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多元组合型班级管理策略浅析
2022-07-16李辉杨园园
李辉 杨园园
摘 要: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3+1+2”高考模式的实施,给高中教学班级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变化。学生自由组合选择高考科目,导致行政班级学生构成和学生特征复杂化,出现了多元组合型的行政班级。本文根据教学管理经验,给出了多元组合型班级的概念,分析总结了生源构成非常复杂的多元组合型班级的学生特质,并提出对应的班级管理建设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多元组合型班级;学生特征;班级建设策略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新高考
新高考的一个“新”字可以看出,这是针对原有的高考制度而言。2019年4月23日,重庆官宣《重庆市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标志着重庆普通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实施。2018年秋季开学入学的高一新生启动新高考改革方案,2021年暑期高考实施新高考[1]。新高考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不再进行文理分科,实施“3+1+2”科目选课组合:“3”为语数外,每个考生必须参加,每科为150分;“1”为在历史或物理学科中首先选择一科,称为首选学科,分值为100分;“2”为在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再选择两门作为高考参考科目,每科100分,总分合计为750分。2.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科目考试,所有高中生均需要参加合格性考试,合格后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资格和参加高考的报名资格。3.志愿填报方式为“专业+院校”为一个志愿单位,取消一本和二本,统一为本科线。4.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并将之作为招生参考标准之一。
(二)多元组合型班级
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在学生参加的高考科目自由组合选择的情况下,再加上班主任任教学科差异,行政班级和行课班级学生构成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行政班的组建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物理类和历史类。班主任假定为地理教师担任,其学生选科可能是由物理+化学+地理、物理+生物+地理、物理+政治+地理三种组合或者历史+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地理、历史+化学+地理三种组合构成。在组合比较复杂的情况下,班级上课构成还有可能是历史作为首选科目的加物理作为首选科目的,这样的班级定义为多元组合型。在这种类别的班级中呈现以下四种多元特征:学生选科组合多元,支撑学科多元,思维多元,授课形式多元。
二、班级差异及建设策略
(一)学生层次差异大,目标定位不相同
按选科组合分班,学校开设的选科组合种类多,则每类组合的人数有限,在尽量小走班、便于管理的原则情况下分班,班级分层上就不太容易,巨大的差异造成他们在对自己的定位上差异也比较大。因此在班级管理上必须实施因材定位的目标设定,而且要定期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沟通,成绩好的坚持高目标,相对名次靠后的也不要受刺激而产生心理问题,根据最近区域发展理论,设定自己跳一跳可以够得到的目标,并在前进的道路上适当更换。
(二)思想上渴望自由,行为上缺乏自律
思想上追求自由,不喜欢被束缚,没有意识到所谓的自由并非随心所欲,在班级管理上希望能够按照他们想法来进行,当班级制度对他们的行为形成约束时,就容易出现反抗的心态,不明白义务责任与自由的相对性。这类学生就特别容易出现严于律人、宽于待己的情况,对教师要求非常的高,对同学要求也非常的高,但是自己对自己的不交作业、迟到、顶撞教师等现象不以为然。
这类组合型班级的管理一定要形成行之有序的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有力地执行。学生认可的班级规章制度、奖惩措施才是他们能够较好遵从的,因此班级管理制度的形成过程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制订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并进行公示,允许大家提出意见并合力修改。这样既能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又能反映教师的价值取向和班级管理的价值向,最终形成并发于学生阅读签字。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一旦形成就会对学生具有更广泛的约束力。
(三)班级组合多元,座位安排要具有弹性
班级座位安排是班级分配之后非常紧急的事情,可以参考之前的座位排列方法,但是多元组合型班级还是有其独特的地方需要进行关注处理。作者所带首届新高考班級班上学生由24个同学选科为物生地、36个同学选科为物化地、6个同学选科为物政地。经过三年的实践,得出如下的经验可供参考。
班级座位排列分三步骤,参照的主要依据有:快速地收发作业;快速地统计课堂人数;方便不同学科的走班学生,并能够及时清查人数;控制课堂纪律。
第一步:建设班级之初,同一种学科组合的在一起,便于快速地认识这个选课组合人数,及时收发作业,因此第一个时期的座位分为三个区域。
第二步:同学们基本熟悉之后,从班级凝聚力建设需要,逐渐把两种组合比较少的人数排放在一起,此时班级座位分为两个区域。
第三步:为继续扩大认识范围,加大学生的熟悉程度,提高班级凝聚力,在一定时间之后,征求科代表意见,打乱组合并不影响他们收发作业的情况下,全部打乱排放位置,并按规律轮换位置,最终达到班级座位与改革以前的位置排列方法相同。
(四)班级学生构成复杂,凝聚力建设难度增加
在新高考自由选科的大背景下,学生自由选择12种组合的情况下,分班后一个班级的学生可能来自年级的多个班级,这些学生将会带有原班管理理念与方法,非常复杂。但这又不同于初中刚升入高中,那时学生对高中充满新鲜感,对高中新的班主任信任度比较大,凝聚力建设比较容易[2]。因此在多元组合型班级建班之初进行班级凝聚力建设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班主任魅力的重要体现。班主任首先公平公正,能游刃有余地处理班级事务的能力,时时关注学生的反馈,并能够及时调整,严格而又慈爱,即要实施严与宽的合理把握。第二,班主任又是一个班级的任课教师,因此一个能让学生信服班级管理的办法,就是一定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学生信服了你的教学,就为信服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前提。第三,班级制度建设让学生参与有度,适当地融合一定的学生建议,也便于以后在执行过程中以保证其执行的力度。但是班主任一定要有自己的理念,绝对不可以完全按照学生的要求,被学生牵着走。第四,活动是促进班级凝聚力提升的重要形式。班会活动、班级活动、年级活动尽量地让学生讨论,形成方案交由班主任审核。凝聚力形成的班会应以活动型为主。
(五)课代表积极主动协助任课教师管理学生
課代表在教学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代表的执行力将直接决定收作业的数量和质量,是帮助教师做好学科工作的最有力的帮手。科代表不一定非要选择该学科成绩非常好的同学担任,相反要选择工作能力强的、有着较强事务处理能力与沟通能力的同学担任,更能帮助教师处理一些简单问题,能起到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当然学习与能力兼备更加理想。为了担任该工作后更好地服务于教师和同学,每个学科课代表的选择一方面遵循学生自愿报名的原则,另一方面班主任也要认真地观察学生的品质和其工作能力。在课代表选取之后要进行一定的培养,讲清楚要求与职责;要时时监督,定期开课代表会议。了解作业收缴情况,走班人数情况,走班上课纪律问题,并商议一定的解决办法。多元组合型班级课代表除了上述工作任务,还负有如下的职责:第一,课代表作为安全员担任清查人数的任务;第二,提醒学生走班上课时该携带的物品,并按要求就坐,及时把请假的相关信息传达到任课教师;第三,协助教师安排走班学生座位及调换情况。
(六)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加强联系,共同参与走班课堂的管理
1.协调走班位置管理
走班上课的学生到达另外一个班级的座位问题,可以由走入班级班主任排列,也可以由走出班级班主任安排,也可以由任课教师指定排列,亦可以由课代表协助任课教师进行走班座位的排列及调换。
2.走班位置安排问题
只接受走入的班级与既有走出又有走入的班级,方便就座与清查人数,多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方法一,把走班的全部放在班级后面;方法二,走班的全部放在班级的侧面。这样比较方便清查人数,便于课堂管理。
(七)班级任课教师数量增加,积极与任课教师沟通
在组合型班级中,因为选科的复杂情况再加上体育课程,最多时间班级的任课教师可以达到9人,9个不同的学科,建立班级教师微信群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学生的上课情况是比较方便的办法;作为班主任应该经常多个办公室主动找任课教师了解班级学生情况,并能够及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半学期或者期末考试召开班级教师工作会的机会与任课教师沟通班级情况。需要沟通的人员比较多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班级管理方法,有更多的班级建设策略。
(八)充分认识并发挥小组长的重要作用
小组是处理班级事务的最小执行单位,多项任务最终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例如:作业的收发;班级教室的清洁;班级组织的各种游戏、活动。因此小组建设在班级建设中至关重要。
可以建立小组自我管理方式。第一层次必须是基于民主制订的班规,明确违反班规的行为必须依规处理,刺激学生个人的自我约束力;第二层次是小组内部的成员公约,由组长带领组员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制订自我管理公约,如因为个人原因造成的违反班级规章制度给小组权力造成影响的弥补办法制订。相比于第一层次的管理制度,第二层次的管理制度针对性更强,约束力也更强,更能够推动小组良性发展。
组内采用组长负责制。认真选定并培养小组长是非常重要的。在班级建设时应充分肯定小组长职务对班级建设的重要性,选定进行培养,切不可由学生随便指定。对不负责的组长,组员有权罢免改选。明确组长的职权:团结小组成员,积极参加班级竞争;合理分配各项任务,发挥团队精神;订立组规。
(九)及时关注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
1.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非常多。每个学生的心理问题都会有一个漫长的发展史,家庭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影响。但是会有一个诱导爆发的因素,例如:父母突然离异,疫情后返校无法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早恋后的失恋等,在出现抑郁之后学生安全管理难度极大。
2.心理问题疏导的主要方法
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在班级管理上做好五个“及时”非常重要:第一,及时发现。通过自己的观察、任课教师的沟通、班干部的反馈、家长的交流或者学生自己主动地沟通五方面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第一时间了解班级出现的心理问题。第二,及时汇报。如果发现了班级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当及时向年级学生管理工作部门汇报相关情况,并借助外力适当地做一些心理方面的讲座。第三,及时沟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改变班级个别管理办法。在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到,每一个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会有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及长期作用的因素,最后会有一个他没有办法或者不愿意接受的事件成为刺激其发作的导火索。因此特别的现象应该有特别的处理办法,并不能以条条制度来解决精神、情感问题。在处理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对于学生隐私的保护,并从关爱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优先的处理办法。另一方面,能够让班级的学生潜移默化地认可你对该学生的特殊管理,其余学生依旧能够好地遵循班级规章制度,而不提出管理上的质疑,并非因为教师的特殊管理觉得其是一个不公正的班主任,需要班主任特殊的沟通处理。第四,及时就医治疗。对于抑郁心理问题最终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来进行疏导沟通交流,需要时间并进行一定的药物控制。
结束语
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班级构成的复杂化多元化导致班级管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文对管理方式的变化及管理策略进行了一定的思考总结,作为班主任工作者在接受新生事物的时间,通过具体班级管理工作实施,积累具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新的班级管理有序地进行发展。
参考文献
[1]侯亚红.新时代背景下高中班级管理策略实践初探[J].基础教育参考,2017(23).
[2]丁新诚.新高考背景下“选课组班”前后的班级管理[J].教学与管理.2020(8):01.
作者简介:李辉(1980— ),女,汉族,河南方城人,重庆市北碚区杜家街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中学高级,本科。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学。
杨园园(1989— ),女,汉族,重庆云阳人,重庆市两江新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中学一级,硕士。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学。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学会第十届(2021—2023)基础教育科研项目,项目名称为“新高考背景下多元组合型课堂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XH2021B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