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体验的“五感”乐园
2022-07-19吴小琴沈英杰
吴小琴 沈英杰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是幼儿接受外界信息最直接的方式,能够促进幼儿大脑思维的整合,从而增强幼儿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我园的环创工作从普通幼儿和特需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幼儿“五感”的感知性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园本资源,试图将感知体验与互动学习作为主要切入点,融环境于生活、学习、游戏之中,围绕“五感”引导幼儿在创美的环境中得到个性化发展。
一、目之所及皆美好,所处之处皆温暖——视觉
我园建筑外观的装饰图案独特、有趣,以不同线条的呈现,激发幼儿的造型想象力。内部设计多采用曲线空间给人以柔美与温和的感受。将弧线元素加入设计中,打造出空间的流线感,既打破了传统的直线条的活动空间带来的枯燥乏味,还避免了直线的边角容易给幼儿造成的伤害。
建筑内部楼道的设计遵循了幼儿色彩心理学的原理,选取柔和的绿色系色彩。绿色是介于冷暖中间的色调,给人和睦、宁静的感觉,与浅白配合,能够营造出优雅、舒适的氛围。我们试图让幼儿园的环境如同家里生活的环境一样温馨与安全,这样幼儿更容易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而且柔和的色彩还能够安抚特需幼儿的情绪,使其以平静的状态投入到幼儿园生活中。
我们在楼梯走廊处布置了艺术墙面,利用不同造型和色彩的搭配,创设出凹凸有致的视觉效果,既能帮助幼儿认知图像,还能使其获得视觉感知和空间感知,同时提升其审美能力。
二、有聲之处见礼遇,无声之处显关怀——听觉
美好的幼儿园环境要具备教育价值,更要满足幼儿的实际需要,应支持幼儿多样互动,提供幼儿实际操作和主动探究的场地。我园多元的幼儿类型要求教师考虑多元的环境创设,例如“跟你说点悄悄话”是专门为有听力障碍的幼儿设计的放声筒,它能让声音变得清晰、动听。通过传声游戏,幼儿在沟通、交流中调动多感官的参与体验。在游戏互动过程中,幼儿通常能够发现问题、自发讨论,最终自主解决问题。这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还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我园利用墙面布置的音乐感官材料和玩具能够调动幼儿身体各器官,全方位地激发幼儿兴趣,同时为特需幼儿带来丰富的视觉、听觉体验,减缓幼儿焦虑不安的情绪、削弱不适应行为,从而提升注意力。另外,我园精选优美悦耳的音乐旋律作为幼儿午餐、盥洗等时间提示音,贯穿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普通幼儿通过音乐,可以提升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发音的准确性,以及增加词汇量。特需幼儿还可以借此增强听辨的能力,发展语言能力。
三、所触之处需用心,细节之处最动人——触觉
触觉是幼儿认识和感知外界事物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可以通过手或身体的接触直接认识和感受到周围物体的质感,如软、硬、粗糙、平滑、干、湿等。我园教师经常与幼儿一起搜集生活中常见的不同材质的材料,如麻绳、绒布、木块、纽扣等,共同探讨综合材料创作的方法,并将作品展示在走廊墙洞上。幼儿在创作过程中,触摸并感受不同的材料,在接受不同触觉刺激的同时,获得感知能力的发展。
例如幼儿喜欢玩沙子,我园就为幼儿提供了沙水游戏的活动场地。幼儿在玩沙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尝试和探索,感受沙土的特性,从而锻炼手的协调性,促进手部肌肉的发展,并且有机会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例如知道沙子有流动性,干沙中加了水变湿后可以堆造型等。沙子从指缝中流动,还可以带给幼儿特殊的感受,使其获得疗愈、体验快乐。
四、浅收静尝真生活,乐园种植享童趣——味觉
现代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幼儿园应该布置一个科学环境,尽可能地引导孩子去种植各种植物,包括花卉、菜蔬,引导孩子布置庭院,做一些诸如浇水、除草等工作。我园“小小农夫生态园”的环境创设给孩子们提供了一片天然的植物园环境。青菜、萝卜、茄子、番薯……通过参与种植和管理这些植物,幼儿对植物有了更多的认知,了解了植物的外形特征、生长周期、生长需求,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等。通过写生、记手账等方法,养成了对生活勤于观察,乐于记录的好习惯。等到丰收的时候,小农夫们自己采摘蔬菜,在生活情境室里把蔬菜洗一洗、切一切,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放到锅里煮一煮。香喷喷的味道飘满整个教室,最后和同伴一起尝一尝,大家都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在整个过程中,幼儿在感知、探究、体验中丰富经验、拓宽视野。
五、逐气寻香共嬉戏,相融相生显童心——嗅觉
嗅觉对刺激幼儿的“五感”发育能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我园在幼儿园室外的环境创设中,引入了梅花、桂花等植物,让幼儿通过气味去寻找味道的来源,以触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我园还开展了以花草喷绘为主题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花香之中涂鸦、写生,亲身感受与体验自然之美,从而增强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综上所述,“五感”体验的环境抓住了幼儿感官的发育特点,重视在幼儿体验中促进他们的心理与生理的发展,还减少了特需幼儿行为问题的发生,使所有幼儿都能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