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2022-07-13应其良
应其良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做出有效的改革,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研究一套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旨在转变初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引言
初中数学知识点较多,而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常会因为不理解而产生畏难情绪,导致数学成绩一落千丈,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师要通过构建有效课堂,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提高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保障。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一)彰显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这句话在学习中同样适用———“你永远也提高不了一个不想学习的人的学习成绩”。由此可以知道,若想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彰显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共同推动学生学好数学。第一,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每一名学生因成长环境、小学基础知识积累、学习习惯以及先天因素等的不同,其理解能力与应用、掌握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數学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活动时,要综合考虑班级内所有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与实施方案。第二,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引导与辅助,并不是将教材知识按照教学大纲一步步讲解给学生知道,而是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自身学习主体的地位,从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帮助,使其主动吸收并消化应用教材知识。此外,在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强,知识理解程度更深,教师要给予表扬与支持;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一般,但基础知识扎实,教师要重视给予鼓励与引导;一部分学生理解与学习能力都较差,但上课态度良好,教师要重视给予激励并推动。这样每一层级的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收获,从而继续积极学习,成绩就会有明显提高。
(二)明确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与初中阶段的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的逻辑性相对较强,也正是因此,数学学科的学习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而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比起小学生已经成熟了不少,但是其身心各个方面还依旧处于发展阶段,再加上此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有一定的叛逆心理,且思想依旧不够成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难以达到要求。因此,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对此一定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将教育教学的内容与学生实际上的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充分明确教育教学的目标,以此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以此作为首要的教学任务。数学教学并非单一地提升学生解题的基本能力,而是要在此过程中,格外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注重数学学科的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融合,选择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方式以及相对熟悉的内容,促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变得更加的具体,进而激发出学生无限的潜能,并在此过程中以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再对这些基础知识进行拓展性的教学,从而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构建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可以降低数学教学的难度,更加适合数学学科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能够以更加直观和生动的情境呈现数学问题,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为此,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构建特定情境,保障情境的立体性和多元性、趣味性,使学生在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有效化教学的目的。游戏情境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通过类型丰富的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解决游戏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情境创设中,教师还应该遵循难易适中的原则,确保情境中的事物和内容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避免在学习中产生疏离感。很多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特点,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较大困难。因此教师需要构建概念情境,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形成认知冲突,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感悟,在实践应用中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五)优化教学评价
核心素养明确回答了“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基本问题。同时也明确提出了教学评价原则,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注重过程性评价等。基于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一方面,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从教学评价的标准上来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应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课堂参与程度、作业完成情况等,确保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从评价的主体上来说,还应增添学生的“话语权”,指导学生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实现自我发展。另一方面,以学生发展为导向优化评价。为了实现所有学生的发展,教师在优化评价时,必须要借助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还应关注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借助差异化、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旨在实现所有学生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增强对初中数学学科的重视程度,从而主动在课堂学习中积极与教师互动,全面地、深度地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数学教育的根本,更是促进数学教学长远发展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李建勋.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2020(14):181.
[2]顾世娟.浅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对策[J].新课程,2020(14):182.
[3]罗爱华.论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J].智力,2019(14):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