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文艺审美实践的内容缺漏及其修正策略
——以网络小说跨影视媒介改编实践为例

2022-07-08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网络小说文艺现实

王 青

(浙江海洋大学 中文系,浙江 舟山 316022)

数字技术时代,融合式发展的全媒介格局与泛娱乐的文化生态大背景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以网络小说为IP核心的跨媒介数字文艺审美实践的开发。其中,向影视领域的跨媒介转换成为网络小说产业链延展与价值链升值的重要一环,亦是数字文艺领域颇具典型意义的融合态审美实践样式。网络小说改编影视作品已然成为近几年来中国数字文化市场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无论是新浪微博主办的“年度电视剧大赏”亦或是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中国电视剧”入围名单,都有半数作品从属于网络小说IP改编类型。《隐秘的角落》《鬓边不是海棠红》《都挺好》《庆余年》《天盛长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爆款网改剧不断掀起收视狂潮,长期雄霸热搜榜单。

网络小说电影向融合跨界的审美实践虽不如电视剧般遍地开花,亦不乏点睛之作。尤其根据玖月晞《少年的你,如此美丽》改编的聚焦校园暴力的电影之作《少年的你》以黑马之势一骑绝尘,创下15.4亿的票房佳绩,斩获中国电影金鸡奖、亚洲电影大奖、香港电影金像奖等国内外多项大奖,并登陆韩国等海外院线,入选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短名单。这无疑是网络小说IP跨媒介改编的又一次成功尝试,更堪称中国数字文艺审美作品海外输出里程碑式的探索实践,值得批评研究界的深切关注与案例细察。

繁华之下往往暗流涌动,甚至于藏匿惊雷。网络文学向影视行业的延伸并非一帆风顺。相较于庞大的网络小说创作体量,真正能够获得资源实现高质量保障的改编作品凤毛麟角,更遑论最终顺利见于受众且颇具好评的数字文艺审美实践佳作。这其间,内容要素无疑是基础性关键。即便如影版《少年的你》荣登“人民日报”盘点年度国产电影榜单第八名,其相关负面消息亦不绝于耳。面临上映前的紧急改档,这可能是由于影版《少年的你》涉及到校园霸凌、暴力等敏感问题,阴暗色彩过重,容易衍生社会不良影响。哪怕入围奥斯卡,仍有不少原著粉丝耿耿于小说抄袭融梗问题而留言调侃“恭喜东野圭吾”。

2021年1月,中国电影家协会编剧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发布《2019-2020年度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评估报告》。其以相关数据为支撑,强调网络文学作为“中国数字文化产业”“重要生力军”[1]的优势地位,围绕网络小说及其改编影视剧的核心内容发散开来,以“社会价值”“艺术品质与体验”为标准,构建“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量化评估体系[2]。该评估体系借助大数据等科学手段兼顾“人民评价”“专家意见”及“行业经验”[1],以网络小说及其改编影视剧为例,引发对数字文艺审美实践作品内容范畴的细化关注。迥异于报告正向潜力分析的维度,针对网络小说IP改编佳作进行逆向问题挖掘,或许更有益于察觉文艺审美实践的缺漏指标,以尝试性推进中国数字审美文化产业实践的高质量发展。

一、协同体系让渡于零散元素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几十年来,经历了早期以幻想风格为主导,到如今倾向现实主义创作的题材流变。从数字文艺审美实践的沿革来看,网络小说的创作内容也由早先普遍意义上简单的“爽文”套路,浅层的情感宣泄、欲望满足等,走向更精致的艺术创作,有意识地指向更深切的现实关怀与思想挖掘、更宏大意义上的价值观层面的思考与引导。然而,大趋势的理想进程依然伴随着小问题的此起彼伏。囿于网络文学创作群体身份的特殊性、网络小说连载速度与形式的要求、商业市场的瞬息万变、读者受众的兴趣指向等种种因素的桎梏,处于渐然成熟期的网络小说及其IP衍生品在情节、语言、人物、叙事节奏等方面优势明显,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主题立意等方面的偏颇与局限。

所谓主题立意,看似寥寥数字,却牵扯到数字文艺审美作品社会价值、艺术品质与体验两个维度内部的诸多元素。具备探索意义的改编潜力评估报告乃至学术界一直倡导构建的数字文艺评价机制,实际上都是以主题立意为根,致力于生成由诸多有效元素勾连纵横的动态协同体系。而如今文化市场的精致化、成熟化运转为文艺审美实践反馈到“故事为王、情怀至上、角色担当”[1]等浅表意义上的零散元素的强调。数字文艺实践脱离草创期的低质粗劣,步入基本浅层因子的具备期。然而从更宏观的专业高度审视,诸如“网络文学、影视剧用户评论评价体系”等多维多级多元素协同作用的动态体系尚未在内容生产领域形成科学共识,实际上被感知把握的仍然是零散于其间的各种元素。

以网络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为例,故事聚焦于两个孤独灵魂的彼此守护,通过刻画现实的“凄风苦雨”,集中表现两个少年的“苦痛挣扎、爱与无望”,以此突出唯一存在于彼此间的“可依可靠”[3]117。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共生关系”、信任与守护是作品中不断重复强调的主题。这基本符合评价体系内社会价值维度的“基础价值”元素,即能够“促使用户对于真、善、美等社会基础性原则或要素的正向感受”[1]。故事借助守望共生的情感依撑,营造出对成长的期许及对温暖的偏向,情节、环境、人物等因子基本可以实现服务于主题的构建。

《少年的你,如此美丽》作为一部现代青春题材的作品,暂放融梗问题不谈,其涵纳情感、犯罪推理、校园霸凌等问题,类型明确、主题突出、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文笔流畅,具备一部优秀数字文艺审美作品的诸多元素。然而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文艺实践的评价框架内,体系结构的动态协作不能让渡于零散元素的实现。质言之,在数字文艺审美实践的内容创作环节,不仅要强调单个元素指标,更要关注整体体系结构的完整与丰富,尤其忌讳顾此失彼、相互矛盾等状况的衍生。

延续《少年的你,如此美丽》内容案例,故事中为了刻画少年间“真善美”的内容主题,对少年所处的生存现实做出类似零度空间的冰冷刻画,尤其将学校、父母、警察等放置于少年成长的对立面,强调一系列社会角色的失职。诸如小说一开始的描述中,即将教室的闷热黏腻与办公室的冷气十足形成鲜明的反差对照。而班主任在面对多起霸凌事件产生的严重后果时,仍然引导目击者陈念承认“那是同学间的小摩擦”,而称不上“欺负”,强调“只欺负过一次吧”,“不然,我,教导主任,学校领导也不可能不知道啊”[3]49,企图模糊概念,遮掩事实,轻化处理,以粉饰太平隐瞒自身的失职。另外,两位少年的共通之一即是成长进程中父母角色的完全缺席。

而小说中,与警察之间的矛盾则表现得更为尖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警察的信任及其遗失成为一系列悲剧事件的直接动因。陈念作为校园霸凌的旁观者,出于对郑警官的信任,从沉默态度转而对真相的和盘托出。但施暴的未成年人并没有受到严厉的处罚或被有效地看管与教育,反而因陈念的告密而更加变本加厉,致使陈念因被“打击报复”[3]56而成为校园霸凌的直接受害者。也正因为对警察信任的丧失导致陈念在受到暴力威胁、遭遇身心欺侮,乃至产生伤害事件后,没有寻求警方的帮助。用原文的话来说,“在初见她时,他就曾以警察的身份许诺,有事就找我。可结果她陷入更深的劫难。如果他没有失掉她的信任,她在刺伤魏莱后会给他打电话,悲剧就可以避免。”[3]255

书中围绕校园霸凌事件对父母、班主任、警察等角色的刻画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现实客观存在的残酷面。家庭教育的缺位,学校教育的失责,相关法律法规的亟待完善等都是纵容校园暴力一再发生的现实因素,是造成未成年人直面生活困顿、精神世界陷落、生存境遇艰难的主要原因,更是引发青少年辍学、自杀甚至犯罪事实的源头所在。但值得注意的是,小说原著对于现实阴暗面的刻画过于惨烈,甚至导向一边倒式的非理性鞭挞。小说完全消解了学校、家长、警察、法律等方面抵抗校园霸凌的积极作用,将希望寄托于以暴制暴的个体努力。整部小说充满了境遇的压抑与无奈,现实不仅仅是造成负面事件的客观源头,更成为了泯灭希望、导向悲凉的万恶之祖。

在文本中校园暴力仅仅是故事出发点,小说由此集中于对社会阴暗面的着重刻画。对现实带有片面、刻意、非理性意味的描述,实际上是为了强化背景氛围,推动内容的起承转合,以渲染少年所面临的残酷、冰冷的无助境遇,更合理化乃至强化彼此间惺惺相惜的依赖与共生主题。表面看,作者为展现少年间“真善美”的主题做出诸多努力,促使受众感受到社会基础元素的正面价值;而实际上,文本为“基础价值”元素的强调而置“国家认同”“社会影响”“文化认知”等社会价值因素于不顾。读者无法于密不透风的现实黑暗中生出对国家机器、职能角色的认同,对社会发展建设的正向期待更是无从谈及。“文明、和谐”“公正、法治”“友善”的现代文明之风戛然止于冷冽压抑的少年成长境况中。

数字文艺审美实践的内容创作远非人物、情节支撑起一个单纯的故事,其间指涉到“国家认同”“社会影响”“基础价值”等诸多元素,共同交织成类似于潜力评估评价报告中多维多级多重元素协作的动态体系。如《少年的你,如此美丽》般,为强调其中某些零散元素而牺牲与其他元素之勾连兼顾的现象绝非个例。《后宫·如懿传》等宫斗类型为强调大女主步步为营的“个体激励”而纵容诡计阴谋当道,宣扬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锦心似玉》(原著《庶女攻略》)等古装类型为契合现代女性独立自主、专一爱情的“文化认知”而扭曲封建时代的“史实史观”;《赘婿》等男频题材反而过分投入三妻四妾的传统时代语境走向具备反面意义的“个体激励”等。

相当一部分数字审美实践作品在跨媒介的改编延展中极大程度上修正了原著中所携带的种种问题。影版《少年的你》即增加了陈念母亲的出场频次,展现出单亲家庭的艰辛与不易,爱与温情;增加班主任“你知道什么一定要如实说出来,现在市教育局很重视校园安全,老师和学校会好好保护你的,不要怕”“你做得对”“路上总要有阴影,但抬头总能看见阳光”“这事我有责任”等台词;着重展现警察郑易对事实真相的坚持以及少年对之的信赖而开启光明结局等。这为数字文艺审美实践内容困境的修正提供可资参考的尝试性示范路径,导向网络小说IP跨影视媒介改编的跃升意义。

二、审美刻画遮蔽现实何为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4],强调坚持思想精深、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等繁荣文艺审美实践的具体要求。对于一部优秀的数字文艺作品而言,故事与世界的关系是作者创作与读者解读的重要部分。网络小说中故事的呈现更偏向于虚构的文本世界,吸引受众沉浸其间获得审美快感,而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外向性关联,忽略了实践层面的导向意义。所谓“现实何为”,并不是要在审美作品中强加功利属性,而是主张数字时代文艺精品力作要在审美刻画中蕴含对现实的指向与关照,实现无功利的功利性。

幻想类或古代题材的网络小说及其衍生数字审美作品往往致力于异时空的架构,其间社会运行规则、表征形态等或许迥异于现实空间,增强了故事的陌生化与趣味性,但其深层所隐喻的情感内核、哲学思考、人文关怀等应兼备现实世界的统一适用性。而现实语境下的数字审美实践创作更应该植根于对时代现实境况的深刻挖掘,警惕浅薄空洞的主题立意与无限制的自由书写,避免作品基于现实却缺乏实践层面的关怀与导向意义。而就数字审美实践境况来看,过重的审美刻画痕迹遮蔽现实何为这一问题成为各类型题材网络小说及其改编影视剧的通病,即过分强调“艺术品质与体验”的审美维度而忽略“社会价值”的现实维度。

玄幻题材的打怪升级套路、校园题材的异性情感关系、黑道故事的暴力血腥、官场商海故事里的翻云覆雨等,都极易在内容创作中得到蓄意夸大的审美刻画,以契合受众逃离现实压力的情绪解压诉求。脱离思想深度与现实力量的宣泄性审美刻画或许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娱乐盛况,但终究不是审美实践发展的长久之计。尤其是指涉当下社会现实的文艺创作,更不能封闭于故事而缺失对现实开放性的启发指导与参考意义。毕竟展现异域时空的数字文艺审美实践鉴于其与现实时空的疏离,可能尚存一丝与现实生活的间隔;而书写现实的审美刻画难以避免在潜移默化中生成受众的现实代入感与实践参照倾向。

以上文所提及的《少年的你,如此美丽》为例,作者在《自序》中谈及写作动因时透露这是一篇起于现实新闻的书写:“可能因为写文前那段时间,看多了新闻。心情很沉闷,又无能为力,想做点什么,最终什么也做不了。想想我能做的,也只有写一篇小小的文章了”[3]。虽然这是一部涉及校园霸凌这一社会问题的现代题材审美作品,然而故事却更像是发生于绝类现实而又真空于现实的时空语境。现实的社会角色与职能力量集体失语,让位于两个少年情感故事的审美刻画。故事中少年之间信任、守护的完成与精神层面的归依最终以现实的崩析为代价,两者之间的相悖突出了小说内容上的戏剧张力,却也在极大程度上背离了现实维度“以人民为中心”的普遍意义与“社会价值”中诸多层面的共性思考。

首先,文本将校园霸凌的根源解读为“孩子的等级划分、拉帮结派和打压异己”这一“最原始、最残酷的”[3]10的天然性驱使,施暴与承受成为一种存在于“食物链上下级”之间的“捕猎与被噬”[3]59;对校园暴力的袖手旁观被解释为生活在学校这一生物群中出自本能的“趋利避害”[3]59。当将校园霸凌作出与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之生态环境的类比时,校园霸凌俨然成为一种必然发生的自然事件,其背后教育、监管、惩戒等深层社会根源非但未得到充分的理性探索,反而遭遇遮蔽与湮没。为了作出动机合理的审美刻画,作者将故事的必然发生与校园霸凌现实存在的缘由相混淆,以现实问题的书写为审美刻画服务,可谓本末倒置。

此外,文本中受害者几乎所有的求助方式都被作者以看似正当合理的理由切断。校园霸凌事件内的很多变量,诸如警方、学校、家长、同学等都被设置为无法产生实际效用的常量。少年的所有求助最终都归结于无意义,甚至变本加厉,惟有依赖于小混混的以暴制暴以获取短暂的平静与温情,最终却导向死亡与犯罪的难归之途。作品中现实层面与精神层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条走向,少年间精神世界的拯救是以牺牲少年对现实路径求助的信心与可能性为代价的。这令人不禁发问:在现实中遭遇或目睹校园暴力的青少年又该何为?

作品中没有任何现实层面的可供参考的实践出口,如果复盘整个故事以期找寻避免暴力、欺凌与犯罪的路径,或许只能加剧青少年对校园霸凌熟视无睹这一选择的倾向:陈念作为校园暴力的目睹者、旁观者,如果面对警察的盘问而选择沉默,屈服于暴力者的威胁,或许就能够平稳度过高三联考前的重要复习时期,如计划中逃离家乡,开启新的生活;而北野如果面对陈念所遭遇的校园欺凌同样选择袖手旁观,也就不会纠缠进魏莱死亡的犯罪案件中,以致遭遇牢狱之灾,搭进去青春最美好的七年时光。

面对作品中所刻画的密不透风的现实境况,作者反复借由警官郑易传达对现实的解读:“正义不是时刻存在的。很多不好的事,是我们无力改变的”[3]62“利人和利己,很多时候是矛盾的”[3]62“人得学会竭尽全力,但也得接受无能为力”[3]158。仿佛对于弱小的少年而言,在现实面前的妥协与退让才是必然之选,甚至最终犯罪审判的结局也没有尖锐指向少年需要反思的冲动过错,而是一以贯之警官郑易的道歉,指向现实“没有如果”[3]255的无奈。小说浅浮于少年温情,止步于故事闭环,对于现实问题的揭露与展现,缺乏深刻的挖掘与反思,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疏漏与偏颇,更遑论导向意义。

影版《少年的你》的成功之处即其在极大程度上了扭转了文本在现实层面的内容困境。电影在故事闭环讲述的同时,于情节细微之处巧妙链接现实层面的诸多维度,营建超越故事之外的开放性现实空间,致力于引导根源探寻及其现实反思。诸如影片中加入了对多个施暴者家庭教育状况的展示;改变受害者陈念的懦弱,增加将排球打回去的反抗动作以及贯穿全片的倔强神情;修改结尾,强调警察郑易对还原事实真相的执着以及司法公正对光明结局的正向作用……影片展现出少年从生存境遇的焦灼、精神的无助和陷落,到相濡以沫、内心力量的支撑与蓄积,更围绕校园霸凌这一社会严肃问题作出具备启发意义的理性反思及正面引导。

优秀的数字文艺审美实践作品应该在兼顾故事性、情感性之余,有更深刻且丰富的主题意蕴,更高层次的价值观导向与人文关怀,更宽广格局内的现实启发与情感辐射:应该“扎根现实生活”,真实表现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而不是片面地揭露现实的阴暗面,单单刻画毁灭式的绝望;应该强调共性意义上的“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过分追逐故事上的新奇特异以至缺乏现实力量的生成与给予;应该深入挖掘内在根源,强调思想深度与审美刻画的兼顾,避免情感有余而思想不足的偏颇;应该以批判性姿态积极寻求解决路径,注重对人民群众精神的指引与现实层面的积极导向,而不是局限于故事内部人物的情感与际遇,导致价值虚无。

回归开头所提及的潜力评估话题,关于数字文艺审美实践内容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要偏向感受、期待、精神、观念层面的“正向影响”,亦亟需增添现实维度的指标以导向实践问题的有效启发。与此同时,综合性的评价系统应该兼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不是一套体系横行天下,而是衍生出动态分支以满足不同类型题材各有侧重的灵活处理。诸如历史题材的作品应以还原相关历史时段的现实与精神状貌为先,而尽量避免如《后宫·甄嬛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锦心如玉》等作品清一色对“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等现代观念的集中书写。此类作品中的现实维度则主要体现于某些古今共性问题的探讨上,例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盛明兰解决问题的智慧与应对生活的通透等。

三、“意在言外”导向言意关系新困顿

司马光《迂叟诗话》有言:“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意在言外”作为中国传统美学重要的旨趣追求之一,体现了古典文艺作品中含蓄蕴藉、余味悠长之美,亦强调受众参与审美实践进程的能动性作用。典型如庄子作品,以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的想象性书写纵横勾连哲学、社会、艺术、人生等诸多层面,意境开阔、绚丽精妙,引人入胜且发人深省。数字时代文艺审美实践面临新的时代特质,其存在形态、产-传-受结构序列等遭遇重构,美学表达形式、观念倾向、志趣追求等亦随之发生当代新转向。“意在言外”等传统美学要素变幻于时代洪流的跌宕浮沉之中,导向新的表征意味以及审美实践困境。

网络小说动辄坐拥百万甚至千万以上的巨型粉丝体量,词约义丰的传统含蓄美学在此似乎首要遗失了词约前提;以创作进行时的片段形态直接面向读者,创作与接受更倾向于能引发直接刺激与即时性反馈的情节内容;日更连载强行截断了长篇故事的叙事节奏,隐喻、象征、伏笔等写作手法的效果大打折扣;碎片化、娱乐向、大众化的审美实践形态亦催生了重情节主旨的显性输出而轻故事意蕴的隐性涵纳这一趋势指向。而以此为IP故事脚本的跨媒介改编作品多在延续原作类似困境特征的同时,更沉浸于视觉盛宴、感官刺激之内,生成迥异于“意在言外”的问题形态集合。

基于以上种种缘由以致“意在言外”这一简洁含蓄、蕴藉悠长的传统美学重要概念在当下数字审美实践中未见显性依托,如今文艺实践作品反而围绕“意在言外”的字面意思表征出一众关于言意关系的新问题。首先,作者创作之“意”与表达之“言”之间的矛盾错位。诸如《少年的你,如此美丽》想要刻画少年之情却表达出现实之无望,《后宫·甄嬛传》中想要传递如花红颜“无尽的悲哀”[5]却实际美化胜者的诡计、谎言与背叛等。此类“意在言外”的状况在数字文艺实践作品中较为常见,呼吁创作者更精致化、专业化的文艺美学生产以理顺言意关系。

其次,作者创作之“意”与其它已有作品之“言”间的界限模糊。这实际上就涉及到借鉴、抄袭、融梗以及类型化、同质化等众多数字文艺审美实践的常见问题范畴。因作品中创意的互碰、情节的类似、套路的同质乃至内容的化用、引用等问题而呈现于数字网络空间的文艺争端屡见不鲜。《锦绣未央》因抄袭《身历六帝宠不衰》而败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因疑似抄袭《桃花债》而引发两位作者的扯皮争斗等。而《少年的你,如此美丽》一文的影改亦将“融梗”这一议题的讨论推至热潮。面对原著涉嫌抄袭《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的问题,导演曾国祥多次强调“原著只看了一遍”,且在电影版的改编呈现中弱化涉嫌部分。无论何时何地,内容“原创”及其背后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与保护都应该是数字审美实践不容践踏的规则红线。

当然,普适的探索之“意”与个别现象虚构之“言”间的断层,亦是数字审美实践作品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少年的你》无论原著还是电影中都将个体际遇的转圜与精神力量的开释,附着在未成年人的男女情爱之上,情感处理过于窄化。小说中警察郑易试图还原事实真相的努力中掺杂着对陈念的爱恋。电影虽剪除这一细节,却仍在高潮之处以小北的动情告白——“我这个人什么都不是,没脑子,没钱,也没有未来,可是我喜欢一个人,我想要给她最好的结局”[3],强化对“喜欢”这一情感状态的强调。作品将对校园霸凌的反抗,对青春的守护,归结于对一个人的喜欢,未免过于浅薄与狭隘,过于强调个体生存体验,而忽视更深层次的情感动因与人类共通体验。

少年时代的喜欢大多懵懂而缥缈,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对喜欢的概念并不能做到全然的了解与区分。而这部作品中的喜欢,本意并非单纯指少男少女之间生发出的荷尔蒙好感,而是两个孤独灵魂的彼此支撑与守护。这种“喜欢”实际上早已超越了男欢女爱的浅层情感,超脱了狭隘的爱情形式,指向人类共通性的深层的情感需求与依赖。对于数字文艺审美作品的创作而言,要特别强调具象层面个体故事的虚构之“言”既要表现戏剧性的特殊色彩,亦要兼顾广义层面的普遍之“意”,实现个性与共性的巧妙共融。

另外,受众接收之“意”与作品传达之“言”亦可能发生背离。这在数字文艺实践中的发生尤为普遍,尤其对依赖于影像等隐晦艺术语言表情达意的作品而言。依赖于影像媒介的文艺作品,其背后所承载的思想情怀、所表现的故事内容都潜隐于光影画面之后。理想状况是,作品细腻的、丰赡的、富有魅力的镜头影像传递出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故事内容与内涵思想,在被受众接收的同时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角度解读。而实际上,我们需要避免的是作品背后严肃性的思想命题没有被受众所解码,反而画面表征上的诸种元素放大了受众的感官体验,从而在消费群体中,尤其是对尚未形成清晰稳固的审美鉴赏观念的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

影片《少年的你》出于真实展现暴力霸凌的残酷、生动塑造小北的小混混形象、推进故事起承转合等表达意图,呈现了不少血腥暴力乃至犯罪画面。男女主人公初次见面的场景即聚集昏暗阴沉的色调,殴打的音效,被勒住脖颈、满面带血的画面以及亲吻的镜头等诸多负面元素;此后,好学生陈念多次被暴力欺负或侮辱,小混混小北的打架更是家常便饭。面部或身体带伤甚至带血几乎成为影片的常态画面。除了暴力血腥类画面外,镜头也涉及到诸多其它冲击类信息:男主角小北在游戏厅玩暴力游戏,在棋牌室打架,在警察局表现出的狂妄与不屑,男女主角的同居同床,小混混的聚众喝酒、路边恶作剧等。

当然,影片中也借助光影效果与细节画面进行较为成功的隐喻叙事以传递温情与力量。电影多处在整体清冷阴暗的色调中巧妙融入柔和的灯光或日光,透露出少年心底的温暖、两人间的守护以及少年的前景光明与未来可期等。诸如两个少年牵手奔跑,而上方是一缕缕阳光斜射;两个少年分走在马路两边的树影中,而走向的远处是一片明朗的阳光等。也有类似陈念独自参加高考的路上,小北在街角路旁绑满了雏菊等温暖细节以彰显主题。

一强一弱、一显一隐的多样式镜头语言既整合于内容主题的丰赡表达,又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受众的观影体验。不可忽略的是,不同性质与表现方式的画面,其表达力度也必然存在区别。一方面直观表现的镜头比隐喻的画面更容易抓住受众的眼球,聚焦受众的注意力,在更大程度上主导受众的思考与审美体验;另一方面,冲击性的镜头比和缓式的画面给予受众的感官刺激更强烈,更有可能吸引受众沉溺其间,强制形成直观印象,且留存的时间更绵长。

从接受层面来考虑,网络小说等数字文艺审美作品的受众总体上趋于低龄化,以在校学生为重要群体。他们大多尚未形成稳固的审美与价值观念,对文艺作品的解读与鉴赏能力相对有限;对影片的判断与接受更容易浮于影像所表征的直观层面,缺乏高纬度把握与整体性视野,难以进行内容与思想的深入挖掘和理性思考。而同时,他们更容易混淆文艺作品与现实生活,或者在现实生活中沉溺于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者直接在文艺作品中找寻现实生活的榜样与力量,而这些仅仅依赖于感性的狂热,并不基于理性客观的思考与区分。

影片《少年的你》的低龄受众极有可能受作品中个人主义的英雄侠气所感染,倾向于模仿以暴力解决困境的行为方式;同时对辍学、游戏、早恋等不当行为充溢不辨是非的憧憬,对健康的校园生活、社会秩序及国家机关等缺乏应有的信心与敬畏。所以说,对于数字文艺审美作品而言,需要创作者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与渲染过程中,尤其是影像呈现时,在注重受众的接受兴趣与感官体验之余,注意对可能引发负面意识的表达进行妥善处理,尤其在细节层面警惕其可能对低龄化受众造成的潜在性影响,提前做出设置上的规避与修改。

当然,文艺作品应该有更强的涵纳力与包容性,有多元且丰富的延伸触角,不仅仅局限于呈现伟光正的内容,更要对有现实意义的、特殊的,甚至可能存在负面指向的精彩故事予以接纳与深刻挖掘。就像影版《少年的你》类涉及残酷、暴力场面的校园霸凌题材,为了剪除其对低龄化受众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一味地删减、修改,甚至严格控制播出等方式只能治标不治本。文艺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作品需要丰富性、多样性元素以揭示现实与思想精神的各个维度。

更有效的方式是增强公众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判断力与鉴赏能力,尤其是注重对青少年文艺观念与审美鉴赏力的培养。学校教育应当跳脱于应试教育的局限,在基础性知识与古典文化的传授之余,与时俱进,关注现实发展的媒介环境与文艺状况,强化培养学生与时代语境相适合的知识基础与应用能力。让青少年从小养成正确且更具包容性的文艺观念,掌握对数字文艺审美实践作品接受、鉴赏与批评的方法,以对网络文艺形成较为整体全面的认知以及理性客观的接受、评价。

由之,对数字文艺审美实践评价系统的探索、研究、构建便迫在眉睫。针对数字文艺审美实践现实的内容困境,我们需要建构一套系统涵盖多维多层多重指标,以满足数字文艺审美实践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状要求:要强调评价体系内部动态整体的协作联动而不是其间零散元素的片面强调,甚至顾此失彼、相互矛盾;要着重在评价体系中增加现实关照、人文关怀等深层指标,以避免审美实践流于对故事的浅层讲述;所构建的不是一套标准横行天下,而是兼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综合性的评价系统以满足不同类型题材各有侧重的灵活处理;要以数字文艺审美实践的“言意”关系为出发点,于评价体系中兼顾作者、作品、世界、读者的多重视角,探索其间和谐关系的共在融合模式;要积极推进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换,推进数字时代语境下文艺审美实践的承续与创新性延展。

附录:摘自《2019-2020年度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评估报告》

?

?

猜你喜欢

网络小说文艺现实
1942,文艺之春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网络小说标杆作品2019
漫画:现实背后(下)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艺范
从影视改编看网络小说的人物形象重塑——以《花千骨》为例
网络小说与明清小说之比较
当网络小说逆袭之后……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