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式家庭疗法的随访管理对直肠癌放化疗患者的影响
2022-07-11周立业
周立业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胃肠肿瘤肛肠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近年来发病率明显较高,通过放化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但长期放化疗及疾病因素易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同时对家庭功能造成不良影响。结构式家庭疗法是重建家庭结构的沟通方式,强调对家庭整体进行治疗,通过改变家庭固有结构及行为模式,建立有效沟通方式,对重建家庭功能、改善心理健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选取直肠癌放化疗患者,以分析结构式家庭疗法在随访管理中的价值,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 年4 月至2020 年9月直肠癌放化疗患者72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16 例;年龄42 ~58 岁,平均(50.20±3.58) 岁;肿瘤类型:腺癌13 例,鳞癌23例;TNM 分期:Ⅱ期11 例,Ⅲ期15 例,Ⅳ期10 例;受教育程度:12 例小学及初中,18 例高中,6 例大专及以上;婚姻状况:1 例未婚,35 例已婚。观察组男18 例,女18 例;年龄40 ~59 岁,平均(49.78±3.64) 岁;肿瘤类型:腺癌14 例,鳞癌22 例;TNM 分期:Ⅱ期10 例,Ⅲ期14 例,Ⅳ期12 例;受教育程度:13 例小学及初中,14 例高中,8 例大专及以上;婚姻状况:3 例未婚,33例已婚。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例标准
纳入标准:(1) 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直肠癌;(2) 均采用放化疗干预;(3) 预估生存期>3 个月;(4) 语言沟通能力正常;(5) 患者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 独居;(2) 认知功能障碍;(3) 精神病史;(4) 其他癌症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随访管理,指导合理按时用药,监督管理日常饮食,嘱患者家属给予家庭支持,疏导患者负性情绪,营造良好的放化疗环境。
观察组实施结构式家庭疗法的随访管理,成立结构式家庭疗法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护师3 名、主治医师1 名、心理咨询师1 名、营养师1 名、康复师1 名,均具有心理护理经验,护理前进行结构式家庭疗法相关培训。具体措施如下:
(1) 随访形式:主要为门诊随访、入户随访、团体随访、电话随访等形式,记录患者及家庭主要照护者变化,若出现相关问题可及时连续护理人员。①电话随访:每2 周随访1 次,主要了解患者出院后相关情况及信息,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及指导,收集患者信息,并阶段性评估患者生存质量;②门诊随访:由心理咨询师及主治医师主导,主要观察患者生理、心理变化情况,针对性给予干预措施,在患者出现直肠癌化疗相关并发症或情绪存在较大变化时复诊,随访时间为化疗后1 周左右;③入户随访:根据电话随访、门诊随访获得的信息评估是否有进行入户随访的必要,对出现直肠癌化疗相关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入户随访,主要解决焦点问题,针对性派出医护人员进行家庭访视,加强预防直肠癌化疗相关并发症,指导相关预防措施及解决办法;④团体随访:由社区医护人员协调、组织附近区域内患者在某一天集中于同一场所,组织相关活动主题进行特定随访。每次随访后应详细记录随访内容,包括用药情况、饮食情况、情绪状态、生活质量等。
(2) 随访阶段:①接触阶段:结构式家庭疗法的目标在于使护理人员加入家庭系统,应通过随访顺应家庭系统,将个人治疗转化为对家庭的干预;首次放化疗结束后进行一对一访谈,充分了解患者生存环境、情绪状态、经济状况、人际关系、社会支持情况等,明确家庭界限、亲密度等。②评估阶段:全面分析患者及家庭成员生理、心理变化及社会表现形式,将存在明显症状的成员去中心化,通过多重视角审视家庭存在的问题,鼓励患者进行自我描述,设计如“放化疗对生活质量影响大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在哪些方面”等相关问题,明确出现问题的原因。③互动阶段:通过互动打破家庭原有的行为失调模式,分析“主要担心什么问题”“担心问题的来源”,并为出现问题的人员重新定义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进行家庭结构改变,协助完成家庭成员行为体验,建立并支配家庭互动,通过设计活动目标及阶段性目标完成家庭成员的自我调整及自我控制;每个月举行1 次病友交流会,分享治疗经验、情感或生活经验,树立自信心。④评估阶段: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将相关信息总结,小组成员讨论后分析制定相关措施,通过正向语言或行为对结果进行评估,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对目标实现较差的家庭继续进行相关干预。
两组均于随访管理3 个月后进行观察。
1.4 观察指标
(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以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DS、SAS)进行评估( 经预试验,本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 为0.84、0.82,效度系数为0.79、0.77),分值均为0 ~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焦虑、抑郁越严重。
(2)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遵医行为。采用本院自制的遵医行为量表进行评估( 经预试验,本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 为0.76,效度系数为0.74),包括按时用药、及时复诊、饮食运动、规律作息等方面,共50分,分为完全遵从(>42 分)、部分遵从(30 ~42 分)、不遵从(<30 分),完全遵从、部分遵从计入遵医行为。
(3)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程度。以癌因性疲乏量表(CFS)进行评估( 经预试验,本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 为0.80,效度系数为0.78),包括情感疲乏(4 项)、躯体疲乏(7 项)、认知疲乏(4 项)3个方面,每项1 ~5 分,分值越高表明癌因性疲乏越严重。
(4)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护理满意度。应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 经预实验,本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 为0.78,效度系数为0.76) 评价,涉及服务态度、操作技能2 个方面,划分为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3 个等级,将非常满意及满意纳入满意度。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组内比较:干预后两组SAS、SDS 评分均较干预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组间比较:干预后观察组SAS、SDS 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s)单位:分
2.2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
观察组遵医行为率91.67% 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n(%)]
2.3 两组癌因性疲乏比较
组内比较:干预后两组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组间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癌因性疲乏比较(± s)单位:分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16 例非常满意、20 例满意、2 例不满意,对照组12 例非常满意、13 例满意、11 例不满意。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44%(34/36)高于对照组69.44%(2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7.604,=0.006)。
3 讨 论
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肿瘤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生存率不断提高,但由于长期放化疗导致的心理、精神压力仍对患者及家庭造成困扰,严重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随访管理是了解患者放化疗期间生存状况的主要手段,但常规随访管理仅给予基础的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等对患者的干预,对患者其他家庭成员无明显影响,总体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有限。
结构式家庭疗法是通过改善患者家庭结构的交流沟通方式,通过将患者存在的心理、躯体症状由个体转向,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结构式家庭疗法认为患者个人心理问题的产生是源于家庭功能失调、家庭结构缺失导致,通过改变家庭结构及互动模式有助于解决问题。家庭是传统的重要概念,家庭成员活动均以家庭为基础,结构式家庭疗法将患者家庭作为整体进行管理,不仅可解决患者个人问题,更能协调患者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建立良性沟通模式,对改善家庭功能有重要意义。结构式家庭疗法合理利用家庭成员责任,以家庭力量解决家庭危机,改善家庭冲突、社会交往、人际关系,降低由于放化疗所致的家庭功能失调,对调节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SAS、SDS 及癌因性疲乏评分均明显降低,说明结构式家庭疗法有助于疏导患者负性情绪,降低癌因性疲乏程度。结构式家庭疗法的随访管理包含门诊随访、入户随访、团体随访、电话随访等多种形式,根据不同阶段实施相应干预措施,最大化满足患者出院后的需求,通过连续性互助、主动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增强社会及家庭适应性。因此,结构式家庭疗法的随访管理对患者心理状态有明显调节作用。同时,观察组遵医行为率明显较对照组高,这是由于结构式家庭疗法的随访管理注重对患者家庭功能的改变,通过长期连续性随访管理对患者进行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增强护患信任,杜绝护患纠纷。
综上所述,结构式家庭疗法的随访管理应用于直肠癌放化疗患者,可调节心理状态,降低癌因性疲乏程度,增强遵医行为,营造和谐护患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