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议题式活动课堂实践路径
2022-07-19蒋煜平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教学也在不断地摸索和改进,在学科中渗入核心素养知识是现在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而政治课程内蕴含有丰富的德育元素,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课堂上开展议题式教学活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将德育知识与教材内容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更利于助力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助力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高优质人才。本文结合实际,对如何更好地将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进行了探究和分析,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政治教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教学;核心素养;政治课程;议题式教学;探究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不断发展,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改革也随之提上日程。然而,许多政治教师依然传承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目标很难高效实现和完成。因此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对新时代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需要他们不断改进教学理念,充分挖掘教材里面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利用高科技教学设备,大胆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在政治课堂上开展议题式教学,便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利于帮助老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水平,还利于激发学生们参与课程的积极主动性,助力他们思维的开发和境界的提升。
一、议题式教学的概念和现实意义
所谓议题式教学,指的是教师要结合教学标准、素材内容和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与规律,从教材内容和学生们的认知水平上设定恰当的议题内容,教学过程中以议题为课堂主题进行搜集信息、探究讨论问题和归纳总结的教学形式[1]。开展议题教学,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来设置恰当议题,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给学生们营造出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燃起他们主动加入学习的激情。因此,教师要进行议题式教学,议论的话题一定要有探究性,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通过合作进一步开阔自己的知识面,从而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还能够以结构化的知识内容为依据,促进学生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从而获得更深刻的亲身体验。议题式教学主要是构建式主义理论。他认为主客体能够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停地进行有效构建,还能帮助学生不断地提高认知。而传统的政治教学则不具备这样的特征,主要是比较孤立、零碎式的知识传授,教学的整体性不是很强,学生也无法真正掌握比较系统的知识。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议题式教学则比较开放,而且更具有创造性,形式也比较丰富多样,比如有实证式议题、辩论式议题、社会实践性议题等,教学方式也非常灵活多样。因为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政治所占高考分值比例不是很大,导致教师比较注重浅表知识和理论的传授,往往会忽略政治课程背后深刻的社会价值,很少让学生有直接面对社会问题和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其实政治课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将议题式教学融入到高中政治的教学中,就能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参与的机会,方能真正发挥他们学习主体的作用,从而推进政治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提升。
二、议题的设计原则
教学设计的议题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情况。在进行议题设计时,设计的主题必须是围绕思想政治活动类型的课程内容实施,并且以提升学生们的核心素养为重要目标。在这个总原则的指导下,议题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思想性原则
政治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对育人目标朝哪个方向设定起了很大的决定作用,因此,教师在议题进行设定时应在方向上做好把控,同时还要多关注目标的衔接和转化。依据核心素养所需求的形式来设定课程的目标,然后再将课程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接着再依据教学目标进行议题的设定,进而依据议题的设置,再将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和教学任务配上合适的评价,最后通过课堂的教学形式和评价的进展,最终帮学生提升他们学科的核心素养。比如:在“市场配置资源与国家宏观调控”这节课程上,可以让学生们针对旅游期间,人们不爱护公共设施和随手丢垃圾的社会现象进行探讨,这属不属于社会资源的破坏行为?引导学生们懂得“保护国家公共财物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社会价值。生活即教育,就体现在我们点点滴滴的言行举止中,促使学生在思想认知上有所改变。议题的设置要坚持往正向上引导,还要避免有价值和理念冲突的议题渗入到课堂上。切记慎用宣扬社会不好的反面案例,以免对学生们进行误导。
(二)生活性原则
一切教育资源都是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将回归于生活。教师在设定议题时,应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们的真实生活状况,这样更能在感情上引起他们的共鸣,让他们更能有感而发,对课程也会更加充满兴趣,也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更利于发挥他们教学主体的积极主观能动性,最终开发他们的思维和提升他们的学习力[2]。比如:在进行“市场资源配置”的课程中,教师可以以学生们平日里比较熟悉的餐厅为现实教材,根据实际情况大概可以设计三个议题:一、为什么高一、高二、高三三个阶段的学生下课时间不同,相互之间都要固定的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将现实生活与教材里的资源配置联系到一起,感知“桌椅、饭菜、服务资源的有限性”和“供不应求的”现实矛盾。二、比如学校分别设有一楼二楼两个餐厅,平时你比较喜欢去哪个餐廳吃饭,为什么?三、假如学校对我们每个阶段的学生进行了规章约束,一些班级固定在一楼就餐,另外一部分人员在二楼就餐,你觉得大家对这个规定会做出如何的反映,你又有何感想?运用与我们生活非常贴近的议题,推动学生们进行探讨交流,借此机会将所学基础内容与我们的生活连接到一起,通俗易懂,让学生们觉得学习政治原来离我们的生活这么近,更能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也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综合性原则
政治这门学科,本身就蕴含着哲学、经济学、政治和法学等学科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在设计思想政治议题时应该坚持综合性的原则,议题作为教学的重要核心内容,可以引导学生们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多层次地进行讨论,不要太有局限,而是应该相对比较开放的一种形式。比如:以“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和中美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彼此都要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都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政治生活上,也能感受到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大因素,我们国家的利益和主权是绝对不容侵犯的。从生活和哲学的角度上讲,任何事物之间都既相对又相互统一的。从文化生活中来看,又反映和突出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彼此间的冲突关系。
三、高中政治议题式活动课堂实践路径
(一)从生活情境出发,打造议题式探究氛围
政治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含有经济民生问题,还有哲学政治问题,以及法律制度等内容,让学生们汲取这些知识,利于帮助他们形成公正客观的三观[3]。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充分挖掘教学素材,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们努力营造出好的教学氛围,以激起他们主动参与政治课程学习的热情,方能更好地将议题与教学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为提高学生们的核心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课程,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的内容,目的是引导学生们能够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理念,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开阔他们的视野和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让他们从自我开始做起,学会关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民生环保问题,让他们树立关心社会的长远发展和保护地球母亲的绿色消费观念,最终助力他们成为一名适度消费、避免盲目跟风和传承俭以养德的理性消费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展示学校的小卖部,以及超市、商店的图片给学生们观看,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几个问题:1.在学校期间,思考自己平时在购买物品时,哪些物品是必须的?哪些是不需要而因为自己喜欢才买的?哪些是自己盲目跟风之后买的?2.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自己和家人一起去逛超市,哪些是家里所需要买的?哪些是不在计划中却因为其他缘故而买的?哪些是因为看到搞活动或者是因为随波逐流而购买的?通过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们进行分享交流,并结合本文的课程内容让大家进行思考,哪些是合理的消费,哪些是不合理的消费,以及哪些是一种严重的浪费。自古以来勤俭节约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惜衣惜食就是在惜福。还有我们这个地球上的资源并非是源源不断的,而是非常有限的,有些是可再利用的,而有些是不可再利用的。古人亦云“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引导和帮助学生做一个会合理使用自己的财产和打理自己生活的一个人。
(二)营造虚拟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除了课堂上给学生们传授教材里面的基础内容以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把这个时代社会上比较贴近生活的议题给学生们创设新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们探索求知的欲望和热情。启发学生们以公民的角度去参与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当学生们参与和思考的过程,既是对他们思维的开发,也是对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提升[4]。因此,教师可以设置时政和虚拟两大空间,给学生们提供不同体验的机会,积累更多的丰富的学习经验,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技能的一种提升。
比如:“用对立统一的关系看问题”这节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是帮助学生们深刻理解矛盾分析法的深刻寓意,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问题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这样利于帮助学生提升运用辩证方法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一: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在值班期间,发现袋鼠竟然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他们开会展开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太低。于是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了。接着他们又决定将高度加高到30米,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了。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这则故事看起来像个笑话,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学生给出答案:要善于抓主要矛盾论。问题的真正原因没有找到,做再多的努力都是枉然。
案例二:常言说:“是药三分毒”既然药是具有危害性的,那么,为什么生病了还要吃药?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从这个问题中能受到什么样的启示?
“是药三分毒,剩下的十分是疗效”在这一问题中,主要的矛盾存在于疗效和副作用这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疗效是主要的矛盾点,在矛盾中占有支配的地位,起到的是主导的作用,副作用表现的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因此吃药的疗效远远大于其副作用带来的危害,因此,生病了还是需要吃药来缓解。
结束语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人生成长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黄金阶段,虽然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和社会经验,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浅薄不够成熟,而政治课程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会严重阻碍学生综合全面的成长和发展,因此议题式教学形式的出現,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对推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高中政治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认知,充分挖掘教学素材里面的德育内容和资源,将以议题式教学和政治教学课程融合到一起,为学生们营造活泼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以助力他们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切实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家如.高中政治议题式“活动课堂”路径探寻[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9(9):17-21.
[2]侯俊秀,刘晓天.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9(41):3,115.
[3]刘华.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以“垃圾围城”为例[J].名师在线,2020(9):35-36.
[4]葛惠玲.高中政治实施议题式教学的方法研究以喻代议形象说理[J].名师在线,2020(3).
作者简介:蒋煜平(1982— ),女,汉族,江苏张家港人,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