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2022-07-16郑润君林淑茗周杰灵陈埼
郑润君 林淑茗 周杰灵 陈埼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类障碍。发生后,患者可见明显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人格解体等分裂症状,病情严重患者还可见幻觉、妄想等病理性思维状态,甚至发生冲动、伤人、毁坏物品等行为,对自身健康、生命安全及社会均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故而多需及时诊治[1]。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方案治疗精神分裂症,以阻滞疾病进展,缩短恢复时间,减少发病次数。但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稳定,可受患者用药依从性、是否合理用药、联合用药等因素影响,导致患者病程迁延、反复发作[2]。因此,寻找有效的方案评估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治疗方案意义重大。影像学技术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疾病发生、发展评估方法,包括CT、MRI、超声等多项技术,且以MRI多序列成像、全方位成像等优势,应用效果深受临床认可。MRS是MRI技术发展的产物,本文即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4月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的变化特点,以此探究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具体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4月本院接收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确诊疾病,符合文献[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内相关标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得分均≥60分[4]。排除标准:合并颅脑外伤;检查前1个月内使用过抗精神病药物;合并脑部器质性病变;合并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及严重分泌系统疾病;妊娠期、哺乳期等处于特殊时期。男34例,女26例;年龄20~46岁,平均(33.42±4.32)岁;病程4~36个月,平均(18.54±3.46)个月;口腔温度 36.5 ℃~37.3 ℃,平均(36.89±0.19)℃。患者家属均知情研究,签署同意书,且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准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氯丙嗪(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537,规格:25 mg×100片)口服治疗,用法用量:小剂量用药开始,25~50 mg/次,2~3 次 /d,每隔 2~3 日增剂量 25~50 mg/次,一日使用剂量400~600 mg。共计治疗8周。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估、MRI检查及海马MRS检测[双侧海马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肌酸(creatine,Cr)、胆碱(choline,Cho)水平 ]、P300检测。(1)MRI检查及海马MRS检测:使用美国GE 1.5T超导MRI检测仪进行检测,与海马结构的长轴斜冠状位进行垂直,并预提FLAIR、T1WI、T2WI扫描,扫描野前界达到颞级,而后界达到穹隆角的后方,设置视野为230 mm,4 mm的层厚。于FLAIR序列上描绘出海马边界,并借助MASS对体积进行计算。(2)P300检测:使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诱发电位仪,于患者清醒状态进行检查,并叮嘱患者集中注意力。电极参照国际电极系统标准放置,声音刺激频率1次/s,叠加200次,由靶刺激、非靶刺激组成纯音‘oddball’诱发模式,NT强度60 dB,规律出现,3 ms刺激1次,占80%。T强度95 dB,随机出现,穿插非靶刺激内,占20%。该检测采用两套触发、刺激系统及两个完全独立分析时间窗口,观察刺激后50~600 ms的晚成分波形。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P300指标:分析治疗前后靶刺激潜伏期P2、P3及靶刺激波幅P2、P3,非靶刺激潜伏期P2及非靶刺激波幅P3。(2)分析不同疗效患者左右侧海马NAA/Cr、Cho/Cr值,临床疗效:显效(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减分率>50%);有效(20%<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减分率≤50%);无效(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减分率≤2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定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定性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60例患者治疗前后P300指标
治疗后靶刺激潜伏期P2、P3及非靶刺激潜伏期P2均有所降低,靶刺激波幅P2、P3及非靶刺激波幅P3均有所提升(P<0.05),见表1。
表1 60例患者治疗前后P300指标(±s)
表1 60例患者治疗前后P300指标(±s)
靶刺激波幅(μV)时间 靶刺激潜伏期(ms)非靶刺激潜伏期P2(ms)非靶刺激波幅P3(μV)P2 P3 P2 P3治疗前 173.25±25.42 324.65±32.52 2.55±1.21 4.86±1.84 184.67±24.22 2.41±1.02治疗后 154.24±24.22 306.74±30.18 4.08±1.36 7.32±2.52 170.81±25.69 4.20±1.40 t值 4.193 9 3.126 9 6.510 4 6.106 9 3.040 7 8.004 6 P 值 <0.05 <0.05 <0.001 <0.001 <0.05 <0.001
2.2 不同疗效患者NAA/Cr、Cho/Cr值比较
显效患者左右侧海马NAA/Cr值高于有效、无效患者,且有效患者NAA/Cr值高于无效患者(P<0.05);显效、有效、无效患者左右侧海马Cho/C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疗效患者NAA/Cr、Cho/Cr值比较(±s)
表2 不同疗效患者NAA/Cr、Cho/Cr值比较(±s)
*与显效患者比较,P<0.05;#与有效患者比较,P<0.05。
Cho/Cr 疗效 NAA/Cr左侧海马 右侧海马 左侧海马 右侧海马显效(n=25) 0.054±0.018 0.049±0.001 0.006±0.002 0.005±0.001有效(n=30) 0.046±0.002* 0.043±0.014* 0.006±0.001 0.005±0.002无效(n=5) 0.034±0.013*# 0.029±0.001*# 0.007±0.001 0.006±0.001*F值 9.112 10.091 1.332 1.292 P值 0.001 0.001 0.245 0.32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据临床调查显示,1990-2010年,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数量由309万人增加至715万人,而在2020年,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数量已经突破千万,精神分裂症已经成为我国青壮年人群常见、多发的严重精神障碍,损害着我国居民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5-6]。且青壮年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不仅会加重患者家庭的负担,也会增加社会负担,阻碍我国经济发展,有效防治精神分裂症意义重大[7-8]。
现阶段,受医疗水平发展限制,临床尚无精神分裂症特效治疗药物,只能通过长期用药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发病次数,缩短恢复时间,从而尽可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9]。也因此,治疗效果的评估成为精神分裂症研究工作的重点内容。
NAA、Cr、Cho均为人脑常见的代谢物质。NAA是人体脑内常见的一种氨基酸,其含量仅次于谷氨酸,但医学上对该物质的研究有限,其功能、作用临床尚未明确,但该物质主要存在于人体神经元细胞体、轴突当中,且神经胶质细胞中无此物质,故而临床认为NAA是神经元的标志物。近年来,在一些临床研究中显示,当急性神经元和/或轴突发生损伤导致NAA下降时,会出现NAA下降后再恢复状况,且继发的急性脱髓鞘病变患者NAA下降后也有类似情况发生[10-11]。由此,部分学者们认为NAA可能是神经元活力的标志[12]。Cr即肌酸,是一种能量代谢物质,主要存在于人体神经元,在同一个体脑部不同代谢下,Cr总量恒定,故而常被用作参比值[13]。Cho则是一种胆碱,主要参与细胞膜的合成和降解,与细胞膜磷脂代谢关联密切,且是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前体物质,其水平变化与细胞膜更新速度、细胞密度相关[14]。因此,有研究认为,NAA、Cr、Cho物质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关联密切[15]。
MRS是目前临床上唯一能够进行活体组织内化学物质无创性的检测方法,与常规MRI相比,MRS技术能够提供患者组织的代谢信息。有研究指出,人体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代谢改变多早于形态改变,故而MRS检测所能提供的代谢信息能够为疾病诊断、发展提供依据。而通过海马MRS检测能够准确测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NAA、Cr、Cho物质水平。也因此,本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海马MRS检测,结果显示,显效患者左右侧海马NAA/Cr值高于有效、无效患者,且有效患者NAA/Cr值高于无效患者(P<0.05),佐证了海马MRS对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估作用,也可能表明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氯丙嗪治疗可提升前双侧海马的NAA/Cr值,这也提示临床氯丙嗪可能具有神经元的保护效果,证实了NAA/Cr水平对治疗效果的反应能力。但显效、有效、无效患者左右侧海马Cho/C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丙嗪的神经元保护效果作用方面还需深入研究予以证实。
而治疗后靶刺激潜伏期P2、P3及非靶刺激潜伏期P2均有所降低,靶刺激波幅P2、P3,非靶刺激波幅P3均有所提升(P<0.05);佐证了氯丙嗪治疗的有效性。P300是与实际刺激或预期刺激有固定时间关系的脑电位变化而形成的一系列脑电波,能够准确反映患者认知功能。而随着氯丙嗪治疗,纳入患者P300指标潜伏期下降、波幅指标增加,便提示临床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凸显疗效。
目前,精神分裂症患者海马MRS研究结果尚未有统一标准,这多是因为:(1)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一致性疾病,不同研究对患者的取样也存在差异。(2)不同研究应用的技术方法也不同,在以往研究中,多选择单体素为感兴趣区,体积>8 cm3,但单体素方法的感兴趣区较易被周围组织污染,导致NAA信号有不同物质参与,最终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而本研究中最大限度减少部分容积效应,尽可能提升了研究的准确和精确性。但本研究还存在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数量较少、样本选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均为本院接收的同一区域内精神分裂症患者)等问题,研究结果准确性和适用性需进一步验证。本院将于后续研究中继续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提高结果准确性和适用性,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海马MRS变化特点显著,且变化与临床疗效关联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