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的分布特征研究

2022-07-29韩亚光胡晓萌赵永厚朱泽文宋思钰朱小琳

中医药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心脾肝郁证型

韩亚光,胡晓萌,赵永厚,朱泽文,宋思钰,朱小琳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常发病于青壮年,是以思维、情感和行为分裂为主,并伴有相应的个性改变。临床表现为情感、行为不协调,脱离现实环境,有思维障碍,并伴有感觉、知觉异常等躯体症状表现。通过精神分裂症的定义及其临床表现,我们可以发现它与中医的癫证、狂证等相类似[1-3]。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频率,使得他们自身承受着更大的社会压力,长此以往,患精神分裂症的人数显著增加。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占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的50%以上,在全球该病发病率为1%左右[4-7]。研究精神分裂症在不同性别、年龄、季节及病程的中医证候其分布特点,能够进一步掌握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填补了精神分裂症辨证论治的不足,为临床诊治精神分裂症提供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更详尽、明确的方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从2016年9月—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神志医院、黑龙江省精神心理卫生研究中心4家医院开展实施,筛查病人总数共780人,最终按照病例纳入标准纳入病例数360人。

1.2 诊断标准

以《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8]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为标准,纳入病例。

1.2.1 纳入标准

①年龄18~60岁;②全身无明显器质性损伤;③无严重的语言沟通交流障碍;④智力位于正常水平(智商>90分);⑤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9-10]评定>35分。

1.2.2 排除标准

①由全身性疾病和(或)脑部损伤和(或)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继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②精神分裂症合并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颅内损伤、肝肾损伤等患者;③合并有其他精神障碍类型,如恐惧症、抑郁症等患者;④未按课题组要求配合进行精神分裂症相关中医病史采集者。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法

釆用临床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询问患者相关信息,记录问询内容并对结果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最终制作成量表形式。

2.2 制定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观察表

①由2名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的临床医生对收集到的病例证型和证候特点进行统计分析。②课题组通过查阅文献,初步建立精神分裂症相关中医术语条目库。③结合《证素辨证学》及专家意见,完善该病的中医术语条目库,拟定标准规范。④根据拟定的标准规范制定《精神分裂症中医四诊信息调査表》。

2.3 病例采集

2.3.1 一般情况采集

①采集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现住址、家族遗传病史等一般资料。②收集整理患者既往史、现病史、用药治疗情况等。③进行体格检查。

2.3.2 相关病史釆集

①采集精神分裂症患者专项病史资料,包括首次发病年龄、季节、诱因,本次发病病程、表现,总病程时间、有无家族史等。②了解患者病前的性格、兴趣爱好、社会支持情况等资料。

2.4 完成临床调查表

完成精神分裂症量表(Sc)[11]、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8]、PANSS[9,11]、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12]。完成中医四诊信息调查表。

2.5 数据统计分析

2.5.1 数据录入

①由2人各自在艾普数据软件上建立相关数据库,分别将所有数据录入后彼此交换数据库,和各自原先建立的数据库进行校对检验。一旦两个数据库存在差异,则双方分别核对修改,再次比对,直到两个数据库数据完全一致,数据校正工作完成。②将校对核实后的数据导出到专业统计软件,作进一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2.5.2 统计方法

运用SPSS26.0软件统计系统,连续型变量资料用t检验和F检验;等级资料用H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若P<0.05,认为差异显著;若P<0.01,则认为差异极显著。

2.6 质量监控

①研究开展前先开会讨论和制定其具体方案、组织实施及流程步骤。②对参与人员进行标准操作规范化培训。③编制统一报告表,包括病例填写说明和参考样表。④建立专家团队,对该研究进行全方位指导。⑤建立质量监控小组,对病例填写情况定期检查,确保及时修正。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60例病例中,女性220例,占总人数的61%;男性140例,占总人数的39%;女性约为男性的1.6倍。患者年龄范围在11~73岁,平均年龄为(30.60±11.47)岁,包含青、中、老年三代,其中青年(<45岁)318例,占总人数的88.33%,平均年龄27.0岁;中年(45~60岁)33例,占总人数的9.17%,平均年龄56.0岁;老年(≥60岁)9例,占总人数的2.50%,平均年龄65.2岁。病例中,时间跨度为0.01~36年,其中1年以内74例,平均病程0.23年,占总人数的20.56%;1~5年148例,平均病程2.95年,占总人数的41.11%;6~10年86例,平均病程6.81年,占总人数的23.89%;11~15年26例,平均病程13.65年,占总人数的7.22%;15年以上26例,平均病程23.27年,占总人数的7.22%。

3.2 发病情况

该研究将发病情况分为总病程和首发季节两个方面,其中总病程按年计算,其平均病程为(9.38±6.24)年;首发季节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其中春季发病者119例,占发病总人数的33.1%,夏季发病者81例,占发病总人数的22.5%,秋季发病者99例,占发病总人数的27.5%,冬季发病者61例,占发病总人数的16.9%。

3.3 专家辨证结果分析

如表1所示,经描述性统计分析,专家辨证证型共16个,其中频次占比在10%以上的证型共5个,依次是:火盛伤阴证、心脾两虚证、肝郁痰结证、气滞血瘀证和痰火扰心证,以上证型占据总病例数的67.3%,占比率较高,与证候分型诊断量表的5个证型一致,因此把这5个证型作为常见证型来研究。

表1 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分布(例)

3.4 常见证型在不同性别中的分布情况

精神分裂症发生和性别有一定的相关性,为研究这种特性,对上述5种常见证型按照性别进行分组,后进行统计分析,见表2。

表2 常见证型在不同性别中的分布情况(例)

从表2和发病情况可见精神分裂症患者女性人数高于男性,约为男性患者的1.5倍。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以心脾两虚证人数最多,肝郁脾虚证和火盛伤阴证次之,其他证型人数分布基本均衡;男性以火盛伤阴证人数最多,其他证型人数相对均衡。为明确男女性别在证型分布上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earsonχ2=11.316,P=0.023<0.05,有统计学差异,因此可以认为不同性别在中医证型分布上有差异。

3.5 常见证型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分布情况

体质学说认为,年龄阶段不同,发病也各有特点。基于该理论,将发病人群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分为青、中、老年3组进行研究,并且观察中医常见证候在3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分布特点[13]。

由表3所示,在年龄分布上以青年组人数最多,其证型分布特点为火盛伤阴证最多,其次为气滞血瘀,而肝郁痰结人数相对有所下降;中年组证型分布相对均衡,以肝郁痰结证和火盛伤阴证二型表现相对突出。老年组证型分布也相对均衡,主要证型为肝郁痰结证。为确定不同年龄阶段在证型分布上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卡方检验,结果为:Pearsonχ2=23.016,P=0.003<0.05,认为精神分裂症不同年龄阶段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显著差异。

表3 不同年龄阶段常见证型分布特点(例)

3.6 常见证型在不同发病季节的分布情况

精神性疾病一般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春秋两季,故该研究将发病季节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以观察精神分裂症中医各证型在不同季节的分布特点[14-15]。

由表4所示,在季节分布上,以春秋两季精神分裂症发病人数为多,其中又以火盛伤阴证、心脾两虚证所占比例较多,其他证型发病人数相对较少,且所占比例相对均衡;夏冬两季发病人数较春秋两季明显减少,其中心脾两虚证和肝郁痰结证所占比例较多,火盛伤阴证和气滞血瘀证次之,痰火扰心证发病人数最少。证型分布上,各发病证型在四季均有分布,总体以火盛伤阴证发病人数最多,心脾两虚证型次之,其他证型发病人数占比相对均衡。对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示:Pearsonχ2=8.592,P=0.737>0.05,不能认为不同季节患者在证型分布上有差异。

表4 不同发病季节常见证型分布特点(例)

3.7 总病程与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该研究主要关注发病的总病程,总体病程按年计算其平均病程为(9.38±6.24)年。为了研究精神分裂症在不同病程中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按照发病时间长短将病人分为5组。总病程第一组<1年,第二组1~5年,第三组6~10年,第四组11~15年,第五组患病15年以上。观察5组病人的证候分布特点,见表5。

表5 不同病程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例)

由表5可知,病程小于1年的病人最常见证型为火盛伤阴证,气滞血瘀证人数最少,其余证型在病程小于1年的人群中分布相对均衡。随着病程进展,患病1~5年的病人各证型人数均有所上升,其中以气滞血瘀证和心脾两虚证上升最明显,且仍以火盛伤阴证型表现最为突出。当病程在6~10年时,各证型的人数均有所下降,以火盛伤阴证型降低最为明显,此时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心脾两虚证三种证型人数占比较多,表现相对突出,火盛伤阴证次之,痰火扰心证人数最少。当病程进展至11~15年时,除痰火扰心证型,其余证型人数均进一步下降,且其中以气滞血瘀证、心脾两虚证和痰火扰心证三种证型人数较多,肝郁脾虚证和火盛伤阴证人数占比相对较少。当病程在15年以上时,证型表现则无明显规律。为明确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不同病程的证型分布情况进行卡方检验,结果示:Pearsonχ2=26.879,P=0.043<0.05,证明中医证型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异。

4 讨论

4.1 不同性别的中医常见证型分布特点

不同性别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数差异明显,该研究发现女性病患人数约为男性的1.5倍。为探明性别与常见证型分布的关系,进一步将研究对象设定为男、女2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女性发病人数占中医各常见证型的比例均高于男性,且女性以心脾两虚证最多见,其次为肝郁脾虚证;男性则以火盛伤阴证分布最多。女性发病往往与其生理特点联系紧密,健脾养心、疏肝解郁常用于女性患病的各个时期。《灵枢·五音五味》云:“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妇人大全良方》亦云:“女子以血为本”,可见气血失调是女性患病的重要病机,其病多为气血之病。中医认为,心主血,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故心、脾二脏在血液的生成、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若心、脾二脏不足,则血液的生成与正常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由于现代女性社会压力增大,易见肝郁,且女子若因月经来潮、分娩等致血少,进而发展为气血失调,又多可及肝,致肝失调达,情志不调而产生疾病。同理,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也易及肝,导致肝失疏泄,肝气横逆犯脾,出现肝郁脾虚,故精神分裂症中医常见证型在女性多见心脾两虚证与肝郁脾虚证。而男子肝阳易亢,情志不舒,则多易化火,进而伤阴,临床常见急躁易怒、心中懊憹、坐卧不安等症状,其病机多为火盛伤阴,故精神分裂症中医常见证型在男性多见火盛伤阴证。精神分裂症中医常见证型在不同性别上的分布差异为临床上该病的辨证论治进行了有益补充。

4.2 不同年龄段的中医常见证型分布特点

该项研究表明[16]精神分裂症在不同年龄阶段——青、中、老年患者中的证型分布有其自身的特点。研究发现青年人群精神分裂症发病率较高(88.33%),青年组在证型分布上以火盛伤阴证型人数表现最为突出,明显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肝郁痰结证型人数较青年组多;而中年组与老年组在各证型分布上人数无明显差异,其中中年组各证型人数分布相对均衡,老年组以肝郁痰结证人数相对较多。因此可以认为青年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证型为火盛伤阴证;中年组各证型相对均衡;老年精神分裂症组肝郁痰结证人数相对突出,为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证型。以此指导治疗,对于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应重点考虑火盛伤阴证这一证型,注重滋阴泄火;而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应重视肝郁痰结这一因素,注重疏肝解郁散结。

4.3 不同季节的中医常见证型分布特点

有研究[17-20]发现精神性疾病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并伴随相应的季节特点。在本项研究中,发病季节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分析发病季节与中医常见证型分布的特点,并观察精神分裂症中医各证型在不同季节的分布特点,发现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季节相关,结果显示春秋两季发病人数较夏冬两季更多。在证型分布上,春秋两季以火盛伤阴证所占比例最多,心脾两虚证型次之,其他证型发病人数相对较少,且所占比例相对均衡;夏冬两季发病人数相对较少,主要以心脾两虚证和肝郁痰结证两种证型最多,火盛伤阴证和气滞血瘀证次之,痰火扰心证型人数最少。虽然研究数据表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与季节特点,但经统计学证实,在不同季节,该病中医常见证型的分布无明显差异,说明该病中医证候分布与季节性发病特点无明确关联。

4.4 不同病程的中医常见证型分布特点

在同一疾病中,不同的病程时间往往代表了不同的疾病性质和严重程度。一般来说,病程越长,病性就越复杂,病情就越严重,也更加难以治愈。因此,通过总结不同病程阶段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有助于我们抓住不同病程中该病的本质,同时把握其内在发展与演变规律,从而应用并推广于临床。该研究发现病程小于一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火盛伤阴证型最为突出;病程为1~5年的患者各证型人数均有所上升,仍是以火盛伤阴证型人数最多,其次为心脾两虚证型;病程为6~10年的患者,各证型人数均有所下降,此时依次以心脾两虚证、肝郁脾虚证和气滞血瘀证患病人数较多,痰火扰心证人数最少;病程为11~15年的患者中各证型人数继续减少,此时以气滞血瘀证、心脾两虚证、痰火扰心证人数相对较多;病程在15年以上的人群证型表现无规律可循。因此可以认为精神分裂症初期以火盛伤阴证为主;中期以火盛伤阴证和心脾两虚证为主;后期虽病情复杂,各证型分布相对均衡,无规律可循,但仍反映出该病后期病性多虚实夹杂。故治疗上初期以滋阴泄火为主,中期则应滋阴泄火、健脾养心,后期可依据病情补虚泻实。

精神分裂症5个常见的中医证候在不同性别、年龄阶段及病程上均存在差异,该分布特点为临床上中医药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进行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心脾肝郁证型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柴芍六君汤加味结合自血疗法对脾虚肝郁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观察
基于数据挖掘的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过桃花村
改变肝郁体质,要想得开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自拟方结肠灵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谢旭善教授从肝气肝郁证论治胃脘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