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种杀虫剂对桃蚜的田间防治试验

2022-07-15张林林刘金利许长新李立涛贺丽敏于丽辰

北方果树 2022年4期
关键词:乙酯粒剂悬浮剂

焦 蕊,张林林,刘金利,许长新,李立涛,贺丽敏*,于丽辰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昌黎 066600;2 山东省济宁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展软环境保障局农业服务中心,山东济宁 272000)

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又名桃赤蚜、烟蚜、菜蚜,属半翅目(Hemiptera)蚜科(Aphididae),是重要的经济害虫,具有发生为害早、生活周期短、繁殖速度快、易造成卷叶并产生蜜蜡等特点。桃蚜的寄主广泛,达50多科400 余种,既可为害甘蓝、烟草、萝卜、白菜、油菜等作物,又可为害桃、梨、李、杏等果树。昌黎是河北省桃树主栽区之一,桃蚜每年发生为害都较严重。目前防治桃蚜是用吡虫啉、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联苯菊酯等常规杀虫剂。在田间用药防治桃蚜过程中,一方面不了解发生为害规律,易错过关键防治时期;另一方面防治桃蚜的药剂相对单一,在桃蚜严重为害时,不断增加单一农药的使用次数和频率,导致桃蚜对常规防治药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为此,选择不同类型的4 种杀虫剂进行桃蚜的田间防效试验,旨在为果农防治桃蚜科学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20年4月22日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基地进行。该园属于平地果园,沙壤土,肥水条件一般。园内品种为12-33 油桃,5年生,栽植株行距为2 m×4 m。行间生草,田间管理一致。

供试药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陶氏益农农业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生产;99%矿物油乳油,吉克特种油株式会社(韩国)生产;6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发事达(南通)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1 试验设计

试验设5 个处理,即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 500倍、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5 000 倍、99%矿物油乳油100 倍、6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4 000 倍液、清水(空白对照)。每处理4 株树。

采用机动喷雾器 (工作压力2.5~3.5 Mpa/cm)喷药,喷头为可调喷枪,喷孔直径1.0 mm,以树冠内外叶片全部均匀着药、滴水为度。

1.2 调查方法

每株按东、南、西、北、中固定5 个被害梢,每处理取枝条20 个,观察记录每个枝条顶端5~10 片叶的活蚜数量。共调查5 次,药前桃蚜基数调查1 次,药后调查4 次,即药后1、7、10、14 d。

防治效果(%)=〔1-(空白对照区药前虫数×药剂处理区药后虫数)/(空白对照区药后虫数×药剂处理区药前虫数)〕×100

处理间差异用DMRT 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 可以看出,施药后1 d 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5 000 倍液的防效是46.55%,显著高于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 500 倍和99%矿物油乳油100 倍液,与6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4 000 倍液的防效差异不显著。4 种药剂的速效性都不尽人意,最好的也不到50%。药后7d 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的防效达到78.00%,22.4%螺虫乙酯悬浮剂的防效上升至58.64%,6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的防效为62.44%。药后14 d 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的防效都达到97%以上,表现出很好的持效性;6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的防效为76.24%,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表1 4 种杀虫剂田间防治桃蚜的效果

3 讨论

本试验结果显示,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是桃树上防治桃蚜的有效药剂。其中,22.4%螺虫乙酯的速效性差,因为它属于季酮酸类杀虫剂,是内吸性杀虫剂,其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时间。此外,它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能,叶面吸收后,通过循环系统,能够在木质部和韧皮部双向上下传导,持效期长。22%氟啶虫胺腈属于砜亚胺类化合物,它能作用于昆虫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内独特的结合位点有效防治蚜虫、 烟粉虱及蝽类等刺吸式口器害虫。2016、2018年田间药效试验发现,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药后3 d 的防效在70%以上,可有效防治桃蚜;2020年的田间药效试验发现,药后7 d 的防效才达到70%以上。可能是不同地区桃蚜对药剂的敏感性差异造成的。

在桃树安全生产中,花芽膨大露红时和谢花后这2个阶段桃蚜种群数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可单独使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或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喷雾防治;在桃蚜转至新展叶片危害后,蚜虫繁殖数量增加,为害逐渐加重,考虑到22.4%螺虫乙酯速效性较差、持效期长的特性,单独使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或将其与22.4%螺虫乙酯混合使用。

60%吡蚜酮属于吡啶类(吡啶甲亚胺类)或三嗪酮类杀虫剂,是非杀生性杀虫剂,最早由瑞士汽巴嘉基公司于1988年开发,对多种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防治效果优异。近几年来广泛应用于防治蚜虫和飞虱。2015年用吡蚜酮防治桃树桃蚜,药后7 d 的效果可达99%以上,2020年我们的田间试验发现,其药后7d 的防效才有60%。由此看来,桃蚜对吡蚜酮的敏感性下降得很快,而且其对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为中毒,在桃树安全生产中应避免吡蚜酮的多次重复使用和避开授粉蜜蜂。

猜你喜欢

乙酯粒剂悬浮剂
豉香型白酒中三种高级脂肪酸乙酯在蒸馏及原酒贮存过程中变化规律的研究
螺虫乙酯抑制西花蓟马卵孵化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25%苯甲·吡唑酯水分散粒剂防治葡萄白粉病试验
25%灭幼脲悬浮剂防治山药甜菜夜蛾田间药效试验
6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对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效果研究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
美酒里的“致癌物”,你了解吗
深圳朗钛研发出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配方和助剂晁
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芋头疫病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