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冻伤对患者末梢循环及血浆血栓素B2与6-酮-前列腺素F1α影响

2022-07-08薛乾隆金小乐李琳琳杨李鹏张志斌焦会珍

临床军医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末梢截肢溶栓

薛乾隆, 金小乐, 王 慧, 高 飞, 李琳琳, 王 佳, 杨李鹏, 张志斌, 焦会珍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急诊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冻伤为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因长时间的寒冷潮湿作用于人体,促使机体表面痉挛,减少血液流量,进而造成机体组织缺血缺氧或者细胞损伤,引起肢体远端血液循环障碍,多见于在严寒地区或从事低温下作业人群中[1]。有研究显示,长时间的低温潮湿环境不仅会引起冻伤,同时对机体心血管、免疫、中枢神经等多个系统造成严重影响[2-3]。寻求一种良好的治疗方式对改善冻伤患者末梢循环、降低截肢率具有重大意义。相关研究指出,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对降低冻伤后的截肢率具有一定积极作用[4]。本研究旨在探讨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冻伤对患者末梢循环及血浆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与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冻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冻伤者;年龄>15岁者。排除标准:合并心肺等重要器官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对研究中使用药物或成分敏感者;既往重大手术病史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0例。A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3.87±7.39)岁;冻伤程度Ⅰ度20例,Ⅱ度15例,Ⅲ度4例,Ⅳ度1例。B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4.02±7.41)岁;冻伤程度Ⅰ度19例,Ⅱ度18例,Ⅲ度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检查,完善心电图、腹部与心脏超声、四肢血管超声检查。按需进行四肢正侧位X线与CT检查,并监测患者末梢体表温度、上下肢体温、腹部等多部位体温,并于解冻后24 h内行血管造影。A组患者采取快速复温治疗,根据患者直肠温度采取不同的复温治疗措施。直肠温度>35℃患者采取盖厚被子与热水措施;直肠温度为31℃~35℃的患者行热水浸泡,红外线照射等措施;直肠温度<31℃的患者采用透析疗法。复温时间为25~35 min,复温终点为患者四肢端变红或变柔软易弯折。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于复温结束后30 min开始,并予以常规补液、抗生素以及创面处理。经动脉导管缓慢推注2 mg/kg罂粟碱注射液,于10 min内推注完;经动脉灌注0.172 5 mg/(kg·h)阿替普酶(时间1 h);动脉灌注结束后,经耳缘静脉持续泵入15 U/(kg·h)肝素钠注射液(时间2 h)。每24 h重复1次,直至血管完全通畅。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置于-80℃环境保存待检。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末梢循环功能、血液学结果、凝血与纤溶活性指标、血清TXB2、6-keto-PGF1α、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lactic acid,Lac)水平,采用肛门体温计测量患者肛门温度,并监测患者末梢循环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测定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红细胞比容(red blood cell specific volume,HCT)、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采用比色法测定MDA水平,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水平,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执行。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耳缘静脉血,摇匀后离心处理,分离血浆。将血浆加入TXB2抗体,温育5 h后,加入125Ⅰ-TXB2抗原后摇匀,24 h后分离,离心后吸取上清液,使用γ放射免疫计数器测定试管的放射性计数,制作标准曲线后得出血浆中TXB2浓度。6-keto-PGF1α检测方法同TXB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末梢循环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Lac、SpO2、皮肛温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a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SpO2、皮肛温差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患者Lac水平低于A组,SpO2、皮肛温差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末梢循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末梢循环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

组别Lac/nmol·L-1 SpO2 皮肛温差/℃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组 6.73±1.12 4.76±1.05① 93.03%±1.54% 95.84%±0.89%① 27.89±3.12 32.51±2.87①B组 6.75±1.14 3.88±0.91① 92.95%±1.50% 98.37%±0.57%① 27.81±3.17 34.46±2.15①t值 0.079 4.006 0.412 15.140 0.114 3.45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学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WBC、HCT、P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BC水平均降低,HCT、PLT水平均升高,且B组WBC水平低于A组,PLT水平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学结果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学结果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

组别WBC/个·L-1 HCT PLT/个·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组 (17.33±4.18)×109(14.29±2.26)×109① 35.25%±2.14%36.91%±1.92%① (310.28±31.92)×109(340.71±45.18)×109①B组 (17.41±4.20)×109(11.98±2.03)×109① 35.31%±2.20%37.17%±2.03%① (309.71±32.27)×109(362.91±48.02)×109①t值 0.085 4.809 0.124 0.589 0.079 2.13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与纤溶活性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APTT、PT、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TT、PT水平均升高,FIB水平均降低,且B组APTT、PT高于A组,FIB水平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与纤溶活性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与纤溶活性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

组别APTT/s PT/s FIB/g·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组 73.19±5.98 121.82±16.03① 10.81±2.04 13.76±3.48① 7.59±1.46 6.36±1.18①B组 73.26±6.01 139.27±20.14① 10.79±2.01 15.68±3.82① 7.61±1.49 5.28±1.03①t值 0.052 4.287 0.044 2.350 0.061 4.36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XB2、6-keto-PGF1α、SOD、MDA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XB2、6-keto-PGF1α、SOD、MD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XB2、MDA水平均降低,6-keto-PGF1α、SOD水平均升高,且B组TXB2、MDA水平低于A组,6-keto-PGF1α、SOD水平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XB2、6-keto-PGF1α、SOD、MDA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XB2、6-keto-PGF1α、SOD、MDA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

组别TXB2/pg·ml-1 6-keto-PGF1α/pg·ml-1 SOD/U·mg-1 MDA/nmol·m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组 2 520.81±310.82 981.76±109.77①131.01±12.24 169.53±33.87① 67.89±13.16 96.38±17.28① 27.29±4.19 20.04±2.81①B组 2 518.71±308.19 587.28±92.14① 130.19±12.18 195.08±43.21① 67.91±13.19 115.24±21.33① 27.30±4.17 15.24±1.86①t值 0.030 17.409 0.300 2.943 0.007 4.345 0.011 9.00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冻伤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因机体长时间处于低温或寒冷环境下引起全身或者局部损伤,常见于严寒地区或从事低温下作业人群[5]。机体在寒冷空气中需要通过一系列非特异性应激反应以维持机体核心体温恒定,而长时间的持续寒冷暴露会促使肾上腺素升高,造成机体血管舒缩平衡紊乱[6],进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肢端损伤。目前,国内关于冻伤的病理机制研究较多,针对冻伤患者治疗的相关研究较少,冻伤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快速脱离低温环境、复温、外科截肢治疗[7]。有研究显示,重度冻伤患者合并严重感染感染时,若无法有效控制坏疽,需考虑行外科截肢治疗[8]。基于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对降低截肢率、改善冻伤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Lac、SpO2、WBC、PLT、皮肛温差水平均得到改善,但B组Lac、WBC水平低于A组,PLT、SpO2、皮肛温差水平高于A组。这提示,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联合复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末梢循环功能与免疫功能。冻伤患者由于长期暴露于寒冷环境中,血管收缩较为剧烈,促使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形成冰晶,将直接损伤细胞组织结构与血管内皮细胞,机体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通,最终损伤末梢肢端[9];同时还会造成细胞组织坏死、炎症递质释放增加,促进血栓形成,组织缺血缺氧后促使机体组织深度损伤[10]。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是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早期常见治疗方案之一,主要通过导管动脉再灌注闭塞血管,将闭塞的血管疏通,缺血组织得以重新灌注,恢复组织供血的方式实现治疗目的。基于这一原理与冻伤的组织损伤机制,有学者认为,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对治疗冻伤是安全可行的[11]。有研究证实,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可有效降低冻伤患者的截肢率[12]。张金龙等[13]研究显示,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导管中予以溶栓、抗凝、扩血管制剂等药物治疗冻伤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并降低严重冻伤患者截肢率。快速复温治疗是治疗冻伤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案,复温可降低冷冻的损害程度。有研究显示,重度冻伤患者在继发缺血缺氧过程中,机体会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这类介质对组织以及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促进血栓形成[14]。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则可恢复损伤组织的血液循环,减少组织坏死的范围同时促使组织修复,实现其预防血栓形成以及疏通血管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TXB2、MDA水平均降低,6-keto-PGF1α、SOD水平均升高,且B组TXB2、MDA水平低于A组,6-keto-PGF1α、SOD水平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TXB2与6-keto-PGF1α水平。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导管中注射溶栓、抗凝药物,可针对性控制血小板聚集,有效避免血栓形成[15]。

综上所述,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对于冻伤患者具有较好效果,可有效改善其末梢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对避免血栓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末梢截肢溶栓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无尽攀登
向区域创新体系“末梢”发力
延伸从严治党的“末梢”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对比结果比较
阿替普酶在50例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千斤顶等4则