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类童话,这样教更有效
2022-07-15王林波
王林波
【编者按】统编语文教材第一学段中的科普类文章多以童话(如《小蝌蚪找妈妈》等)、儿歌(如《比尾巴》等)的形式出现。它们融语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针对第一学段科普文的文体特征以及学情特点,教师该如何教学,在科普文中教出“语文味”?本专辑的两篇文章,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
统编教材在第一学段编排了不少科普类童话,这类课文往往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蕴含着一定的科普知识,深受小學生的喜爱。教学这类课文,我们要注意将课文的故事性、科学性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相融合,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第一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让科普类童话的教学更有效。《要下雨了》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科普类童话故事,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做出了以下的尝试。
一、分类进行指导,让生字教学更有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进行课文的教学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第一学段和第二、三学段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第一学段的重点是字词句的教学,课文其实就是识字学词的语境。所以,我们要在课文这个语境中引导学生掌握字词,学好句子。
教学第一学段的课文,我们要高度重视字词的教学,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提高生字教学的有效性。对于识字与写字,《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识字与写字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综合运用随文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要下雨了》这一课的课后有13个要求认识的生字,应该说,识字量还是挺大的。教学时,我们要注意分散识字任务,采用多样的方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首先,我们可以出示词语“空气、有空、闷热、闷雷、潮湿、消息、搬家、响雷”,引导学生在词语中认读生字,巩固字音。这样,学生就掌握了“空、潮、湿、消、息、搬、响、闷”等八个生字;通过“空气”“有空”两个词语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多音字“空”的不同读音。这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再用“空”的不同读音来组词,进一步巩固多音字“空”。这里还出示了词语“闷热”和“闷雷”,“闷”是本课要学习的生字,也是多音字,很容易读错,而在词语中认读,有助于学生掌握其正确的读音。
通过在词语中认读生字,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课13个生字中的8个,接着,我们可以变换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读句子,继续学习生字。我们发现课文第一自然段包含着好几个生字,教学时可以出示这段话“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天阴沉沉的,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读好这段话,学生就能在语境中认识“腰、坡、沉、伸”等四个生字。这样,学生就认识了本课13个生字中的12个,阅读课文就没有障碍了。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还将不断巩固这些生字,并学习最后一个生字“呢”。
我们知道,第一学段的生字教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指导学生进行书写,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识字和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我们要多花心思进行设计。教学生字“直”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加偏旁的方式回顾自己所熟悉的“值日”的“值”,“植树”的“植”,“真好”的“真”,再进行比较,发现“直”里面有三横,三横之间的距离要均等,最后一笔也是横,一定要写得长长的。
二、巧妙借用插图,让内容梳理更轻松
第一学段的课文在编排时,往往都配有不少插图,这些插图不仅形象生动,色彩丰富,而且与课文内容相对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时,我们要用好插图,发挥插图的作用。
《要下雨了》一课配有三幅插图,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三幅插图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课文中主要讲的是燕子、小鱼、蚂蚁在下雨前的不同表现,这三幅图先后呈现出的正是这三种动物。
从第一幅插图上,我们除了看到下雨前燕子低飞这一现象,还能看到天空中的乌云压得很低,这与课文中写道的“天阴沉沉的”密切相关。结合插图,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阴沉沉”的意思。一开始,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后来累了,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结合插图,学生很轻松地就理解了“直起身子”,再通过做动作,“伸了伸腰”也就理解了。
课文插图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多思考,多发掘,用好课文插图。在课文第三幅插图中,我们看到蚂蚁正忙着搬家。留意细节,我们会发现小白兔是转过身来看着蚂蚁的——看来,他们有可能在说话。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并结合前面小白兔和燕子、小鱼的对话,来说说小白兔可能会跟蚂蚁说些什么,甚至,我们还可以给出句式,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进行语言表达: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蚂蚁,就大声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学生就能仿照小白兔和燕子以及小鱼对话的句式进行表达,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了典型的句式。
这是一篇科普童话,学完这篇课文,学生要掌握相关的科普知识。课后第二题写道:“想想燕子、小鱼、蚂蚁下雨前都在干什么。”可见,了解这三种小动物下雨前的表现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地掌握这些科普知识,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进行内容的梳理。在学生整体感知,学习了生字新词后,我们可以出示这三幅插图,引导学生思考:小白兔先后遇到了谁?燕子、小鱼、蚂蚁在下雨前是怎样做的?从而总结出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的现象,然后请学生小组内练习着说一说,再进行师生、生生的合作表达,最后独立表述。
教学科普类的童话,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所写到的相关知识其实只是个开端,我们要以课文内容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而了解更多的知识,逐渐养成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下雨前燕子、小鱼、蚂蚁的表现,那么,其他动物还会有什么表现呢?课前,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进行预习,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大人等方式,了解青蛙、蚯蚓等昆虫在下雨前的表现,了解相关的科普知识。
科普类童话除了具有科学性,还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就如《要下雨了》这篇课文,不仅告诉了学生燕子、小鱼、蚂蚁下雨前的表现,而且故事情节还很有意思,角色鲜明。小白兔、燕子、小鱼、蚂蚁等角色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学习完课文后,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三幅插图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課文所蕴含的科普知识。我们还可以利用课文插图中的动物形象制作头饰,让学生戴上头饰,扮演角色,在情境中进行表演,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同时,我们还可以进行适度的拓展,从学生通过预习了解青蛙、蚯蚓等动物下雨前表现的学情出发,引导学生照着课文的情节,创编故事,进行讲述。这样的拓展表达训练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相关的科学知识,让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有机融合。
三、发现表达秘妙,让语言运用更扎实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确,语文课的教学,我们一定要关注语言现象,学习表达方法,千万不能只看到表象,只了解课文内容。科普类童话因为故事情节有趣,又能够告诉我们相关的科学知识,所以,我们学习时很容易只顾内容的理解,相关知识的获取,而忽略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与运用,使语文课缺失了语文的味道。
仔细阅读《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的语言现象值得关注,有很多的典型句式值得学习。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与比较中发现作者表达的秘妙,在仿说或仿写的过程中落实语言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聚焦小白兔和燕子、小鱼的对话,我们会发现作者的表达方法是相同的,都是“问话+答语”的结构方式,答语的内容介绍的是相关的科学知识,问话也很有特点。我们来看一看:
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小白兔跑过去,问:“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当我们把这两句话放到一起呈现出来时,学生通过对比读,很快就能发现小白兔在称呼燕子和小白兔时,都是重复叫他们的名字,这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思考:你在什么时候会这样称呼爸爸或者妈妈?从而让学生明白当我们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时,或者特别急切的时候,就会这样称呼别人。当发现了这样的表达秘妙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表达:假如小白兔遇到了蚯蚓、青蛙、蝴蝶,又会怎样称呼他们呢?
又如,课文中还写到了小白兔遇到蚂蚁时的情景,我们可以结合插图,引导学生运用刚刚发现的表达方法进行表达,写出小白兔是怎样跟蚂蚁说的。学生的表达会很多样,例如:“蚂蚁,蚂蚁,你们这是干什么呀?”“蚂蚁,蚂蚁,你们为什么要搬东西呀?”“蚂蚁,蚂蚁,你们要把食物搬到哪里去呀?”写出这样的句子,对学生来讲并不难,这时候,我们要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既然可以这样表达,为什么作者不写出小白兔和蚂蚁之间的对话,而要直接写:“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蚂蚁,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联系课文内容,借助比较,学生很快就能明白,语言有变化,表达才更有魅力。
这篇课文中除了这些典型的句式值得学习,课题也值得品味。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要”和“了”所表达的不同意思。我们可以先板书“下雨了”,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出“下雪了、刮风了、开花了、打雷了”等,学生就明白了末尾的这个“了”告诉我们这些事情已经发生过了。然后我们再在“下雨了”前面加上一个“要”字,请学生完整地读一读课题,并和刚才的“下雨了”进行比较,发现:“下雨了”是说已经下雨了;“要下雨了”是说还没下雨,快下雨了。当学生有所发现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来说说如果还没下雪,将要下雪了,可以怎么说?同样的方式,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还没有打雷,快要打雷了等情景,从而引导学生说出“要下雪了、要刮风了、要开花了、要打雷了”。在学生掌握了这种构词方式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下雨前的现象进行表达,如:乌云很多的时候可能就要下雨了、蚂蚁搬家可能就要下雨了、闪电打雷的时候可能就要下雨了、刮大风的时候可能就要下雨了。这样就把相关的科普知识与词句的训练融为一体,体现出了语文学科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相融合的特点。
语文课上,我们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运用,并在朗读和比较的过程中发现表达的秘妙。这样既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还能锤炼学生的语言敏感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