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I-FABP、SM22 水平对急性肠系膜缺血患者发生肠坏死的预测价值
2022-07-11张伟伟王家旭黄炎东刘鑫罗显克
张伟伟,王家旭,黄炎东,刘鑫,罗显克
1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南宁 530022;2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3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消化内科
急性肠系膜缺血(AMI)是指小肠部分血液供应突然中断引起的小肠局部缺血、细胞损伤及肠道病变[1]。AMI 病情进展快,若不及时治疗可迅速进展为肠坏死,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快速诊断AMI 和早期识别并处理肠坏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2]。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是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合成的一种可溶性蛋白,当肠细胞膜受损后会快速释放入血,因此被认为是肠损伤的敏感标志物[3]。平滑肌22(SM22)是一种在肠平滑肌组织中表达丰富的水溶性蛋白,肠道肌肉层缺血性损伤时可使其快速释放入血[4]。动物研究表明,肠道缺血性损伤后血清中I-FABP、SM22 水平升高[5-6]。但关于I-FABP、SM22 与AMI 发生肠坏死的关系鲜有报道。本研究分析血清I-FABP、SM22 水平对AMI 患者发生肠坏死的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1 年1 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7 例AMI 患者,其中男111 例,女56 例;年龄18~85(58.87 ± 15.00)岁。根据CT血管造影或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肠坏死组(58例)、无肠坏死组(109 例)。纳入标准:AMI 经CT 血管造影或手术检查确诊,符合2016 年欧洲创伤和急诊外科学急性肠系膜缺血指南[7];年龄≥18 岁;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慢性肠系膜缺血;外伤或继发于肠套叠、肠扭转导致的肠道缺血;恶性肿瘤;血液、免疫系统疾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5-032-01)。
1.2 资料收集 收集AMI 患者性别、年龄、病因、病史以及入院时静脉血D-二聚体、乳酸、肌酐、白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资料。
1.3 血清I-FABP、SM22 检测 采集AMI 患者静脉血,3 000 r/min 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0 cm),取上清液,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I-FABP、SM22。试剂盒购自无锡市东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比较采用Z检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AMI 发生肠坏死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FABP、SM22水平对AMI发生肠坏死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比较采用Z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MI 发生肠坏死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肠坏死组血清D-二聚体、乳酸、肌酐、白细胞计数、I-FABP、SM22 水平高于无肠坏死组,血清白蛋白低于无肠坏死组(P均<0.05)。见表1。
表1 AMI发生肠坏死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2 AMI发生肠坏死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生肠坏死(是=1,否=0)为因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酸、白细胞计数、I-FABP、SM22是AMI发生肠坏死的影响因素(P均<0.05)。见表2。
表2 AMI发生肠坏死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 血清I-FABP、SM22 对AMI 发生肠坏死的预测价值 ROC 曲线显示,I-FABP+SM22 预测AMI 发生肠坏死的曲线下面积大于I-FABP、SM22 单独预测(P均<0.05)。见表3。
表3 血清I-FABP、SM22对AMI发生肠坏死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AMI 是一种少见但非常凶险的腹部急症,主要因急性肠系膜动脉/静脉栓塞或循环压力降低,导致肠系膜内血流减少不能满足相应脏器代谢需求引起[7]。肠坏死患者预后极差,病死率60%~80%[8]。因此快速诊断和干预AMI 对降低患者病死率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对AMI 进行诊断,但存在诸多不足,如B 超易受操作者技术、肠积气、水肿的影响;X 线表现无特异性;动脉血管造影有创且操作复杂,会延误患者治疗等。临床尚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指标[1]。
脂肪酸结合蛋白是一系列脂质伴侣蛋白,包括心型、脑型、肝型、肠型等,在长链脂肪酸的摄取、转运和代谢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其他生命过程。I-FABP 为肠道所特有,位于肠道上皮细胞内,大小肠全长范围均可检测到I-FABP mRNA 表达。因此当肠道上皮细胞完整性破坏后就会释放I-FABP 进入血液循环,与肠道损伤程度相关[9]。早期实验通过建立大鼠肠系膜肠缺血模型研究即发现,血清I-FABP 表达在建模30 min 后就明显升高,到90 min 达顶峰[10]。本研究结果显示,肠坏死组血清I-FABP 水平高于无肠坏死组,提示I-FABP 参与AMI发生发展。分析是肠道上皮细胞完整性破坏后释放I-FABP,血清I-FABP水平越高反映肠道缺血和组织损伤越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是AMI 常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后可促进急性肠系膜血栓形成,导致AMI 发生[11]。实验显示,I-FABP 在饮食诱导的胃肠道动脉粥样硬化中表达上调,敲低I-FABP 能抑制肠道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过增加紧密连接蛋白改善肠道通透性[12]。因此我们推测I-FABP 高表达还可能通过肠道动脉粥样硬化促进AMI 发生和进展,但还需实验证实。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FABP 水平升高是发生肠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证实血清I-FABP 水平升高与AMI发生肠坏死相关。
AMI 肠缺血的主要危险是肠道肌肉层严重缺血,且考虑到肠道外层平滑肌细胞比例较大,因此探索肠道肌肉层缺血性损伤相关标志物或可反映AMI发生及进展[13]。SM22 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约22 000 的水溶性平滑肌蛋白。既往研究多集中于SM22与肿瘤的关系[14-15]。近年研究发现,SM22在肠道平滑肌组织中大量表达,并参与肠道相关疾病。SM22 在结肠癌组织和细胞中呈低表达,恢复SM22表达能抑制结肠癌恶性行为[16]。SM22 参与肠道平滑肌收缩[4]及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劫持[17]。因此,我们考虑SM22 可能与AMI 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肠坏死组血清SM22 水平高于无肠坏死组,提示SM22 参与AMI 发生发展,血清SM22 水平高低能反映肠缺血损伤程度。SM22在肠缺血4 h后由肌层组织释放入血,但在可逆性肠缺血中水平稍低,在不可逆性肠坏死中水平显著升高[18]。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M22 水平升高是AMI 发生肠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证实血清SM22 水平升高与AMI 发生肠坏死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还显示,乳酸、白细胞计数是AMI 发生肠坏死的独立因素。乳酸作为组织灌注不足的一种标志物,在肠道组织缺氧和脱水均可导致乳酸升高,目前研究表明,血清乳酸升高常与不可逆性肠道缺血相关[19]。白细胞计数升高是组织缺血、炎症的特异性指标之一,AMI患者肠道组织坏死即可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20]。ROC曲线表明,血清I-FABP、SM22 水平均可作为AMI 发生肠坏死的预测指标,且I-FABP 联合SM22 的预测价值大于二者单一预测。
综上所述,AMI 发生肠坏死的患者血清IFABP、SM22水平升高,二者可作为AMI发生肠坏死的预测指标。但本研究未监测AMI 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I-FABP、SM22 水平变化,且样本量较小,关于I-FABP、SM22参与AMI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