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探源工程的精髓
2022-07-11朱桂凤
朱桂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源,有着显著的多样性、丰富性,高度凝结着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根植于民间的一种大众文化,离开其所生存的环境和土壤,非遗是无法生存下去的,更谈不上传承。
“某种饮食方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要彰显的不是单纯的技术或手艺,而是一种文化的展现。”
“饮食通过一日三餐的教化,把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精神聚在了一處。中国饮食文化必须要重视‘传承’,既包括对味道、技艺等可见的传承,又有对厨德、厨风以及烹饪规律等不可见的继承,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餐创新和发展的根基。”
强调保护中餐“非遗”文化,不是为了申遗而申遗,也不单纯是为了保护而保护,确切地说是让祖辈留下来的生活智慧,能够传承下去。做到坚守但不僵化、保护但不保守、认真但不迂腐。
在技术上强调精益求精,坚持传统烹调方法和调味技术,走“中式化”道路;对菜品严把质量关,放到市场去检验,好不好吃由民众说了算,市场生存的法则就是“菜品的质量永远是王道”;对于传统文化,遵循天地发展的规律,摈弃糟粕,牢记祖制家训,永远不忘根本,奉行“先做人,后做事”。
对中餐的发展规律和未来,强调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做好这项工作,应该以餐饮业非遗项目为落脚点
一是梳理出餐饮业的历史发展脉络,对其背后所承载的饮食文明和祖先传承的生存智慧加以明确;二是在当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树立文化自信的形势下,为每个企业制定出具体的文案计划;三是利用这些非遗企业自身的文化优势和经营条件,为发展经济拉动内需发挥积极作用;四是针对个案项目做好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实现非遗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对接,推进大众特色餐饮、少数民族餐饮以及外来餐饮非遗工作的展开。
保护中餐非遗,做好文化探源工程的对策
首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从抓好餐饮业非遗项目入手,到全面抓好民生的“吃饭”问题,引申到农业安全生产和农副产品的推广上,形成良性的产业链。同时,完善监管考核机制,为餐饮非遗项目的评审和后续的保护提供保障。其次,明确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权力。让他们由餐饮非遗的坚守者,变成坚定不移的保护者和宣传者。要引导、鼓励传承人以及经营者转变观念,走出局限,放大格局,充分认识这些遗产从技术到文化,都是社会的财富,要在钻研非遗文化核心基础上,实现沉淀后的突破,发酵后的创新。最后,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力量。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孵化,服务社会经济,助力社会发展。针对餐饮非遗保护与传承,实行学者与经营者的组合方式开展工作。学者将百姓日常的饮食生活,提炼、概括形成饮食文化理论,使依托区域历史文化为支撑的餐饮经营更加规范和具有文化品位,打造出货真价实的品牌,引领地方饮食文化的发展。经营者再将提升出来的饮食文化精神,重新带入企业中去,将餐饮非遗保护传承持续下去。近年来,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中华饮食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后,已经有序开展工作,并在高校开展非遗和“老字号”进校园等活动。
结语
餐饮非遗作为中餐的基石,在今后的发展中坚持两个方面:一是餐饮经营(餐饮产业)要立足市场,遵循“菜品的质量永远是经营的王道”,遵循消费者需求,创造更符合时代的用户体验;二是餐饮文化,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以文化为灵魂,以创意为动力,以创新为核心,将文化元素、创意要素和知识要素与当地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速做强做大餐饮非遗产业,弘扬中华餐饮文化,以此提升当地餐饮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饮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尺。
深化校企政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让老百姓“端好自己的碗,吃安全饭”。
餐饮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贴近民生的大工程。餐饮市场的繁荣和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协会、企业、学者的共同努力。以餐饮非遗(老字号)为切入点,挖掘与保护好传统餐饮文化,提倡讲真实的历史故事,倡导“诚信”经营,突出企业文化特色,带动整体餐饮企业健康发展,构建起绿色食材从生产、到加工、到餐桌的健康产业链,这是餐饮业非遗项目挖掘与保护的最终目的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