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解·品·拓
2022-07-15何裕奋
何裕奋
【编者按】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文言文篇幅短小、文质兼美,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文体意识,应充分把握文言文的文体特点,并遵循教材编排的特点,对文言文实施梯度教学,从而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本专辑的这两篇文章围绕“统编教材文言文梯度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阐述,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总要求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在《课程标准》第一、二、三学段的目标中均未涉及文言文,只在第四学段的目标中提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常常会对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感到迷茫。好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的课后习题对教学给予了一定的补充,帮助教师明确学段教学目标。(如下表)
从课后习题可以看出,每篇课文都要求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即用白话文复述课文,这是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共性,也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从“朗读”的角度看,首篇文言文《司马光》课后要求跟读,读好词句间停顿。这是为了降低难度,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疑虑。随后的几篇课文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保底要求。从“解意”的角度看,从强调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到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字的意思来读懂课文,解意的方法越来越多样,但“用自己的话讲故事”的目的没有变,从三年级到六年级,一以贯之。从“品读”的角度看,从中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关注对人物形象的品评和针对文章主旨的探究。在“拓展”方面,课后习题没有做过多的要求,但我们可以借助“资料袋”“阅读链接”“背景资料”“生活情境”等进行适度的拓展和有效的补充,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那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实施有梯度的教学,让文言文教学变得简单、有趣而高效呢?笔者尝试以下教学策略。
一、读——诵读涵咏读出味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文言文大多数是短小精悍的故事,学生如果读得滚瓜烂熟,就会说得自然流畅。因此,朗读要按照“读正确、读通顺、读出韵味”的梯度来落实。
1. 读准字音。
读准字音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一字多音在文言文中颇为常见,只有正确理解词义方能读准字音。例如,“为”是文言文的高频词,《学弈》中“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的“为”含有以为、认为的意思,念作“wéi”。而《两小儿辩日》中的“孰为汝多知乎?”的“为”同“谓”,表示说的意思,念作“wèi”。可见,初读文言文要特别关注一字多音的常用词,根据意思判断读音,做到知义正音,音正句通。
2. 读好停顿。
文言文同古诗词一样,朗读时富有节奏感,这种节奏感来自于对文言文内容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文言文中的有些语句,初读时因不知其义而造成错读。例如,《守株待兔》中的“因/释其耒/而守株”,学生很容易把“因释”连着读,这是由于对“释其耒”的意思不明白而造成停顿的错误。因此,初读文言文时,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弄清意思,通过范读、跟读、文白对读等多种形式,准确断句,读好停顿。
3. 读出韵味。
文言文由音调组合成的节奏错落有致,气脉贯通,展现其独有的语言节奏感。例如,《司马光》的“光/持石/击瓮/破之”七个字,主语是“光”,紧跟着是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持石”“击瓮”“破之”,两字一述,紧凑而紧张。朗读时,让学生憋足气,设想自己就是司马光,情况万分危急,必须尽快救下瓮中好友;还可以启发学生想象“瓮”很坚固,司马光力气小,要使劲“击瓮”。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到了情况急迫,救人心切,朗读的节奏越来越快,重音越来越明显,从中体会到了文言文的节奏之美、音韵之美。
二、解——疏通文意显主旨
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这是《课程目标》所要求的。阅读能力包含认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要素。理解能力的第一个层次就是正确地解词、释句的能力,即把握文面之义的能力。因此,疏通文意是了解文言文大意的第一步,是最基础的要求。
(一)解字词,疏通文意
文言文和现代文是一脉相承的血亲关系,在我们身边至今仍延续和保留着文言的习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来疏通文意,可以为讲好文言文故事奠定基础。
1. 关联生活。
文言并没有与我们的生活完全“绝缘”,学习文言文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如学习《杨氏之子》,课题的“氏”为何意?学生对“李氏包子店”“王氏烤鸭店”等广告招牌早有耳闻,借助生活中的文言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杨氏之子”的意思,简单有效。
2. 关联旧知。
生活中有一些俗语或俗称仍保留着某个古义或古汉语的形式,对理解文言文也很有帮助。集美大学施茂枝教授在指导学生理解《学弈》中的“弈秋”一词时,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刷子李》,然后问:“同学们,刷子李是一个人。那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刷子’表示他擅长用刷子刷墙,‘李’是他的姓。谁能根据‘刷子李’猜出‘弈秋’是做什么的?”学生回答:“一个名叫‘秋’的人,他擅长下棋,被人们称为‘弈秋’。”这种联系旧知理解新知的方法,学生乐于接受。
3. 关联成语。
成语是保留古义较多的现代汉语词汇,且经常出现在日常口语及书面语言的学习中,借助成语推想文言词义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比如,在《学弈》一文中,“诲二人弈”“惟弈秋之为听”“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的“诲“惟”“俱”“若”的词义比较难懂,教学时,利用“诲人不倦”“唯利是图”“与时俱进”“了若指掌”等熟悉的成语理解陌生的文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解要素,突出重点
理解能力的第二个层次是读懂文内之义、言外之意,即了解作者意图、态度、观点或寓意,由字面的理解水平,提高到结合内容的分析、概括与推理的理解水平。因此,文言文教学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要紧扣语文要素,聚焦关键语句,深化对文本主旨观点的理解。
例如,《杨氏之子》的课后第二题,正是本单元语文要素“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的具体化。教学时,要将重点落在孔君平和杨氏子之间的对话上,从两个人的对话中,感受孔君平的风趣幽默和杨氏子的机智应变。最后,再回扣中心词“聪惠”,梳理杨氏子的言行举止,体会其机智表现,如尊重长辈、礼貌应答、风趣幽默,不失礼节等。理解语文要素的过程,即是理解能力的第二个层次提升的过程。
三、品——品味词句习得言
《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一样,同样担负着品词析句、培养语感的任务。
1. 品字词,把玩语言之情味。
品味字词的准确、形象和生动是培养学生语言鉴赏能力的重要手段。文言文中有些文字需要细细品味,在品味中感受文字的情味,提升学生的语言品质。例如,在教学《司马光》一文中的“水迸,儿得活”一句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品味“迸”一词的。
师:“水迸”的意思是什么?(水从瓮中流出来)
师:如果给“迸”字换一个近义词,你会换什么字?(涌、流、喷、射)
师:把这几个字带入句子中,你们读读,有什么感觉?(“迸”字让人感觉水流速度更快、力量更大)
师:是呀,这一“迸”,迸出了生命,迸出了希望。再读这句话体会体会。
抓住一个“迸”字,运用换词比较法,让学生在反复尝试中感受文言文用词的精妙,同时也体味到文言文的音律美、节奏美。
2. 品句式,欣赏语言之趣味。
文言文的语言凝练,每一篇文言文都有值得把玩、練习的特殊句式。比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对人物的介绍极为精简。如《守株待兔》中的“宋人有耕者”,《囊萤夜读》中的“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精卫填海》中的“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等等,语言凝练、言简意赅,却不失表达的简雅之趣。抓住诸如此类“浅易”文言句式进行语言训练,能增加文言文教学的雅趣。例如,在教学《司马光》一文中“群儿戏于庭”一句时,笔者抓住“于”字构成的特殊句式进行语感训练。
师:一群孩子在屋里游戏,文言文怎么说?
生:群儿戏于屋。
师:一群孩子在厅里游戏,文言文怎么说?
生:群儿戏于厅。
师: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唱歌,文言文怎么说?
生:群儿歌于庭。
师:一群孩子在庭院里跳舞,文言文怎么说?
生:群儿舞于庭。
师:一群孩子在庭院里朗诵,文言文怎么说?
生:群儿诵于庭。
这样的句式训练,让学生在一呼一应的对话中入情入境,不仅领会了虚词“于”的作用,还感受到了文言文表达的雅趣之美。
3. 品篇章,领悟谋篇布局之严谨。
文言文篇章结构紧凑,前后呼应,逻辑严谨。教学时,要对文言文通篇结构布局进行梳理,形成思维结构图,为学生讲好故事搭建思维支架。例如,《杨氏之子》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简要概括人物特点为总起,围绕首句分述故事起因、经过。文章内容简洁明了,语言富有张力,蕴含着无限的想象空间。通过梳理文章脉络,形成如下思维结构图,学生依思维结构图复述课文,条理清晰。
甚聪惠——杨氏子 杨梅 君家果
孔君平 孔雀 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思维结构图
四、拓——延伸拓展感受美
文言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言”的理解上,还要发掘文言文故事中蕴含的审美价值、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这也是文言文梯度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
1. 拓展课内资料,提高审美品位。
课后“资料袋”“阅读链接”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文化视角。教学《伯牙鼓琴》时,可以利用“资料袋”中孟浩然、李白、王安石的诗句进行互文教学,渗透“高山流水”文化意象的感知。教师可以相机出示诗句:“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在简介诗人创作背景之后,创设“穿越唐宋遇见诗人”的诗音画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这三首诗都借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以此引导学生感受历代文人墨客对知音文化的向往和追求,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2. 拓展生活情境,内化思想境界。
小故事蕴含大道理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文言文所蕴含的普世价值与当代文化价值取向有着共通之处。教学时,要通过链接生活情境,打通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活学活用。例如,生活中有一些人,不努力学习、工作,老想着天上掉馅饼,我们就可以用《守株待兔》这一寓言故事教育他。学习了《学弈》,也可以拓展联系自己或者身边的人,起到警示的作用。
3. 拓展课外资料,传承文化价值。
由于文言文年代久远,学生对文中人物故事所处的时代背景比较陌生。教学时,可以适度拓展背景资料,拉近时空距离,为传递文言文承载的文化价值做铺垫。如在教学《司马光》一文时,笔者在课的结尾处是这样进行拓展的。
师:《司马光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京”就是北宋的都城东京;“洛”指的是洛阳,又称西京。两地相距几百里,可见当时司马光破瓮救友的故事家喻户晓。你能想象一下当时人们是怎么议论这件事的吗?(学生描述当时人们议论的情景)
师:司马光破瓮救友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从宋代到元朝,从元朝到明清,人们用各种艺术形式来传诵这个故事。(课件出示司马光破瓮救友的剪纸、雕塑、绘画形象)今天,我们要把这个中国好故事传承下去。现在,请大家结合这些艺术作品,用文言文来讲述这个故事。
以上对司马光破瓮救友的剪纸、雕塑等艺术形式的有效拓展,既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又是在语言实践中有机渗透文言文的审美教育。
总之,小学阶段浅易文言文教学,要依据《课程标准》,紧扣教材课后习题要求,运用“读、解、品、拓”教学策略,实施有梯度的教学,让文言文教学变得简单、有趣而高效。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城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