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温护理措施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2022-07-11田聪张露李则宜

医药与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保温腹部体温

田聪,张露,李则宜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手术部,河南 洛阳 471003)

体温被临床公认为生命四大体征之一,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能够改变内分泌腺体、皮肤血管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实现散热、产热的动态平衡,维持新陈代谢速率。然而,在手术过程中,人体的体温易受环境、麻醉、身体暴露面积等因素影响,导致散热增多、产热下降,进一步诱发围术期低体温。腹部手术往往操作难度大、身体表面暴露面积大、耗时长,加之老年患者的体温调节功能随年龄趋于减退,导致此类患者更容易发生低体温。围术期低体温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抑制等并发症发生,还可增加术后渗血及感染风险,不利于术后康复。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围手术期低体温对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至关重要。目前常规手术护理中多局限于被动型保温,即覆盖恒温毯等,保温效果并不理想。保温护理是指采取“主动型+ 被动型”系列保温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术中散热,更好维持体温的干预方式。为探究保温护理措施对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择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 例患者予以分组护理,具体展开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 年5 月至2021 年5 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择期行腹部手术的96 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8)、参考组(N=48)。观察组女23 例,男25 例;年龄61 ~76 岁,平均(67.41±4.10) 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 分级:Ⅰ级25 例,Ⅱ级23 例。参考组女22 例,男26 例;年龄62 ~78 岁,平均(68.03±4.22)岁;ASA 分级:Ⅰ级24 例,Ⅱ级24 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1) 年龄>60 岁;(2) 手术前未见转移征象;(3) 腹部手术时间<5 h。

排除标准:(1) 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2) 存在沟通或意识障碍,无法配合量表评估;(3) 近3 个月内有输血治疗或手术史;(4) 麻醉耐受性差。

1.2 方法

参考组予以常规手术护理:维持手术室温度范围为22 ~25℃,术中覆盖裸露于空气中的皮肤等。

观察组在参考组基础上予以保温护理:(1)预保温:手术开始前30 min,将充气式加温毯置放于手术台上,设定温度为43℃后开始预热,待其温度上升且充分膨胀后,将温度档调低至38℃;打开手术室内空调设备,控制室内环境温度为24℃;患者从病房转移至手术室期间,护理人员应主动说明体温保护的目的,获得其同意后为其提供恒温毯,并协助患者将恒温毯覆盖于全身。(2)术中温度保护:患者进入手术室至麻醉复苏期间,连接核心体温监护仪进行全程体温监测、记录,为保证术中操作不受影响,以鼻咽部为核心体温监测部位,为保护鼻咽部黏膜,探头置入前需均匀涂抹丁卡因胶浆,增加局部润滑度;采用恒温毯覆盖患者双下肢、双上肢及胸部等非手术区域;消毒液、腹腔灌洗液、静脉输注液体,均放入液体加温装置中,设定仪器温度为35 ~37℃,液体输注量控制为6 ~8 mL/kg·h;对于术中需要大量输血者,应提前加温血液至30℃,避免温度过高影响使用;提高皮肤消毒效率,缩短涂抹消毒液的时间;手术操作过程中间接性擦拭、止血所使用的纱布,均需经温盐水浸泡;依据患者术中体温变化实时调整充气式加温毯的温度,如体温低于36.5℃,应调整为43℃;切口缝合后暂时使用温纱布覆盖,待患者麻醉复苏后移除。(3)麻醉复苏复温:将患者移送回病房前,使用恒温毯妥善覆盖其裸露在外的皮肤,若患者体温<36℃,则需增加充气式加温毯的温度,控制其体温>36℃后方可转出手术室;调节病房内温度至26℃,持续关注患者体温变化,如发生失血性休克诱发低体温,立即汇报主治医生并配合进行人工复温。

1.3 观察指标

(1) 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 麻醉失效) 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 对两组负性情绪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该表有抑郁、焦虑、压力领域,每领域均有7 项条目,每条目以0 ~3 分计分,评分越高提示负性情绪越严重。(2) 记录两组手术期间体温( 鼻咽部温度) 变化,具体时间为:手术前、手术30 min、手术120 min、手术后( 麻醉失效)。(3) 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 麻醉失效) 采集两组肘静脉血3 mL 待测,予以离心处理,取血清,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皮质醇(Cor),利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BG),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4) 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具体包括:寒战反应、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统计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DASS-21 评分比较

手术前,两组DASS-21 中的抑郁、焦虑、压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手术后,观察组抑郁、焦虑、压力评分均较参考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DASS-21 评分比较(± s)单位:分

2.2 两组手术期间体温变化比较

手术前,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随着手术的进行,两组体温均较手术前降低,但观察组手术30 min、120 min 及手术后的体温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期间体温变化比较(± s)单位:℃

2.3 两组手术前后应激指标比较

两组手术前的应激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手术后,两组Cor、BG、NE 水平均较手术前升高,但观察组Cor、BG、NE 水平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应激指标比较(± s )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参考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全麻是大多数腹部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其优点在于能够保证充足的通气,并控制麻醉深度及时间,但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已发生不同程度的减退,全麻药物、对手术的恐惧、术中失血及输液等因素均会不同程度地增加低体温的发生风险,诱发或加重应激反应,延缓术后康复。常规手术护理大多实施被动保温措施,虽可减少部分热量散失,但忽视了消极心理反应对于体温调节的影响,导致预防低体温的干预效果欠佳。与常规手术护理不同的是,保温护理在实施被动保温措施的基础上,为患者给予主动型保温措施,能够减少患者手术期间的热量散失,有利于保护患者的自主性体温调节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后的DASS-21 各项评分均较参考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这表示保温护理措施在缓解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负面情绪方面具有优势,究其原因为:临床实践证明,大多患者可能因疾病造成的生理不适,或对手术预后的担心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保温护理中将患者转移至手术室期间,主动征求同意后才为其提供恒温毯,既体现了对患者知情权的尊重,使其感受人文关怀,又分散了患者对消极心理反应的注意力,以此缓解其负面情绪。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30 min、120 min及手术后的体温均较参考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这表明保温护理措施有利于维持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中体温。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血管弹性逐渐下降,甚至诱发体温调节功能障碍。保温护理中采取预保温干预,在手术前使用充气式加温毯提高手术台温度,能够为患者提供最大接触面积的热传导,同时改善外部环境,即调节手术室内温度等,能够降低环境温差,最大限度避免老年患者受冷刺激,从而有效减少患者从病房转移至手术室期间的热量向周围环境的传导。腹部手术中需要使用冲洗液或输注液体,如液体温度过低、输注速度快,会加快患者体内热量流失,表现为体温下降。保护护理中给予液体加温、控制液体输注量,均可减少机体的热量损失,促使患者术中的核心体温保持稳定。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后的Cor、BG、NE 水平均较参考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这说明老年腹部手术中实施保温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手术创伤、低温导致的静脉瘀滞等因素是诱发应激反应的常见原因。保温护理中缩短涂抹消毒液的时间,能够避免消毒液蒸发后带走大量热量;以温盐水浸泡纱布后使用,能够起到一定的灭菌效果,预防感染发生引起应激反应;术中利用充气式加温毯维持患者核心温度,保持血液循环,继而预防低体温发生,降低感染风险,以此减轻患者应激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参考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这提示老年腹部手术中予以保温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腹部手术需要运用大量腹腔冲洗液,会增加机体热量损失,且因年龄增加,老年人对冷热刺激所产生的血管反应减弱,容易出现低体温。腹部手术围术期给予保温护理,能够平衡机体热量损失,减少患者核心温度波动,从而降低低体温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老年腹部手术中实施保温护理措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消极心理反应,可有效维持其术中体温,还可减轻应激反应,预防术后并发症。

猜你喜欢

保温腹部体温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能“保温”的雪
哪些因素影响体温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笑笑不说话
保温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为什么热水瓶可以保温?
祝您健康处方(6) 上腹部饱胀、隐痛、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