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三螺旋协同模式”探索

2022-08-08程灵黄颖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螺旋应用型协同

程灵,黄颖

(1.福建商学院 党政办,福建 福州 350012;2.福建江夏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社区教育”起源于20世纪初[1],指在一定地域的社区范围内,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和教育对象,以统筹整合社区内外各级各类教育资源为建设基础,以提高居民精神、文化素养和生活质量为需求导向而开展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性教育活动。作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社区教育的内涵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被完善和深化。当前,国内外对社区教育的理解在“非功利性”这一主要特征上形成了普遍共识[2],社区教育也被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3],而如何让“社区”和“教育”两个方面互为补充、互利共赢,则需要在共同关注的背景下开启各有特色的实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应用型本科高校逐渐成为支撑高等教育的核心梯队和半壁江山,创新政府、高校、社区“三螺旋协同模式”有其现实意义,值得深入探索。

一、社区教育“三螺旋协同模式”的提出

美国遗传学家里查德·列万廷最先使用“三螺旋”来模式化基因、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将这三者置于动态的关系中,认为三螺旋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4]。受其启发,纽约州立大学亨瑞·埃茨科威兹(Henry Etzkowitz)创立“三螺旋模型”(triple helix),旨在通过三螺旋来研究大学、产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5]。“三螺旋模型”强调了官、产、学三方通过组织的结构性安排、制度性的协调机制,强调资源分享、有效互动与信息沟通,提高整体效率与效能,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及创新系统的演化和升级。2010年,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提出了要求,社区教育逐步在国内全面铺开[3]。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的明确目标,并赋予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使命[6]。社区教育既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活动制度化的扩展和延伸,又是对社区功能的新要求。为此,有必要探索将“三螺旋模型”中大学、产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迁移到社区、高校与政府的关系中,探寻其独特的运行规律,丰富和发展出社区教育的“三螺旋协同模式”。

(一)社区教育专业化建设流于浅表,迫切需要引入本科高校的教育资源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的社区教育大多依赖于教育部门的派遣或社区内其他行业人员的转聘,存在着专业队伍数量不足、来源分散、专业化知识缺乏、专业化素养不高的问题[7],发展正遭遇瓶颈。研究数据显示,社区教育专职人员是研究生学历者仅为2%,本科学历者约36%,专科学历者约42%,其他约20%[8]。社区教育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面临着如何调整发展战略、提质增效及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等发展困境。与此同时,在社区的附近,一种新型高等教育形态的发展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打开了一扇天窗。植根于不同设区市的地方高校正转型建设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其重要使命和根本特征在于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重点培养服务地方或行业产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依靠地方、服务地方的特点。为此,社区教育有必要敲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门,借助应用型本科高校丰富的办学经验和资源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功能,打造支撑和引领区域发展的社区教育队伍拓展社区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衔接与沟通社区成员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本科高校办学同质化倾向明显,也需要提升与区域社会的耦合度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之后,在国际竞争、人才竞争、资源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本科高校如何在传统本科人才培养的“学术型”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型”之间走出“应用型”第三条道路,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制度性创新、一场长期而艰巨的系统性变革。从本科的发展来看,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依然跳不出传统精英教育的老路,在学科专业建设上采取简单模仿或照搬综合性大学经验的做法,并未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地方经济社会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应用型与研究型大学趋同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相互之间趋同的现象。由于与区域社会发展的耦合度不高,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研究型大学在同一个赛道上比拼,缺乏竞争优势与发展机遇,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若能积极介入社区教育,将有助于凝练出“应用型”“地方性”的特色,形成错位竞争的优势。

(三)本科高校与社区教育从“独立运行”走向“参与同行”,需要政府的“穿针引线”

我国的教育综合改革虽已开始着眼建构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并陆续出台了系列文件,但受制于传统教育的思维定势、封闭观念,高校与社区分属独立运行状态的系统,政府教育行政体制在权责划分中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约束力不强,“政府、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社区教育机制遭受困境”[9],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尚未有明确的方案和政策扶持[10],完善的社区教育管理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建立。现有的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合作多以上级管理部门的阶段性要求和零散性的短期合作为主。在参与社区教育方面,多数高校尚未把参与社区教育作为社会责任予以考虑,即便参与也只是将其列入继续教育、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等非主流工作,忽视教育资源对社区的开放和应尽的服务,合作主动性不高,合作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对提供社会服务的评价标准,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和本土化课程开发研究不足,师生参与社区教育的各项考核评估机制体系和评价指标也不完善。高校与社区的关系仍处于一种非平等、少互动的状态,各利益相关主体对社区教育认识模糊、认同度较低,普通教育与社区教育自成系统、遭遇发展的瓶颈和困境,不能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教育统筹整合功能,且由于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缺乏长效的协调合作机制和行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参与社区教育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和财力补偿,易受人为因素影响而缺乏常态性。

二、“三螺旋协同模式”的运行机理

社区教育的“三螺旋协同模式”是一种社区、政府、高校三方主体以共同战略目标为导向,积极适应教育生态环境的变化,转变各自传统角色,打破原有组织边界,通过交叉与融合,打造新的结构稳定、过程规范、运作平衡的协同模式。社区、政府、高校三方围绕一致性的特定目标——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形成学习型社会,促进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品质提高,促进资源和能量流更有效地在各个领域延长广度和深度。其中,社区发挥场地、人员、文化等要素优势,应用型本科高校发挥人才、知识和技术等要素优势,政府发挥政策、机制、资金等要素优势,通过综合运用政策、法律、资金、技术及知识等资源进行相互结网与协同合作,在创新流的引导、转化和作用下,结成长期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要素多相流动的一种新型重叠的混成组织机构。

社区教育的“三螺旋协同模式”中,社区呈现出需求体与“驱动器”的作用,通过对社区教育存在困境和达成目标的思考,形成需求信息向政府和高校传递需求信息;高校呈现出主体与“带动轮”的作用,通过开发社区课程、提供人才资源、知识生产和传播拓展社会服务等子螺旋的职能;政府呈现出引导与“平衡轮”的作用,着力加强社区教育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体制机制等子螺旋的支持。政府和高校接收到社区的需求信息,改变并调整战略和规划,三方主体通过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发挥服务需求、自主选择服务项目等子螺旋的驱动力量,从而形成政策领域、高校领域和社区需求的三力合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三螺旋协同模型的主要运行机理如图1所示。

图1 应用型本科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三螺旋协同模型

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为保证三大参与者之间的共生共长和动态平衡,必须打破传统的边界,在组织的创造性和制度的内聚性上加以保障,建立起新管理、新范式和新的教育运作机制,由此维持内部功能、结构的协同进化,形成持续创新流和递归效应,推动整个模型螺旋式上升,达到迭代式优化和总体价值目标的实现。

三、“三螺旋协同模式”的作用方式

(一)社区定位需求:主动影响协同创新,传承文化打造特色

三螺旋协同模式在针对社区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协同创新,才能使社区教育在质与量的互变互升过程中呈螺旋上升态势。社区主体认识到社区教育的本质意义、定位需求,发挥“驱动器”作用是前提。社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一方面可以主动影响政府和高校等主体的创新过程,另一方面直接着力于提升社区居民素质和参与意识,推进“驱动器”“带动轮”和“平衡轮”三力合一,并驾齐驱协同创新发展。

1.组建专业化社区教育队伍,强化社区教育专业共同体的力量 依托高校对社区教育队伍架构常态化和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建构具有自律、自治能力的专业发展共同体。采取短期集中培训和脱产培训相交叉,教师基础理论培训、成人教育培训、特殊人群教育培训、其他技能培训项目相结合,多元化培训模式并存的培训网络。采取多媒体远端教室、教师培训专用网页、社区教育论坛等形式为社区教师培训提供更优质和便捷的服务。

2.重视学习化社区的构建,增加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确立高校发展与社区发展的融合拓展理念,统筹规划资源,开发并整合学习资源与教育资源,建立无缝对接的适应性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从基本条件、组织保障等方面构建或与高校共建学习化社区。在学习化社区里,尊重社区居民群众及高校师生的首创精神,尝试学习型社团、学习共同体与社区大讲堂、学习沙龙等形式的深度融合,实现社区和高校学习资源的交互作用,使双方主体在与学习伙伴及学习资源等的交互过程中完成认知与情感的提升,增加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实现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共同愿景。

3.优化整合文化资源,凝练特色文化育人 采取各种形式加大对社区教育文化的宣传力度,积极挖掘高校和社区共同的区域文化传承,探索体现鲜明的区域特点、历史文化与发展特色的教育新样态,打造内容新颖、特色鲜明的社区教育品牌资源,引领社区教育的内涵建设及文化传承、繁荣与创新,形成社会主流价值观及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实现文化育人多维、多元、多层的辐射引导,重构、重塑社区文化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二)政府引导夯基:完善组织管理体制,健全政策法律机制

本科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三螺旋协同模型中,形成新型重叠的混成组织机构是该模型运行的先决条件。三螺旋协同模式的有效运行,离不开政府这一“平衡轮”所起的统筹协调和稳固多元主体间协同创新紧密程度的作用。为此,政府需转变自身的角色与任务,站在高校、社区各自局部利益之上的战略高度,加强社区教育统筹规划,通过金融、财政等调控手段,为高校参与社区教育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在建立“共同利益区”中引导和激励双方的合作和协同共识。

1.三方互联,形成政府、高校与社区三方的常态沟通 作为保障社区教育有效运行的重要力量,政府应发挥行政保障和服务功能,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驱动、高校为引擎的社区教育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健全社区教育的混成组织机构和三方互联机制,使政府、高校和社区三方在互动时可以采用相对固定的运行模式、基本可靠的保障和调控手段。在社区教育三方互联机制中,政府着重把握战略方向,角色定位应从“管理者”向“服务者”“引导者”转变。如,由街镇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社区教育委员会主任或领导小组组长,高校和社区教育机构委派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高校设置职能部门专职参与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机构配备若干具有教育背景或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通过三方常态性对话与磋商,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规划统筹社区教育工作,推动教育立法、制定规划、决策统筹、资金支持等专项工作制度,把社区教育触角伸向高校各个部分,打破高校与社区之间的壁垒,优化社区教育办学体系。

2.建章立制,激励和规范高校参与社区教育行为 实现社区教育规范化和三螺旋协同模式的优化,需要科学、有效、规范的规章制度作保证,这就要求政府牵头加强立法调研,深入推进多方互动的有序开展。如,尽快出台“社区教育法”等法律规章制度,明确高校在社区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应履行的责任,寻求更多元化的合作形式,引导和促进高校参与社区教育发展;完善财政支持和保障政策,设置单独的社区教育专项经费使用通道,建立社区教育发展基金会,通过财政拨款和调整税收等激励政策,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共同推进高校参与社区教育。同时,政府还要加大对投放经费的有效监管与预决算监督,包括给予企业减免税收等措施,鼓励企业出资帮助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或者与社区联办专业等;建立管理监督考评机制,将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提供社会服务纳入教育部考核评价指标中,努力使社区教育管理向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迈进。

(三)高校支撑引领:挖掘各类教育资源,搭建共建共享平台

三螺旋协同模式运行中,资源共享是连接高校与社区的纽带。应用型本科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三螺旋协同模式”所围绕的核心是“社区教育”。在政府的支持下,高校参与社区教育,关键在于发挥“带动轮”的先导性和主体性作用,整合学校与社区各类物质文化、人才、设施、课程等资源,建立利益共享关系,将促进社区教育发展列入学校办学章程,共同搭建共享开放的社区教育实体,实现教育资源与社区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协同系统的良好运行。

1.重构内部组织架构和教学管理体系,实现自我突破 与区域社区建立双边或多边合作关系,必然倒逼高校拓展教学活动的物理空间,调整与推动教学组织活动、课程体系、教材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向多维立体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将“接地气”既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也视为基本坚守,冲破大学高深知识的疆界和传统教学的应用边界,建立与外界沟通合作的快速反应机制,积极寻求实现共通、共享、共促的系统性建设和跨界形式。高校要跳出教育看教育,以把握区域社会发展脉搏为切入点,合理定型,精准寻位,克服“路径依赖”,突出办学特色,整合与联结区域范围内优质资源和多元要素,紧盯“要素秉赋”、咬定“区域服务”、把握“知识溢出”,促进科技、人才、学科优势与地方区位、资源、产业优势全面对接,破解发展难题、创新育人路径,主动强化为区域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建设、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应用型本科高校逐步成为地方公共事务和社会活动的中枢组织。

2.优化资源共享的互动发展模式,打造体系化的社区教育课程和专业化的服务团队 依托高校的优质师资和办学经验,发挥自身学科特色、文化品牌的渗透优势,开展行动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充分利用、挖掘社区现有教育资源,加强挖掘和培育社区特色文化,构建资源共享、互动发展的文化教育体系,实施内外部资源共通、共享、共促的跨界教育。例如,采用“订单加菜单”的模式,探索数字化学习资源社区教育精品化,鼓励技术服务、文化服务、人才服务等多元服务要素的集聚、交互、协同,通过“名师进社区”等形式,以项目和课题为抓手,鼓励一线教师自主研发课程,针对社区成员开发技术技能类课程、文化知识类课程及健身体育类课程、文艺娱乐类课程或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大众化课程;搭建不同学科专业背景、具有社区教育特色的“教师+学生”服务团队,在社区建立实习基地、校外实验室、志愿者协会等,为社区教育队伍提供定岗挂职、专项研究及实习就业的机会,增强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及实务操作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为科研成果投入市场提供便利,实现高校与社区的共赢。

3.搭建共享开放的社区教育实体,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社区教育的决策和实践 高校参与社区教育实体建设,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智力与技术、决策和理论支持是本科高校自身发展和社区教育发展的共同需求。在政府引导下,制定社区与学校共建的条例,对学校和社区融合互动做出整体规划,横纵向共建研究机构、实践基地、社区教育机构等教育实体、载体,打破社区居民在接收和传播信息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发展参与社区教育的深度、广度,不断完善社区教育办学网络的覆盖面和吸引力。例如,根据社区教育的特点和要素禀赋,共建社区教育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和社区教育学校等教育实体,形成居民需要的多样化学习资源体系,促进民众学习需求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紧密融合;组建高校师生“科技服务队”“青年志愿者协会”等校际联合性组织,为社区民众提供普及性知识、心理健康服务和心理咨询,进行普法宣传教育等等,最大限度地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决策和实践,全面提升社区育人环境,带动和辐射社区教育发展,突破、拓展和延伸高校在推动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社会的贡献度。

四、结束语

社区教育的全面健康发展,需要社区、政府、高校三方共同参与。通过多元主体互相联结的“三螺旋”协同创新,厘清社区在教育领域的真实需求,解决社区和学校融合的理念与体制障碍。发挥应用型本科高校知识溢出的功能,鼓励技术服务、文化服务、人才服务等多元服务要素的集聚、交互、协同,联结科研、人才、技术和平台多元要素,加强多模式开放学习资源的整合优化和共享。打破社区居民在接收和传播信息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构建社区教育公共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突破、拓展和延伸高校在推动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社会的贡献度,实现内外部资源共通、共享、共促的跨界形式。不断完善社区教育办学网络的覆盖面和吸引力,发挥自身文化品牌和道德精神的制高点和渗透优势,实现内外部资源共通、共享、共促的跨界形式,全面提升社区育人环境,带动和辐射社区教育发展,提高社区教育的服务质量,使之成为新常态下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猜你喜欢

螺旋应用型协同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