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人急性胸痛预检分诊中SOAP 分诊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2-07-11李冬梅

医药与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胸痛护理人员急性

李冬梅

(河南省夏邑县人民医院 内科,河南 商丘 476400)

急性胸痛是临床较为多发的疾病类型,在急诊内科就诊患者中的占比约为5% ~20%,在三甲医院中的占比超过20%,疾病发生发展受多种原因影响,确诊难度大,起病急,发展快,以突发性胸部疼痛为主要表现,若不及时诊治,可导致原有疾病进一步发展,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提示预后不良。对首诊医师而言,准确识别胸痛危险因素,筛选高危患者,尽早送至绿色通道,予以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诊疗工作的临床作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医护工作的重要目标。护理人员在分诊过程中能否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准确评估危险程度,予以针对性干预措施,准确诊断患者病情,降低误诊、漏诊风险是疾病诊治工作可否顺利进展的关键,也对患者预后产生直接性影响。SOAP 是现阶段较为常用的急诊分诊手段,由主诉、观察、评估、计划四个部分组成,可为急诊科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病情提供主客观依据,对疾病进行诊断时,综合考虑患者主诉和护理人员观察结果,缩短分诊时间,尽早开展后续治疗工作。基于此背景,河南省夏邑县人民医院以成人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SOAP 分诊法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2017 年9 月至2019 年9 月急诊科就诊的成人胸痛患者8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患者分组。对照组40 例,23 例为男性,17 例为女性;患者年龄32 ~70 岁,均值(54.78±2.56)岁;疾病类型:18 例心源性胸痛,22 例非心源性胸痛;文化水平:初中以下12 例,初中10 例,初中以上18 例。观察组中男女均为20 例;患者年龄33 ~69 岁,均值(54.12±2.45)岁;疾病类型:心源性胸痛16 例,非心源性胸痛24 例;文化水平:初中以下10 例,初中11 例,初中以上19 例。两组基础资料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可对比。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1) 患者年龄不低于18 岁;(2) 胸痛发作至就诊间隔时间在24 h 内;(3) 患者意识清醒,可正常沟通;(4) 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主动参与。

排除标准:(1) 重要脏器功能受损者;(2) 存在精神疾病者;(3) 急性胸痛确诊患者;(4) 接受其他分诊法者;(5) 临床资料不全,中途退出者。

急诊科医务人员15 例,9 例为男性,6 例为女性,年龄22 ~45 岁,均值(27.68±1.21) 岁,职称:主管护士1 例,主任护士1 例,副主任护士3 例,护士10 例。学历:专科3 例,本科8 例,硕士2 例。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开展急诊分诊工作,由医护人员根据自身既往工作经验评估患者病情,及时准确判定患者胸痛位置、性质和严重程度,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连接心电图,并由心内科医生、影像科医生协助,根据评估结果开展诊治工作,病情危急患者需开放绿色通道,并告知患者相关事项。观察组在急性胸痛预检分诊工作中运用SOAP 分诊法,具体措施如下。

1.2.1 SOAP 分诊法培训

为保障护理人员在预检分诊工作中熟练应用SOAP分诊法,应由专家学者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SOAP 分诊理论基础、在成人急性胸痛预检分诊中的优势、操作步骤、患者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培训频率为每周一次,于每周五下午15:00—16:00 在会议室授课,授课可通过PPT 展示、播放影像视频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4 周后统一考核,直至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对于未能熟练掌握者,应一对一分析其发生原因,调整培训方案,保障培训效果。

1.2.2 SOAP 分诊法实施

SOAP 分诊法分为主诉、观察、评估与计划四项,具体措施为:(1) 主诉:前来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面对自身疾病承受力和可接受度存在明显差别,患者主诉时,因经济困难或恐惧而对手术产生抵触情绪,选择隐瞒病情,或是为获得同情而夸大症状。护理人员合理运用诱导方式,旨在从患者本身、患者家属和其他知情人之处获取与患者症状表现、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和既往病史有关的信息,主动询问知情人,鼓励患者根据个人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表达自身感受,包括异常症状体征特点、严重性和持续时间,告知护理人员不适症状发生部位,患者需详细说明感觉最强烈,或是觉得最为痛苦的一个或数个症状体征,详细描述个人感受,说明前来就诊的原因,帮助护理人员全面了解病情变化和疾病发展趋势,评估疾病所属系统及其严重性。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主诉的病因、诱因和既往病史进行分诊:如心绞痛患者可有气胸、肋骨骨折等外伤史,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者,为心源性胸痛的可能性比较高;伴随咳血、低热、下肢栓塞性静脉炎,既往有心脏病病史者,或是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可能为肺栓塞。(2) 观察:护理人员在急诊分诊环节中,综合运用看、听、查、问、触等方式观察患者身体状况和病情变化,仔细观察患者神志变化和面部状态,观察患者有无出现瞳孔放大的情况,注意倾听患者咳嗽情况和呼吸音,经鼻子闻患者呼出气体的味道;触及患者脉搏,以了解患者毛细血管充盈度和表层皮肤温度;对患者的胸部以合适的力道触摸,了解患者胸痛症状发作部位;检查患者体温、血压和反射情况来评估患者机体状态;对于生命体征波动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性。(3) 评估:综合分析患者本身主诉的主观性指标和护理人员获得的客观性指标,结合患者病情需要,必要时可对患者疼痛程度予以评估,以准确评估患者病情,为疾病判断与筛查提供依据。(4) 计划:依据初步判断结果开展专科分诊,根据患者胸痛严重性有计划性地开展就诊工作;若为主动脉夹层、心包炎等胸痛高危患者,可迅速告知临床医生,经绿色通道进一步筛查,对患者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血常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紧急护理措施;通过指导患者取卧位、心电监护、吸氧、搭建静脉通路、镇痛、心理疏导和影像学检查等预见护理。

1.3 观察指标

两组认知水平对比:采用自制问卷判定患者认知水平,得分0 ~100 分之间,由疾病表现、发生原因、诊断要点和临床干预四个方面内容组成,各个项目分值为25 分,得分增加提示认知水平提高。

两组诊断时间对比:比较两组急诊分诊时间、急诊滞留时间。

两组分诊效果对比:对比两组分诊准确率( 分诊结果与最终确诊结果一致)、高危胸痛识别率( 可准确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和张力性气胸)、预见护理率( 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因素,予以针对性预防措施)。

两组预检分诊工作质量对比:由本院自制预检分诊工作质量评估表,主要包括分诊效率(30 分)、分诊正确性(40 分)、预检分诊专业性(30 分) 三项,每项分值0 ~100 分,分值越高提示预检分诊工作质量越好。

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对比 :包括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室性心动过速。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参照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判定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共有19 个条目,各条目均按照1 ~5 分5 级评分法计分,1分为非常不满意,2 分为不满意,3 分为一般满意,4 分为满意,5 分为非常满意,整个量表分值在19 ~95 分之间,得分越高提示患者越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认知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认知水平总分为(85.69±6.02) 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96±5.30)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认知水平比较(± s)单位:分

2.2 两组诊断时间比较

观察组分诊时间为(2.41±0.54)min,急诊滞留时间为(5.52±1.12)min,短于对照组的(2.72±0.45)min和(6.16±1.2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诊断时间比较(± s)单位:min

2.3 两组分诊效果比较

观察组分诊确诊率为92.50%,高危胸痛识别率为95.00%,预见护理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75.00%和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分诊效果比较[n(%)]

2.4 两组预检分诊工作质量比较

观察组预检分诊工作质量总分为(90.08±4.52)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预检分诊工作质量比较(± s)单位:分

2.5 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

观察组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概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5。

表5 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n(%)]

2.6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得分为(82.04±7.92) 分,高于对照组的(76.80±9.38)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0,=0.009)。

3 讨 论

胸痛病因复杂,类型多样,急性冠脉综合征、肺栓塞等症状可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患者出现胸痛症状后,应快速准确鉴别诊断,评估疾病严重性及其危险程度,在此基础上确定医疗服务的先后顺序,根据疾病危急程度予以患者科学规范的诊治服务。急诊预检指的是患者到达急诊室后,迅速予以分类,从而在正确的时间、地点里予以针对性的医疗服务,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治疗资源优先原则和合理利用对患者进行分类的医疗手段。急诊预检分诊是现代急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工作顺利开展,可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获得专业性、针对性医疗服务,最大限度降低致死致残率。目前医护人员对胸痛患者进行预检分诊时,多数是根据自身既往工作经验实施的,对心源性胸痛和其他类型心绞痛患者进行诊断时,极易出现误差,分诊确诊率低;此外,患者候诊时间长,易耽误黄金治疗时间,患者对预检分诊工作的满意度普遍不高。常规评估方法的运用需花费较长时间方可获得诊断结果,可导致患者原有疾病恶化,增加疾病复杂程度,甚至会因为合并心血管不良事件而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为此,需对急性胸痛预检分诊工作予以深入探讨,旨在寻求科学规范的分诊措施,以落实各项分诊工作,准确诊断疾病,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这就需要医护人员深入探讨急性胸痛预检分诊方式,以提高分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SOAP 分诊法是一种较为全面的评估方式,其中主诉是对患者个人主观资料的收集,观察是护理人员实际看到的内容,评估是对前两项内容的总结,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患者病情,计划是前瞻性、预测性急救程序和干预措施。它摒弃了传统目测方式的盲目性,并非单纯发号与信息登记,而是需要护理人员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分诊检查,可为分诊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可提高护理人员对急诊患者进行分诊时的工作能力,缩短分诊时间和患者滞留时间,使得分诊准确率明显提高。为准确诊断疾病,尽早开展护理与治疗工作,分诊人员应熟知疾病相关知识,规范应用SOAP 分诊技巧,落实护理常规,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通过意识状态、精神状况、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对疾病进行准确诊断,确保治疗工作切实可行,在此基础上减少不良事件,降低死亡风险,改善预后。

文中对两组患者认知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认知水平得分更高,主要是因为SOAP 分诊法通过患者主诉的方式向护理人员表明个人感受,是患者对自身疾病最为主观的感受,护理人员通过各种形式观察患者身体状况和疾病发展趋势,以了解患者呼吸状态、皮肤温度、症状发作部位,准确把握患者生理状态,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患者主诉和护理人员观察结果,准确判定患者疾病,制定有针对性的诊疗措施,帮助患者从症状表现、发生原因、诊断要点和临床干预四个方面了解自身疾病。文中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分诊时间、急诊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分诊准确率和急诊预检分诊工作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体现了上述观点。急性胸痛患者到达急诊后首先要面对的重要环节便是预检分诊工作,它决定着患者在急诊处所获得的医疗服务的级别和水准,它需要护理人员将患者个人主诉和自身观察结果相结合,综合分析与患者病情有关的资料,以此为基础制定详尽的护理计划和干预措施,迅速进行各项检查,如影像学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及时诊断与筛查高危胸痛患者,根据诊断结果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缓解措施;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保障分诊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可体现护理人员在预检分诊工作中的专业性,提高预检分诊工作质量。观察组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概率更低,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主要是因为运用SOAP 分诊法,按照主诉—观察—评估和计划的顺序对急性胸痛患者予以诊断,可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疾病类型和严重性予以准确评估,能够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诊断与治疗工作,延缓疾病发展进程,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SOAP分诊法的实施,可提高护理人员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予以患者针对性预见性护理,使得患者对护理预检分诊工作更加满意。上述研究表明,观察组高危胸痛识别率、预见护理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可见SOAP 分诊法可提高护理人员在预检分诊中的工作能力,使得护理人员准确识别高危胸痛,予以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学者曾宪任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SOAP 分诊组患者就诊至接受处置时间短于常规组,预检分诊准确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与文中观点一致。

综上所述,在成人急性胸痛急诊预检分诊中应用SOAP 分诊法,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缩短分诊时间,提高分诊效果,可为预检分诊工作质量提供保障,在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也可使得患者对预检分诊工作更加满意。

猜你喜欢

胸痛护理人员急性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包炎1例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经常性胸痛,你了解过吗?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有些胸痛会猝死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胸痛未必都是心脏病
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返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