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元宇宙

2022-07-26

非遗传承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人类学文化遗产宇宙

段 勇

元宇宙,无疑是当下热度最高的科技名词之一。什么是“元宇宙”?似乎尚无公认的定义,甚至连中文名称都可能翻译错了,但是这些都不重要,我们只需要知道:元宇宙是人类+技术的最新应用,元宇宙是“真实+虚拟”的生活方式,元宇宙是“过去+现在+未来”的永恒时空。元宇宙属于你,也属于我,还属于他、她、它。

1992 年,元宇宙概念诞生,主要活跃在科幻小说里,2021 年受著名社交媒体“脸书”更名影响,元宇宙概念的应用迎来大爆发,溢出科技界跨界成为社会热点概念,人们张开双臂热情拥抱。令人眼花缭乱的元宇宙应用场景正迅速扩展至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并且必将对人类未来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元宇宙绝不仅仅是一个科技概念。从根本上说,它是一个人类学概念,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技术人类学概念。它是在人类学这棵根深叶茂的五百年古树上,从四十年前分蘖的技术人类学新枝上,刚刚绽放的一棵嫩芽。如今,方兴未艾的技术人类学已有与源远流长的体质人类学、枝繁叶茂的文化人类学鼎足而三之势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文化人类学的范畴。而在技术人类学形成之前,技术概念同样也归属于文化人类学范畴,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与元宇宙本来就沾亲带故。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文化基因,是族群的传承密码,是证明“我们是谁?”追踪“我们从哪里来?”预测“我们将向哪里去?”这三大终极问题的重要依据,也是体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关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征”这一论断的重要证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大类别:民间(口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民间生产与生活知识和技能、民间仪式与节庆,以及其物质载体和空间,既是现实世界里的宝贵遗产,也应该成为元宇宙中人类的永恒财富。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宇宙,将是残缺不全的、无根无源的、僵化停滞的、单调乏味的。

元宇宙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应积极融入元宇宙。元宇宙所依托的当代科技手段,极大地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播、传承、创新,能够为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全新的解决思路和具体路径。数字化、资源共享、应用场景创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元宇宙的几个关键词,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元宇宙化”的三个步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研究者、管理者、爱好者都应该责无旁贷地参与到构建元宇宙中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必将在融入元宇宙中更好地实现自身的永恒价值。

猜你喜欢

人类学文化遗产宇宙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逸入”与“生成”——音乐人类学表演研究的“交互”路径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宇宙第一群
Tough Nut to Crack
这宇宙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人类学视野中的云南旅游史①——兼论茶马古道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