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对肾移植手术患者护理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

2022-08-01陆芳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15期
关键词:满意率服务质量护士

陆芳宇

肾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唯一有效的方法,尽管现在肾移植手术越来越成熟,但由于肾移植手术供体稀缺、手术复杂,确保患者围手术期医疗质量及手术安全性尤为重要[1-2]。护理质量是指为患者所提供的服务及技术达到的优质程序,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3]。护理质量不仅取决于护士护理服务意识及组织参与,还取决于护理管理方法科学性及有效性[4]。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肾脏移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本研究对肾移植手术患者实施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并获得理想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医院实施肾脏移植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6月—2020年5月实施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前手术的184例患者为实施前,2020年6月—2021年6月实施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后手术的189例患者为实施后。纳入条件:均符合慢性肾衰竭终末期诊断标准;符合肾脏移植手术指征;供者为自愿捐献;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条件:术前合并严重感染;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异常;合并精神障碍、重要营养不良。实施前男111例,女73例;年龄21~55岁,平均51.2±4.8岁;其中父母捐献子女28例,DCD捐献78例。实施后男126例,女63例;年龄19~60岁,平均49.8±4.5岁;其中父母捐献子女15例,DCD捐献87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方法

(1)建立一级质控体系: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临床工作实施情况,成立6(4)个质控小组(包括病房规范、仪器设备、感染控制、护理文书)和4个专业小组(包括肾移植组、医院感染科组、药物指导科组及营养宣教科组),采用竞聘演讲及不记名投票的方式共选出8名组长,所选的组长具备护师以上职称,工作5年以上,从而形成护士长-质控组长-专业组长-质控员全员参与的护理管理模式。

(2)建立质控小组及专业小组联合管理制度:护士长组织8个质控组长及专业组长共同讨论肾移植手术围手术期质控项目,并确定6个重点质控项目内容及考核标准,各质控组内讨论修订,并制成表格,组织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学习,各质控组长对各自质控项目进行解读,让全体成员能更好地了解每个项目质控标准及重点。

(3)质量检查、反馈与整改:护士长对肾移植手术患者质量管理进行整体把控,每日对患者进行检查,质控组长每周检查肾移植手术患者护理计划安排情况,明确患者护理过程中责任人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严重性划分等级,A级问题(严重质量问题,直接引起不良事件)立刻汇报给护士长,并制定整改措施,避免该类问题再次发生。B级及C级问题(B级代表一般质量问题,工作中需注意改进;C级代表建议提醒质量问题)。质控组长每周收集肾移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预防措施,同时由质控组长填写“肾移植手术患者质控检查问题汇总单”,包括存在的问题、检查人、责任人、反馈时间及整改时间,护士长根据汇总单情况调整肾移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内容及项目。每周五由护士长、质控组长及质控员对肾脏移植手术患者进行定期质量检查,检查内容根据患者反馈问题而定,由低年资质控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定期在小组会议上进行分析及讨论。每个月质控组长召开小组会议,通过小组会议收集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存在的问题,并应用PDCA管理法对患者实施护理管理。

(4)定期举办质控会议:质控小组每月召开一次护理质控会议,各组长收集肾脏移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集体讨论制定整改措施。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员质控会议,选出优秀的质控小组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经验分享,防患于未然,从而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确保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安全。

1.3 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采用自拟的“肾脏移植手术患者护理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包括心理评估、健康宣教、移植肾功能监测方法、免疫抑制药物服用依从率等方面。

(2)不良反应:包括血药浓度异常发生率、术中低体温、急性排斥反应、肺部感染率。

(3)患者满意率:采用自拟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问卷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总评分>30分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肾移植患者护理质量比较

实施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后,实施后肾移植患者心理评估落实率、健康宣教落实率、移植肾功能监测方法合格率、凝血功能监测落实率、免疫抑制药物服用依从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肾移植患者护理质量比较

2.2 实施前后两组不良反应及满意率比较

实施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后,实施后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血药浓度异常发生率、肺部感染率低于实施前,而患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实施前后两组不良反应及满意率比较

3 讨论

3.1 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对肾移植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肾移植手术过程复杂,手术风险较高,患者术中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对护理质量要求较高[5]。确保肾移植手术患者围手期护理服务质量可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移植手术安全性[6]。传统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中,由于护理工作分工不明确,导致患者质控过程中存在监管力度不足,检查留于形式,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对患者护理服务监测缺乏积极性,因此容易出现护理漏洞,难以确保肾移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安全[7-8]。本研究为了提高肾移植手术患者护理安全性,通过成立质控小组与专业小组联合全员参与的质控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要求所有护士均参与质控管理,落实责任到人,从而激发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士责任感及护理服务质量[9]。此外,通过建立护士长-质控组长-专业组长-质控员全员参与的护理分层管理方式能更科学、合理地分配护理资源,提高护士沟通协调能力,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10]。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肾移植患者心理评估落实率、健康宣教落实率、移植肾功能监测方法合格率、免疫抑制药物服用依从率高于实施前,表明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能有效提高肾移植手术患者护理服务质量。这可能由于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模式将患者存在的问题分为为不同的等级,并根据不同等级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使护理工作更加明确,同时提高了护士风险识别能力,从而加强了对潜在高风险人群的监测,确保护理措施能有效落实,从而提高了患者护理服务质量[11]。此外,质控-专业小组管理模式全程采用了PDCA循环法实施管理,由质控组长制定为患者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并由质控员落实相应的项目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针对检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加以分析及整改,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有效提高了患者护理服务质量。

3.2 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对肾移植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确保肾移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是护理工作的重点[12]。在传统护理管理中,由护士长与骨干护士担任科室质控工作,质控过程中容易出现监管力度不足,全员管理意识不强,检查流于形式,消极应对检查等情况,导致护理工作不到位,因此增加了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本研究为了降低肾移植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患者实施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模式,结果显示,实施后患者急性排斥反应、术中低体温、血药浓度异常发生率、肺部感染率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肾移植手术患者并发症。考虑可能由于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模式提高了护士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充分评估患者围手术期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从而有效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13]。另外,质控-专业小组管理模式强化了质控组与专业小组的联系及沟通,质控组长通过详细解读相关质控标准,规范护士相关护理行为及操作流程,并对患者实施人性化管理及质控管理,及时发现患者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干预,从而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

3.3 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对肾移植手术患者满意率的影响

患者满意率是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14]。本研究对肾移植手术患者实施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模式后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表明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可提高肾移植手术患者治疗满意率。这可能由于质控-专业小组结合管理模式能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护士手术配合水平,使护士与医师间配合默契,并能有效优化护理工作流程,从而提高护士与医师间的配合度,使患者能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因此提高了患者满意率[15]。另外,该管理模式完善了仪器设备管理流程,对护士加强了仪器设备的培训,让护士在使用仪器设备时能熟练操作,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此外,该模式建立了医护间良好的沟通机制,使护士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并获得医师指导,确保护理工作能有效开展,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满意率服务质量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门诊服务质量管理的实践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质量的提高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