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承传统 守正创新 弘扬中国文化

2022-07-11朱立挺

餐饮世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餐饮食文化

朱立挺

饮食文化的文化自信

中国的文明和文化,从诞生至现在,绵延数千年一直没有中断,一直是原生态存在,而且不断在繁衍和创新,有着强大的文化基因。而文明的载体如房舍建筑、语言文字、饮食文化和饮食习俗等。中国的饮食习俗和中餐的特点就是一脉相承,技艺多样、品种多样、风味多样,参与性强、互动性强、故事性强。所以,研究中国的饮食和文化,要从全国和世界的角度,从人类学或者是社会学,甚至是哲学的这个范畴、这个高度去研究,才能讲好中国文明和饮食文化的故事。

事实证明,一个地区饮食文化的发达,与经济的发达和文化的兴盛分不开,而且饮食的发达会促进地域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如陕西,近三十年来饮食习俗也从单一的面食为主到现在的菜品宴席大发展,陕菜逐步为全国人民所关注,从凉皮、肉夹馍、羊肉泡馍的小确幸,上升到官府宴、关中八景宴、石叁珍蘑菇宴、九品十三花等宴席的大自信,陕西已有八百多种小吃、一千多道菜肴。

和、礼、雅

中餐从诞生之日起延续至今,它的核心的价值观是“和、礼、雅”。

中国传统的美味佳肴都“食出有门”,如陕西合阳人伊尹,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才有了“治大国若烹小鲜”之说。孔子的《论语》中有“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至今仍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性。

“和、礼、雅”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根基和内涵。《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古人用“礼”提升了文明,对落后民族就有了同化力,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壮大过程。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这个“和”又是中国烹调的本质,甚至是代称。“雅”则是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升华,在汉赋唐诗、载歌载舞、钟鸣鼎食中获得一种审美享受。

文化融合,开放包容

中国的文学作品和诗词歌赋,内容中有很多关于饮食的描写,四大名著中的饮食习俗更是比比皆是,很好地解释了民以食为天的民本理念。

在中古时期,以长安地区为中心的中国,在文化和饮食上是非常包容的,四面八方的文化和饮食、物产到长安后,都被很好地利用和融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而且经过发展,对亚洲一些国家,尤其是对日本有非常大的影响,处处都体现了“和、礼、雅”的作用。《日中两千年》说,在日本“做豆腐的人们,都把鉴真和尚作为自己的始祖,尊崇备至”。《倭名类聚钞》说,日本平安时代,空海和尚将面条的制做技艺和筷子带回赞歧。至于日本现在流行的生鱼片,据说也是日本派往唐长安的“味僧”按“鲤鱼脍”这道名菜演化而成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体现了“中国饮食的力量”。

守正创新,合作共赢

中国的饮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食材的丰富,技艺的完善,社会的稳定,都给中餐的改变提供了条件。如最开始的分餐制,后来演化成合餐制,现在是分餐与合餐并行;开始的生食居多,演化为熟食为主;从开始的辛味,到明朝以后的辣味;在审美上,色香味型器境养,越来越趋完善,而且是在熟悉的陌生与陌生的熟悉之间游刃有余,这一切都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既守正又創新的民族。

守正才能创新,守正就是要守住真正的文化,而不能自吹自擂和编造故事,不考虑地域文化、饮食器具和物产的历史创造和发展,一味地夸大其辞,一味地以帝王将相来背书,这是很不利于饮食文化真实性的传播。饮食文化的传播需要实事求是的真文化,言之有据,才能为后代树立正确的三观,让他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

疫情后,很多有实力、有特色、有文化、有规划、有眼光、转型快的企业经受住考验,存活并逐步壮大。如宝鸡的肖家大院,连续开店,面菜合一,解决了很多的就业问题;安康的陕南石叁珍蘑菇宴博物馆餐厅,将餐饮、旅游和文化很好地融合,成为安康新的饮食名片和地标;西安的面辣子酒楼,不断地进行菜品升级和文化植入;尚寨嫽扎咧油泼面馆,天天客满,成为西安面食的名牌。餐饮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产生效益,但更多的是承担社会责任,所以一定要合作,才能共赢。我们要做的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用美食作载体和媒介,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让餐饮企业做大做强,让中国美食走向世界,影响世界。

猜你喜欢

中餐饮食文化
海外中餐繁荣基地齐聚扬州,共商海外中餐发展
以食为“桥”推动中餐文化走向世界
年味里的“虎文化”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谁远谁近?
何为清淡饮食
河中餐厅
健康饮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