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意外事故的原因分析及规避策略
— 以国内举办的部分马拉松赛事为例
2022-07-13侯晨煜
文 / 侯晨煜
在众多的运动项目中,跑步是门槛最低的一项运动,相对于传统项目来说,马拉松运动所具有的独特性深受跑友们的喜爱,老百姓的喜爱加上地方政府的鼓励,使得马拉松项目越来越火爆,逐渐呈现出井喷态势。马拉松项目的举办一方面极大提高了举办地方群众对运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了地方的知名度,大大增加了举办城市形象与区域间的影响力。同时一场成功的马拉松赛事也会极大地拉动当地经济。但是,随着赛事的火爆举办,意外事故也不断发生,这背后的问题,需要每一个体育人深思。本文以文献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分析马拉松赛事存在的风险,让更多的参与者正确认识马拉松存在的风险,也为主办方提出建议,帮助赛事更安全的举办。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论文以中国马拉松赛事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为研究对象,以我国2012—2021年之间开展的马拉松赛事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以及向专业人士进行电话访谈,对马拉松赛事出现意外事故进行分析,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2 国内马拉松活动开展现状
2.1 马拉松赛事的举办现状
受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内政策的影响,我国马拉松赛事迅速发展,马拉松赛事类型众多,包括城市马拉松、乡村马拉松、垂直马拉松、山地马拉松等,全国337个城市中,共300个城市举办马拉松赛事,有些城市每年不止一场马拉松。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和厦门果动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数据统计可知,在2019年,中国境内(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共举办规模赛事1828场,较 2018年增加247场,同比增长15.62%,累计参赛人次712.56万,对比2018年的583万人增加了129.56万,同比增长22.22%。此外,马拉松赛事对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宣传当地文化,塑造城市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1],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能够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为举办地带来消费增量,直接拉动相关产业效益,为主办方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2]。
随着2020年5月1日中国田径协会发布《2019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标志着2019年不仅是中国马拉松运动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重要年头,同时也是以马拉松运动为代表的中国大众田径运动落实《体育强国纲要》实施方案的基础之年。我国马拉松赛事在国家“放、管、服”政策的激励下出现持续增长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人群都已经加入到该项比赛项目。
2.2 马拉松意外事故频繁发生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马拉松赛事一直保持着一个井喷式增长的状态,但由于参赛人员伤亡事故、组织风险和安全保卫等马拉松赛事安全隐患,导致高等级赛事少之又少。从主办方管理角度分析,由于赛事等级不高经费和人力不足,造成的管理上的问题导致意外事故频繁发生;从马拉松比赛特点分析,由于马拉松这项运动项目特点,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运动员都会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例如:肌肉痉挛、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猝死。2012年的广州马拉松出现两名跑者突然晕低,抢救无效死亡,同样2018年衢州马拉松比赛中也出现了跑者猝死现象,2019年山东烟台马拉松和荆州国际马拉松更是出现了一天两场马拉松赛事接连出现跑者猝死现象,最让人震惊的就是最近发生的甘肃越野马拉松赛事出现的严重死亡情况,死亡率已经高达12.2%[3]。
在多次事故发生之后甚至有网友表示,禁止非专业运动员参加马拉松项目,但是全民体育的意义在于鼓励群众以适当的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而阻止非专业运动员参加比赛,会大大降低群众对马拉松的关注度。事实上,所有运动项目都可能发生意外,参赛者的盲目跟风、挑战自我以及主办方对工作的不细致都可能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作为体育工作者,应该从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寻求经验,为以后的赛事举办提供理论依据,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3 马拉松赛事意外事故产生的分析
“意外事故”是指行为人的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出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事故。在马拉松比赛中出现的意外事故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马拉松比赛的特性导致的伤害事故;其二是主办方管理不当造成的管理事故。
马拉松作为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高的耐力运动,对心脏的影响是利大还是弊多,对马拉松参赛选手心脏产生哪些生理适应,又对心脏健康存在哪些潜在风险,经常困扰着运动医学研究者和马拉松参赛者[4]。马拉松比赛特性导致的意外事故主要包括猝死、中暑、骨折和身体不适等方面,其中2015年12月20日的福州国际马拉松赛半马参赛者卢某,在离开起点10.5公里处突然倒地,虽然医疗救援队仅用了两分钟的时间赶到现场并对该名参赛者进行紧急救治,但最终还是不幸离世[5]。可见,由于心脏不适而终止比赛甚至发生心脏猝死等恶性心血管事件,加之新闻媒体的过度报道,不仅阻碍着马拉松赛事的宣传,还影响了部分人群参加马拉松的热情。
主办方管理不当造成的管理事故主要包括实时信息发布不准确、现场交通混乱导致救治不及时、信息核对不严格以及主办方现场管理疏忽等方面[6]。白银马拉松赛发生体育事故引发广泛关注,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比赛开始前一天由于观察比赛地段的天气预报并没有发现有异常的变化,而比赛当天在cp2~cp3这段路程的天气却发生了剧烈的变动,当第一T队通过该阶段后出现大风和冻雨的极端天气,然而在这段11km的比赛路径上,主办方却没有安排补给和救援,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7]。可见主办方管理不当对马拉松赛事的完整举办和参赛选手意外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4 对预防意外事故发生的建议
4.1 对参赛者的建议
(1)定期体检。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是否参加马拉松比赛。
(2)提前了解比赛当天的天气。天气对竞技运动有一定的影响,过于炎热就有可能出现中暑的现象,过于寒冷就可能出现肌肉痉挛等不适现象。
(3)在比赛过程中要观察周围。马拉松比赛参赛人数很多,在前5km是相对拥挤的。可能随时有其他的参赛者追上并超越前面的参赛者,那这个过程中就要注意观察和感受四周的环境,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冲撞造成受伤。
(4)制定长期规律的训练计划。任何体育项目都存在一定的风险,然而长期规律的训练和合理的饮食可以有效的降低意外发生的几率。所以,建议想要通过马拉松比赛达到强身健体丰富生活的跑者,为自己制定一个长期的训练计划,而不是快要比赛的时候临阵磨枪。
总的来说,参赛者应该把自己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无论是在平时的训练还是参加比赛,都是要对自己负责。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盲目跟风,一时兴起的参加比赛。虽然,跟随国家的全民健身计划进行强身健体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在选择运动项目的时候不要盲目跟风,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项目的选择。另外,参赛队员在到达比赛城市以后,也要注意饮食和交通方面的安全。
4.2 对主办方的建议
(1)实时更新天气预报。主办方应该实时更新天气预报,让每名参赛者对比赛当天的天气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主办方应该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进行不一样的防控和补给的供应。
(2)管理好现场。主办方应该对现场的交通秩序进行严格的把控。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控好救援通道的畅通。救援通道就是参赛者的保命通道,只有救援通道足够畅通,才能在出现状况的时候及时进行救援。
(3)严格检查参赛资格。在往年的赛事中出现过购买他人参赛资格的事情发生,所以主办方应该在赛前严格检查参赛资格,查看参赛者持有的资格证是否是本人,以防出现不必要的意外事故。
(4)加强志愿者培训。在招募志愿者时,虽然会优先录用医学生,但是如果在没有医学生的情况下就会招募普通志愿者,然后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那么这个时间段应该相对拉长,最后进行严格的考核以后再让志愿者上岗,这样志愿者就可以有更强的业务能力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总的来说就是,主办方应该严格监控各个方面。无论是比赛前的资格检查,现场布控还是比赛中的秩序把控以及赛后的人员疏散,都应该一丝不苟的进行。同时,我认为主办方应该严格要求参赛者更新自己的体检结果。即使是参加过多次马拉松比赛的参赛队员也应该要求在参加新的比赛时提交近期的体检表来证明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不是用往年的体检表证明自己的身体健康。
5 总结
任何运动项目,都存在着不同的运动风险。在世界上的各大马拉松赛事中,死亡这个问题都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这其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仅是主办方以及第三方需要注意,参赛者更加需要注意整个比赛周期个人的身体健康。马拉松吸引了很多的普通参赛者以及国内外的专业运动员。同时马拉松这项运动项目也带来了很大的盈利空间,吸引了很多的投资商。希望,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用吸引到的资金打造更加安全更加规范的马拉松比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日本东京马拉松比赛至今,保持着“零死亡”的记录,由此可见,马拉松运动的意外是被控制的,因此,我们更应该借鉴国外马拉松比赛中的管理模式,以及成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事故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