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与孩子谈“钱”到通过绘本做家庭美育

2022-07-19

幼儿美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童书美育绘本

编者按:我们生活在商业社会,“钱”是每天都会接触的东西,如何与孩子谈“钱”,绘本阅读对儿童美育为何重要?本期特访《财富是什么》原创绘本创作者敖德老师,为大家揭晓答案。

《幼》:作为著名的童书出版人,您对童书出版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是什么机缘促使您决定创作绘本故事的?

敖:在娱乐圈流行一句话:“演而优则导。”我就借用一下:“编而优则写。”开个玩笑。其实我从小就喜欢写作,做了近二十年的出版工作,读过的好作品太多了,于是手痒,自己就尝试着写了一些绘本故事。其实最主要的是,我对童年经历还没忘,对跟儿子童年时的共处时光也都还记得,我把这些日常的琐碎都写成了故事,并邀请荷兰的著名画家作为绘本插画作者,一起创作了一系列绘本,《财富是什么》就是其中的一本。

我儿子从小就是一个“问题儿童”,每天总是不停地问为什么。我觉得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当孩子问问题的时候,也是考验父母育儿水平的关键时刻。家长的每一个回答,是否能够让孩子满意,并且刺激、鼓励他继续问下去,需要家长的耐心,更需要家长的智慧。家长怎么做好孩子的领路人?在我眼里并不是给他买学区房,送他上各种补习班,而是孩子童年的每一段时光,你都在场吗?所以,我认为高质量的陪伴,才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最需要做的事情。家庭教育的秘密,其实就藏在父母与孩子的日常对话里,藏在柴米油盐中,这也是我选择与孩子谈“钱”作为这本绘本创作主题的原因之一。

《幼》:那么,为何您选择外籍插图作者与您进行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与读者分享?

敖:从绘本出版历史的角度,中国是落后于西方很多年的,我们想迅速追上他们,合作是一条捷径。从容量看,一本绘本虽然只有三十几页,但怎么用图画讲好故事,我们还需积累足够的经验。另外,或许因为我们含蓄的文化传统,我们成人身上往往缺乏幽默感与孩童般的纯真,而为低龄儿童创作绘本是需要童真的思维逻辑的。所以,当我从出版人身份切换为创作者身份时,选择了与外籍画家合作,也借此机会深入了解和学习他们对绘本语言的运用技巧。

至于合作的趣事,就是我通过这次合作,更能精确判断什么类型的插画师会喜欢什么类型的文字故事了。插画师与绘本文字作者之间的互相选择有些像谈恋爱,在未进行交流之前,就能凭直觉判断彼此之间是否能够“来电”。此外,作为出版人,我的团队跟美国、丹麦、荷兰、波兰、俄罗斯、日本等国家都有长期固定合作的插画艺术家,这也为我筛选出合适的合作对象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幼》:作为绘本创作者和资深童书编辑,您如何看待好繪本的图文关系?

敖:绘本的图文关系,很多专家都有过详细的阐述,比如松居直、彭懿、朱自强老师等,我就不在此卖弄了。其实绘本对于孩子而言,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好的文字故事能满足他们对世界的好奇,以及他们这个年龄段所有的心理需求,而好的画面能够为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更能弥补我们成人在儿童美育教育工作方面的缺失,而这恰恰是很多家长至今没有充分认识到的。

《幼》:您对家长通过绘本阅读进行儿童家庭美育有什么建议?

敖:一本两本绘本的阅读,真的不一定能对孩子起到什么关键性作用。但我知道,有故事滋养的孩子和没有故事滋养的孩子,会有巨大的不同。而这个“不同”,也许会在未来很多年后才显现。如果让我给家长们在阅读上提点建议,首先是挑选真正的好绘本给孩子。所谓“好”的绘本,一定是好的文字故事与好的画面二者缺一不可的,它们并不彼此分离,也不彼此拼凑,而是呈现出水乳交融的互动关系。其次,在绘本阅读时,家长不能光注意文字故事,直接忽略画面,或者重文字轻画面。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绘本阅读需要天天进行。家长需要每天给孩子讲故事,用心讲,坚持讲。每个人的童年只有一次,过去了就不可能重来!只有我们陪伴孩子走过丰盈的童年时光,才能换来孩子独立成人后丰富的人生。

猜你喜欢

童书美育绘本
唐代住宅什么样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我最喜爱的童书”五周岁了!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绘本
绘本
绘本
童书与童年
女儿陪我看童书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