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7-18周杰

高考·上 2022年3期
关键词:道德素养信息技术

摘 要:教育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和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结合,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更符合现代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此外,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法治制度、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而且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道德与法治;道德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较多的抽象概念和理论知识,单一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转化为有趣、动态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以积极、独立的态度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思考和内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

一、信息技术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性

中学生的思想比较简单,是叛逆期和青年时期的交集,同时也是身体发育和思想成熟的重要时期。心智尚为完全成熟,可塑性大,只是由于他们社会经验不足,了解的法律知识少,法律意识相对淡薄。此外,中学生很叛逆,只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不听别人的意见,再加上我国教育中依然存在注重才智、轻视德育的现象,这使得许多中学生没有道德意识,没有责任感,没有自律能力,不能承受挫折和打击。俗话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这很好地说明了道德与法治的重要作用。学校不仅是一个获取知识的地方,也是教育学生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场所。如果学校只传授知识,只注重学术成就,但是没有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不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那么学校不会培养真正有用的社会人才,并可能对他人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会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在中学就应该重视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教育。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教学技术与学校教学活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现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需要。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处理图形、数据、文本和其他相关信息,将其应用于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建立学生感官与计算机的互动关系。它不仅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助于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如何在中学道德与法治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教育行业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于道德与法治课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兴趣

信息技术的到来使得教育也变得更加开放化和自由化,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与探索空间,采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来开展趣味导学法,以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创设各种情境,将复杂的知识进行简化处理,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快速融入学习氛围,激发其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浓厚兴趣。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道德与法治教育软件,优化课堂教学的形式,丰富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学的内容,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和较全面地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水平。

(二)应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形式

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具有操作简便、形式多样等特点。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多种呈现形式,向学生展示教学的内容,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之中,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对法律法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先使用多媒体中的视频播放功能,对网上熟知的案例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之后,教师再应用PPT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本节课案例的基本框架,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

如何培养教师信息技术支持自身专业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学校应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强化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使教师能够轻松使用网络资源来查阅资料,并能对选择的教学资料进行加工、分析并运用。教师学会运用现代工具实现现代化教育,不仅提高了其教学水平,还提高了信息素养。同时,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符合当堂课程的内容;第二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而不是依附多媒体教学。

(四)信息技术实现了道德与法治教育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理论。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寻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并随时随地利用这些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和提升,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因此,道德與法治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将搜索并整理好的教学资料投入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

三、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目前,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迫切需要教师完善和改进。首先,调查研究表明,目前中学德育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仍存在教学方法僵化、信息素养缺乏、学习空间有限等问题。具体来说,中学道德与法治大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和实际学习需求。其次,教师没有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导致课堂形式僵化,与预期的教学效果相差甚远,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部分学生对道德和法治的学习缺乏兴趣,师生课下互动甚少,导致其很少在课后积极学习,这对他们的全面发展非常不利。最后,在一些教学水平较高的地区,智能教育建设早已实施,但部分教师并未形成先进的教学意识。这些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导致学生在道德与法治上缺乏积极性,难以达到教师教学目标[1]。

四、信息技术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高效应用

(一)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导入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通常以理论阐述为主,教师平铺直叙的课堂讲解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没有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就会影响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率。可见,课堂导入虽然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但它对学生的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的直观和方便,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优化课堂讲解。教师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作为课堂导入,例如:“公平正义的价值”,教师可以通过古罗马军队分面包的故事来导入新课,即罗马军队原先分配面包的过程存在不均现象。因此,为了确保公平,罗马人考虑到每个士兵的利益,重新定义了分配规则。教师可以在呈现出故事后,引导学生围绕故事内容思考公平的内涵和各自的要求,引导学生探索新的知识。

(二)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一般来说,教师会在课前设计教学计划,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确定重点和难点,然后围绕重点和难点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说,课堂介绍和探究分享活动是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展开的,引导学生达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也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和直观,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将好的价值观内化成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并深入理解我国的基本制度,以及宪法制度等。例如:在进行“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教学案例视频,并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思考,使其深刻理解自由和平等的真正含义。

(三)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加强巩固与拓展

巩固、实践和拓展是构建系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学科内容的系统建设都要求学生积极开展巩固实践。在传统的巩固练习中,学生就是“死记硬背”,背诵教材重点内容,背诵与重点内容相关的简答题和其他题目,大多数学生为了背诵而背诵,不知其所以然。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以结合网络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从理解的角度巩固其所学知识,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并积极开展课外拓展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公民基本权利”,本节课后拓展练习的主题就是以班级为单位,以“我们的xx权利”为主题,引导学生围绕公民的基本权利开展课堂情境喜剧表演活动。整个表演涉及诸多环节,学生需要收集主题素材,编辑主题内容,通过网络搜索找到相应的内容,并进行小组作业。学生可以在课前使用电子设备记录整个表演过程,然后结合视频进行反复分析和改进。在整个表演活动中,无论是主题材料的搜索、确定,还是表演过程,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将引导学生加强对权利进行深入理解、探索和巩固。

(四)信息技术联合情境表演,增强学生知识理解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本中涉及的很多知识道理,需要通过学生处于真实的情境中才能感悟和理解。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珍视生命”知识内容时,教师可先借助多媒体展示几组数据对比图,包括熬夜、吸烟、喝酒、吃垃圾食品对身体的伤害程度。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视频内容主要是关于饮食和休息不良引起的有害事件,包括长期食用垃圾食品对身体的危害,吸烟者的肺部示意图,长期熬夜的面部状态及行动表现。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直接了解不良饮食和休息对自己健康的危害。为了加强学生珍惜生命的安全意识,教师可以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学生分别扮演“吸烟”“吃垃圾食品”“熬夜”等不良行为,其他学生可以举手参与“不良行为”的体验。也就是说,当学生说他们想熬夜吃垃圾食品时,那些完全符合自己行为角色的学生需要对学生施加“压力”,这种方式将不良行为拟人化,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过程中了解养成正确饮食作息才能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2]。

(五)结合学生个人特征运用信息技术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应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个人特征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师生交往”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添加自己的QQ号,然后根据学生的个人特征、特点、爱好和喜好,在虚拟网络中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摆脱身份之间的拘束,打破固有隔阂与教师进行对话。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六)灵活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动道德与法治知识传播的有效性

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互联网终端出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互联网技术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讲解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微信相关公众号。例如:法律条文、新闻头条、微博内容都涉及到法律知識,甚至学生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学习形式,帮助学生通过多角度、多范围获得更多的知识。

此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这项任务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分阶段进行。因此,在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移动终端提醒学生到哪一个阶段,该学习哪些知识,从而有效地唤醒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实现每个阶段教学目标的提升。

(七)把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和适度性

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后,信息技术已成为实施校园教育更为有效的手段。其可以通过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课程讲解,合理地整合高科技技术,运用多种方法渗透知识,也为校园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但是,很多教师由于在教学中并没有找到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方法,因此存在着过度依赖或片面使用信息技术等教育弊端。例如:课堂上原有的板书环节被信息技术所取代,或者是大部分时间都使用信息技术的方法进行知识的渗透,完全脱离教材和实际,这样的方法也影响了教育效果的提高。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还需要注意合理和适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并充分发挥高新技术的优势,确保教学工作和学生的热情可以提高。例如:在讲解违法犯罪的案例时,用动画来表现犯罪情节,可以帮助学生消化和理解,也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这种教育方法是信息技术支持下最有效的课堂教育形式,也可以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中学道德法治教学的整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的重要举措。此外,在信息化背景下,学校和家庭的电子设备也为信息化学习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因此,教师应加强对课件制作和内容设计的学习和探索,借助课件图片和视频的直观性优化课堂介绍,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加强巩固实践和拓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靳睿琼.信息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优点探析[J].文理导航(上旬),2020(11):81-82.

[2]赵映聪.探究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20(64):117-118.

作者简介:周杰(1983— ),女,汉族,内蒙古赤峰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十一中学,中级,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道德素养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全面提高小学生素养
大学生“媒体素养”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调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思想品德教学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