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效果及手术入路探讨

2022-07-20胡继红姜永能潘文秋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桡动脉入路栓塞

张 淮, 赵 卫, 胡继红, 姜永能, 罗 罡, 潘文秋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0%[1]。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rostatic arterial embolization,PAE)具有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等特点,尤其是对有基础疾病如心脏和肺功能障碍且手术耐受性差的老年BPH 患者具有独特优势[2-4]。 目前报道绝大多数PAE 术是经股动脉途径实施[5],但行同侧前列腺动脉(prostatic artery,PA)超选栓塞时需导管成襻,加大了手术操作难度,术后患者需卧床制动,舒适度降低。 有学者报道经桡动脉途径行PAE 术,可避免术后长期卧床带来的焦虑、排便困难、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但操作路径长,身形较长患者存在导管无法到达靶血管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应用[6]。 本研究评估PAE 术治疗BPH 远期效果, 同时观察肱动脉入路行PAE 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4 年12 月至2018 年7 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BPH 并接受PAE 术治疗的11 例患者临床资料。 患者年龄58~85 岁,平均(74.90±8.50)岁,既往均有不同程度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下尿路症状,部分患者长期口服抗前列腺增生药。5 例为急性尿潴留,6 例伴有高血压,3 例伴有肺气肿,1 例罹患老年性痴呆。 术前MRI 检测前列腺容积(prostate volume,PV)为(93.36±32.51) mL,超声 检测残余尿(residual urine,RU)为(147.62±131.37)mL,尿动力学检测最大尿流率(Qmax)为(6.12±2.51) mL。 所有患者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1.2 介入治疗方法

术前留置一Foley 导尿管,并将对比剂和0.9%氯化钠溶液混合液按3∶7 比例注入球囊[7]。 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 股动脉入路选择右侧股动脉,肱动脉入路选择左侧肱动脉(左上臂外展约60°);常规消毒铺巾,采用Seldinger 技术穿刺动脉并置入5 F动脉鞘, 行腹主动脉插管造影明确盆腔血管走行,股动脉入路换入5 F Cobra 导引导管(美国Cook 公司),肱动脉入路换入125 cm 5 F MPA 导管(美国Cordis 公司)分别行双侧髂内动脉造影(同侧斜位35°,头位10°,压力500 Pa,对比剂总量20~25 mL,速率5 mL/s,延迟注射时间至6 s);确定目标动脉开口后,同轴导管法将2.6 F Stride 微导管(日本Asahi公司)超选插管至目标区域并造影确认;根据PA 有无重要吻合制定栓塞策略,前列腺外吻合支血管预先用明胶海绵作栓塞保护;DSA 监视下, 低压流控法缓慢注入混合有对比剂的粒径100~300 μm 三丙烯明胶微球(Embosphere,美国Merit Medical Systems公司),造影证实前列腺毛细血管床完全闭塞,前列腺实质无染色后方可退管。同理完成对侧PA 栓塞。

1.3 术后处理

术后股动脉入路患者需卧床24 h,肱动脉入路患者左上肢制动6 h。 术后给予水化、预防感染3~5 d。 术后1 周左右拔除导尿管,拔管失败者每隔1周再次尝试拔除。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估

术后第36 个月开始随访, 每间隔12 个月1次,最长随访至60 个月。 定期复查前列腺MRI、超声及尿动力学检查, 并记录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PV、Qmax、RU,观察比较手术前后各指标变化。手术技术成功:至少完成一侧PA 栓塞,栓塞后造影前列腺染色消失。临床治疗成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IPSS 至少降低25%或绝对值<18)和生活质量提高(QOL 评分至少降低1 或绝对值≤3),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治疗失败:IPSS≥20、QOL 评分≥4、Qmax≤3 mL/s, 术后未能成功拔除导尿管[8-9]。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 表示,用配对样本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1 例患者中股动脉入路8 例, 肱动脉入路3例,均成功完成PAE 术。 术后随访36 个月,临床成功8/10 例(图1)。2 例临床治疗失败,患者放弃再次介入治疗,其中1 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症状缓解,1 例继续服用抗前列腺增生药物保守治疗。3 例肱动脉入路患者均完成双侧PA 栓塞, 术后症状明显改善2 例,缓解1 例。

图1 PAE 术治疗BPH 前后影像

术后有2 例会阴区疼痛,给予止痛对症处理后缓解;6 例发热,体温均未超过39℃,给予物理降温后缓解;1 例PA 与阴茎海绵体动脉共干,异位栓塞造成龟头缺血,经活血化瘀对症处理后好转;1 例在操作导引导管时右髂内动脉起始处斑块脱落,形成夹层动脉瘤, 立即终止手术观察未见夹层扩大,肢体远端血供正常,术后随访未见异常。

术后36、48、60 个月分别有10 例、10 例、7 例获随访,各时点患者IPSS、QOL 评分、PV、Qmax、RU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PAE 术后随访各时点各项指标变化 (±s)

表1 PAE 术后随访各时点各项指标变化 (±s)

时点 IPSS QOL 评分 PV(mL) Qmax(mL/s) RU(mL)术前(n=11) 28.09±3.42 5.54±0.52 93.36±32.51 6.12±2.51 147.62±131.37术后36 个月(n=10) 10.10±5.82 2.10±1.37 60.90±14.93 12.59±3.07 32.00±26.95术后48 个月(n=10) 13.60±5.62 2.30±1.16 65.40±15.38 11.98±3.22 29.10±23.59术后60 个月(n=7) 11.86±3.98 1.86±1.35 66.29±14.92 11.04±3.44 28.14±29.14 F 值 31.045 12.851 14.586 11.862 16.016 P 值 <0.01 0.031 0.04 0.005 0.006

3 讨论

国内外文献对PAE 术后疗效评价多以近中期观察为主。 有学者对1 000 例接受PAE 治疗患者进行近期(12 个月)、中期(12~36 个月)、远期(36 个月以上)临床成功率观察,结果显示临床成功率分别为89%、82.2%、79.1%[10]。本组随访患者远期临床成功8 例,与既往报道相近。

PA 纤细,起源多变,且吻合多,手术难度较大。Wang 等[11]通过DSA 和C 形臂锥体束CT 分析PA起源和吻合,为PAE 手术寻找PA、辨别吻合提供了依据。 Anract 等[12]根据PA 分布方式和前列腺外存在吻合口,将其分为A、B、C、D、E 等5 型,D、E 型代表前列腺外吻合,D 型为侧支与阴茎海绵体动脉间吻合,E 型为与同侧直肠中动脉吻合。手术过程中如发现D、E 型前列腺外吻合,应采用线圈或可吸收明胶进行保护,提高手术安全性。 栓塞应集中于引起尿路梗阻的前列腺中央区域[4]。 寻找PA 开口时髂内动脉造影压力要高(500 Pa),碘对比剂流率要足(5 mL/s),且延迟注射时间(6 s),必要时行髂内动脉3D-DSA。

虽然完成一侧PA 栓塞也认定为PAE 手术成功,但两侧PA 间存在丰富的吻合支行PAE 术时应尽量超选栓塞,以提高疗效。 本组11 例中双侧栓塞7 例。 股动脉入路行PA 栓塞时, 常规应用Cobra 导管,但老年患者血管迂曲,同侧插管较困难。本组1 例Cobra 导管插管造影中导致右髂内动脉起始处夹层,致使PA 栓塞失败。 为提高PAE 技术成功率,有学者推荐子宫动脉导管行插管造影,对于寻找同侧PA 开口具有优势[13]。 有学者对比分析桡动脉与股动脉入路PAE,血管迂曲的高龄患者中桡动脉入路与股动脉入路相比有明显优势,可一定程度上缩短手术和透视时间,但受限于桡动脉直径,直径<2 mm 被认为是禁忌;与桡动脉入路相比,肱动脉直径较桡动脉粗,可降低血管痉挛闭塞上肢缺血风险;肱动脉入路可缩短手术路径,尤其对身形较长患者更具优势[14]。 右侧肱动脉入路需经过主动脉弓和头臂干,可引起导管扭控力下降,增加操作难度,操作过程中有引起右颈总动脉和椎动脉损伤风险。 基于以上考虑, 本组患者中有3 例接受左侧肱动脉入路。经肱动脉穿刺主要并发症包括:①穿刺部位血肿及假性动脉瘤形成;②神经损伤;③动脉、静脉血栓形成。 其中正中神经损伤是严重并发症,可引起手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15]。 为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本研究认为应选择合适的穿刺位置,避免穿刺位置过高,避免反复穿刺和侧壁穿刺;穿刺成功后推送导管过程需十分小心,应在透视下经导丝导引导管缓慢送入,遇阻力不可强行推送,需调整导丝和导管方向; 手术结束拔除导管鞘后应准确充分压迫,未见渗血后方可包扎,采用弹力绷带适度包扎并加强术后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本组3 例左侧肱动脉入路患者均成功完成双侧PAE。

PAE 相关并发症[16]:①轻度并发症如血精、血尿、膀胱前列腺炎、会阴区疼痛等,多为自限性;②导管、导丝断裂,血管穿孔,血管内夹层等;③最严重并发症如异位栓塞所引起的膀胱、直肠、阴茎等器官组织缺血,但发生率极低。本组有1 例发生与介入操作相关并发症,导致右髂内动脉起始处夹层,术中立即停止操作,观察夹层未进一步扩大,后续随访下肢动脉血供未见异常;1 例异位栓塞与PA 共干的阴茎海绵体动脉,导致龟头缺血,经活血化瘀对症治疗后好转,未产生严重后果。

综上,PAE 治疗BPH 远期效果确切,肱动脉入路行PAE 术安全可行,有助于栓塞双侧PA,术后患者更加方便舒适, 减少了卧床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更易被患者接受。 但本组患者样本量较小,需扩大样本量行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术中如何选用导管导丝进行配合也值得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桡动脉入路栓塞
内侧与外侧入路TLIP阻滞联合PCIA在腰椎微创TLIF术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年龄段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改良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 B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Convey指引导管联合球囊跟踪辅助技术通过异常桡动脉路径的应用体验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不同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正中入路手术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壮族人群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性研究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外周血管有哪些并发症该怎么处理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