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与因素识别
2022-07-13张红晨牛学利郭庆方
张红晨 牛学利 郭庆方
摘要:县域是中国在大城市(中心城市)之外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潜在目的地,县域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等要素不断健全,都为县域承接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化环节提供了较为充实的条件。近年来中国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具有坚实的动力机制,这是高新技术产业不同环节的要素偏好差异与中国大城市(中心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化、县域经济水平提升、高速交通和即时通讯快速发展叠加作用的结果。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对一些关键领域的支撑作用具体表现为降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本、夯实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强化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腹地功能,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重视程度不够、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国家要从战略上认识和重视县域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相关产业发展,大城市(中心城市)及其所辖的高新技术企业要加强与县域的经济合作,提升即时通讯和高速交通对空间约束的突破能力,加快县域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
关键词:县域经济;高新技术企业;高速交通;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2)07-0032-08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日益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抓住机遇、突破科技瓶颈的桎梏,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了我国有效应对未来国际竞争的重大战略选择。党的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科学制定国家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2005年12月由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2006年1月9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提出了加快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① 应该说,科技创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是全方位的,其中就包括县域科技创新。2020年全国拥有2862个县级单位,全国县域内陆地国土面积占到了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94.0%。县域经济不仅是中国城乡联系的关键节点和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而且还承载着为构建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腹地的功能。因此,县域经济充分发挥和利用科技创新的力量不仅有利于促进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更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高新技术产业是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县域推进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创新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关于中国县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问题,学界已有一些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沈玉春等早在新世纪之初就研究发现,在县域经济中,由于劳动力丰富而又比较便宜,生产用地价格低廉,当一项好的创意和技术得到很好的实施后,凭借价格的优势容易取得成功,因此县域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可能性②;周民良的研究表明,县域工业是全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县域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有助于提高全国工业企业的技术水平,同时提高县域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③;胡峰等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研究发现县域科技创新存在产业结构偏重、路径依赖问题突出、科技财政资金总量偏低、政策的有效覆盖面较小等问题,主张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方向,提升创新厚度④;张骞从技术市场发展和创业水平提升两个角度检验了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渠道,发现互联网发展显著推动了中国区域技术开发能力和区域创新转化能力的提升,这种影响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均显著存在,但是互联网发展对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和强劲⑤;余泳泽、周茂华借助1996—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整体较低,均值仅为0.268,但是呈穩步增长趋势,而政府政策支持并没有使研发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变动对研发效率也没有明显的影响⑥。
总体来看,现有研究侧重于区域性微观案例剖析,宏观层面的系统性研究还不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多少是可以度量的,并且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直观地量化反映一个区域(包括县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规模。本文利用较为翔实的数据分析中国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的态势,并具体识别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我国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试图较为全面地厘清我国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乃至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县域科技创新、城乡协调发展以及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二、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态势
(一)2010—2020年中国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状况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高新技术企业则是高新技术产业最核心的主体和载体。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区域(包括县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趋势。高新技术企业每年需要国家统一标准来进行认证,我们选取高新技术企业数据来展示县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更具可靠性和客观性。目前,尚没有系统的权威性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库等统计资料,本文选取具有区域代表性的110个县(包括县级市,下同)为样本县,通过逐个查询所选样本县每一年的统计公报,并以各县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科技工作总结及相关文件作辅助,整理出这110个样本县2010年到2020年共11年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数据。如表1所示。
观察表1可以发现,从2010年到2020年,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一直呈现快速增加的态势。由于疫情原因,2020年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率略有回落,但仍然保持了26.19%的增长率,高于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24%的增长率。2010年末,110个样本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仅为1608个,县均拥有15个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末,110个样本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了14803个,县均拥有135个高新技术企业。
当然,从全国范围来看,样本县域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差异还是很大的。2020年,样本县域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最高为702家,而最低只有3家。从大的区域分布来看,尽管可能受样本县域选择的区域分布影响而存在一定的偏差,但中国东部区域的样本县域所拥有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要远远高于中西部样本县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平衡性。如图1所示。
(二)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的动力机制
中国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新时期呈现快速增长并不是偶然现象,这是由多方面客观力量叠加而产生的结果,具有坚实的技术经济条件驱动力。这些客观力量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不同环节的要素偏好差异、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化环节不断从大城市(中心城市)向县域转移的巨大潜能,而高铁、即时通讯的兴起则从根本上突破了高新技术产业不同环节在大城市(中心城市)和县域之间进行互动的空间距离硬约束。
首先,高新技术产业不同环节的要素偏好差异。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链条,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研究开发环节是高新技术产业链的创新源头,其突出的要素偏好是高度知识密集,尤其是对前沿知识的依赖程度很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往往需要高水平的科技人员、精良的仪器设备以及世界前沿学术的交流。更为重要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环节属于知识创造活动,不仅需要以文本信息为载体的显性知识,更需要以学术氛围为底蕴的隐性知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开发环节的主体是高端技术人才,高端技术人才作为一个社会性主体的活动范围则会受到其社会关系,尤其是家庭社会关系的制约。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环节在空间分布上往往会局限于能够满足前沿学术交流和高端技术人才社会关系存在的大城市(中心城市),尤其是那些拥有较多科研院所、高校的中心大城市。
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化環节是对高新科技成果的大规模转化和应用,该环节实质上是属于制造业范畴,除了需要可以将核心技术进行物化的机器设备以及配套设施外,往往还需要占用较大规模的土地,其对土地的要素偏好非常高。机器设备以及配套设施可以通过物流系统或工程建设等渠道实现在不同空间相对自由的流动,而土地要素则天然具有不可移动性。因此,土地可获得性及其成本高低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化环节实施空间选择的关键因素。
其次,大城市(中心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土地资源约束。长期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环节都集中甚至局限在大城市(中心城市)。但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中心城市)土地资源变得日益稀缺,在高房价的带动效应作用下,大城市(中心城市)的土地价格(包括工业用地)也变得非常高昂。在大城市(中心城市)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化环节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约束,这些约束主要有三个可能表现:根本得不到高新技术产业化所需要的土地;所获得的用地面积不足以支撑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化;高昂地价增加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土地成本,降低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产品市场竞争力。土地约束使得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环节存在脱离大城市(中心城市)之外进行实施的内在需求,这意味着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环节和产业化环节空间分离的动力越来越强。
第三,县域承接高新技术产业下沉的条件逐渐成熟。县域是中国在大城市(中心城市)之外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潜在目的地。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县域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等要素不断健全,这都为县域承接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化环节提供了较为充实的条件。具体来说,县域承接高新技术产业下沉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资源丰富。县域的土地相对丰裕和价格低廉,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化环节提供充足的、成本较低的土地供应,极大地保障了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化环节规模化实施所需要的土地面积,也大幅度地降低了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化环节实施的土地成本。(2)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许多县域拥有种类繁多的矿产,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化环节实施就近提供所需的重要原材料。(3)较为坚实的工业基础配套。近年来,中国县域第二产业增长很快,许多县域具备了强大的制造能力,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化环节实施提供优质的机械设备和配套设施。(4)拥有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中国县域拥有越来越多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能为高度装备化的生产提供一批技术熟练的工人。(5)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中国许多县域(尤其是县城)在域内交通、通讯、能源、供排水等方面的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在许多方面并不落后于大中城市。(6)较为良好的县域居住条件。中国许多县域尤其是县城或发达小城镇,其居住和生活条件都非常良好,这对吸引高端人才到县域工作(尽管可能是临时性工作)也是非常有利的。
第四,高新技术产业下沉县域需要突破空间距离的约束。尽管中国县域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潜在需求和潜在供给都非常强劲,但在交通速度较低、通讯技术不发达的条件下,大城市(中心城市)与县域的空间距离却成为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下沉县域的关键性障碍。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和产业化两个环节并不是互不联系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化环节往往需要研发环节的知识性指导和培训,研发环节也会需要产业化环节的反馈来进行进一步技术优化甚至再创新。更为重要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和产业化两个环节的联系不仅是频繁的,有时还需要即时性的联系,而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和产业化两个环节的紧密联系极大地限制了这两个环节出现空间分离的可能性。不过,经济活动中的空间距离具有相对性,经济活动中的空间距离的大小既与物理空间距离有关,也与人员流动和信息流动载体(交通和通讯)的能力有关。对于给定的物理空间距离,交通和通讯技术越发达,经济活动中的空间距离就会变得越小,尤其是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两个环节的互动来说更是如此。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两个环节互动的主要标的物是知识和信息,是“轻物流”甚至是“零物流”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这两个环节即使出现了空间分离,两者的知识和信息交流还可以通过相关人员的短期甚至临时性往来流动实现,也可以通过通讯手段来完成,并且这两种途径具有替代性,尤其是通讯手段对人员往来流动具有更强的替代性。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空间分离约束可能会由于交通和通讯能力的巨大提升而得到缓解甚至突破。
最后,高铁、即时通讯的兴起突破了高新技术产业下沉县域的空间距离约束。近几年来,中国高速铁路和即时通讯都在短时间内得到长足发展。交通方面,中国已经形成了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为主的高速交通系统,高铁更是以其高效舒适、机动灵活和准点率高等特点而在提升中短途出行效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2020年,中国高铁时速已达到350公里/小时,里程数达到3.8万公里,将中国大部分地区(涵盖很多县域)纳入高速铁路网的覆盖范围,显著提升了包括县域在内的全国各地通达度。通讯方面,互联网络基本覆盖全国,2020年第1季度固定宽带网络的平均下载速率为43.49 Mbit/秒,是2017年的23倍,形成了以流畅且平价网络为基础的即时通信系统。
中国高速铁路和即时通讯的长足发展降低了县域与大城市(中心城市)人员短期(临时性)流动的时间,提高了即时通讯的能力,有力地缓解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下沉县域的空间距离约束,使得本已具有较强潜在供需动能的县域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变成现实。从2010年至2020年中国样本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铁营业里程和即时通信服务活跃账户数的发展趋势来看,前者与后两者的变动趋势具有明显的趋同性。如表2所示。
高速交通和即时通讯的大力发展有助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下沉县域。鲍德温认为,交通技术和通讯技术进步对商品运输成本、思想交流成本和人口流动成本三级约束进行了三次解绑⑦;张俊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县级市带来了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对县则没有足够的正向溢出效应⑧。进一步的证据表明,高铁开通提高了县级市的资本产出弹性,降低了县的劳动产出弹性,而这与高铁开通所带来的资本和人口流动方向的改变及其使用效率的变化密切相关。常建新等基于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从铁路网密度和铁路可达性层面研究了高铁开通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在改善和提高地区可达性方面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同时也证实了高铁开通对促进地区经济差距收敛的积极作用⑨。不可否认,高铁开通显著提高了沿线城市的创新水平,对东部城市和一、二线城市的创新促进效应更为明显。
(三)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的支撑作用
随着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迅猛增长,县域逐渐形成了具有明显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带动了县域经济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了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具体表现在:(1)县域产业运行不断对接国内核心城市的技术创新资源。一些县域政府和企业主动接触和接洽核心城市的高校院所和知名企业,积极参与核心城市的高校院所和知名企业的产学研活动,甚至在本县域创建核心城市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载体。(2)促使县域产业转型升级。一些县域依托高新技术企业及其数量增长,把原本就已存在的主导产业结合高新技术创新进行改造、升级甚至转型,如将传统能源生产基地发展成为以新材料和新能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这属于嵌入式的高新技术产业改造;还有一些县域没有产业基础,通过新建或引进高新技术企业而在本县域打造某个(细分)行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这属于引入式的高新技术产业改造。(3)促进县域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本和社会服务水平提升。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增长,必然会伴随着与高新技术产业运行相匹配的以高学历人员为主的专业人才引入,并会进一步促使县域政府部门不断完善相应的人才引进服务设施配套,包括住房待遇、科技金融扶持等。(4)县域产业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贡献度增强。许多县域的专利授权数量近几年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规模扩张迅猛,已经成为所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对一些关键领域的支撑作用也更加凸显,具体表现为降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本、为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产业基础、强化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腹地功能。产业化环节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要环节,是实现高新技术价值的直接途径,也是检验并进行进一步高新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途径。在创新型国家战略指引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将会得到很大提升,发展规模将不断快速扩张,这意味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需求将日益增加,相应的土地需求规模和强度也会不断提高。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土地需求规模和强度不断提高相对应的,却是中国绝大多数大中型城市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供应和日益高涨的土地价格,这种矛盾状况的存在必然会提高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化成本,并进一步抑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开发活动以及整个产业的发展,这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乃至国家技术竞争力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县域虽然也存在着保护耕地的硬性约束,但其土地资源还是相对丰富的,且土地资源呈现多样化(如低密度建设用地、不适宜耕作的低劣地),具有存量优化等多种建设用地供给渠道,提供建设用地潜力大、成本低。高新技术产业化环节向县域下沉,可以大大降低其运行的土地成本,并大大缓解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环节的土地资源约束。
产业是中国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中国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县域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县域最有竞争力和活力的经济主体,不仅自身可以为中国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直接提供产业基础,提高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的产业活力,更为重要的是,县域高新技术企业还可以通过知识、供应链甚至形象来提高县域其它经济主体对高新技术认知和利用的可能性,使得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越来越具有技术含量。2020年4月10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占到了全国陆地国土面积94%的县域,真正可以被看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腹地。中國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增加不仅有利于中国形成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还会产生规模巨大的技术和设备上的高端需求,进而扩大国内有效需求,这进一步强化了县域经济在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腹地功能。
三、影响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的因素识别
尽管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具有强劲的动力,但要更深入、更精准地判断县域(尤其是某个具体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态势,还需要对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的具体因素进行识别,并对其影响程度进行量化测定,这也是对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背后动力机制的一个验证。由于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实质上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下沉县域的结果,对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影响因素的识别也应该是从县域承接高新技术产业下沉条件的角度来考察。
具有强大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开发能力的大城市(中心城市)往往是县域承接高新技术产业下沉的最主要空间来源。对具体县域来说,其承接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化环节往往会对应某个大城市(中心城市)。我们假定这些大城市(中心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能力和向外转移高新技术产业的压力是无差异的,并选取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南京、武汉、杭州、成都、西安、天津10大中国科研创新高地城市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来源城市。交通条件是影响或制约县域承接高新技术产业下沉的关键性条件,本文对某个具体县域承接高新技术产业下沉的交通条件是由该县到以上10大城市中最近或最便捷的某一个城市来界定的。县域承接高新技术产业下沉条件的个体化差异有两个层面的表现:一个是某个具体县域在不同年份的条件差异,另一个是不同县域在同一年份的条件差异。无论是哪个层面的差异,县域承接高新技术产业下沉条件的个体化差异都是本质性的。基于这个考虑,本文对影响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因素的量化评价采用截面数据来处理,不使用较为复杂的面板数据。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在影响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因素量化评价模型中,被解释变量就是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解释变量主要选取了分别代表县域产业配套能力、科研投入、投资、通讯、交通状况的第二产业增加值、科研预算支出资金、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即时通讯用户数和最短通达时间。其中,即时通信用户数是全国即时通讯设施数据,最短通达时间是县域到最邻近的核心城市的最短交通时间。
110个样本县高新技术企业数据来源见表1。第二产业增加值、科研预算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均来源于2010—2020年各样本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但即时通讯数据和最短通达时间数据需要给出特殊说明。即时通讯数据主要由微信用户数来表示,因为微信不仅支持基本信息交流,还带有语音通话和视频聊天功能,作为目前中国用户最多的社交软件,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影响极为深远。采用微信/WeChat的合并月活跃帐户数作为即时通讯用户数,具体数据来自腾讯2010—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值得说明的是,由于2011年1月底微信面世,2013年才开始被大规模地使用,所以前两年数据用即时通讯服务最高同时在线帐户数代替。
最短通达时间的计算相对比较复杂一些。中国大规模高铁建设始于2008年,本文参照郭鑫颖等人的做法⑩,假设2008年以来国家重点建设铁路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普铁网络没有发生显著变动,使用2021年普通铁路旅行时间(从K、T、Y、Z 或没有字母只有数字开头的火车中筛选出运行时间最短的车次计算)为高铁发展前的最短通达时间,以高铁旅行时间(有直达的高铁动车,则从以C、G、D开头编号的列车中选取运行时间最短的车次计算,否则以普铁的最短旅行时间或中转方案中运行的最短时间代替)作为高铁发展后的最短通达时间,计算时都考虑中转时间。在计算具体的最短通达时间时,本文选取距离样本x县最近的样本城市z观测:首先找到距离该县最近的高铁站,记录开通年份为y;在y年之前,最短通达时间变量赋值为x县到z城市的普铁最短通达时间;在y年之后,变量赋值为x县到z城市的高铁最短通达时间。本文的通达数据主要来源于“去哪网”。
(二)模型设定与计量结果
本文选用双对数线性模型,这有助于通过弹性分析找出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对哪个影响变量最敏感。考虑到第二产业增加值、科研预算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即时通讯用户数和最短通达时间变量对吸引大城市高新技术产业落地县域的影响具有滞后性,这些影响变量在设定的模型中采用其滞后1年的数据。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程度取决于国家信息技术与政策、高铁交通布局由国家统筹规划(县域的话语权微乎其微)等原因,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与其重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内生性是非常弱的。因此,影响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模型设定为单一线性多元方程,回归模型如下:
Het=α0+α1Sit-1+α2Rdt-1+α3Fxt-1+α4Imt+α5Mtt-1+εt(1)
(1)式中,Het为某县域在t年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自然对数;Sit-1为某县域在t-1年的第二产业增加值的自然对数;Rdt-1为某县域在t-1年的科研预算支出资金的自然对数;Fxt-1为某县域在t-1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的自然对数;Imt为t年的全国即时通讯户数的自然对数;Mtt-1为某县域在t-1年的最短通达时间的自然对数;εt为随机误差项。
根据回归模型(1)和110个样本县11年的数据,影响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各因素的作用效果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即时通讯用户数和最短通达时间变量对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回归系数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且即时通讯变量符号为正、最短通达时间变量符号为负,这与前述所分析的即时通讯、高速交通对突破高新技术产业下沉县域的空间距离约束结论是一致的,表明了即时通讯、高速交通对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的关键性意义。表3也反映出特定县域的经济条件确实对其接纳或吸引高新技术企业也具有重要作用,但重要程度存在一定的差異。第二产业增加值显著为正,说明县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依赖第二产业提供的工业基础;科研预算支出显著为正,说明对科研技术的投入越多,越能满足制造能力升级的需求,从而能吸引更多高新技术企业落地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变量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对象主要是房地产,对高新技术产业没有显著影响。
(三)不同因素对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影响程度的评价
本文对不同因素对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影响程度的回归模型选用的是双对数线性模型,这些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其实就是影响弹性,即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对该变量的敏感性程度。在对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影响具有统计显著性的四个因素中,第二产业增加值、科研预算支出、全国即时通讯户数、最短通达时间的影响弹性(绝对值)都没有表现出大于1的富有弹性状况(见图2),说明这些影响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因素的作用力仍然具有进一步挖掘和充分利用的潜力与必要性。
具體来看,县域第二产业增加值对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的作用弹性最高,而科研预算支出对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的作用弹性最低。这一方面说明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确实会影响本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县域高新技术产业确实具有侧重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环节而不是研究开发环节的特点。全国即时通讯户数、最短通达时间对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的作用弹性居中,这一方面表明交通、通讯对县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对交通、通讯等重大基础设施水平提升的机会利用程度还是不充分的。
四、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尽管存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但中国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是新时期值得注意和重视的经济现象。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的态势具有坚实的动力机制,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城市化进程以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使其存在巨大的发展潜能,而高速交通和即时通讯的发展则使得这个巨大潜能越来越多地变成现实。量化分析的结果表明,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研究开发投入以及高速交通和即时通讯存在显著而又紧密的联系。虽然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对于县域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体现为重视程度不够,国家层面很少出台与县域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密切相关的专项政策;区域发展不平衡,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区域分布存在巨大差异。县域高新技术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是各种客观条件叠加作用的结果,虽然具有较强的动力,但由于缺少整体规划和设计,导致了一定的随机性和碎片化;对重大机遇利用不够,交通、通讯对中国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具有很高的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但反应弹性却不高,这说明各地把握重大机遇的意识不强,可提升空间巨大。为了更好地加快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提升其作用效果,需要配套更多有效的政策措施:
首先,要从战略上认识和重视县域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相关产业发展。国家及其相关部门应尽早注意县域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产业发展,并采取行动加以推动和扶持。如国家研究开发经费划拨出部分资金支持县域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和发展,建立健全相关税收、人才就业等优惠政策。发展县域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要成为国家相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要有推动和扶持县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的专项性战略或规划政策出台。
其次,大城市(中心城市)及其所辖的高新技术企业要加强与县域的经济合作。大城市(中心城市)及其所辖的高新技术企业要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链优化和专业化分工,将资源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环节,将产业化环节更多地下沉到条件合适的县域,通过“创造+制造”的跨空间合作,使自身的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开发能力和产业化能力都得到提升和拓展。大城市(中心城市)及其所辖的高新技术企业要扩大与县域合作的行业范围,提升合作深度,使得合作更加一体化、长期化甚至制度化。
再次,提升即时通讯和高速交通对空间约束的突破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即时通讯的技术水平和利用友好水平,丰富即时通讯利用场景,使得即时通讯具有更强的通讯能力和更强的“现场感”,并通过工业互联网等手段促进县域高新技术企业与所对应中心城市高新技术研发机构(企业)的空间交流一体化。要通过提高高速交通的覆盖度、优化高速交通的空间布局,使得更多的县域大大缩短到中心城市的出行时间,增加更多的县域承接高新技术产业下沉的机会。
最后,县域要抢抓机遇,利用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产业跨越式升级。新时期科技资源下沉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条件,县域政府等经济主体要积极进行招商引资,改善营商环境,健全配套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落实人才激励和土地优惠政策,因地制宜地引进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县域产业升级步伐。
注释:
① 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9月12日。
② 沈玉春、徐伟营:《县域高新技术企业二次创业模式的探讨》,《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8期。
③ 周民良:《我国县城工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关系研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④ 胡峰、黄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江阴市科技创新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科技和产业》2018年第10期。
⑤ 张骞:《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山东大学2019年博士学位论文。
⑥ 余泳泽、周茂华:《制度环境、政府支持与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差异分析》,《财经论丛》2010年第5期。
⑦ 理查德·鲍德温:《大合流:信息技术和新全球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1—77页。
⑧ 张俊:《高铁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基于卫星灯光数据的研究》,《经济学(季刊)》2017年第4期。
⑨ 常建新、刘瑞:《高铁开通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基于可达性改善的视角》,《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
⑩ 郭鑫颖、王亚红、王春杨:《高铁网络下中国城市可达性演变特征——基于铁路客运旅行时间的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21年第4期。
作者简介:张红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牛学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2249;郭庆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102249。
(责任编辑 陈孝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