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以上海健康医学院康复学院为例

2022-08-02王丽岩韩佩佩王洪彪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导师制全程本科生

王丽岩,蔡 明,韩佩佩,郭 琪,王洪彪

(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 201318)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的牛津大学,被誉为“牛津皇冠上宝石”,在牛津高等教育成功经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20世纪初美国也结合自身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实践,探索出一套本科生导师制模式[2]。英美两国本科生导师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很多国家的效仿。中国从20世纪40年代,浙江大学引入了本科生导师制,并进行了本土化的探索[1]。在探索实践中发现本科生导师制对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实施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同时本科生导师制构建合作与互动的育人机制,有助于形成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的良好氛围。

一、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实施必要性

在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在管理上,仅有辅导员进行学生管理,管理形式单一。目前在本科生的培养形式中,只有以年级为单位的辅导员管理模式,并且辅导员一人对应一个年级100多学生,导致辅导员管理比较分散,不能有效进行本科生综合性的辅导。再有辅导员多为思想政治专业背景,在学生专业学习和指导上存在一定的短板。(2)在师生联系上,专业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相对较短。专业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基础课程,多由公共课教师和基础教学部的教师上课,在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才能真正接触到专业课教师,四年级进行专业实习,导致学生与专业教师接触的时间比较短,仅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交流。而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年和第二年对于专业的认知相对较弱,不能及早进行专业相关内容的了解和学习。(3)学生对专业认同和学院归属有待提升,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修习专业课程的时间仅有1年多,与专业教师的接触也仅限在课堂上,导致专业教育弱化,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不强。师生联系仅限上课的交流和辅导,维系师生、学生与学院的纽带比较少。(4)学生学有余力,投入无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阶段,公共课学习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容易完成,这样会有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有高阶性、创新性和具有挑战度的学习,但由于认知和经验有限,无法找到好的方向,导致学生存在看不清,找不到目标的感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医学专业探索基于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教育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内涵

全程导师制就是在新生入学1个月后为新生分配导师直到大学4年毕业。因为新生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对未来如何在学校进行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比较迷茫。入学起就分配导师,可以对他们的思想和学习起到引导的作用。让专业教师参与到本科生人才培养过程中,改变辅导员单一管理形式,开展对本科生整体教育,渗透“全面育人”理念,结合康复治疗专业特征。在本科生导师制管理过程中,推进了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机制,并且导师能够根据本科生年龄特征、性格特点制定相应指导计划,不仅对本科生专业进行有效指导,并且对于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也能够给予相对应的引导,使本科生能够在专业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增强综合学习能力。同时能够促进学生及早地了解专业知识和专业特征,形成较高专业定位和专业归属,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就业观,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

三、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运行方式

(一)工作机制。

科学制定学生“成长路线图”和“成才能力拼图”[3],解决本科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看不清”或“找不到”努力目标的问题。“成长路线图”基于导师的专业性帮助学生看清目标并找到路径。按照本科生的不同毕业去向分为就业和继续深造两种类型,根据学生特征,建立不同类型学生的成长轨迹,形成简洁、明晰、可视的成长路线图。在成长路线图的基础上,本科生导师根据学生的规划,帮助学生制定结构合理、量化的“成才能力拼图”。本科生导师在实施过程中严格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和督导,全程导师制工作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上海健康医学院康复学院本科生 全程导师制工作机制图

建立本科生导师学习小组开展小组研讨,自学生入学1个月后,根据学生高考入学成绩和地域等信息进行分组,与本科生导师进行匹配成立本科生导师学习小组。在运行2个月后在双向选择和自愿原则基础上更换本科生导师。本科生导师与团队成员共同制定小组活动内容,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进行专业仪器设备使用,参加专业交流活动等,并提出任务要求和考核办法。

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并行,本科生导师制活动方式以导师组内活动为主,同时辅以学院集体活动。学院制定系列讲座,每月举行1次。每个导师组每两周举行1次小组的科研活动,内容涉及专业知识、前沿文献阅读、数据采集、专业仪器设备使用等。学院内每月进行1次集体活动(1.5~2小时),内容包括:(1)研究生研究方法引领;(2)专业教师研究方向前沿分享;(3)导师学习小组学生汇报;(4)前沿主题沙龙,集体交流讨论。

(二)全程导师制管理办法。

制度和管理办法的建立是运行本科生导师的保障。为调动本科生导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学院制定了本科生导师管理办法。本科生导师活动和活动成果计入教师的工作考核和绩效的工作量。给予一定经费支持小组学生参与学校规定的创新、创业实践等活动。对小组学生发表论文、参加竞赛和学术会议发言等予以经费资助,并纳入教师年度绩效考核。制定《本科生全程导师工作手册》,主要对本科生导师的指导工作进行计划、记录和总结。具体包括工作计划、学生见面情况、专业课程学习情况、阅读专业文献情况等,学期末做好工作总结及反馈。

四、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实践效果

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专业教师与本科生结成对子,导师了解学生的特点、专业特长和性格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师生定期进行交流,便于导师发现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

本科生导师制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学生专业认识和认同。通过导师小组活动构建了师生思想和专业知识交流的平台。使学生们由刚入学的目标迷茫,到逐渐的目标清晰明确,学习更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后,经受了系统学术训练,了解康复治疗学前沿知识,培养了综合能力,同时为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科生通过经历发表学术论文的整个流程,深刻体会了知识生产的艰辛和不易,受益良多。

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业过程中,也受学生们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创新意识影响。学生了解的专业知识越多,对教师的要求越高,使教师们不断提升自己。这种鞭策作用促使教师们更加注重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地提高自己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关注学科前沿发展[4]。这种教学相长的模式,不仅实现了育人的目标,也实现了教与学的双赢。

自2019年开始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以来,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34项,其中国家级立项4项;上海市级立项6项,校级立项24项。学生发表论文3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6项。共有1000余人次参加学院举办的系列讲座活动。学生荣获各类奖项30余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科创奖项1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行业竞赛、科普奖20项,校级奖项多项。

综上所述,医学院校在本科生教育中实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专业知识、专业认同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医学院校全方位育人,构建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猜你喜欢

导师制全程本科生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导师制”模式在呼吸内科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