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小学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
2022-07-19秦小龙
秦小龙
摘 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初衷是为了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为学生枯燥的学校生活增添乐趣,同时还能够起到强健体魄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探究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性
1小学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现存问题
1.1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小学将自己的教学重点放在了文化知识的学习中,教学内容繁多,而教学时间相对较少,老师和学生都会忽略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出现占用大课间时间的情况。这样下去会不断压缩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1.2模式单一枯燥
大课间一般被安排用来进行统一的课间操展示,这是几十年来我国中小学的传统活动形式,然而这样的传统活动由于形式过于固定,内容过于枯燥,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于课间操大多抱着敷衍的心态,做操动作不标准的现象常有,这样的状况无法达到课间活动的目的,得不到质量保证。
1.3过于形式主义
大多数班主任对于课间操的重视程度远不如文化课,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课间活动监督不严格,使课间活动变成了形式主义,完全无法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
2提高小学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性的对策分析
2.1提升教师的组织能力与创新意识
对于小学阶段而言,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在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时,相关专业教师的组织能力以及编创能力都将直接影响活动的质量和趣味性。为了提升参与率,学校应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提升其组织能力和创新意识,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2.2提升重视程度增加经费投入
很多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单一,其主要原因就是学校缺乏对于相关锻炼器械的经费投入,导致教学内容单一,无法挖掘新的体育锻炼项目。因此,学校应该提升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同时增加相关器械的经费投入,支持学生开展不一样的活动。
2.3合理利用室内空间提高可行性
室外进行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往往会受到天气原因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该对室内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应用,提高体育活动的可行性。
2.4培养小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
学生作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参与主体,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能够提高其锻炼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宣传体育锻炼的益处,以终身锻炼作为主题举行主题活动,让学生明白锻炼的好处,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课间体育活动中去。
3将大课间应用于团体操的实践路径
3.1将课间操的创编方式发挥至团体操中的策略
3.1.1确定创编的要求
课间操在进行编创之前首先需要确定主题和要求,团体操的编创也是同样的,需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编创操舞,制定总体方案是团体操编创的第一步。团体操的主题与创作方针应该紧跟时代的潮流,符合教育的要求,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考虑学校的整体风格和特色进行构思和动作设计。在进行方案编创时应该确定的包括团体操的整体风格、动作设计、音乐选择以及时长控制等几个方面,同时充分考虑团体操主体的身体情况以及特征,增强方案的适用性。
3.1.2动作队形的设计
课间操的动作设计更重视腰、头以及四肢的摆动以及屈伸、踏步等操步动作,这些动作如果训练到位能够很好地缓解身体久坐的僵硬感觉,同时还能够保护身体关节,增强身体素质,课间操的队形比较单一,设计一般为男女分开的多路横、纵队式,没有太多的队形变化,但是对于团体操来说不管是动作设计还是队形变化都是比较有层次性、设计性、整体性。团体操在进行队形设计时应该在借鉴课间操队形的同时增加一些难点,男女横队队形从一变二,改为二变四变六变八等基本队形变化,在纵路队形的基础上增加位置的流动变化。团体操在进行动作创编和设计可以在延续课间操的基本动作节拍上适当改变,在延续传统的两拍、四拍一动,可以适当改为一拍一动或者一拍两动,这样音乐节奏搭配更加欢快,培养小学生的协调性。
3.1.4初步试跳及完善
经过方案设计与分阶段训练后就应该进行整套操舞的整合和完善。对于课间操的后期完善来说,一般只需要加入节拍,再配合音乐进行串联就能够完成。但是对于团体操来说,试跳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尤其是动作的连贯与音乐的配合方面,其节奏感要比课间操难一些。此时就要求教师进行耐心的检查,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规范,音乐与动作是否协调一致,动作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身体特点,运动的强度是否合适,最终在多方面进行完善。
3.2将大课间的创新方法运用于团体操中的策略
3.2.1团体操内容的创新
与大课间操一样,团体操也需要重视其内容的创新。大课间操的传统内容基本上就是广播体操,尽管多年来广播体操也在不断更新,但依然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化,小学生对于新颖的事物更加感兴趣,因此无论是课间操还是团体操都一定要对其内容进行不断地创新,才能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对于操舞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锻炼的意识。
3.2.2团体操形式的创新
课间操是我国中小学的传统课间形式,经过多年的践行后现已脱离时代的发展,因此必须在形式上进行创新才能达到原本的教育目的。在进行课间操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群体的年龄特点,给不同的年级设计不同的操舞,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组织更具趣味性的游戏,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和兴趣。而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则可以设计更多锻炼柔韧性和协调性的动作,改善学生的形体。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些运动强度较大、难度提升的动作,锻炼其身体素质。团体操的形式创新也是一样的,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应该设计不用的操舞,使锻炼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4结语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改革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其终身锻炼的意识,各小学应该积极提升探究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性的措施,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創新、意识创新等方式将课间操的编创方式借鉴运用于团体操的创作中,就能够提高团体操的艺术性和适用性。
参考文献
[1]赵霞.提升小学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性的对策及思路[J].家长,2020,(25):60-61.
[2]余艺.提升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性的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20.
[3]徐卫祥.如何提升小学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2017,(17):48.
[4]张建宇.浅析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7,(0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