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宁片对痰瘀阻络型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2022-07-22李大锋赵权涛吴芳芳赵金龙
李大锋 赵权涛 吴芳芳 赵金龙
平湖市中医院 浙江平湖 314200
本文通过观察冠心宁片在痰瘀阻络型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探讨其对痰瘀阻络型高血压患者血压、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2019 年9 月~2021 年5月我院痰瘀阻络型高血压患者60例,高血压病程1~30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82.8±8.8 岁。对照组30 例中男13 例,女17 例;平均年龄82.2±10.2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予标准的西医降压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宁片,1 次4 片,1 日3次口服。不用其他活血化瘀中药及中成药。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s,mmHg)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s,mmHg)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舒张压83.4±6.4*66.3±5.7#*83.5±6.0 70.0±5.8*组别观察组例数30对照组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收缩压164.3±6.9*133.9±6.3#*162.3±6.4 142.1±6.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血浆黏度3.31±0.53*0.95±0.35#*3.33±0.14 2.95±0.39组别观察组例数30对照组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4.62±0.64*3.38±0.53#*4.59±0.71 4.59±0.55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低密度脂蛋白2.46±0.69*1.88±0.44#*2.47±0.66 2.31±0.29组别观察组例数30对照组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总胆固醇4.31±0.74*3.74±1.25#*4.37±0.73 4.02±0.23
3 体会
高血压临床证型以痰瘀阻络证居多,笔者前期对200 例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的研究也证实了该证型的特点[1],痰瘀阻络型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明显升高,以胆固醇升高最为明显,痰湿为实邪,湿性较重,易伤阳,肾阳亏虚,肾的气化失司,则体内的代谢产物运化、输布障碍,可导致痰浊内停,血脂紊乱,故痰浊为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共同病理因素,痰瘀日久必脉络阻塞,引起血行瘀阻,从而引起高血压。
现代研究显示,痰瘀与血流变、血浆黏度、血脂水平均相关,血浆黏度的特点是不随着切变率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常数,是影响全血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浆或血清之所以具有比水大得多的黏度,主要原因在于血浆或血清中含有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等高分子化合物,其中血脂对血黏度的影响最大。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形成中医学中的“血瘀”理论。因此,许多学者从中医“血瘀”理论和活血化瘀治法的作用机理出发,探索活血化瘀中药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服用冠心宁后患者血红细胞聚集指数下降,血黏度降低,能显著降低痰瘀阻络型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缓解这些因素后,患者血压水平得到控制,这提示我们在临床高血压治疗过程中,辅助活血化瘀通络治疗更为合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