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文献评价意义的翻译策略研究

2022-07-29吕梦梦冯正斌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语势译者态度

吕梦梦,冯正斌

(1.西安工程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西安 710600;2.长安大学 外国语学院,西安 710064)

一、引言

政治文献主要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及党和政府的文件、工作报告等[1]236,表明国家态度与立场,其英译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成为中国海外发声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政治文献翻译研究热度持续升高,主要集中于以下维度:翻译原则与策略研究[1]-[3]集中探析了政治文本翻译原则与策略,关注译者采取何种手段传达原文信息;对外传播策略研究[4]-[6]深入分析了政治话语翻译的接受情况,提出相关传播策略,优化对外传播效果;国家形象建构研究[7]-[9]系统梳理了中国形象传播现状及翻译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重要作用,着重探讨中国形象自塑之策。以往研究大多着眼于文本信息传递层面,“探析文本翻译策略,关注译者以何种方式再现文本语义,鲜少探讨其中蕴含的人际意义”[10]133-134,而语言的概念功能与人际功能密不可分,任何语篇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亦在劝说受众,实现主体间联盟。“作为人际意义的组成部分,评价意义如何成功地从源语文本转换到目的语文本是翻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亦是评判翻译质量的重要参数”[11]19,因此,忠实有效地传达原文中的评价意义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聚焦评价意义转换,以“脱贫攻坚”相关专题为研究对象(下称“专题”),全面探究中英文本评价资源的数量特征、分析译文对原文评价意义的传达效果,以期为政治文献翻译研究提供镜鉴。

二、理论框架

评价理论是James R.Martin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意义的拓展,“关注话语如何通过评价型词汇语法资源表达各种态度和情感”[11]19。Martin&Rose将评价理论定义为“评价理论是关于评价的——即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的情感强度以及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12]25简言之,评价理论将语言视为作者阐明态度的工具,通过表明自身立场与读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劝说目的。评价系统包含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级差(graduation)三大系统。

态度系统是评价理论的核心,包含情感(affect)、判断(judgement)和鉴赏(appreciation)。情感属心理学范畴,揭示了作者“对行为、文本/过程及现象的心理反应”[13]20,据其意义可细分为愉悦性(happiness)、安全性(security)、满意性(satisfaction)、倾向性(inclination)。判断属伦理学范畴,指作者“根据伦理道德的标准来评价语言使用者的行为”[13]20,分为社会评判(social esteem)和社会约束(social sanction),前者表达对行为规范性(normality)、才干性(capacity)、坚韧性(tenacity)的判断;后者表达对行为真实性(veracity)、正当性(propriety)的判断。鉴赏属美学范畴,“是对文本/过程及现象的评价”[13]20,由反应性(reaction)、构成性(composition)、价值性(valuation)组成。

级差系统调节评价意义的强度或程度,由语势(force)和聚焦(focus)组成。语势具有可分级性,分为上扬(raise)和下降(lower)。与语势资源相反,聚焦指不可分级的评价资源,“它对人或物加以清晰(明确)的或者模糊(含糊)的修饰限制”[11]27。

介入系统限定评价的来源,包括自言(monogloss)和借言(heterogloss)两种方式。自言指态度来源于作者本人,借言与其相反。换言之,“作者既可以自己直接表达评价,也可以邀请他人的‘声音’进来给予间接评价”[14],支撑己方论证,使评价更具说服力。鉴于“专题”中借言覆盖面甚小,对本研究参考价值有限,因此介入资源不作统计。

三、评价资源分布

通过详尽整理语料,统计出原文各类评价资源总量,如表1所示,“+”表示评价意义强度增强,“=”表示评价意义强度对等,“-”表示评价意义强度减弱,“0”表示译文省译了原文中相应的评价词汇。

表1 评价资源数量统计表

数据显示,“专题”评价资源数量上呈“级差>态度”的整体特征,在各次级系统中,评价资源数量差异悬殊,呈“语势>其他同级评价资源之和”的特征。在态度系统中,评价资源数量上呈“鉴赏>情感>判断”的特点,表明“专题”多使用相对客观的鉴赏资源表达态度,较少使用感情色彩偏浓厚的情感或判断资源。在级差系统中,评价资源数量上呈“语势>聚焦”的特点,表明“专题”主要以语势资源参与态度资源调节,聚焦资源则作为辅助手段介入其中。从评价资源在译文中的整体呈现效果来看,等效传译案例共计273例,占比76.0%,远高于偏离案例,表明原文评价意义在翻译转换中虽存在偏差,但译文较大程度实现了评价等效。其中,态度资源等效传译案例占比83.5%,级差资源等效传译案例占比73.0%。由此可见,在翻译过程中,较之态度资源,级差资源更易出现翻译偏离现象,降低了译文整体等效传译比率。换言之,“专题”中英文本评价意义转换偏离主要聚焦于级差资源而非态度资源。究其原因,态度具有等级性,“只要有态度,就有级差”[13]22,级差资源贯穿整个评价系统,数量众多难免出现翻译偏离。一般而言,级差资源虽不会使整个语篇的态度意义从本质上发生转变,但其对语篇意义的有效传达至关重要[11]30,翻译此类评价资源时应谨慎处理,下述为“专题”各类评价资源数量及其译文效果分析。

(1)情感资源中表达负面安全性的评价资源数量相对较多,共计19例,占比65.5%,等效传译占比78.9%;其次为表达正向意愿的评价资源,共计7例,占比24.1%,均实现了等效传译。由此可见,原文情感意义几乎完全移植于译文中。

(2)判断资源聚焦社会评判范畴,共计18例,占比90.0%,等效传译案例占比88.9%。社会约束类评价资源仅2例,评价意义强度减弱和等效各1例。因此,译文大多实现了评价意义再现。

(3)鉴赏资源主要由价值词汇与构成词汇组成,其中价值词汇居多,共计47例,占比87.0%,等效传译占比83.0%。鉴赏资源等效传译案例占比83.3%,译文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等效传译。

(4)语势资源中上扬型评价资源案例共计231例,占比98.7%,远多于其他同级评价资源。从整体翻译效果来看,语势资源等效传译案例168例,占比71.8%,此类评价意义偏离原文情况相对较多,译者在翻译实践时应谨慎处理,尽量使译文再现原文评价意义。

(5)聚焦资源中模糊型评价资源案例共计14例,占比63.6%,等效传译占比85.7%。清晰型评价资源数量相对较少,共计8例,等效传译案例占比87.5%。由此可见,原文的评价意义大多等效投射于译文中。

四、评价意义转换

(一)情感意义

“专题”中情感意义聚焦以下两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众多严峻复杂挑战带来的不安全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强烈意愿。从数量上看,译文对原文情感意义等效传译案例占比82.8%,译文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等效翻译。鉴于此,此处选取1例等效翻译案例分析译文对原文评价意义的传达效果。

例1:

原文:这些新的目标要求,连同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目标要求,是我们对人民立下的军令状,必须全力以赴去实现。[15]72-73

译文:These targets and requirements,together with those introduced at the 16th,17th,and 18thnational congresses of the CPC in 2002,2007,and 2012,constitute a pledge we have made to the people.[16]75

“军令状”的起源与军队行军作战有着密切关系,现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下的保证书,此处凸显党和国家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强烈意愿。本例通过词汇隐喻“军令状”彰显中国传统“决心与实干”精神,译文采用释义法,将其译为“pledge”,“用目标语中的一个非隐喻性表达来解释源语中的隐喻”[19],将译文回译则为“保证”“誓言”,与原文“军令状”表达相同意义,均表明党和国家的坚定决心。“在翻译过程中,能否让英语读者体验到和汉语读者一样的认知结果成为评判隐喻翻译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20],此处译文有效传达原文情感的同时,亦符合国外受众的思维方式。译者在忠实于原文基础上更加注重译文的可接受性,实现了翻译等效。

(二)判断意义

“专题”中判断意义多涉及社会评判,社会约束相对较少,前者表现为对扶贫干部和铁路建设者优秀品质的高度赞扬;后者为对基层领导班子的建设问题等予以纠正。此类评价意义等效传译案例占比85.0%,大多实现了等效传译。此处选取一例案例阐明。此案例包含4处等效,1处评价强度增强。

例2:

原文:这些同志肩负重任,同当地基层干部并肩战斗,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用自己的辛苦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诠释了扶贫干部的担当和情怀。[17]149

译文:Shouldering heavy responsibilities,these officials fight side by side with their local peers in leading villagers to emerge from poverty.These officials work hard to bring happier lives to the poor,and some have even given their lives to this cause,demonstrating their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deep love for the people.[18]174-176

在本例中,原文判断词汇“并肩战斗”“辛苦”“献出”“担当”,展现出扶贫干部与广大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团结互助的和谐景象,充分证明党和国家对贫困地区群众的扶持与关怀,译文“fight side by side”“work hard”“given”“responsibility”与上述原文判断词汇一一对应,原文对扶贫干部的正面评价充分再现于译文中。值得一提的是“情怀”一词,其表达颇为含蓄,指扶贫干部对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由于文化差异,原文中使用了较为委婉的词汇,译者将其明晰化,译作“deep love”,使原文态度更加清晰,充分彰显了扶贫干部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全心全意为群众做事的优秀品质。由此可见,原文“并肩战斗”“辛苦”“献出”“担当”均实现了翻译等效;“情怀”一词增强了评价强度,强调了扶贫干部对贫困地区人民的深深关切,明晰态度意义的同时也保证了话语有效传播。

(三)鉴赏意义

“专题”中鉴赏意义多表达为对事物价值的评价,主要表现为对脱贫攻坚工作价值的大力肯定。鉴赏意义在态度意义中占主导地位,等效传译案例占比83.3%,译文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等效翻译。此处探析1例等效传译案例。

例3:

原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17]147

译文:Now and for the near future,the highest priority of our Party and country is to bring our journey towards moderate prosperity to a satisfactory conclusion.[18]179

在本例中,“首要任务”是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价值的鉴赏,党和国家将贫困地区脱贫视为首要社务,也反映了对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常会优先采取寻求目的语中与原文词汇意思相对应的词汇手段,然而,“翻译经验告诉我们,切不可抱着一两本汉英词典做翻译”[21],不仅要关注信息传递层面,还应注重传播效果。根据黄友义“外宣三贴近”原则[22],此处译者在未改变原文语义的基础上,将原文鉴赏词汇“首要任务”意译为“the highest priority”,贴近英语思维习惯的同时,亦突出了“首要”一词欲表达的意图,明确了党和国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定态度和信念,同时也呼吁全党同志为实现此目标努力奋斗,实现了原文态度的等效翻译。

(四)语势意义

语势意义用法极为丰富,广泛分布于全文,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困难“重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绩“显著”,脱贫攻坚力度、规模、影响“前所未有”等,其数量在评价意义中居于首位。此类评价意义等效传译案例占比71.8%,省译案例占比23.9%。鉴于语势意义等效传译案例数量之众,且省译案例亦多于其他同级评价意义,下文将择取等效与省译案例各一例加以说明。

例4:

原文: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15]84

译文:China’s battle against poverty has entered the toughest stage.To achieve our goals,we must carry on the fight with firmer resolve,clearer thinking,more targeted measures,unique intensity,and concerted action,leaving behind no single poverty-stricken area or individual.[16]88

本例原文通过使用“更大”“更明确”“更精准”“超常规”排比句式,用以表明决战脱贫攻坚的决心。译文中分别使用“firmer”“clearer”“more targeted”“unique”与上述原文语势词汇一一对应,无论是在语言形式还是词汇意义上皆达到了最大程度的一致。特殊之处在于“硬骨头”及其译文,“硬骨头”比喻艰巨任务,此处强调脱贫攻坚目前已经到了难度最大的冲刺阶段。翻译时若想尽量保留此种修辞手法,可能会直译为“chew tough bones”,但实际上直译虽然能传达大致意思,却不能体现“硬”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在翻译实践中,“修辞或语法手段也是表达语势意义的常见方式”[10]138,以保证原文和译文实现基本对等。译文通过意译为最高级“the toughest stage”,即“最艰难的阶段”,直观准确地传达了“硬”所包含难度之大的内涵,也将原文中具有文化色彩的词语转化为清晰明了、易于读者理解的词汇,明晰意义的表达,表明脱贫攻坚到了形势十分严峻阶段,号召全党全国全社会积极投入,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战役。由此可见,本例中语势意义均实现了等效翻译。

例5:

原文:要加大惩治力度,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问责一起,绝不姑息迁就。[17]156

译文:Those committing corruption in poverty alleviation,once identified,must be investigated and held accountable.[18]185

在本例中,原文使用语势词汇“绝”表最高程度,强调了党和国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对腐败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零容忍度。由于中英表达习惯不同,此处译文简化了原文内容,没有翻译“绝”字,甚至省译了其所在句信息,此种简化现象在“专题”译文中并不鲜见。简化翻译主要针对原文中因汉语表达习惯而造成的“信息冗余”现象,有利于克服翻译腔和中式英语,使译文更简洁、流畅[23],易于读者理解与接受,增强译文可读性。回看原文,其为了突出严厉打击腐败问题而反复强调惩治力度,此种表达并不与汉语习惯相悖,更不会妨碍信息传递。换言之,汉语中的冗余并非真正的“冗余”[24],但就英文表达习惯而言,即是真正的冗余信息。此例原文的丰富性与译文的简洁性形成鲜明对比,译文采用省译策略,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原文语势意义,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和修辞特点,充分发挥了译者主体性,实现了等效翻译。

(五)聚焦意义

聚焦意义中模糊型评价意义主要表达对贫困人口数量和生活水平的描述;清晰型评价意义则对脱贫工作进展的描述。“对人或物等不可分级范畴的清晰或模糊的描述一般通过表达聚焦意义的副词、形容词或其他模糊语等词汇手段来表达”[11]29,译者可据具体情况把握聚焦词汇,从而实现评价意义有效传达。此类评价意义等效传译案例占比86.4%,并无评价强度增强与减弱案例,“专题”中仅有三例省译案例。本文选用一例省译案例进行探讨。

例6:

原文:总的看,“两不愁”基本解决了,“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17]159

译文:Generally speaking,the Two Assurances have been delivered,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weak aspects relating to the Three Guarantees.[18]188

本例原文使用模糊词汇“基本”呈现级差等级趋弱,意为“大体上”“大部分”,即“两不愁”突出问题大部分已被解决。但“‘两不愁’基本解决了”被译为“the Two Assurances have been delivered”,回译译文即为“两不愁已经解决”,其潜在含义就是已全部彻底地解决了“两不愁”突出问题。由此可见,与原文相比,在聚焦资源“基本”原有等级趋弱基础上,省译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译文中评价意义强度增强。此处采用省译策略处理原文“基本”一词,究其原因,翻译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评价(evaluation)过程[25],译者因主观态度的介入或对原文句意领悟程度的差异,亦难免出现偏误。“零翻译处理一方面体现翻译人员对‘基本’语义程度的把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翻译人员对‘基本’及其对应词使用差异的理解”[26],此情况有待进一步探究。

五、结语

“贫困问题始终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难题,消除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27],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本文以评价理论为框架,分析了“脱贫攻坚”相关专题,着重探讨了中英文本评价资源的数量特征及译文对原文评价意义的传达效果。研究发现,“专题”中级差资源远多于态度资源,次级系统评价资源数量亦差异悬殊;译文偏离案例集中于级差系统之语势系统中,主要表现评价强度稍显变化,但此种偏离并未改变原文评价意义传达;译文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评价等效。任何翻译活动都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译者的翻译活动总会受到某些因素影响[28],囿于中西方语言与文化差异、思维模式差异、价值观差异等,有时不得不改变原文评价强度以贴近外国受众的表达方式和阅读习惯。因此,为了更好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译者也会采取更为灵活的译法以实现评价意义等效。

政治文献直接涉及国家的政治立场与观点,其英译本是国外受众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评价作为语篇语义的重要环节,任何语篇的人际意义研究都需把评价因素纳入在内[29],准确有效地传达原文评价意义是译者的重要职责,尤其是“翻译代表国家态度与立场的政治语篇时,忠实地再现原文评价意义必不可少”[10]134。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依据情况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最大程度减少评价意义偏离,实现等效翻译。同时,基于评价理论在翻译研究中极强的应用价值,尤其是译者的翻译活动受到多种因素制约方面,值得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语势译者态度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语势的妖娆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政论文中排比句的巧妙使用
雅言诵经典之路浅析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语意与语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