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2022-08-03黎国敏
黎国敏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引起血糖偏高的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1]。目前已经证实,DM 的发生与遗传、年龄及环境等因素相关[2]。既往流行病学研究发现,DM 发病率逐年以3%递增,其中我国>18 岁人群患病率高达11.2%[3]。DM临床症状以多食、多尿、多饮、体重降低为主,长期高血糖易发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4,5]。因此,DM 患者血糖早期有效控制及治疗有利于延缓病情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DM 治疗中,常用药物有胰岛素分泌促进剂、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及其衍生物等,其中最常见的药物是胰岛素[6]。合理、合时使用胰岛素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但胰岛素给药方法较多,选择适合患者的胰岛素给药方式对提升疾病治疗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纳入本院的需胰岛素治疗的DM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给药方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12 月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且需胰岛素治疗的100 例DM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 例。观察组男25 例,女25 例;年龄40~55 岁,平均年龄(45.45±3.65)岁。对照组男26 例,女24 例;年龄38~57 岁,平均年龄(44.67±3.8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通过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DM 诊断标准,且随机血糖在>11.1 mmol/L[7];②意识清醒,能理解并配合相关检查及治疗;③患者当前病情需胰岛素治疗;④所有患者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等;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③严重的认知及精神功能障碍;④伴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⑤全身存在恶性肿瘤。
1.4 方法 对照组采取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每日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国药准字J20100124,规格:3 ml∶300 U)0.5 U/(kg·d),早中晚餐前注射剂量是总量的20%;睡眠前使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赛诺菲安万特(北京)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40052,规格:3 ml∶300 U]皮下注射,睡眠前注射剂量是总量的40%。每日监测血糖,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变化适当调整胰岛素用量。
观察组采取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300 U 经美敦力胰岛素泵通过连续导管和皮下埋置针头持续24 h 输入基础胰岛素,进餐时追加餐前胰岛素,全天胰岛素用量为0.5 U/(kg·d);基础剂量为总量的50%,餐前追加剂量为总量的50%。每日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变化,适当调整胰岛素剂量。
1.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疾病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疾病治疗依从性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进行评定,总分100 分,90~100 分为非常依从,70~89 分为依从,<70 分为不依从,总依从率=(非常依从+依从)/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2 两组疾病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疾病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疾病治疗依从性比较[n(%)]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DM 是由多种因素诱发,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障碍性疾病。DM 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较差,引起胰岛素分泌量不足及胰岛素抵抗,导致全身多器官的糖脂代谢紊乱。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容易诱发肾脏、眼底、周围神经等并发症,甚至出现严重的致命性疾病。DM 常见的治疗手段以生活方式管理及药物治疗为主,其中药物治疗种类众多,包括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等,但每种药物的机制不同且治疗效果也存在差异。临床治疗DM 应当依据患者血糖控制水平选择合适药物及剂量,保证患者机体功能稳定性,以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8]。
胰岛素是DM 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最为常用的药物,1 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必须依赖胰岛素药物维持机体能量需求,且需胰岛素控制高血糖,并降低DM 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或口服药禁忌时,仍需通过胰岛素药物控制血糖水平,减少机体各脏器并发症的发生率[9-11]。胰岛素进入机体后可迅速起效,促进各组织及细胞糖原、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代谢,使血糖在短期降低。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多采用注射给药的方式,主要原因在于:①口服给药胰岛素容易在消化道被蛋白酶分解、消化;②胰岛素分子量较大,难以经消化道黏膜吸收入血[12-15]。
目前胰岛素给药方式较多,皮下注射胰岛素是传统的治疗方法。而胰岛素泵因操作简单、方便实用逐渐成为胰岛素治疗的主要方式[16-18]。针对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给药方式,可有效降低血糖的波动,减少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两种给药方式治疗DM 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7.64±1.45)mmol/L、餐后2 h 血糖(9.15±2.46)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5±2.4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36±2.15)mmol/L、(11.36±3.58)mmol/L、(8.69±1.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胰岛素泵在控制血糖及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值方面效果更明显。分析认为:胰岛素皮下注射患者注射方式及剂量把握不当容易引起血糖异常波动,甚至出现低血糖;而胰岛素泵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模拟正常胰岛素分泌,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及频率,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同时,研究结果也发现: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认为:长期反复的皮下注射容易引起注射位置瘙痒及皮肤角质化等并发症;而胰岛素泵连续、精确的输注药物,减少该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治疗方式的繁琐,也会导致皮下注射患者疾病治疗依从性的下降。
综上所述,相较于皮下注射胰岛素,胰岛素泵治疗DM 患者能更有效的控制各阶段血糖水平,降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疾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