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规划”课程改革研究
2022-07-10杨韬王勇唐忠
杨 韬 王 勇 唐 忠
广西医科大学信息与管理学院 广西南宁 530021
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提升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各大高校都积极开展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研究。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在线教育大规模兴起的现在,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正推动传统教育模式转型,使教育过程可量化、教育模式个性化、教育管理决策精准化、教育评价多元化以及教育发展均衡化。大数据技术将促进教育政策科学化制定、教育评价体系重构、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和区域教育水平均衡发展。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校研究生教育对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信息资源规划是当前大数据应用背景下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研究生提出的新要求,对该专业学生进行信息资源规划教育是提升学生信息资源管理、整合能力的有效措施。
1 课程现状分析
1.1 课程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率低
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老师全程讲解PPT,学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只要稍微不留神就跟不上教师的进度,容易使学生对该门课程失去信心。PPT讲解一方面免去教师传统板书的辛苦,另一方面也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大量增加。上课时间不变,教学内容激增,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大打折扣,人脑不是电脑,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课程产生疲惫感,对课程失去信心,教学效率低。
1.2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教轻学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缺乏师生互动,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教材、对权威的迷信,使学生缺乏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创建。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宰,形成“一个人的课堂”,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度低,使教师教学难度大,教学效率低。
1.3 课程知识点繁杂难懂,学生学习兴趣低
“信息资源规划”这门课程,主要基于“信息工程”和“信息资源管理”的知识架构,涉及的专业知识点较多且过于理论,再加上课程本身知识构建的抽象性、系统构建的复杂性,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对本专业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表示该门课程知识点相对较难,枯燥乏味,难以细化理解,导致学习兴趣下降。
1.4 教学内容与大数据时代脱节
教学内容是建立在陈旧的教材之上,大数据时代下,使得原有教材案例过时,而要将新案例及时引入教学中,既需要知识可靠性、科学性的验证,又需要教师花费时间学习和认知。在高强度教学、科研压力下,采用已经熟悉的教材也就顺理成章,导致新内容、新思想未能及时引入并传授给学生。
1.5 配套教学资源缺乏
习题、教学微视频等资源欠缺。没有习题导致学生课后复习除教材外,欠缺相应的辅助复习材料,不利于课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内化;由于上课时间有限,在课上无法听懂的内容,课下没有相应教学视频进行重复学习,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深刻,不利于学生学习。
1.6 教学进度不能灵活调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不能根据学生对章节知识的接受程度进行灵活调整,而按教学进度表刻板遵循。学生反馈,对于部分难懂的章节,教师按照课时讲完之后,不再进行过多讲解,而是让学生课后自行查找资料,自己理解。由于学生自身知识储备量有限,自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难度,不利于学习的提高。
1.7 课程考核方式陈旧
“信息资源规划”课程的考核模式是期末闭卷70%(期末卷面成绩要到达70分以上,否则不合格)+平时作业30%。闭卷考试题目是在上一年的基础上进行编写,没有根据当年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灵活编写,学生的学习情况没能得到很好的反馈;平时作业多为老师布置的理论作业,没有实际应用的作业。考核不是教学的目的,但考核成绩是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一成不变的考核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学生不会花时间去学习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学生对教材外的知识获取兴趣降低,知识的学习仅仅停留在教材上,弱化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对教材保持刻板学习。
2 大数据定义及特点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2.1 数量庞大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每个人是数据的生产者,也是数据的使用者,数据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持续增加,数据的增长态势会呈现指数级别增长,远超人们的想象。
2.2 数据类型多样
广泛的数据源决定了大数据形式的多样性。现在的数据类型不仅是文本形式,更多的是图片、视频、音频、地理位置信息等多类型的数据。
2.3 低密度价值
大数据虽然数据庞大,但许多数据内信息资源冗杂,并不具备优秀的使用价值,所以要合理运用大数据,以低成本创造高价值。
2.4 数据真实性
大数据中的内容与真实世界中的发生息息相关,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5 数据处理速度快
数据处理遵循“1秒定律”,可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高价值的信息。
3 大数据时代给信息资源规划课程带来的变化
大数据时代给信息资源规划课程带来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3.1 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
大数据背景下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拥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生应具备信息资源环境构建能力、信息资源获取能力、信息资源分析能力等。当前的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面对大数据时代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数据,仍教授学生以往的知识与内容用于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陈旧的方法与理论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弊端凸显,新思想、新内容无法及时传递给学生。
(2)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对定性化文献资料归整,以制度工作任务转换为调研体系维度,通过层次分析法等确定维度权重,设置公众角度评价问卷以量化考量看法,探究各变量间内在关系与变化规律,寻找制度实施各项具体工作的满意测度,提出优化建议。
3.2 “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侧重于对课本知识的讲解,实践课欠缺,造成学生只知理论,不会应用。通过调查得知,部分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存在模糊认知,对于学习此门课程具体用来做什么、怎样做、如何做好的问题,没有清晰的认识。实践课的欠缺让同学们对课程知识掌握不牢固,无法内化并有效应用。大数据时代为学生的实践应用提供了数据源,学生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做到学以致用。
4 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4.1 丰富教学模式,引入学生翻转课堂
信息资源规划课程将教师授课与学生翻转课堂相结合。课程教学翻转课堂结构主要由课前、课中和课后等部分组成。课前学生可通过观看教学微视频进行预习,提前了解课程内容。遇到疑难问题时,通过课程平台实时与在线老师进行交流、探讨,针对难点部分学生可进行课前练习。对课程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之后,学生通过自行组建学习小组(每5人一组),进行课程PPT制作,在课中与其他小组分享课前成果;课中,学生通过观看其他小组的课程PPT讲解后,进行成果交流与反馈评价,教师针对每一组的讲解,给出相应的指导意见与补充,帮助同学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课后,学生通过课上的收获,到课程平台进行相应的练习,在“问题与反馈一栏”中,将存在的问题进行输入,其他学生和教师均可看到,可进行自行回复。整个翻转课堂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以活动交流为主线,以探究式、自主式学习为主,大数据技术可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撑、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服务,以提高学习效果。
4.2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实施
信息资源规划课程教学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施。翻转课堂结构主要由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组成。课前包括三个部分,即观看教学微视频、交流平台和课前练习部分,学生可通过观看信息资源规划课程的教学微视频进行预习,提前了解课程内容,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与老师进行实时在线交流、探究,并针对疑难部分在创建的习题库进行课前练习;课中部分包括成果展示与交流,学生可通过课前分好的小组进行课程预习,将预习成果通过PPT进行展示,汇报完毕后,各小组可互相交流探讨成果。在此部分,教师可通过对学生展示的成果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点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课后部分是由学生到习题库进行练习,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4.3 课程知识的优化
对教材中的专业术语过多且难懂的问题,由教研室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对知识点进行精选,并编写出《信息资源管理之专有名词精选》教材,学生可通过对扩充教材的学习,增加对知识点的理解。
4.4 针对大数据时代特点,明确教学内容
针对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及时调整信息资源规划教学内容。在大数据环境下,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信息资源整合、管理能力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信息资源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明确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能力发展的需求,又适应社会对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这需要授课教师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进行教学内容的再分配,在信息环境下对信息资源的规划,需要授课教师适当增加实操课,切实把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具体方式传授给学生,而不是口头宣讲,并布置相应的练习给学生,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4.5 配套教学资源的完善
“信息资源规划”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源由教研室相关负责人按照教材内容编写习题,并建立习题库;教学微视频以教师课堂录制为主,课后录制为补充,还可到各大学习网站如慕课,将相应的教学微视频下载到自建的教学微视频库,方便学生们进行课前课后的预习和复习。
4.6 以数据为支撑的教学进度改进
4.7 改变课程考核方式,增加实践应用考核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客观地检验学生所有知识的程度,“信息资源规划”课程在平时成绩的30%中增加实际应用作业的布置。老师针对每一个章节布置相应案例作业,如让学生收集关于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章,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文章的收集、处理与分析,最后形成一篇总结报告。
教师则以文章查准率、查全率以及结论的合理性为标准进行评分。这种考核方式,将所学的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规划处理能力。
4.8 课程思想政治的融入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了更好顺应政策的要求,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教学中,为学生传递社会主义价值观,实现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引领。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找到知识点中能融入思想道德的地方,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从而提升自身与学生的道德情操。
结语
大数据时代为推动课程改革建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课程建设者不仅要洞悉大数据时代的价值所在,更要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课程改革建设研究中。“信息资源规划”课程是立足于研究生能力培养和长远发展,坚持深化改革,以研究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打好知识基础、加强能力培养、有利长远发展为目标,全面提升创新和发展能力,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稳固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