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设计在读写结合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2-07-17胡静霞
胡静霞
在课堂教学中,应以读促写,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素养,这是每位一线教师的共识。笔者拟从板书的设计策略入手,探究教师如何借助板书,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强化“读”与“写”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切实从阅读教学中掌握不同文体的行文思路,挖掘隐藏在文本背后的写作技巧,激发习作灵感,提高习作素养。
纵观四年级的习作要素,词语的积累很容易被教师忽略,而篇章教学正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应以课文为抓手,引导学生掌握有序描写,明确如何选材、详略得当等。笔者从词语、篇章入手,谈谈自己在四年级讀写结合的教学中,在板书设计方面作出的探索,以及这些探索在提升学生习作素养上起到的有效作用。
一、创语境,明语义,巧借板书加强词语储备
词语是习作素材积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词语的积累,句、段、篇的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课标指出:“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因此,教师有必要把课堂作为引导学生积累词语的重要阵地。
理解是运用的前提,学生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很多理解词语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创设语境,让词语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融会贯通,将平日接触过的词语活学活用,在这样的熏染下,学生才会乐于积累,成于运用。
执教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一课时,围绕课题质疑的环节,有学生提出:“蟋蟀住的地方,怎么叫住宅呢?人住的地方才叫住宅呀。”于是我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请他们边读边圈画,思考:这是一处( )的地方。
生:这是一处洁净的地方。
生:这是一处平整的地方。
生:这是一处简朴的地方。
生:这是一处舒适的地方。
师:这样的住宅是不是可以
和人类的住宅媲美呀?可见作者对蟋蟀的住宅满是欣赏。刚刚你们就是仿照作者赞美了蟋蟀的住宅,学以致用,这是个学习的好方法。那你们知道还有哪些词语也能表达这样的意思吗?来,写到黑板上。
学生争相上台,写下“惬意、舒心、称心如意、舒坦”等词语。原本我计划板书“舒适、安全”等词语,但我把板书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直接上台写下自己认为可以表达相同意思的词语。这样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在同伴面前“露一手”的信念往往会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去提前阅读课文,积累相关的词语,为习作打下更加坚实的根基。
教材的语文园地中也不乏词语学习、积累的极佳范例,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读读这些词语,说说你的发现。
生:它们都是三个字的。
生: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有发出动作的意思。
师:这些词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用到,并且有着特定的意思,被叫作惯用语。那么大家想想,生活中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到它们呢?谁来读一读泡泡语中的提示。(生读)
师:那你有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呢?请你也用“碰钉子”这个词语来说一说。
生:妹妹看到什么都想吃,
爸爸对她有求必应。昨天,她异想天开,想尝尝爸爸的酒,终于碰钉子了。
师:很好!老师发现你有着很好的习作素养,不仅词汇丰富、用词准确,你还有很多“小技巧”,运用前后对比的手法,让大家很轻易就理解了“碰钉子”的意思,也就是妹妹遭到了爸爸的拒绝。请同学们从这些词语的字面意思以及生活经验入手,说说你会在什么时候用到这些词语。(生小组交流、点名造句,理解“打头阵、挑大梁、破天荒”等三字惯用词的意思。)
师:看来,大家对这些词语的意思都有所了解。可见,很多惯用语不能只从字面意思理解,还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去理解。
(师课件出示选词填空小练习,生完成练习、读句子。)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惯用语呢?课后试着去找一找。
……
学生的词汇量有限,让他们仅仅依靠课堂积累,难以实现掌握更多词语的教学目的,教师要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在积累教材词语的同时,拓展词语积累的途径,让学生的词汇量厚重起来。在此基础上,我在教室板书展示区开辟了一个小板块,供学生展示积累成果,做得认真的小组可适当加分。上述教学后,教室板书展示区的主题变为“三字惯用词小擂台”,学生课间可以利用这个小板块自由展示自己搜罗来的相关词语,空间不够时还可以每日一替换。
一方小小的板书展示区,串联起课前、课中和课后,这样做,有展示、有竞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相应地,积累词语的主动性也就更加高涨,他们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去寻找、积累喜欢的词语,而不是被动地、不加思考地摘抄。这是课堂的延续,也是积累的深入,可以为习作添砖增瓦。
二、循文路,仿结构,活用板书强化篇章意识
进入四年级,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谋篇布局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入选的课文文质兼美,是很好的习作范文。我将板书作为帮助学生充分把握课文结构、迁移写法的重要阵地。
1.教师牵手,带学生揣摩文路教板书
进入四年级,每个单元目标都直指篇章结构,选录的课文也与此呼应,于是,在课题研究的初始阶段,我在常规备课的基础上,反复观看空中课堂,做足准备后带着学生一起细细梳理课文的结构,直观感受“篇章”。以四年级上册《观潮》为例。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在文中找出依据。
生:我觉得这篇课文是按照
时间顺序来写的,因为课文里出现了很明显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早上、午后一点左右、过了好久。
师:你的发言有理有据,但老师建议大家再仔细读一读,思考课文是不是主要围绕涨潮前后钱塘江的景象来写的。
生:(恍然大悟)作者是按涨潮前、涨潮时、潮退后的顺序。
师:我们还可以根据什么来判断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呢?
生:这篇课文的标题是《观潮》,当然要写潮水的变化。
师:是呀,我们习作也是如此,内容要围绕课题来写。
于是,师生读文、交流,板书如下:
而教学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一课,我首先教学“随着脚步展开描写”的习作方法,引导学生明白了当我们写参观类、游览类的习作时可以借鉴此类写法。其次,在比较篇幅之后,学生懂得了习作要根据需要,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等进行详略安排。
以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作为行文脉络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习作方法。在梳理的过程中,我也注意使用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来阐述。以四年级上册小古文《精卫填海》为例,梳理完课文大意后,学生明白课文交代了精卫“为什么填海”和“怎样填海”,也就是课文的起因(为什么做)和经过(怎样做),但是没有交代“做得怎么样”(结果)。我便设计了一个写的环节,请学生续写结果,并联系小古文《愚公移山》,完成续写。板书为:
看得出来,学生对于板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就这样,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梳理,并且努力将抽象的行文思路化为具体可观的板书,帮助学生借助板书强化有顺序、有主次习作的意识和习惯。
2.師生携手,梳理思路协作板书
在学生对于板书设计有了一定概念后,我经常鼓励学生共同设计完成板书。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先读课文,让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内容,然后想想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在一起。学生循着这个思路,很顺利就梳理出课文有序地写了三个部分:爬山虎的生长位置、叶子的特点、脚。通过比较篇幅,学生知道作者重点描写的是爬山虎的脚。与此同时,我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做小老师,一边读文,一边思考讨论,并板书:
在教师半扶半放的过程中,知识的前后勾连就成了学生必要的“支架”。如教学《爬天都峰》时可引导学生回顾《观潮》的写法,学生很快能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梳理出课文板书。此外,我还会让学生完成一个个板书的练习,让他们在我写板书的基础上自行完善板书。慢慢地,学生在习作时有序地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意识越来越强了。
总之,板书不是教师特有的“阵地”,师生共同协作,让师生关系更融洽,学生能以更高的热情,去感受、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和遣词造句的魅力。
3.教师放手,让学生梳理文路拟提纲
经历“牵手”和“携手”的支架式教学之后,我尝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设计板书。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先请学生边读课文,边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展开描写的,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起因、经过、结果”。四年级上册类似的课文很多,于是我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了一次主题学习,学生静下心来搜集相关课文,然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板书:箭头式板书、简易的思维导图式板书、提纲式板书……有的学生能力弱一些,其他学生便可以当小老师,小组一起学习和进步。慢慢地,学生对文章的思路更清晰了,当自己习作时,往往也会主动关注习作的结构,有的学生还学着写提纲,并且能说出自己的设计意图。教学中,一位学生就用心为周记《迪士尼一日游》起草了路线图,然后在最喜欢的“加勒比海盗”旁画了着重符号,并标注“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详细”的字样,提醒自己要有详有略地展开描写。
总之,敢于放手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自主梳理课文内容,把握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构思的能力。
总的来说,要想板书真正起到作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教师需关注如下几点。
一是板书要有趣味性。板书需要时刻观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加有助于提高课堂形象性和趣味性的元素,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致。如前文所述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板书,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拟提纲,以图画、色彩、线条等方式呈现,蕴含的元素更为丰富,表现的形式更为多样,更加切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加有情感有温度,因而更受学生喜爱,更加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素养。
二是板书要“燃”起来。一堂好课离不开好的板书设计,而好的板书设计能够启发学生去感悟、去想象、去主动寻找“补白”点,从而主动参与课堂,改变传统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如《女娲补天》一课的合作学习过程,可促进学生真正沉入文本,进入完全自主的状态,实现深度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更容易体验探索的乐趣,课堂也因此呈现出空前的生命力。
三是板书要有条理性。板书篇幅有限,但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教师要高度提炼教学内容,要将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作者的 “文路”以及教材编者的“编路”巧妙融合,让板书真正起到主干的作用,做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要做到板书条理、有序,除了呈现知识关联、明晰文本思路外,还要合理布局,可设置主副板书,以不同的颜色和线条突出重点,吸引学生注意。
板书是无声的语言,它能提炼精华,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悟。教师应合理利用板书,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学习课文作者对于事物或景物等的描写方法,并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