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同步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2022-07-13张月琼粟湘

广西教育·A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

张月琼 粟湘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贺州市同步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以问题解决为思路,论述加强同步课堂大集体备课、提升主讲教师的“教功”和助教教师的“助功”、引导主讲教师和助教教师精准把握同步课堂教学实施的关键技巧等三条同步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 同步课堂 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6-0004-03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战略部署,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注:“三个课堂”指的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继而自治区教育厅印发了《广西“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实施网络扶智助力均衡发展行动,推进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推动城镇优质学校、中心学校与村小、教学点等薄弱学校组成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以同步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多种方式,形成“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逐步使“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模式走向制度化和常态化。为贯彻落实以上文件精神,贺州市全面实施了同步课堂教学模式。从近年实践运营的效果来看,贺州市的同步课堂教学目前为止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同步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所谓同步课堂,通常是由城镇优质中小学校与乡村小规模小学或薄弱初中学校结对,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城镇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同步到乡村薄弱中小学校,对乡村薄弱中小学校进行精准扶智的一种教学模式。由于当事教师(以城镇优质学校主讲教师和乡村薄弱学校助教教师为主)对同步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认识不足,同时缺乏可供模仿借鉴的优秀案例,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市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主讲教师“同步”意识淡薄,教学中客观存在“厚此薄彼”现象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受授课习惯影响,在城镇优质学校主讲端课堂授课的主讲教师在执教同步课堂时,很容易忽视当下课堂的“1+1”或“1+N”现实,眼中所见心中所想总是主讲端学生以及适合他们的课程内容,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听讲端课堂即异地乡村中小学校教室中的学生,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只有在较为明显的互动环节才能稍稍顾及听讲端学生,与听讲端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问答,导致听课端学生无法真正融入课堂,更不能有效参与同步课堂中的探究与交流活动,仿佛“旁听生”一般,又仿佛在观看“录像课”,导致学习兴趣低下。

在这样的同步课堂中,听讲端助教教师也有意见。正如某位助教教师在自述中所说:“试教前半节课,主讲教师与听讲端学生还有一些互动,到了后半节课便几乎没有了。学生就像在看一节视频课,不能参与课堂活动,相当无聊。主讲教师与我们两个助教教师的互动也几乎没有。我感觉课堂上的时间过得好慢。有一次,我仍在听讲端课堂中提问学生,主讲教师便已经开始上新的内容了……”

以上同步课堂的教学现状,自然不能达到“精准扶智”的目的。

(二)助教教师职责不清,“助功”明显不足

主讲教师“厚此薄彼”,助教教师不清楚自己的“助教”职责所在,更有甚者直接把自己降格为听讲端课堂的“纪律委员”,与学生一道“旁听”主讲教师的“独角戏”,而较少与主讲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配合,对听课端学生的学习是否达标也置之不理。另有部分助教教师是因为能力不足、不知“如何助”,很少与主讲教师同步沟通,导致听讲端学生的学情未能及时反馈给主讲教师,主讲教师也就无法及时关照到听讲端的学生,而对教学策略进行即时调整。

(三)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大,同步课堂中异地学生的学习目标难统一

因为同步课堂通常是将城镇优质学校的学生与农村或山区薄弱学校的学生组织到了“同一个课堂”,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较大,主讲教师很难精准定位课堂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目标并基于目标实施有效的教学,导致主讲教师出现了各种内心纠结:如果教学容量大、上课节奏快,听讲端的学生就跟不上;如果內容太少太浅、上课节奏太慢,主讲端的学生便“吃不饱”。例如,教师组织课堂中的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主讲端的学生很快便完成了学习任务,而听讲端的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合作学习的能力不足,很难跟上同步课堂的教学节奏。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四)主讲教师与听讲端学生相互缺乏了解,师生间客观存在心理距离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由于隔着网络和设备,主讲教师与听讲端学生只是在视频中相见,无法与听讲端特定的学生进行充分的眼神交流,且师生间一对一的语言交流极少,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靠音频进行简单的语言输出与输入,主讲教师不易发现听讲端学生在课堂上的思想动态,师生关系疏离、心理距离较大,也因此主讲教师的举动不足以影响到听讲端学生的行为。例如,主讲教师在同步课堂中提问听讲端学生时,因为不知道听讲端学生的名字,只能通过音频呼叫第几排第几组的学生,而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又难以与学生发生近距离的眼神交流,师生互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基于问题解决优化同步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以问题为导向,找到有效的解决策略,实现同步课堂教学优化,落实“精准扶智”的政策要求,是我们当下急需推进的工作。我们认为,同步课堂教学优化,应从改进主讲教师的“教”与助教教师的“助”两个方面着力,引导双方不断提升驾驭同步课堂的“教功”与“助功”,精准把握课堂“同步”的关键技巧,切实提高同步课堂的教学效能。具体说来,双方可从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树立同步课堂的大集体观念,扎实开展包括主讲教师与助教教师在内的大集体备课

常态情况下,学校教师集体备课是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共同研读本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同步课堂教学,城镇优质学校的主讲教师不应局限于校内备课组教师的集体备课,更不应一人独备,至少应将同步校点的助教教师纳入集体备课团队,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异地乡村薄弱学校听讲端学生的学情,基于不同层次的学情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充分预设同步课堂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插曲”,精心设计主讲教师的教学环节和助教教师的助教环节,求大同存小异,基于分层目标的达成优化教学过程,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习得学科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发展学科素养。

(二)主讲教师和助教教师分别提高“教功”和“助功”,全方位关注异地同步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确保同步课堂“精准扶智”目标的达成

1.主讲教师的“教功”,主要体现在其教学主导地位的落实,表现为以下三点。首先,主讲教师必须尽快适应由一个本地班级教师到多个异地班级教师的身份转变,在授课时做到“心中有人”即异地班级中的全体学生,教学行为能够兼顾异地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进度。例如:开课前,主讲教师的课前问好要兼顾主讲端与听讲端的全体师生,拉近多班级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全体师生都有一个“一体上课”的概念;课堂教学中,为了关照异地班级的不同师生,主讲教师甚至可以创设异地班级的生生互动环节,以教学口算除法为例,教师在“温故”环节设置“玩转乘法口诀”的小游戏,可以让主讲端学生与听讲端学生对口诀的游戏形式,引导异地班级的全体学生既复习了乘法口诀,又加强了多班级的沟通与互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隔着屏幕“一体上课”的学习乐趣。其次,主讲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仅要时刻关注主讲端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要兼顾听讲端学生的学习氛围,还要时刻保持与助教教师的交流、互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助教教师参与课堂观察、指导和反馈的积极性,准确把握每一个班级的真实学情,让自己真正处于多班级同步课堂的教学主导地位,基于真实学情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更加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教学环节。例如,在一次小学音乐同步课堂中,主讲教师教学《小动物回家》中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因内容难度较大而采用了教师讲解的教学方式,到检验教学效果时,主讲教师将两种节奏合在一起让学生区分,助教教师发现听讲端的大部分学生无法做出正确区分,于是将学情及时反馈给了主讲教师,主讲教师立即调整了教学策略,改用打拍子的教学方式,组织全体学生用心感受两种节奏的不同,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最后,主讲教师还应做好课后跟踪与教学反思,与助教教师一起,检测异地同步课堂中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的策略,改进同步课堂教学设计。

2.助教教师的“助功”,主要体现在其“主讲”与“助手”身份的灵活转换上。需要强调的是,助教教师绝不是课堂纪律管理员或主讲教师的“复读机”,而是兼具“助手”与“主讲”双重身份且需在双重身份中灵活转换的主讲教师的得力助手,因此,“助教”之“助”一定要助到点子上。首先,通过大集体备课,助教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整节课的教学流程以及主讲教师每个教学设计的真实意图,知道自己在每个教学环节应辅助主讲教师做哪些工作才能确保本班学生能够跟上主讲端的课堂教学节奏。通常情况下,当教学设计中出现小组活动环节时,主讲教师会自然地将组织引导听讲端学生小组学习活动的权利交给助教教师,这时助教教师转为“主讲”身份,开始主导听讲端的课堂节奏,在规定的时间运用有效的策略精心组织开展小组活动、课堂提问和教学点拨。例如:同步课堂教学“除法口算”这一教学内容,主讲教师出示42÷6=7的四种计算方法,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因为是网络同步课堂,如果主讲教师在主讲端班级巡堂,镜头便会跟随主讲教师“走向课堂”并呈现到听讲端课堂的画面中。为了避免这些画面对异地班级课堂的干扰,课前大集体备课时主讲教师与助教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以下几点:主讲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将一直站在屏幕前;出示42÷6=7的四种算法时,多班级的主讲教师和助教教师将向各自的学生发放供学生小组讨论的相关内容学习卡。这样一来,学生围绕学习卡中的任务展开小组讨论,便不会受到镜头移动的画面干扰。助教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时转换成“主讲”身份,把握本班的教学节奏,组织课堂提问并开展相应的课堂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完成维护纪律、组织小组研讨、进行教学点拨等活动,确保师生、生生有效互动。其次,助教教师要通过巡堂,及时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反馈给主讲教师,以便主讲教师及时、灵活地调整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例如,第一次试教同步课堂,助教教师发现,主讲教师要求学生“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对于听讲端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于是把情况反馈给主讲教师,主讲教师改变教学策略,改为先由主讲端学生提出问题、听讲端学生进行解答,再由听讲端学生提出问题、主讲端学生进行解答,以主讲端学生为听讲端学生做示范的方式,促进听讲端学生学会学习,知道如何提出数学问题,确保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最后,助教教师要适时记录和反思同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其他问题,课后主动与主讲教师进行交流。通常来说,同步课堂的结束意味着助教教师“主讲”身份的全面回归,助教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延伸,做好学生知识的查漏补缺和作业批改等工作,及时向主讲教师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为接下来更好地开展同步课堂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异地班级课堂“同步”的关键技巧

在实施同步课堂教学活动时,主讲教师和助教教师应掌握好课堂同步的一些关键技巧。

一是“同”。反映在备课环节,主讲教师和助教教师都应清楚地知道异地班级的教学进度、学生情况及本课教学设计;反映在上课环节,主讲教师和助教教师都要准备相同的教具和学具,而且助教教师也要像主讲教师一样,在本班进行课堂板书、示范,与学生进行亲密沟通。

二是“技”。因为“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同步课堂以现代信息技術为支撑,使用的电子设备较多,要开展同步课堂教学活动,必须确保设备的完好运行,一是能用,二是操作者会用,三是异地操作者能够很好地合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成为主讲教师和助教教师必备的技术素养。为了预防同步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麦克风失声、视频不同步、PPT播放卡顿等问题,建议有条件的学校配备信息技术教师跟进同步课堂教学活动。

三是“通”。主要指的是主讲教师与助教教师的学情沟通。为了避免过多语言干扰,主讲教师与助教教师之间可以预先约定一些手势性的“暗语”来传达学情信息。

同步课堂为异地教师联合教研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使不同区域的教师可以相互取长补短,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学校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差距,促进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近年来,随着同步课堂的实施,贺州边远山区教师的教育视野得以开阔、理念得以更新、教学手段不断优化、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城乡教育差距逐渐缩小。我们希望,通过同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和进一步优化,贺州边远山区和乡村学校的教育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

作者简介:张月琼(1976— ),广西贺州人,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粟湘(1974— ),广西贺州人,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

(责编 白聪敏)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