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土中国》出发,看中国乡村变迁
——以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燕儿塆村为例
2022-07-30高永平
◎高永平
【写作任务】
阅读学术著作,要关注其中“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和转换,乡村与城市的碰撞和融合,使社会发生着巨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关于乡土社会的论述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试以“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为话题,从居住环境、精神风貌、文化生活、风俗习惯、乡村管理等角度中任选一个,开展调查访问,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报告。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形式,如制作手抄报、举行演讲、开展辩论、设计网页等,与同学交流。
【写作引导】
这堂课是在学生阅读《乡土中国》后,组织实地开展研学活动后进行的。整个教学过程按照“研读文本、触摸乡村、悟思变迁”的思路设计,通过“实地考察、对话交流、写作指导”的思路组织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深入乡村、体验生活、发现乡村的变化,训练学生“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能力。
首先,选好有代表性的乡村作为研学考察的样板。我们将学生研学的地点选在了湖北黄冈一个叫燕儿塆的村庄。燕儿塆曾是有名的贫困村,经过脱贫攻坚战后,一跃成为集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研学教育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扶贫示范综合体,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产业扶贫先进典型。燕儿塆村是荆楚大地上现代农村发展的缩影,折射出了新时代中国农村变迁的历程与精神风貌。将研学地点选在这里,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走进农家,走进田园,直接与村民对话,更直观地调研乡村发展的经验,真切感受新时代农业生产现状、乡村振兴的举措、新一代农民与乡村老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状态。
其次,做好研学前的准备工作。一是与村里对接,说明此次考察的目的、任务和活动内容,取得村里的支持。由村里居民安排具体的行程和调研的内容、采访的对象,体验的项目等。二是组织学生再次研读《乡土中国》,反复阅读,归纳整理,做好读书笔记;摘录批注,相互交流,共享阅读成果;概念阅读,对比分析,思考“乡土中国”的特色;掌握考察乡村的必备知识和方法,做到学以致用。准备好采访笔记和相机,随时收集和整理采访资料。三是邀请班主任和政治、地理、综合实践学科老师担任指导老师。
第三,教学安排与预设。8:00~9:30,参观村容村貌和村史馆,听取村主任介绍村庄发展历史;9:50~11:50,分组采访和调研;13:00~14:30,自由参与农事体验活动;14:30~15:30,分组整理采访笔记,讨论,推选小组中心发言人;16:00~17:00,课堂讨论,分享研学成果,指导撰写相关文案。课堂设在村“工匠学校”。
【课堂实录】
一、回望乡村,形成印象
师:同学们好!今天上课的地点选在这里,感觉如何?(生议论纷纷)村前村后,田间地头,走了一天,又是参观,又是采访,又是体验,又是讨论,累了吧?
生:不累,快乐着呢……
师:有什么收获呢?
生:收获可多啦!
师:那就好。等下再请大家谈谈收获。在大家谈之前,我想请同学们看个短片。(播放燕儿塆村短视频)大家今天到燕儿塆村做客,刚才又看了这个短片,大家对新农村的印象如何?
生:村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
生:村民乐观友善,和蔼可亲。
生:文化生活日渐丰富,传统手工艺得以保护,风俗习惯随着时代在变。
生:村里以旅游为支柱产业,带动农业发展;乡村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师:老师把大家的发言做了简要的整理和归纳,发现大家关注的重点是:居住环境、产业发展、经济状况、精神风貌、乡村管理(治理)、干部作风、文化生活、风俗习惯。
二、解读乡村,聚焦村落
师:今天,是我们升入高中以来第一次走进乡村,《乡土中国》是我们高中第一次开启的整本书阅读,第一次接触学术著作。阅读学术著作,最难也最费劲的是梳理论证脉络,琢磨论证逻辑。大家回忆《乡土中国》的逻辑架构图,思考你在阅读《乡土中国》时有哪些发现。
生:我发现书中讲到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对具体的中国社会进行描述,所展示的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具体的体系,“土”与“家”串起了整个乡土中国的情结与讲述。
生:我发现作者似乎一直在比较,不论是一种概念、一种名词,抑或是一篇论文,他都围绕着对立面来比较,从这些比较中,我基本读懂了这本书。在今天的研学过程中,我也一直将燕儿塆的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将这里和我们村进行比较。
生:学习“乡土本色”一章后,我对乡土的“土”有了新的认识,在传统社会里,因为土地的滋养,才有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有了聚村而居的生活,才有了人与人关系的“熟悉”。今天在村里参观,我对这种“熟悉”有了更深的理解。
生:我也很喜欢这里,无论哪家来了客人,大家都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很是热闹。可是,私下听他们讲,农村人送礼的现象比较普遍,礼金也是水涨船高,经济差一点的家庭负担不起。我认为这种现象不好。
师:很好!能发现问题。你分析过原因没有?
生:可能大家都住在一个村子里,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人家有事,不送个礼,感觉不好意思。
生:“熟人”社会里的弊病吧。同一个村里的人,送礼应该没问题,问题是大家互相攀比,礼金不断攀升,反而成了负担。
师:大家发现没有,《乡土中国》这本书有一个明确的论题核心—村落。乡土中国是以村落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作者在第一章中就指出其三个特色:土地的属性、人空关系固定、熟悉社会。这三个特征又决定了乡土社会的其他属性。从大家一天的采访中我们能够得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特别是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也逐渐在缩小,与费孝通先生写作《乡土中国》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我们就以燕儿塆为蓝本,探讨“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
三、发现乡村,分享交流
1.村容村貌
(播放燕儿塆村容村貌视频)
师:哪位同学能随着画面简要介绍燕儿塆村的情况?好,我们掌声有请张欣雅同学向大家介绍燕儿塆吧——
(生介绍燕儿塆的概貌)
燕儿塆,又名燕窝塆,因其塆落山势形如燕窝而得名。它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骆驼坳镇,是深藏大别山腹地的一块翡翠,重峦叠嶂,溪流清澈,风景秀丽。
此地曾因地处偏僻,交通闭塞,耕地不足,山地旱涝不保收,勤劳的村民祖祖辈辈受尽了贫困的折磨,日子过得很艰难,是大别山区典型的深度贫困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燕儿塆村成立了“燕儿谷生态农庄”,如今的燕窝塆村是湖北省宜居村庄、湖北省文明单位、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实现整村脱贫出列,还带动了周边几个村的发展。穷了几代人的燕儿塆村民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生鼓掌)
师:张欣雅同学用心了,将搜集到的材料整合加工成了一段很优美的解说词,再加上她动情的解说,极富感染力。那么今天的参观访问和体验活动,大家有哪些新发现?下面,我想请王辰杉同学担任主持人,主持下面的分享会。
2.人居环境
主持人:感谢高老师的信任!这次研学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各小组的讨论也很热烈,我想大家的收获必定满满。闲言少叙,首先有请“人居环境调研组”的代表发言——
生:同学们好!我是“人居环境调研组”的代表,我们对燕儿塆的村容村貌和民居做了考察。 我们认为从“厌人塆”到“燕儿谷”,从村庄名称的更改中,我们能够看出村里环境的改善,村里居民幸福感的提升。而今,家家盖起了三层小别墅,白墙红瓦掩映在绿树丛中,格外显眼,宽敞的院子,栽花种树,香气扑鼻,清新怡人。大家请看这张照片—徐家老屋。
(屏显徐家老屋)
师:大家熟悉吧,我想请我们组的快嘴林嘉瑞给大家讲讲徐家老屋——
(生讲述徐家老屋)
徐家老屋是村里保留下的一处老旧民居,屋旁修竹千竿,门前秀水一塘。这幢白砖青瓦房子,有着近50年的历史,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历程。门前一棵600多年的皂荚树,30多米高,需数人合抱。房子的主人就是村里致富的带头人徐志新,是他带回了资金、带回了产业发展的蓝图,和乡亲们一起摘掉了村里贫穷落后的帽子。徐志新告诉我们,这座房子有着太多的乡愁。
从回乡创业的徐志新身上,我发现这是充满家国情怀,敢于担当的新一代农民。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新时代中国农村的希望。
生:林嘉瑞同学的介绍让我们知道了这间老屋和主人的故事了。徐家老屋是燕儿塆村打造宜居家园的一个缩影。燕儿塆,不,是昔日的“厌人塆”,今天的燕儿谷,已经是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正在朝着建设森林康养基地的目标迈进。
3.乡村管理
主持人:费孝通先生说“中国农民聚村而居”,聚村而居的燕儿塆人摆脱了传统村庄的破旧不堪,一改脏乱差的陋习,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发展既要靠好政策,还需要好的管理措施。下面有请“乡村管理调研组”发言——
生:大家好!我代表“乡村管理调研组”发言,谈谈我们今天的发现和收获。燕儿塆村的管理与其他村不同,这是因为村里有能人回乡创业,成立了燕儿谷生态观光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与村里共同开发经营,村企共建就成了必然选择。请看这幅照片:
(屏显燕儿谷茶园小镇)
生:燕儿谷有今天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体制机制改革。据村支书介绍,燕儿塆村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联合党建、联合规划、联合决策、联合投资、联合办公、联合环保、联合双创”的“七联合”村企共建机制,形成了村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村民积极参与村里的事务管理,探索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五治”管理之路,创新推出“积分存折”,用“加法”增添动力,让争优有劲头;用“减法”警示后进,督促其改进。积分制管理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与村庄事务的积极性,发动更多人加入乡风文明建设。
主持人:积极引导回乡能人、市场主体与村委会、村民建立紧密型利益共同体,让群众参与进来,股份合作,共建共享,村民的文化生活也随之丰富起来了。下面有请“文化生活调研组”交流——
4.文化生活
生:老师好!同学们好!我最想向大家推荐的地方,就是我们现在上课的“工匠学校”。今天上午,我们小组成员一走进工匠学校,就被这里的手工艺人的技艺和传统工艺所吸引。工匠学校坐落在燕儿谷这片寂静的山谷中。一座“回”字形的院落,是民间手工艺人的工作间。木匠、泥匠、石匠、篾匠、酒匠、陶匠、画匠、泥瓦匠、油漆匠,这些正在逐渐消失的“九佬十八匠”各自占据着一间小屋,精心制作着自己的作品。一个个编织精致的筲箕、一双双色彩艳丽的绣花鞋垫、一只只栩栩如生的竹蜻蜓……一下子勾起了游客童年的记忆。
生:工匠学校只是燕儿塆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在这里,乡土味的文化娱乐活动形式多样,有拔河、荡秋千、划龙舟、抱石磙、推石磨、拉板车、推独轮车;请来艺人说鼓书,表演楚剧、汉剧、京剧和黄梅戏,还有引进的田园骑马竞技、射箭等其他形式的娱乐活动。燕儿塆已经是湖北省文联创作基地,城里的艺术家经常来这里体验生活,现场创作书法、绘画作品,进行茶艺、园艺、歌唱和戏曲表演,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艺术熏陶,陶冶了情操,娱乐了身心。这就是我们的发现。
主持人:我也发现了,村里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浓郁的乡土文化让城里人流连忘返,外地游客又将各地的文化带到这里,城里的艺术家更是将高雅艺术送进了村,这正是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自然融合、和谐共生啊。
5.精神文明
主持人:下面,我们请“精神文明调研组”汇报他们的考察成果吧——
生:通过今天的研学,我们对《乡土中国》,特别是“差序格局”和“家族”有了新的认识,对今天农村的礼仪习俗也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燕儿塆村,是一个以徐、郭、张三姓为主的村庄,至今还保留着各种传统的习俗,如说媒、定亲、结婚等传统的礼仪。婚后生了孩子,第三天或第九天,要办“三朝”或“九朝”,娘家人要到婆家来祝贺,婆家则以最高的礼仪迎接娘家人。等到孩子周岁时,要举行隆重的“抓周”礼。这些习俗充分体现了耕读传家的思想,寄寓着家族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村里有为60岁以上老人举行寿礼的习俗,表达了人们对长辈的敬重。
主持人:同学们,我们大多是在农村出生,农村长大的,少数同学即便家在城里,我想他们很可能是父辈或祖辈才从农村出来的。当我坐在校园里,独自读着《乡土中国》时,儿时的记忆像一帧帧旧照渐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村头的猫狗、池塘的鹅鸭、溪涧的鱼虾、春耕的老牛……都是最亲密的伙伴。农村,曾是贫穷、愚昧、落后的代名词,留给我们祖辈太多辛酸和苦痛。如今,消灭贫穷的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我们正大踏步地向乡村振兴迈进。今天,我们走进燕儿塆,看到秀美的田园风光,见证和谐幸福的农家生活,认识了挂满笑容的农民伯伯,让我们对美好乡村有了更多的期待!好!今天的分享会就到这里,下面请回我们的高老师!
四、记录乡村,解读密码
师:刚才,我很认真地听了大家的成果分享,感触颇深。燕儿塆村是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通过发展产业夯实了乡村发展基础,吸引了外出务工农民返乡,村庄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还有很多农村发展滞后,大量青壮劳力外出,只有少数老弱病残者留守在村子里,田地荒芜,“空心村”现象极为普遍。只有彻底改变乡村凋敝的困境,让中国乡村都能像燕儿塆一样富裕起来,才是中国乡村未来的希望。大家在讲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如果让大家以“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为话题,将今天的成果记录下来,你选择怎样的角度,用怎样的形式才好呢?
(屏显写作任务)
试以“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为话题,从居住环境、精神风貌、文化生活、风俗习惯、乡村管理等角度中任选一个,开展调查访问,写一篇少于1000字的报告。
生:燕儿塆村的变化很大,我想从塆里的变化写起,写在党的政策感召下,能人回乡,带领村民一起,经过长达十几年的艰苦奋斗,把一个穷困的村庄建设成了花园一样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到这里参观游览。现在村里的人以土地入股,坐在家里也有收入,家家都盖起了小楼房,小日子过得舒舒服服的,因此村里好多人不再外出打工,留在家里享福,这让外地人都很羡慕。
师:大家认为他这个思路如何?
生:感觉大家过去受穷,现在政策好了,人们却贪图享受了。
生:村里人现在都不想奋斗,这样写,主题思想会不会有问题呢?
生:你说到了变化,但到底有哪些变化呢?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好像这里的人日子过好了,反而都变懒了。
师:大家的意见很中肯。你这样写,仿佛是在告诉人们: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就是为了换得今天的安逸。过上好日子,就不用再奋斗了。
生:老师,那我再想想。
师:好的。谁还有好的思路?
生:老师,我家离燕儿塆不远,从小就听大人们讲这里的故事,说塆里人到外面去讨饭,村里的姑娘都嫁到外地去了,外地的姑娘没有人愿意嫁到这里来,因此单身汉多,人送外号“厌人塆”。如今,村里发生的变化真大,“燕儿谷”—一个响亮且富有诗意的名字出现了,这名字一改传统村庄的称谓,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吸引力很强的旅游景区的名字。如果是我写的话,我就从塆名的改变来写当下农村的变化,题目我也想好了—《从“厌人塆”到“燕儿谷”》。
师:好主意,好思路。燕儿塆变成了“厌人塆”,“厌人塆”又变成了“燕儿谷”,这个变化的过程,正是中国农村发展的真实写照。这个题目今昔对比强烈,让人眼前一亮,相信你能写出一篇有深度的调查报告来。
生:同学们,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我发现这个村里的人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燕儿塆村的村民,同时又是燕儿谷旅游公司的股东。因此,我想从农民身份变化的角度,尝试着写一篇调查报告,题目就叫《村民变股东》,不知怎么样?
师:很好啊!很会发现问题,很会思考,农民身份的变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农村改革的结果,这个问题也提得相当有深度。大家还有哪些好点子,好思路,都敞开说一说吧。
生:我今天特地到电商助农直播基地看了看,在那里我看到“快递进村”,让山里的土货飞进城市人家,带动村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农民种的蔬菜、水果,采摘的山野菜,养的鱼虾和猪羊等都不愁销路了。
生:这里本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村庄,我却看到了众多的游客,乡村变成了旅游景区,成了周末休闲的网红打卡地,因此,我想写乡村变成了旅游景区,农业变成了农旅。
生:在村里采访时遇到了几个邻近村子的人,他们说,为了扩大燕儿谷的影响,带动周边六个村子共同致富,已经成立了联合片区。我想写的是“从一个村到一个片区”,表现这里的变化和影响力……
师:大家的思路越来越明晰了。费孝通先生通过中外对比,差异互证的手法,在阐述社会格局、礼法秩序、权力运行、道德体系、家族特征、男女关系时,都是通过中西对比的方式,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看来,我们从《乡土中国》中学到了一招:对比。写变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比,纵向地将自身的发展进行今昔对比,横向地与周边村庄进行对比。要写好这篇调研报告,我还想提示大家两点:一是从微观入手,从一个小角度切入,解读时代大背景下的乡村变迁进程的原因。二是,借鉴《乡土中国》中由现象逐步推导到社会本质,循序渐进;要用平实的语言讲好乡村故事。
【名师说课】
这是一堂有些特别的课,也是一堂收获意外惊喜颇多的课。其特别之处就在于:
1.走出校门,乡村变成课堂。“关注‘问题’,学以致用”,要将学术著作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既要将文本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又要学生开展“调查访问”,如果按照常规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效果可能不理想。于是,我利用本地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样板—燕儿塆村现有的资源,将课堂直接搬进乡村,设计了走进村庄参观,发现农村面貌的变化;入户调查,体验乡风民俗;观看村史馆,寻找乡村发展的历程;参与农事活动,体验劳动的乐趣与艰辛。长期封闭在校园的学生有了全新的学习体验,他们很喜欢这种实践性、体验性很强的教学形式,在活动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熟读教材,带着问题深入生活;网上搜集资料,整合相关信息;制定研学计划,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和兴趣相同的同学结为学习小组,并在小组长的建议下进行分工。有了这些准备,调查访问进展顺利,小组讨论十分热烈,课堂交流发言主题突出,分析问题条分缕析,阐述观点有理有据。
2.走出教材,发现乡村变迁。《乡土中国》成书于80年前的20世纪40年代,今天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乡村有哪些变化?只有走进农村,才能“关注‘问题’,学以致用”。“解读乡村,聚焦村落”就是有意识地回顾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这样,学生带着“问题”从书本里走出来,带着“任务”走进乡村,以学生的视角观察农村生活,用学生的好奇心去捕捉乡村的新奇,以学生的敏锐去感知乡村变化,因此,村里的山水田园、花草树木,是教学资源,方言俚语、民歌小调,也是教学资源;田头地角、农家小院是课堂,手工作坊、牛栏猪舍也是课堂;村主任是老师,村民和工匠学校的手艺人也是老师。在“发现乡村,分享交流”教学环节中,充分让学生汇报分享各组的调研成果,让大家对乡村有更多了解。
3.写作指导,形成调查报告。这次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社会实践与应用写作当中去,在社会调查过程中提升“家乡文化生活”的参与意识,在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拓展生活阅历和视野,提升综合写作素养。撰写调查报告,最关键的是选准角度,整合素材,因此,我在“记录乡村,解读密码”环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寻找写作角度,在述说调研材料的同时,对材料进行取舍和整合,为后续撰写调查报告做好必要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