托典型的文化符号或载体进行跨文化传播,向世界传播本国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这成为直观且有效地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其中奥林匹克运动会更是备受世界瞩目,它提供了主办国展现国家文化的绝佳契机。2000年国际奥委会提出,“奥林匹克运动所推崇的绝不是一种标准的现代化或文化的单一化,更非欧洲化或西方化,未来的奥林匹克运动须是多文化的又是跨文化的”。因此,奥运会不仅仅意味着纯粹的体育竞技,更代表着一种全球共通的文化观念。而奥运会八分钟表演便是一场精心制作的、面向全球观众的文化盛宴。
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城市,向世界展示了“北京八分钟”表演,运用科技打造了一场视觉奇观,让世界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
一、“北京八分钟”的文化符号选取
要在形同汪洋大海般的文化符号中选取最能代表本民族文化特色的符号,来传播文化并建构国家形象,必须考虑形式、审美、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同的文化主体会在国际社会中呈现出独有的文化视野和交往姿态,也决定了不同的文化族群在跨文化传播中有不同的信息编码方式和对待异文化的解码程序。了解不同高低情境文化的国家传播信息的特点,减少传播过程中的解码误差,是跨文化传播成功交流的前提。奥林匹克精神追求平等和博爱,八分钟表演也应该具有“大世界观”,不仅要有对自我文化的展现,而且要拥抱世界文化,对“他者”文化有所映射。中国作为高语境文化国家,在符号的选择上,为避免“文化折扣”,尽量兼顾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做到了符号的有效传达。
2018年“北京八分钟”的表演时长为9分钟,主题为“2022,相约北京”。笔者通过解析表演主要符号及其指代意义,将表演细分为“科技熊猫”“歌唱祖国”“大国责任”“北京准备着”和“2022相约北京”等五个部分,每部分包含的主要符号如下。
第一部分——“科技熊猫”(01′20″):熊猫大木偶、轮滑少年、冰雪、鲸鱼、海豚、冰屏机器人等。
第二部分——“歌唱祖国”(03′02″):《歌唱祖国》、长城砖、鸟巢、国家大剧院、高铁、桥梁建设、大飞机、“天眼”、龙、凤、中国结等。
第三部分——“大国责任”(01′39″):太空站、地球、奥运五环、世界儿童笑脸、彩带、橄榄枝、梅花、过往23届冬奥会会徽等。
第四部分——“北京准备着”(02′11″):互联网隧道、熊猫信使、信封、笑脸、中国的“新四大发明”、火锅、烤鸭、舞龙舞狮、灯笼、国旗等。
第五部分——“2022相约北京”(48″):北京冬奥会会徽、多国“2022相约北京”的字样等。
由此可见,“北京八分钟”主要的文化符号涵盖人物、动作、音乐、舞蹈、北京地标建筑及国旗、国歌等。而符号指代的意义也十分丰富,包含中国悠久的文明、熊猫外交文化、现代化科技成就、图腾文化、礼仪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世界和平的大国担当以及满怀热情邀请世界人民相约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等。
另外,从各部分时长来看,展现时间最长的是“歌唱祖国”,此部分通过机器人和发光熊猫木偶、轮滑少年的精准配合,在冰屏上呈现各种图案,在地屏上划出各式彩条,展现了高科技和民族文化的完美结合。接下来是“北京准备着”部分,此部分展现了中国崛起的现状、中国科技的巨大进步、中国的待客礼仪文化,以及邀请世界人民来到北京共襄冬奥会盛举的热情等。
二、“北京八分钟”的传播动机——建构科技强国形象
传播活动有着其特定的传播动机,传播提供了符号被更多人认知的通道,用一系列符号进行组合传播思想,建构国家形象。那么,2018年“北京八分钟”精心选取的文化符号,传播了何种动机?
作为第二次执导“北京八分钟”的总导演,张艺谋擅长使用“人海战术”表现宏大的艺术场面,但在这次表演中,他摒弃了这种创作方式,而是精简演员,将先进科技和传统表演相结合。张艺谋曾在采访中表示,这是当代的一种科技性表演。2004年的“北京八分钟”已经让世界了解了中国的历史,这一次我们想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未来。
(一)机器人、熊猫木偶、运动员三者精准配合,讲述中国科技故事
众所周知,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作为对外友好交流的文化使者,它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形象符号。如何将熊猫元素和科技元素完美结合,张艺谋导演想到了让熊猫发光并“动”起来。两只发光的大熊猫,来自四川南充的大木偶剧院,高2.45米,是目前为止全球最大、最高同时也是最轻的木偶。为减轻木偶的体重,制作者不断尝试新材料,改良工艺等,最终完成了这个高难度任务。
24台可移动智能机器人在舞台上的首次亮相,更是彰显了中国强大的科技实力。机器人不但要完成动作编排,还需要与熊猫队长、滑冰运动员与地面投影、灯光音乐等精准配合,高度统一,如此复杂的人机舞台表演在全球属于首次,它实现了中国人工智能在世界舞台的精彩亮相。在整场表演中,中国的科技成果无处不在,如“新四大发明”、高铁建设、大飞机、“天眼”等,展现了中国的风采,也彰显了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决心与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明确了强大科技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基础地位。
(二)滑行轨迹,表达对奥运的美好愿景
通过运动员的滑行轨迹在地屏上勾勒出中国结、龙、凤、地球、橄榄枝、梅花等元素,来表达中国对2022年冬奥会和共建美好世界的美好愿景。
地屏首先勾画出的是中国结,所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因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正逢中国春节,在此期间家家户户编织中国结,其寓意团结、友爱和吉祥。而龙是中国的吉祥图腾,与随后勾画出的凤凰展翅,构成了“龙凤呈祥”之意,它代表中国人民对冬奥会的美好祝福。
舞台中央的蔚蓝色地球、世界儿童的笑脸、奥运五环以及周围环绕的彩带、橄榄枝和梅花,都寓意着中国爱好和平,共建美好世界的愿景。其中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誉为“四君子”之一,它以其坚强、谦虚的品格,激励人们立志奋发。
最后,滑行轨迹描绘出2022年北京冬奧会会徽“冬梦”,代表着中国圆冬奥之梦。中国提出要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为成为体育强国不懈努力,这体现了中国推动冰雪体育运动发展、推广奥林匹克运动的大国责任和担当。
三、“北京八分钟”的传播效果——“他者”与“我者”的重塑
全球化的发展一方面繁荣了世界文明,另一方面也对各国文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身份混乱和民族认同的缺乏。因此,建构民族认同,强化民族自豪感,重塑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知是“北京八分钟”表演的重任。
一直以来,中国在西方人的认知中,被看作是神秘的、落后的“他者”。爱德华·赛义德在《东方主义》中认为,西方世界所谓的东方是西方人精心建构起来的。在他们的刻板印象中,东方人一直生活在贫穷和落后中,东方总是被西方丑化为野蛮和缺乏理性的妖魔。“东方在‘东方主义的话语权力网络中被‘他者化了,成为被表述、被书写、被想象、被观看的对象。”[2]在这种认知下,西方国家对古老中国的观感,夹杂着好奇、戒备甚至轻蔑,认为中国文化是神秘、贫穷和落后的蛮荒文化。从过去在国外获奖的影视作品便可以看出,那些作品都满足了西方人对中国形象的想象。但如果一直在国际社会树立落后的中国形象,会扭曲他人对现实中国的真实认知,形成一个自我的“他者”,一个变异的“自我”。所以扭转这一形象很关键,不论是拍摄国家形象宣传片还是申办奥运会,中国都在积极地通过文化软实力逐渐建构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自我”身份,而不是符合西方人眼中作为东方存在的“他者”的猎奇性形象。
从认同的角度来看,“北京八分钟”可以“将国家这个政治意念转化成为人们亲历的体验、情感与日常生活”[3]。对于中国而言,表演既可以强化本国人民心中的民族认同,还可以界定相对于“他者”眼中的族群形象及其认同。尤其是对作为“他者”的国际观众来说,他们能从表演中解读到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文化符号,引发认同。
“北京八分钟”通过一场视觉奇观表演体现出了我国的文化自信,以重塑“他者”对中国的认知,最终使中国的形象认同建构在仪式表演过程中不断得到认识上的涵化。
“北京八分钟”表演实际是用世界通行的叙事方法讲述中国故事。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表演中的茉莉花、红灯笼、太极武术、红绸舞等传统元素被智能机器人、熊猫木偶、鸟巢、高铁、大飞机、共享单车等科技产物所替代,这些新元素体现了我国强大的科研实力。高科技的人工智能、先进的科技元素始终贯穿表演,能让观众移情到表演为他们营造的“新形象”中,刷新了国外观众脑中固有的中国科技不发达的刻板印象,建构了新时代正在崛起的中国形象。
从传播效果来说,文体活动是一种易接受、形式多样且轻松、能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传播方式之一。传播效果“是指信息到达受众后在其认知、情感、行为等层面引起的反应,它是检验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4]。传播效果如何,取决于信息的解码者能否正确理解编码者想要传递的信息。
“北京八分钟”表演播出后,国内外网友纷纷热议和点赞。在国内,瞬间登榜微博热搜第一名;在国外,Twitter网友大多用“Its fab”“outstanding”“delightful”等形容这场精彩纷呈的表演。外媒也对表演高度肯定,《今日美国》记者阿迈尔·马德哈尼说:“‘北京八分钟的展示非常棒,是当代中国的缩影,让大家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我很期待四年后去中国报道北京冬奥会。”日本《北日本新闻》记者野村达称,“北京八分钟”展现了高铁、共享单车等中国现代元素,让人感受到了一个现代化的中国。英国《卫报》报道称,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场面壮观,在八分钟表演中,中国那两只在冰屏上起舞的发光大熊猫十分令人震撼。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表演者在舞台上穿冰鞋旋转,滑出丰富的光影轨迹,表演充满科技元素。
再次执导“北京八分钟”的张艺谋导演,在创作时曾表示希望这次表演“少谈古,多论今”。如果说,2004年的表演让世界看到的是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古老中国,那么2018年的表演则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民族自信、繁荣富强的现代中国,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崛起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信心。
四、结语
“北京八分钟”表演对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新时代精神进行了具象生动的演绎。本国观众能在这一场表演的感召下,产生共情心理,激发内心对本民族文化的集体记忆与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尽管表演呈现的不过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冰山一角,但是众多传统文化符号的华丽能指,集中指向了一个“中国神话”的所指,呈现了令人炫目的视觉奇观。
从2004年到2018年这两场相隔14年的“北京八分钟”跨时代表演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中国在全球媒介事件上通过文体活动建构国家形象的巨大进步。如何利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北京八分钟”表演作出了很好的示范。张艺谋导演在创作八分钟表演时说,这是“用世界语言讲述的中国故事”,八分钟表演让中国走向世界,也让世界走近中国。
参考文献:
[1] 刘双,于文秀.跨文化传播:拆解文化的围墙[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59.
[2] 雷启立,孙蔷.在呈现中建构:传媒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66.
[3] 翟杉.仪式的传播力:电视媒介仪式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123.
[4] 赵元恩.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分析[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1.
作者简介?彭艳,硕士,助教,副主任,研究方向:影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