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文合观:新高考背景下的阅读奠基
2016-03-31沈坤林王军
沈坤林+王军
编者按:以下这组论文是“沈坤林(高中语文)特级教师工作室”的研究成果之一,其主题是“新高考背景下的阅读奠基”。随着浙江省实行新的高考方案,部分学生乃至部分学校在认识上有一个误区,认为高一、高二要花力量先考好选考科目,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课可以到高三再全力以赴地“突击”。而事实上,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在高一、高二奠基的重要性。所以,研究阅读奠基及其相关的策略,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摘 要:针对新高考背景下阅读教学有所削弱的情况,在开阔的视域中整合相关的课内外文本资源,进行类文合观,可以开掘每一个文本所拥有的内容和手法资源,为学生的高考奠基,进而为学生的生命担当。
关键词:类文合观;新高考;阅读奠基
一、缘起
类似“阅读,为学生的生命奠基”这样的理念,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也应该成为我们阅读教学的实在追求。然而,反观我们的日常阅读教学,却往往连为应对高考阅读的奠基也难以达成。
浙江省公布2017年新高考办法及其“学考”和“选考”的具体方案之后,笔者在市内外多所学校调研、交流中发现,不少学校、不少教师、不少学生在高一、高二阶段更加关注“选考”学科。学生花大量的时间优先应对“选考”科目,在“选考”结束后再集中精力抓语文、数学和外语。而不少语文教师以“课时紧张”“高考不直接考课文”等为由,竟然在高一、高二不上打星号的课文,甚至只上“学考”规定的30来篇课文,抛开了“课程标准”,置学科指导意见于不顾。
问题的严重还在于,不要说整个高中阶段只学这几篇课文(其中10来篇还只是短小的古诗)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所学的这几篇课文也往往被教师只当作应对“学考”的训练“材料”罢了,“单元”没有了,课文成了没有联系的“孤文”,甚至被肢解成用来训练的孤立“语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加强课外阅读引领,而在课内阅读教学中应有更多的作为,特别是增加课内有效阅读量,并对相关文本进行优化组合,这样才能真正丰厚学生的阅读底蕴,为学生的高考负责,进而为学生的生命担当。
二、类文合观的内涵与实践策略
增加课内有效阅读量,提升课内阅读实效,语文教师应寻求在有限的时空内引领学生积极投入、强化积淀的路径。笔者在近两年高一、高二的课堂教学中提出并实践了“类文合观”的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所谓类文合观,就是突破用一、二课时单独教一篇课文的习惯做法,把与课内某个文本在内容、主题、语言或写法等方面密切相关的若干个课外文本即“类文”呈现给学生,在更为自由、自主的时空(如课内外安排一周学习时间)中,引领学生对这些“类文”进行有效学习,以期使学生在增强有效阅读量的同时,获得关于人文、情感、文体知识和阅读智慧等多方面的有效积淀。
“合观”,本是我国传统的论诗方法,“用来品鉴文学作品,具体说就是将同一个或不同作家的两篇或两篇以上的作品联系起来进行品鉴”[1],在“合观”中指出作品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对其进行一定的审美评价,或褒扬或批评,或肯定或否定。
运用于高中阅读教学中的“合观”,意在突破单篇课文教学、单元教学(苏教版的人文主题偏宽泛,同一单元中的课文缺乏紧密的联系)或“一课多篇”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设计”,往往是基于教师教学的“效率”诉求和“技巧”追求,而且往往只是“偶尔为之”,因此对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作用有限)的某些问题,在开阔的视域中整合相关的课内外文本资源,使学生在人文信息和审美意蕴等方面获得“1+1>2”的良好效果。
类文合观的具体方略如下:
(一)时间的保证与类文的选择
与一般“一课多篇”设计对“效率”“巧妙”的过度追求不同,类文合观首先是舍得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更从容地阅读与感悟,表面上看是“费时”的,甚至也是“拙笨”的——为了引领学生学好一篇课文,可能须花上一周时间(新课程后高一、高二每周一般只有三四节课),为了让学生自己真正投入,教师要放弃一些课堂技巧的安排。
或许有教师会提出疑问,这样安排,其他的课文还能上完吗?其实,只要肯少做一些所谓的同步练、单元练等,时间还是有的;另外,并非每一篇课文都需要安排“类文合观”式教学,且有的“类文合观”式教学可以把教材上的若干篇文章放到一起来处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类文选择与组合:
1.从题材的角度选择
题材是作品反映的生活领域或取材范围。把相类题材的文本进行合观,可以使学生对某一题材领域有较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比如战争题材的类文,可以把《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个人的遭遇》《桥边的老人》等放到一块,从不同角度认识战争及其表现特点。
2.从主题的角度选择
主题是作品所蕴含的中心思想,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从主题角度进行合观,可以丰富学生对作品思想丰富性、多样性的认识。比如把高尔基的《丹柯》、志贺直哉的《清兵卫与葫芦》、房龙的《〈宽容〉序言》和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的《篱笆那边》进行组合鉴赏,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认识。
3.从形象的角度选择
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从形象角度进行合观,可以获得具体的、感性的审美体悟,把握鉴赏形象的主要方法。如把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黄永玉的《平常的沈从文》、阎纲的《我的邻居吴冠中》和甘典江的《母亲的中药铺》组合欣赏,可以在把握不同人物情感、灵魂世界的同时,把握记人散文在选择人物事略、描写人物语言细节、使用闲笔和传达作者情感等方面有独到的体现。
4.从问题探究的角度选择
围绕一定主题或问题进行类文合观,可以使学生对相关文体知识与鉴赏策略等形成更全面的积淀。如聚焦散文语言,把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杨振声《书房的窗户》、陈忠实《又见鹭鸶》放到一起合观,可以对散文的特色语言进行有效的知识建构。
5.从作者风格的角度选择
每一位作家往往有自己的创作特点,把握重要作家的重要风格,是阅读训练的重要方面。如把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20年以后》《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几篇小说放到一块,可以更好地把握其小说结尾、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
6.从能力突破的角度选择
学生学到高中,阅读能力有了基础,但有些能力需要通过针对性的训练进行突破。如因为接触太少、积累太少,不少学生对外国小说特别是非现实主义小说读来常常感到隔膜,通过类文博尔赫斯的《礼拜五午睡时刻》、卡夫卡的《骑桶者》、马拉默德的《春雨》、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合观,引领学生转变小说阅读观念。
(二)过程的安排与切实的引领
1.从合观的取向角度看:强化与拓展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我们把“类文合观”之于阅读的奠基取向主要定位于情感与审美体验、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赏析等方面,通过合观进行强化与拓展。
笼统地看,高尔基的《丹柯》、志贺直哉的《清兵卫与葫芦》、房龙的《〈宽容〉序言》和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的《篱笆那边》,都涉及人与环境、规则、理想等关系,进行组合鉴赏,可以在强化、拓展中,从艺术的角度获得更为丰富的体悟。
丹柯的勇敢与坚强,奠定了主题的基调,而其勇敢与坚强却是对生存环境和族人环境、传统的挑战;先驱者为了改变生存的境况,勇敢地踏上未知的征程,他的勇敢在于大胆地质疑祖先的智慧,不畏艰险,用血与泪架起了一架通往幸福的桥梁;清兵卫在环境压力下不得不放弃喜欢葫芦却又爱上了画画,他或许算不上勇敢却不失自我;人的本能或许是崇尚和追求享乐的,总想冲破种种“篱笆”。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对自由、幸福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无法扼杀的,即使是上帝,如果放下“规距”,也会跨过“篱笆”;只有理解,只有尊重,只有宽容,人类才会进步,文明才会发展。当然,冲突的解决并非一蹴而就。
这样,通过合观,学生对相关作品及其主题的把握更为全面和深入了。
2.从合观的载体角度看:综述与短论
除了课堂探究、交流之外,可以引领学生通过“写”——综述、短论等方式进行多层面的合观比较。比如,综述,可以把就各篇文章的某些方面综合起来进行评述,综述的本身就是比较解读的拓展与深入。关于战争题材的几篇类文,可以作如下综述:
《桥边的老人》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仅用一幅撤退中的画面,以“我”与一位老人的一段对话来表现,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海明威叙事简洁,含而不露,使小说的对话也充满了弦外之音,这是他的“冰山理论”的极好体现。老人的一句“我只是在照看动物”,暗含着对战争无声的控诉,意味深长。
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以战争结束后一个家破人亡的军人的自述,反映战争带来的不幸与创伤,同时表达出呵护孩子幼小心灵不再遭受战争伤害的愿望。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使叙述体现强烈的个性色彩,叙述中穿插的抒情、议论袒露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视角独特: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学生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一切凸现出战争的惨无人道。伯尔善于用内心独白和回忆来展示情节的发展,人物无尽的痛苦和困惑,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文中对学校布置等环境描写,让人联想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另外还可以针对某一方面撰写短论或赏析文字。
3.从合观的过程角度看:聚焦与层进
合观的主要方法是比较、互解,而每组类文可比的角度与层面较多,因而,在过程的安排中,聚焦某些探究点、突破点进行层层深入的合观显得非常重要。
对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黄永玉的《平常的沈从文》和阎纲的《我的邻居吴冠中》这组写人的散文,可以聚焦以下几方面进行层进式合观。
【聚焦一】人物个性与心灵的合观。
金岳霖先生与西南联大教授“有趣”是为人和学问的情趣与志趣,沈从文先生在“平常”中见出学术与人格的不平凡,吴冠中先生是“普通”中显出艺术与人生的卓越、对功名的淡泊。通过合观,可以更好地走近优秀学者、艺术家的灵魂,汲取生命的营养。
【聚焦二】通过人物语言表达人物特点之手法的合观。
从表现人物个性与灵魂角度说,《金岳霖先生》一文,主要描写金岳霖先生的话语——平常乃至平淡,但透过金先生这些简洁朴素的话语,我们可以窥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进一步感受其人生趣味。如在其课堂没有具体写他讲述的内容,只有这两句话:“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Yes!请坐!”透过金先生的随意一叫,我们可以看出金先生的生活情趣和激励智慧,我们依此不难想象他的课堂是热烈的、友好的,又是充满自由的。我们似乎听不到金先生滔滔不绝的讲解或振振有词的评价,简单的“Yes!请坐!”里面,却有对学生的尊重,有对学生的满意与欣赏,更有金先生的自得。
这种艺术手法的妙处及其欣赏趣味,可以在《平常的沈从文》中的诸如“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一语,《我的邻居吴冠中》中诸如“我问过吴老:‘有消息称,你的一幅画又拍了四千多万元,创下新的纪录……他不动声色,然后说了句:‘这都与我无关。”等处进行印证、迁移。
【聚焦三】作者情感表达方式的合观。
进一步“辨异”,从作者的情感角度看,《金岳霖先生》中更多的是含而不露,通过“闲笔”委婉地表现;《平常的沈从文》中则主要通过一些叙事中的精要“议论”来表现;而《我的邻居吴冠中》中则有作者直抒胸臆的话语来传达。综合起来,这正是写人散文常有的特色,通过合观,可以帮助学生建构写人散文中表现人物、表达情感的方法与鉴赏智慧。
【聚焦四】标题的合观。
与汪曾祺先生情感的克制、含蓄相适应,其标题只是简单的称呼“金岳霖先生”,但“先生”一词也蕴含了尊崇之意。标题“平常的沈从文”内含客观的评价,却与“平常”反衬出其学问和人格的不平常,凸显了主题。以“我的邻居吴冠中”为题,似最无特色,但结合全文细而思之却颇有意味:吴冠中是著名画家,而作者却只把他当作一个不涉及人物身份和地位的“邻居”,记述了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让读者了解到吴冠中作为公众人物之外的一面;“我的邻居”点明了写作的视角,塑造了作为普通人的吴冠中的形象,表现并赞美了吴冠中淡泊简朴、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通过合观,可以更全面地把握散文标题与形象表现、情感表达的内在联系。
4.从合观的评价角度看:建构与跟进
就课内阅读教学而言,类文合观首先增加了必要的阅读量,而类文合观的最终目的,不只是读懂这几篇文章,更重要的是通过读懂文章来建构与文本、文体特征相联系的解读智慧,并有效促进后续阅读的积极跟进。
合观的评价,不是简单地进行阅读检测,最主要的是教师引领学生自省、自悟、自评。
学生习惯于从情节、人物和环境这三要素来“套读”小说。初读卡夫卡的《骑桶者》便感到莫名其妙,读马拉默德的《春雨》有不少学生竟然读出了“同性恋”之感,读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更觉荒唐而不可解。通过合观,立足虚构与叙述,可以帮助学生建构新的阅读图式。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解读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归结,把“碎片化”的体验整合成了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激发学生拓展阅读的兴趣。正如有学者所言:“大量的阅读实践是不可替代的。小说的阅读没有、也不欢迎‘标准答案,小说阅读的知识没有、也不欢迎终点。”[2]
另外,可以通过诸如“为《母亲的中药铺》写一篇赏析文”等后续作业进行评价与促发。
总而言之,类文合观,可以在大量增加课内阅读量的同时,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综合素养,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卞良君.中国古典诗学“合观”的方法及其现代价值[J].学术论坛,2006(11):152.
[2]倪文尖.重塑小说观 建构新图式[J].语文学习,200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