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方式核黄素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圆锥角膜的随访观察

2022-08-01王浩宇曾庆延李岱通信作者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19期
关键词:核黄素光密度紫外光

王浩宇 曾庆延 李岱(通信作者)

430000湖北科技学院药学院1,湖北武汉

430000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汉口医院角膜病科2,湖北武汉

圆锥角膜是一种自发的、非炎症性的角膜扩张性疾病,以角膜进行性变薄、锥形突出以及高度不规则散光为特征,未成年人的发病率高达4.79%,是严重威胁青少年眼健康的角膜疾病[1-2]。角膜胶原交联术(CXL)是唯一可有效控制早期圆锥角膜进展的治疗手段[3]。近年来,经上皮型CXL 术由于其反应轻、恢复快、痛苦小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4]。故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圆锥角膜治疗探索更高效安全合理的手术方案。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研究获得汉口爱尔眼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注册号ChiCTR1800019878),流程符合赫尔辛基宣言,选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汉口爱尔眼科医院确诊为进展期圆锥角膜并接受CXL 治疗的46(74 只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渗透增强剂型角膜胶原交联(P-CXL)组16 眼,离子导入型角膜胶原交联(I-CXL)组40 只眼,去上皮型角膜胶原交联(Epi-off CXL)组18 只眼。P-CXL 组16 只眼,男6 例,女4 例;年龄17~35 岁,平均(25.6±3.7)岁;病程3~14个月,平均(8.26±2.91)个月;体重40~80 kg,平均(58.94±5.69)kg。I-CXL 组40 只眼,男13 例,女9 例;年龄17~34 岁,平均(25.2±3.5)岁;病程2~13个月,平均(7.97±3.61)个月;体重39~82 kg,平均(60.16±7.69)kg。Epi-off CXL 组18 只眼,男7 例,女7例;年龄18~34 岁,平均(25.8±4.1)岁;病程3~12个月,平均(8.14±3.64)个月;体重41~81 kg,平均(57.94±6.69)kg;三组间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进展期圆锥角膜;②患者精神良好;③承诺全力配合研究需要患者;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

排除标准:①先天或间歇性精神病患者;②手术禁忌证患者;③血液疾病患者;④脏器功能性障碍患者。

方法:所有患者术前1 d均给予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术眼4次,术前15 min 术眼缩瞳、保护晶状体及视网膜,并做表面麻醉。①P-CXL 组先使用ParaCel 核黄素(主要成分0.25%核黄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完全浸润角膜4 min,冲洗并继续用VibeX Xtra 核黄素(主要成分0.22%核黄素、低渗生理盐水等)浸润角膜表面6 min,然后用平衡盐溶液冲净。最后使用脉冲式紫外光照射仪进行交联治疗(采用370 nm、强度10 mW/cm2的紫外光,照射光斑直径9 mm,共照射9 min,获得5.4 J 的总照射能量)。②I-CXL 先使用电极片贴附于患者前额正中,接着将负压罩杯吸附于术眼角膜中央,注入Ricrolin+核黄素(主要成分0.1%核黄素、促渗剂等)于罩杯中,调整电流为1 mA/min,导入时长为10 min,然后使用紫外光照射仪进行交联治疗(采用370 nm、强度10 mW/cm2的紫外光,照射光斑直径9 mm,共照射9 min,获得5.4 J的总照射能量)。③Epi-off CXL 首先用上皮刀去除角膜中央9 mm 直径区域上皮,接着用0.1%核黄素浸润角膜,持续10 min,使用紫外光照射仪进行交联治疗(采用370 nm、强度10 mW/cm2的紫外光,照射光斑直径9 mm,共照射9 min,获得5.4 J 的总照射能量)。术后第1 天给予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4 次/d 点眼,持续2 周;给予0.3%玻璃酸钠滴眼液,4 次/d 点眼,持续4周;Epi-off CXL 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术后3 d加用0.1%氟米龙滴眼液,4次/d点眼,每周点1次,共1个月。

观察指标: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前表面最大曲率值(Kmax)、角膜光密度、角膜最薄点厚度(TCT)、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等效球镜(SE)指标情况。观察时间为术前、术后6 个月、12个月和24 个月。12月内Kmax 增量≥1.0 D 表示圆锥角膜发展[5-6]。

统计学方法:数据使用Graphpad prism 8.30 分析统计;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P-CXL 组不同时间点各指标情况比较:P-CXL组术后6 个月、术后12 个月、术后24 个月BCVA 指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术后24 个月Kmax、TCT、角膜光密度、ECD 及SE 相应指标基本保持稳定。见表1。

表1 P-CXL组不同时间点各指标情况比较(±s)

表1 P-CXL组不同时间点各指标情况比较(±s)

时间 BCVA(logMAR)Kmax(D)TCT(μm)光密度(OD)ECD(Cell/mm2)SE(D)术前 0.21±0.05 58.02±7.38 457.41±44.24 14.67±1.49 2806.13±316.15 6.25±1.83术后6个月 0.13±0.03 58.92±7.28 452.52±42.76 15.77±3.80 2744.12±384.27 5.20±1.28术后12个月 0.14±0.02 57.41±7.12 453.89±45.56 14.02±1.80 2822.41±310.75 4.76±1.06术后24个月 0.14±0.01 58.67±7.84 451.35±47.01 13.03±1.61 2812.24±299.57 4.52±1.21

I-CXL 组不同时间点各项指标情况比较:I-CXL组术后6 个月、术后12 个月、术后24 个月BCVA 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6 个月、术后12 个月、术后24个月TCT指标较术前均有所增长,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Kmax、角膜光密度、ECD及SE相应指标基本保持稳定。见表2。

表2 I-CXL组不同时间点各项指标情况比较(±s)

表2 I-CXL组不同时间点各项指标情况比较(±s)

时间 BCVA(logMAR)Kmax(D)TCT(μm)光密度(OD)ECD(Cell/mm2)SE(D)术前 0.21±0.05 57.49±7.60 447.38±34.94 15.15±2.22 2769.43±259.89 6.69±2.19术后6个月 0.19±0.05 57.79±8.19 441.12±33.90 14.40±1.55 2751.08±251.61 6.16±2.04术后12个月 0.18±0.04 57.25±7.65 445.49±33.16 15.15±2.25 2768.98±240.37 6.05±1.92术后24个月 0.18±0.04 56.49±7.35 449.68±35.32 15.66±2.82 2768.44±231.34 5.83±1.98

Epi-off CXL 组不同时间点各指标比较:Epi-off CXL组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BCVA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术后24 个月Kmax、TCT 指标较术前均有所降低;术后6 个月、术后12 个月、术后24 个月角膜光密度、ECD及SE相应指标基本保持稳定。见表3。

表3 Epi-off CXL组不同时间点各指标比较(±s)

表3 Epi-off CXL组不同时间点各指标比较(±s)

时间 BCVA(logMAR)Kmax(D)TCT(μm)光密度(OD)ECD(Cell/mm2)SE(D)术前 0.13±0.02 54.16±5.65 491.88±33.58 17.36±2.29 2651.38±314.20 5.73±1.79术后6个月 0.08±0.02 53.11±5.48 475.25±39.80 15.77±3.80 2645.81±259.59 5.68±1.81术后12个月 0.08±0.01 52.58±4.67 476.38±35.06 17.55±2.49 2626.81±310.75 5.54±1.76术后24个月 0.08±0.01 52.54±5.44 481.48±34.89 14.63±1.58 2670.31±287.13 5.41±1.72

讨论

A-CXL 的治疗原理是通过增加紫外线的辐射能量减少照射时间,使患者在获得同样治疗效果的同时,减轻长时间手术带来的痛苦[7]。研究发现接受A-CXL与标准去上皮型CXL 的患者在2年的随访期内,稳定视力与角膜形态方面具有相似的效果[8]。A-CXL术后12月,BCVA 和SE 均会明显改善[9]。但持质疑观点的学者对兔眼做实验,研究发现A-CXL 术后角膜基质中核黄素的没有达到治疗浓度,认为其无法达到标准去上皮CXL 的治疗效果[10]。但至今为止的大量临床研究均表明,A-CXL 能达到控制圆锥角膜进展的疗效[9-11]。

I-CXL 是通过核黄素与携带电离子的缓冲盐溶液混合,在磁场的作用下,促使核黄素跨过角膜上皮,并增加基质内核黄素的浓度,从而达到增强交联反应的目的。去上皮型CXL疗效优于经上皮型,主要原因为角膜上皮对核黄素的屏障阻隔作用[12]。但胡敏[6]研究表明,将离子导入时间提升为10 min,不仅能保障手术的安全性,同时能将术后效果提升至接近Epi-off CXL,故本试验采用的是离子导入10 minI-CXL 术式。

安全性方面,主要观察手术前后的角膜光密度及内皮细胞密度的变化。本研究中手术前后的角膜光密度对比,3组均无明显差异,相关研究提出A-CXL 术后早期角膜光密度增加,但是可逆的[13]。所以即使有些患者CXL 术后,尤其是Epi-off CXL,早期会出现角膜上皮下混浊,但是远期看来,并不会影响角膜的光密度和透明度。

综上所述,三种类型的CXL都是安全有效的,效果方面去上皮型>离子导入型>快速型角膜胶原交联。

猜你喜欢

核黄素光密度紫外光
3 种角膜光密度评估近视Trans-PRK术后haze的比较
病理辅助诊断系统中数字滤光片的实现方法
紫外光分解银硫代硫酸盐络合物的研究
治疗口腔炎的核黄素
紫外光交联膨胀型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的研究
亚硫酸氢钠-过氧化氢超微弱化学发光体系用于核黄素检测
应用数字图像技术测量炮口火焰的方法研究
紫外光固化模塑成型性研究
紫外光照射对聚丙烯核孔膜蚀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