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治疗管理药学门诊对社区老年患者用药的干预效果观察

2022-08-06江静舟

医药前沿 2022年18期
关键词:药学门诊依从性

江静舟

(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 上海 200233)

我国越来越多的医院开设了药物治疗管理(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 MTM)药学门诊,实现了门诊患者的全程监护与管理,包括为患者提供治疗药物重整、评估、干预、跟踪及再评估的闭环式用药监护,这一系列专业化服务能够确认患者所用的每种药物是否适用于病情、是否有效,且能够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依从性。MTM 药学门诊主要服务对象是慢性疾病患者。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慢性疾病,需要使用多种药物,且老年患者的记忆力远低于年轻患者,常发生忘记服用药物或未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的服用药物等现象,无法有效控制病情,甚至会因为不合理用药行为导致药物不良反应事件,还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加强老年患者的用药教育非常重要,针对老年患者用药多药并用多病共存的特点,需要引入MTM 药学门诊,解决老年患者药物治疗的相关问题,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经济负担。本研究旨在探讨对社区老年患者采取药物治疗管理(MTM)药学门诊的用药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慢性疾病老年患者8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老年患者接受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老年患者则接受MTM 药学门诊。

纳入标准:①患者的年龄均≥60 岁;②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理解能力;③无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者以及理解能力较差的患者;②重大疾病或者存在有恶性肿瘤;③临床资料不完整者。对照组中女性19 例,男性21 例;年龄63 ~94 岁,平均年龄为(71.37±4.94)岁;病程1 ~10 年,平均病程为(5.25±0.36)年。观察组女性18 例,男性22 例;年龄64 ~93 岁,平均年龄为(71.38±2.48)岁;病程2 ~11 年,平均病程为(6.46±1.36)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社区老年患者接受常规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药物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正确的用药方法,叮嘱患者用药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发应等,叮嘱患者要严格的遵医嘱服用药物,如有异常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3 个月、6 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组社区老年患者则接受MTM 药学门诊:(1)组建MTM 团队。成员由医院药师、社区药师以及临床药师组成,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生活习惯、过敏史、疾病史、目前所使用的药物等。(2)认真分析患者病情类型。评估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时,可根据药物的安全性、适用性、依从性、有效性进行综合判断。(3)确定治疗目标。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制定针对性的个体化干预措施。(4)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向老年患者普及该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促使患者认识到自我护理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够规范、约束自身日常行为习惯。(5)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通过耐心沟通、倾听等方式,减轻老年患者的心理负担,告知患者药品的使用剂量、禁忌等,为老年患者按时按量用药提供保障。(6)提供针对性的用药清单。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用药清单;根据患者的治疗反馈、接纳度,可调整用药方案。备注药物使用的方式,家属可提供监督。

1.3 观察指标

(1)用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 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情况,可分为依从性良好(≥7 分)、部分依从(4 ~6 分),依从性差(1 ~3 分)3 个等级,总依从性率=(依从良好+部分依从)例数/本组总例数×100.0%。(2)用药偏差: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用药偏差的发生率,包括用法与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重复用药、药物疗效不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3)满意度:采用研究者自拟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老年患者接受不同模式干预后的满意度进行分析,指导患者填写并打分,<70 分则为不满意,71 ~85 分为基本满意,>85 分为非常满意。(4)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身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心理状况,每一项满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92.5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疾病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用药偏差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用法与用量不合理、药物疗效不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疾病老年患者用药偏差比较[n(%)]

2.3 两组老年患者对干预方案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干预的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慢性疾病老年患者对干预方案的满意度比较[n(%)]

2.4 两组间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身体功能、心理情况、社会功能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慢性疾病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s,分)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患者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长,改善生活方式、积极采用药物治疗是治疗慢性疾病最佳方法。根据调查显示相关研究表明,临床上大约有25%老年患者需要长时间同时服用4 ~6 种药物,长期的药物治疗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懈怠情绪,降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的听力、记忆力以及视力明显衰退,多数慢性疾病老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药种类较多,在缺乏家属、专业人员的照顾、提醒下,其可存在误服、漏服、少服等现象。此外由于经济原因、疾病相关认知不足等,部分患者存在私自停药或更换药物的情况,导致病情反复,无法达成预期疗效。

老年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控制患者的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MTM 药学门诊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临床上研究表明,实施MTM 药学门诊可以帮助患者合理的使用药物,与常规药学服务相比较,MTM 药学门诊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药物治疗剂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相关研究发现,由医师以及药师为老年患者共同进行MTM 药学门诊,对老年患者进行多重用药的评估,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由此可以说明,通过实施MTM 药学门诊,有利于老年患者经济用药、安全用药、有效用药,达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用药依从性(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用法与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重复用药、药物疗效不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对干预的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身体功能、心理情况、社会功能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说明采取MTM 药学门诊干预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合理、科学、安全的用药,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分析原因为:(1)MTM 药学门诊干预中由医院药师、社区药师以及临床药师组成的MTM 药学门诊团队,共同开展药学服务,从运动、饮食、生活方式、心理等多角度的去指导、约束患者,解答了患者的疑惑,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2)MTM 药学门诊干预中对患者的病情、前期各项评估结果以及疾病恢复的期望为患者制定针对化的监护计划以及治疗方案,提高了用药方案的有效性、科学性。(3)由于大部分的老年患者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对于慢性病长期治疗负担不起,依从性会较差,药师团队的医生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尽量避免使用昂贵的药物,为患者选择经济、安全、有效的药物,并加强管理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更好的解决了患者的用药问题,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4)通过简化就医流程,患者在1 次的诊疗过程中就可以接受诊疗、药物指导、生活管理等多项医疗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给予慢性疾病老年患者MTM 药学门诊,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减少用药偏差事件,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快捷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药学门诊依从性
门诊支付之变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