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分析
——以吉林外国语大学为例
2022-07-12于会雯匡颖
于会雯 匡颖
(吉林外国语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一、引言
中国文化英语是一种语域,指在一定的情景或语境下用英语进行中国文化的介绍、沟通、交流。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越来越重视中国文化的表达和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类会议中多次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实际上,在文化全球化的环境下,中国的新时代青年需要掌握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准确、熟练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母语文化的融入和传播是十分重要的,有限的中国文化素养限制了学习者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无法用英语准确、熟练地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内涵。如何提高学者表达中国文化英语的能力,让学者既能掌握正确的语言知识,又能了解丰富的传统文化,已成为英语学习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研究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英语学者展开调查并统计问题,根据现存的问题提出策略,以期能有效地提高英语学者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第一,吉外大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如何;第二,吉外大学生能否规范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第三,当前的英语教育对母语文化的重视程度如何。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吉林外国语大学各年级志愿学生,专业包括英语专业、小语种专业及其他非语言专业。
(三)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式。问卷内容由笔者参考相关研究而设计,问卷由个人基本情况、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考核和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自我认知评定三部分组成。
访谈包括7个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大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英语的途径及频率;能否熟练用英语表达经典的中国文化知识;英语学习中文化输入是否缺失。
(四)研究过程
首先对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吉外大大一至大四年级154名学生,其中语言专业117人,非语言专业37人,进行了“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问卷填写。问卷中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考核部分由中国文化词汇翻译4道题目(例如:对联正确顺序)以及中国文化知识考核4道题目(例如:相声的英文表达方式)组成,共8题。问卷在自习课上发放给学生并要求自主完成,共收回有效问卷和测试151份,有效率为151/154。针对问卷中表述不清楚的问题设计线上访谈,共访问7名大学生,通过进一步沟通深入了解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针对本研究获取的数据采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根据数据分别列出中国文化词汇翻译正确回答频数及频数百分比分布表、中国文化知识正确回答频数及频数百分比分布表、中国文化内容正确回答题数频数及频数百分比分布表以及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自我认知评定频数及频数百分比分布表。最后将问卷数据与访谈情况结合,进行结果分析。
三、数据分析
(一)问卷调查数据
经过Excel软件处理调查数据后发现:中国文化知识考核全部答对的有1名;中国文化词汇翻译全部答对的有33名;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考核部分答对四道题及四道题以上的被试者占83/151,其中有0人答对8道题。虽然大多数被试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他们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水平普遍不尽如人意。
对以上问卷调查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被试者有英语类相关证书的人数过少,不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和广泛性,因此“是否有英语类相关证书,例四六级、专四专八等”不作为分析因素。
在问卷第二部分的“中国文化词汇翻译”部分(数据参见表1),共33人4道题全部答对,其中语言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整体水平高于非语言专业学生。在有关中国文化词汇翻译测试部分,红楼梦、道家学说、打麻雀牌和相声的翻译表达正确率分别为 69.54%、54.30%、49.67%和49.01%。其中道家学说和红楼梦曾多次出现在《中国文化概论》《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等书中,同时也是大学生比较熟悉和基础的文化知识,因此正确率较高。由于“打麻雀牌”和“相声”的英文不常见于日常生活中,被试者接触的机会比较少,因此被试者的表达正确率也相对较低。但是仍然还有46名被试者不了解《红楼梦》的英语表达方式(A Dream of Red Mansions),77名被试者不了解“相声”的英语表达方式(cross talk),69名被试者不了解“道家学说”的英文(Taoism),6名被试者不了解“打麻雀牌”的英文形式(playing mahjong)。
表1 中国文化词汇翻译正确回答频数及频数百分比分布表
在问卷第二部分的“中国文化知识考核”中(数据参见表2),可以看出被试者对传统文化的领会以及了解程度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水平,正确率普遍偏低,只有1名被试者完全答对4道题目。八大菜系和对联贴法的题目只有32.45%和21.19%的被试者回答正确,说明被试者对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不了解。“四书”内容和儒家核心思想的题目,错误率竟然分别高达59.60%和88.74%。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素养的培养并不重视,忽视中国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导致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程度较低。
表2 中国文化知识正确回答频数百分比分布表
综合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考核部分的数据(数据参见表3),分别统计出8道题目中,未答对题目的被试者多达40名,答对1~7道题目的被试者分别为1名、8名、21名、24名、28名、22名和7名,没有被试者答对8道题目。通过这组数据,明显看出吉外大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和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水平皆有待提高。
表3 中国文化内容正确回答题数频数及频数百分比分布表
在问卷第三部分“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自我认知评定”中(数据参见表4),有55.1%的被试者认为无法用英语准确地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因是语言技能低。但根据第二部分的答题数据来看,表达不明的主要原因是文化知识欠缺。许多学者还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中国文化素养欠缺,仍有45.4%的被试者认为自己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中国文化。仅有19.4%表示在英语学习中经常学习关于中国文化的表达,说明当前的英语教育对母语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
表4 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自我认知评定频数及频数百分比分布表
(二)访谈资料
在7名被访者中,有6名学者认为一部分高校在英语教育中并没有较好地体现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在日常的英语学习过程中,4名学者表示积累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主要是在上课时间的专项练习,但是时间有限,积累量也较少。6位被访者认为自身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一般,仅有1位被访者能较流畅地表达经典的中国文化知识。7名被访者均认为英语学习过程中文化输入程度不足。
四、研究结果
(一)中国文化素养亟待提升
根据表2数据,被试者普遍存在掌握中华文化知识不牢固的现象。在初高中课本中出现过的道家及儒家主要思想内容,仅有近10%的被试者回答正确。如果连儒家的主要思想都模糊不清,又该如何向外表达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深厚内容呢?当代大学生以这种程度的中国文化素养来表达中国文化英语,那的确是困难重重。
在当前的英语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就无法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在交流中的重大影响力。一个对基本文化常识不熟悉的学习者,是无法熟练和准确地向外宾介绍国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也无法理解和表达中华文化的内涵,更无法准确阐发中华文化的精华和优势。因此,大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急需提升。
(二)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根据表1数据,仅有近20%的被试者能比较规范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近80%的被试者在翻译中国文化时,往往不能用准确的词汇来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这种表现折射出吉外大学生较低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符合“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特点。
中国文化失语会降低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当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降低时,会产生更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从根源上避免“中国文化失语症”已经刻不容缓。
(三)当前的英语教育对母语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
许多学校的英语教育已经不再采用传统教学体系,而是更侧重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但是根据问卷数据可知,关于“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是否曾学习关于中国文化的表达”这一问题,仅有19.6%的被试者认为“经常”学习,18.8%的被试者认为“没有”学习,61.6%的被试者认为“偶尔”学习。结合访谈数据,很容易得出当前的英语教育对母语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的结论。
在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中,英语教学大纲比较强调英美等英语国家文化的输入,对母语文化输入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在课本方面,大学英语以及英语专业的课本选自英美原版出版物的材料相对较多,其中中国文化含量相对较少,绝大部分的被访者认为他们从目前的英语教材中学习到的中国文化知识不够多。课本想呈现原汁原味的地道英语,就必然会充满西方文化的气息。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很少有人能意识到学习双方文化的重要性。
五、提升策略
(一)增强中国文化输入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增强中国文化输入可以有效避免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西方文化过程中迷失方向、缺乏自我文化认同感或盲目追崇西方文化。因此学习者在学习英美文化知识的同时需要加强对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通过不断强化中国文化的输入,进而提高自身的中国文化输出能力。学习者要加强自身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重视,在生活中不断积累中国文化知识、培养中国文化素养并且增强中国文化输入,为讲好中国故事打下坚实基础。
(二)巩固英语基础知识
输出中国文化是具有双向性的交流过程,语言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因此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提高英语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除了重视中国文化语言材料的英语表达形式以外,学习者应巩固英语基础知识。在英语基础扎实的情况下,再进一步规范中国文化传统知识的英语表达形式。学有余力时,适当提升口语水平。
在提升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过程中,仅仅掌握中国文化知识也是徒劳的,只有不断地巩固英语基础知识,才可以有效避免“哑巴英语”“中国文化失语症”或“中式英语”的情况出现。
(三)培养跨文化沟通技巧
接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人应是我国对外交流的主流群体,应该学会使用英语介绍与输出中国的文化。当代大学生作为英语学习者,也是对外交流的主力军之一。
在具有一定的中国文化素养和英语基础的情况下,学习者需要培养跨文化沟通的技巧。交流是双向的,在输出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价值观的差异以及非语言行为的差异,避免这些差异引起的误解。没有掌握跨文化沟通的技巧,极有可能会因为中西方差异引起交际障碍。如此一来,即使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再强,也无法成功进行文化交流。
(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现在的大学英语教材和英语专业精读及泛读教材对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导入严重失衡,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极少,导致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为避免该现象持续发生,高校英语教育改革在不断地进行,教育者不断尝试各种教学方法,目前也有一定成效。在这种环境下,学习者应积极从自身入手,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学生指导、控制、调节自己学习行为的能力与习惯。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有主动意识,首先设定学习目标,然后设计学习计划,最后决定学习策略。目前学习者应以提升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为目标设计学习计划,再进一步决定策略。例如,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或文化交际活动中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此锻炼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并观察自己用英语表达的中国文化是否可以被中国同胞理解和接受;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中国文化知识,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积累,逐步培养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通过这类策略,学习者既能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又能掌握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技巧,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完成了提升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目标。
在中国文化英语教育环境不甚理想的情况下,学习者更应培养正确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地自主抉择学习的目标以及需要加强摄入的学习内容。
六、结语
中国文化内容涵盖方面极其广泛,以上的调查内容只涉及中国文化的小部分。但是本次调查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英语学习者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还有提升空间,以及当前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与教材内容的不足。如今,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正需要具有高水平语言能力的人才,学习者要从自身学习上提升。
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起到十分正向的作用。英语学习者尝试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并且培养中国文化输入、输出意识。因此,学习者务必要意识到深入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及紧迫性,不应局限于用英语表达西方文化。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铺平了道路。作为文化传播的主力军,大学生要趁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热潮做“中国故事”的讲述者,真正做到“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