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议题之笔 承思政之情
2022-07-18马春丽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关于实施“思业融合燎原计划”加强和改进课程思政工作的意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等文件的出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育人价值逐渐成为学校、社会关注的重点。议题式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指导理论,其改变了以往教学架构,将学生的能力、素养作为教学重点,以核心议题作为推动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媒介。基于此,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为研究主题,立足议题式教学的特点,从内容、形式等层面给予转变,提升课堂温度、完善教学架构的同时,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议题式教学;教学现状;实践策略研究
新课标指出,在当今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应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深挖其隐性教学资源,围绕时代主题,加快构建开放型、探究性的思想政治课堂,丰富思想政治教学内涵与形式的同时,给予学生最大限度上的课堂体验。议题式教学作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其改变了原本的“知识讲授+知识练习”的教学架构,将核心素养作为工作重点,设计多个有效论题(即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交流,完善自身知识架构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其他教师日后教学提供借鉴。
一、议题式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新课标强调,思想政治教学应当围绕议题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其中包括要提示学生使用相关的方法与资料、思考相关的问题、探究相关的观点与策略,然后引导学生解释和表达[1]。在此基础上,议题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客观来讲,议题式教学又被称为议题中心教学,该种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某一核心内容为主题,通过引入多个分论点引导学生剖析问题,这种情况下能够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此外,议题式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内容的重组,对高效课堂的打造也有重要作用。议题式教学模式有以下多个特征:
(一)突出实践性
议题式教学的设计要突出实践性原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将重心放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可引入多个开放性议题,如聚焦中国梦,让学生探讨如何实现中国梦?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围绕已有的研究成果不断总结研究经验,独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游刃有余地解决实际问题。议题的设计要为学生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开展高效的学习活动。
(二)突出全面性
高中思政教育要体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原则,从思政学科的内涵来看,主要包括全面、民主、平等、开放等理念。首先,在议题设置过程中,也要突出这些理念,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判断。其次,议题的设计也要高度契合生活,拉近学生与学科之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议题的相关研究,以此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认知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最后,议题式教学还要体现真实的生活情境,以生活中的案例引入,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议题的讨论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价值。相比较问题式教学法,议题式模式开放性更强,同时也具有更高的讨论价值。对此,在议题设计过程中,可以从小切口入手,引入多元化主题,突出议题的全面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政内容。
(三)体现丰富性
议题的主题要多元化。目前思政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在议题设计过程中,要体现丰富性原则,可以使学生聚焦多元化主题,进一步拓展学习范围,更好地串联学科知识,促进自身兴趣的培养。
二、议题式教学的内涵及应用价值
(一)契合现代化教育发展需求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德育、道德等精神层面的培养。教师作为学生发展路上的“明灯”,要革新育人方向,把握课程内涵,积极构建理论与生活相结合、逻辑与实践相匹配的活动型政治教学新体系,使学生德育素养达到新的高度[2]。议题式教学作为新课改形势下一种多元化、創新化教学形式,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短板,既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又能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社会认知与社会经验有效结合,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使其获得更多的学习收益。
(二)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新课改旗帜下,素质教育逐渐成为高中教育的核心内涵,而这也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统筹兼顾学生学习能力、德育素养的均衡发展,合理配比教学内容、德育教育,在保证《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运用新思路、新方法来落实素质教育,为学生政治素养的发展提供助力。议题式教学的本质在于议题引导,而议题的选择必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真实性、实证性、科学性,既要保证议题与教学内容的统一,又要立足学生能力发展需求,合理进行知识拓展,使学生在思考、讨论等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议题背后的思政价值,强化自身思维、内化知识架构,以促进自身德育的多元化发展,切实推动素质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三)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是每位教师致力实现的工作目标。于思想政治这门课程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契合当下教育要求,不仅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限制了教学工作开展的深度与广度。为此,新时期下,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落实“五育”并举,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依托议题式教学的优势,提升课堂内涵,保证学生课堂参与度,促使其思想素养个性化发展。同时,议题式教学的渗透能够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学目标,将课堂表现和教学进度到素质与核心素养教育转变,深化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的同时,促使其思维、实践、交流以及处理问题等能力的提升,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
三、议题式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融合策略
(一)立足日常案例,开发有效教学资源
与一般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堂更为“生活化”,教师不仅要传播相关知识,而且还要注重学生思想的启蒙,从意识形态上改变学生对政治的认知,以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具有实践意义的案例资源作为基础,进而在议题探讨的过程中,让学生拥有更直观的探讨方向与内容,并充分引导学生的主观意志与表达意愿,让他们在对案例分析过程中总结客观规律,并形成“具象化”的理解体系,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以“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为例,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感受其背后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并以此树立良好的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从而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基于此目标,教师可设置“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主议题,并由此分支出多个子议题,如:何为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与民族情感;民族精神的价值体现,并依托微课、微信等媒体技术,开发契合议题的教学内容,并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于学生,以帮助学生厘清民族、文化、情感三者的关系。对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教师还可开展“追忆红色文化”的教学活动,并联系当下我国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通过历史、当下事件比对,向学生展现以长征精神为主的红色文化、以工匠精神为主的大国文化等优秀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魅力,唤醒自身爱国情怀,以此进一步深化议题式教学的育人价值。
(二)设立有效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现阶段的高中生,思想、认知趋于成熟,能够简单分辨一些事物的本质与优劣。科学辩证意识作为唯物主义教育的根本,亦是学生能力、知识相互转化的基本品质。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议题式教学的“客观性、辩证性”,一方面要强化知识建构的系统化落实,让学生建立科学且连贯的思维模式;另一方面则要利用议题的引导效果,鼓励学生深挖知识蕴含的隐性情感、道德思想,形成完整的思维链,从而形成以科学与实践为基础的判断和评价机制,更好地面对社会现实问题[3]。
同样以“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应根据学生之前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围绕现存的学习难点,设置有效议题。针对学生能力、认知间的差异,教师还可开设不同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实现思维的交互碰撞。
第一个议题探究活动:收集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现代文化,分析三者的异同点,总结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促进/限制);
第二个议题探究活动:探寻我国文化建设发展历程,总结文化发展特点及不同领域的代表性成就,并思考文化、精神之间的联系。
学生思考、探究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开设议题交流室,鼓励学生以个人/小组的形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由教师/组长统一汇总到本节课的思维流程图。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联系当下,引入多种少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并从思想、社会形态等方面进行文化拆分,引导学生深度思考的同时,使其依靠经验与史料将思考问题转化到具体资源材料分析,进而得出客观的结论,实现自身思维的跃迁与内化。
(三)情境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法治观念
议题式教学的特点在于可以借助情境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使其在问题思考、讨论过程中,促进自身德育品行的良性发展。对此,在开展教学时,每位教师需掌握基本的情境创设方式,围绕议题主题、情感,加强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升课堂内涵,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加深对思政知识的印象,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学习“价值与价值观”一课时,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设置“人生价值观意义所在”的议题,结合相關史料,为学生展示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些伟大人物以及他们的事迹,并联系当下社会,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总结人生价值与价值本质上的区别。随后,教师可以结合刚才展示的资料,设置多种形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价值观”“价值”这两个名词进行探究,分析其异同点,并赋予其定义。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引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优秀品质,并以此向学生展示我国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人生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及其蕴含的情感。
(四)依托媒体技术,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思想政治课必须最终落实在对实践的探讨与落实之中,由此深化学生知识架构,促进其实践能力、德育素养的综合发展。在议题式教学设计中,还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对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思考,挖掘科学、客观的育人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辩证意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为日后学习、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以“文化与生活”一单元为例,教师可结合周边的实际生活为学生设计讨论议题:如何让人们正确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针对这一议题,教师可开展多种校内外实践活动,如:校园文化节、校园书法大赛、校外图书馆/博物馆志愿者等,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验与知识提出文化宣传意见,将知识真正转化为行动的动力。此外,教师要发挥校园教学资源的优势,加强与校外社区的合作交流,围绕“文化弘扬与传承”,开展项目设计竞赛,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设计文化宣传项目计划书,细化指标,合理宣传,提高人们对文化的认知,营造优质文化氛围,使社会责任意识成为学生能力、素养发展的关键举措。
(五)引入实践性议题,发展核心素养
客观来讲,议题式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此基础上引入特定的内容,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以“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这一内容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多个实践性议题,如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了解个人收入分类有哪几种类型?让学生总结自己家庭的收入情况,思考家庭收入中哪些部分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同时,让学生思考收入分配模式的变化会带来哪些影响?通过多元化实践性议题的引入能够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对分配形式、生产要素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新的认识,逐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结束语
当今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要肩负起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重新审视教学与育人工作的联系,遵循教育规律,立足学生发展需求,围绕议题式教学的特点及内涵,立足日常案例,开发有效教学资源;设立有效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情境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法治观念;依托媒体技术,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多措并举,提高教学工作指向性,强化学生思维逻辑,进而彰显议题式教学于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汪建军.议题式教学在政治课堂的运用[J].教育文汇,2020(12):39-40.
[2]王中连.议题议什么,议题从哪来:思政议题式教学琐思[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0(12):33-36.
[3]乔金国.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实践探索[J].天津教育,2020(35):96-97.
作者简介:马春丽(1978— ),汉族,云南玉溪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中学高级,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